APP下载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2023-03-03豆康宁曾维丽李超敏刘少阳

现代面粉工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工匠食品思政

豆康宁 曾维丽 张 臻 李超敏 刘少阳 宁 宇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省营养与健康工程研究中心,河南漯河 462002)

2020 年,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简称《指导纲要》),以全面推进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1]。《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结合课程特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工程伦理教育和大国工匠精神教育,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热情。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2-3],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与传统教书育人理念相结合,提高育人质量[4]。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是工科的一门应用型课程,其教学目标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要做好该课程的思政教育,教师需要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思政元素包括光辉思想、实践经验、科学理论、伟大精神、正确观念和中华文化等[5]。将课程思政元素提炼出来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可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6]。文中挖掘了“焙烤食品加工技术”各项目内容的思政元素,为该门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1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对于个人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务实肯干、坚持不懈、精雕细琢的敬业精神[7]。与“焙烤食品加工技术”项目内容有关的职业技能有制粉工、烘焙工和西式面点师,这些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突出技能价值,能够体现工匠精神。面粉、面包、蛋糕等加工技术,对我国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把课程、证书、岗位结合起来,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能够激发学生以技能报国的积极性,实现人生价值,同时也能改变自身命运。例如,江苏大工匠中年仅27 岁的西式面点高级技师——蔡叶昭,他出身贫穷,早年辍学后来到苏州王森学校学习西式面点的制作。2017 年,勤学苦练后的蔡叶昭通过层层选拔,代表中国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最终获得烘焙项目金牌,这是中国在堪称“技能奥林匹克”的世界烘焙大赛项目上获得的首金。蔡叶昭因此被授予“江苏大工匠”称号,不仅获得丰厚的奖金,还被苏州王森学校聘为教师,担任第46 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烘焙项目教练。因此,学生学习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要坚定“一技在手,就业不难”的信念,弘扬工匠精神,通过提高焙烤食品技能,改变焙烤食品行业现状,推动我国焙烤食品行业的创新发展。

2 感恩精神

感恩是在别人给你提供帮助后,自己对别人的帮助产生一种亏欠心理,然后你对别人施予回报,以弥补心里的亏欠,从而让别人也体会到奉献的价值。它既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种生活智慧。学会感恩,就会热爱生活,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8]。“焙烤食品加工技术”课程中,有很多感恩方面的思政元素。比如点心名称的来源,据说东晋有一位大将军看到战士们血战沙场、奋勇杀敌、屡建战功,非常感动,随即用民间喜爱的美味糕饼犒劳将士,以表将军的“点点心意”,自此以后,这种美味糕饼便以“点心”名字传开,并一直延用至今。在此案例中,点心表达了将军对战士的感恩之心,体现了将军爱护下属的高尚情怀。再比如老婆饼名称的来源,据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带兵打仗很辛苦,战士经常吃不饱,马皇后看在心里,想方设法用面和菜制作了一种菜饼,作为军粮送到前线给士兵吃,后来这种饼就以“老婆饼”的名字流传开来,以表达对马皇后的感恩之心。因此,在讲解点心和饼类知识时,可讲解点心和老婆饼名称的来源,以此让学生体会感恩精神。

3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华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一定影响力,可以继承和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一代的优秀道德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崇高的民族气节、优良的民族精神、高尚的民族情感及良好的民族习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是我国人民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结晶[9]。如关于糕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4000 年前商周时期,那时出现的“糇粮”,也即干粮,是“秦式糕点”的雏形,武王伐纣时,闻太师发明“糖烧饼”,也称“太师饼”,因此闻太师被誉为糕点始祖。通过讲解糕点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可以讲解武王、闻太师等古圣先贤的英雄事迹,以及他们发明糕点的智慧,从而启迪学生,食品是如何研究和发明出来的,食品具有哪些古典文化事迹,以及在历史事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再比如,讲到月饼项目时,可以讲解月饼和中秋节的起源,月饼和中秋节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讲解,让学生认识月饼是我国重要的节日食品,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月饼寄托着团圆、相思、关怀等意义。中秋节赏月吃月饼,象征着人圆月圆、阖家幸福、和谐安宁。当然,中秋节还有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故事。这些食品蕴含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有很多美德寓意,可在思想教育中起到良好作用。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积极培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 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10]。这些内容在焙烤食品加工技术的教学中都能找到类似的思政元素。

在讲解焙烤食品的发展现状时,可以介绍西方国家焙烤食品消费量大的原因。根本原因是西方国家比较富强,而中国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属发展中国家。因此,中国要向着富强目标继续迈进,只有国家富强了,其他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在讲解面包生产时,可强调只有敬业诚信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面包,才能推动面包产业高质量发展。在讲面包国家标准时,强调企业要遵守法律,生产达标产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项内容都可以融入到焙烤食品知识点中,教师适当选择便可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5 职业道德精神

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良好的职业修养是每个优秀员工必备的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每一个员工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这两点是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规范和要求,同时也是每个员工必备的素质[1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只有具有职业道德和良心的企业,才能保证食品安全。但现实情况是,每年都会有食品安全事件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比如做焙烤食品用的面粉可能添加了漂白粉和吊白块,所用油脂可能反式脂肪酸超标,所用牛奶可能三聚氰胺超标,甚至滥用食品添加剂。这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们疾呼食品行业道德的回归,因为道德缺失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讲解这些焙烤食品原料的时候,要以行业内曾经出现的食品安全案例为例,在思想道德上警示学生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6 结语

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根据课程内容挖掘恰当的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可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猜你喜欢

工匠食品思政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90后大工匠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工匠风采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工匠神形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食品造假必严惩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