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

2023-03-03刘康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3年12期
关键词:服务中心财务人员互联网+

刘康

重庆市綦江区三峰环保发电有限公司

“互联网+”是一种将信息通信技术与互联网平台结合的信息时代、创新社会的经济形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社会经济而言,“互联网+”利用其自身优势将传统行业升级转型,对于企业而言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方式来为企业实现经济升级与转型。“互联网+”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开放、平等、互动等网络特点应用到传统产业里,通过大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改进传统产业的产业结构与生产方式,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的经济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同时“互联网+”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企业的运作流程、财务管理体系、运营策略在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趋势下也悄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财务管理体系中,财务共享服务的构建已经成为现阶段企业财务转型的焦点与基石。

一、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概述

财务共享中心是企业基于ERP 系统建立的一个财务管理模式。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起源于20世纪末,当时跨国集团公司为更好地管理国外子公司而建立了财务共享管理模式。我国大型集团为便于财务管理引进了该模式,经历20 多年的发展与探究,建设出一个具有中国企业本土气息的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与财务共享管理模式,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依托信息化技术,以财务业务流程处理为基础,以“管理会计指导财务共享,财务共享支撑管理会计”为理念,以信息化的会计或业务报告管理为手段,以提升财务工作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目的。

财务共享中心采用集中化、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的财务管理模式[1],企业将分散的、重复的财务业务分离出来集中到新的财务系统就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互联网将各地子公司分部门财务数据集中起来处理,为企业管理者做决策时提供信息化的数据支持,为单位提供标准化、流程化、高效率、低成本的财务共享服务。财务共享可分四大中心:交易共享的财务业务处理中心;整合财务数据、落实财务管理思想、管理会计决策的业财融合数据中心;依托多维数据架构,实现多套会计报告的多维核算报告中心;提炼业务管控规则的控制策略管理中心。财务共享中心也可分为财务内包与财务外包两个方面,其中财务内包是指建立一个财务共享中心,将子公司与母公司的财务信息同步化,各子公司的财务信息跨区域、跨时空地集中到母公司报告。财务外包则是使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一个信息化平台,企业能自由灵活地招揽优秀的财务人员来工作,可精简财务人员、节约人力成本、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二、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特点与作用

第一,特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信息化时代下的一种创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是集信息技术管理、服务管理、质量管理、绩效管理等多种管理手段的综合体。对企业财务管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集成化起着重要作用,还能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经济产值。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具有专业性、规模性、服务性、协议性、技术性、统一性等特点。规模性:规模较大的集团企业将企业内部各子公司的财务部门整合起来建成统一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和实施办法集中处理会计数据信息,以便企业加强业务整合力度、扩大经济规模、降低企业成本。技术性:财务共享服务的技术性以规范的技术基础为支撑,高效、高度集成的软件系统、电子通信手段以及硬件系统是共享服务中心运行的前提条件。服务性与专业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服务性主要体现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宗旨,为企业内部员工或外部客户提供财务服务;专业性则是强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配备专业的知识技术人员,为客户提供最优质财务服务。统一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业务流程、统一的操作模式、统一的运作流程以及统一的业务处理规范。

第二,作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财务管理模式变革的必然趋势,它将分散的账务管理模式集中管控,对于企业而言具有实现战略目标、降低财务管理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拓展业务发展范畴、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等作用。一是实现战略发展目标。企业利用“互联网+”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促进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不仅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与扩大,提高财务预算、核算时效性与准确性。还能为企业提供标准化财务管理体系,为企业市场化运营与专业化管理保驾护航,是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的有效途径。二是降低财务管理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面对集团型企业需要大量的财务人员支撑才能处理大量的财务数据,并且各个子公司必须配备一名出纳和会计,人力成本增加的同时各子公司财务人员职务互相分离,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然而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将各个子公司的财务数据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部统一完成,不仅可以减少子公司账务处理环节,有效减少企业子公司财务人员的开支与经营成本,也可以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通过对财务人员集中管理的方式,财务工作效率能够大幅度地提升,同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拥有优秀的财务信息处理与分析功能,可以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三是拓展业务发展范畴、推动企业发展。在“互联网+”、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的环境下,集团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为自身发展拼出一条血路来,则必须从多方面全方位提升自身综合实力。而建设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仅能帮助企业在建立分支机构的过程中减少财务人员的配置,简化分支机构的构建流程,而且能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为其他公司提供相应的财务服务,在快速发展自身综合实力的同时拓展了业务发展范畴。

三、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制约因素

第一,难以规范统一管理标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需要企业用标准、规范、统一的管理体系才能顺利实施,然而在现实情况中各子公司、各部门都有各自需要保密的信息,在整合财务资源过程中,会出现各子公司之间财务信息沟通不畅的现象,财务资源整合难度大,建设财务管理流程化十分困难。另外大部分企业都缺少健全的管理制度,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程度较低,企业内部各部门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且绩效考核方式有差异,部门间的财务支出难以统一。企业无法准确掌握各子公司各部门的经营状况,一旦出现经营问题无法确定问题的缘由并采取正确的解决措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使财务业务与部门管理之间更加的统一规范,但在建设时容易忽视各部门财务管理的个性化需求,建设出来的财务规章制度难以平衡共性、个性服务与管理效率的关系,难以兼顾财务业务规范化与部门管理个性化。

第二,改革受阻,财务信息安全风险增大。首先,企业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需调整组织架构,如整改、精简人员、人员岗位变动、财务人员职能转型等诸多变革。传统的财务管理缺乏财务共享文化,缺乏积极有效的沟通,在推进过程中受到阻挠。其次财务共享平台使企业集中管控了内部财务状况,与各子公司实现了信息交流、信息共享的局面。但财务共享中心的开放性与财务核心信息的保密性产生了巨大的冲突,财务信息安全管控风险增大,难以保证财务信息安全,信息失真容易导致决策失误,最终难以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撑。

第三,缺乏综合型财务人才。财务共享中心是“互联网+财务管理”的产物,企业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必须对现有的财务人员重新“洗牌”,要求财务人员不仅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超强的业务处理能力,还需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与决策分析能力,但现阶段企业的财务人员明显无法跟上其快速发展的步伐,财务人员的素质、技能、技术都亟待提高。同时,部分企业容易忽视财务人员的培养工作,企业若缺乏综合型技术人才,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用时往往会因缺乏人才而面临困境。在落实财务共享服务体系的过程中,现有人员面临各样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难以保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稳定高效的运行。

第四,投资巨大,建设技术有待提升。企业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要将复杂繁琐的各类信息跟踪挖掘,构建数据信息整合平台,将客户管理、财务管理、供应商管理、成本管理、业务管理、人员管理等各功能板块端口进行有序衔接,为中心提供及时精准的数据信息,这些都需要强大的技术系统作为支撑。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应用是缓慢的过程,它需要结合企业业务、财务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调整系统,在应用初期其工作效率低下,企业数据信息的挖掘整理缓慢[2],难以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企业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从前期设备的采购、场地建设到日常运行维护、后期系统的升级,都将产生大量的未知成本,企业需要耗费较大的财力、物力、人力。

四、“互联网+”时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策略

企业欲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除了要对财务共享有一定的认知,管理层应全力支持,做好长远的预估计划,一线人员应尽早熟悉操作流程,适应信息系统的规则。在建设过程中还应从以下几方面策略出发。

第一,从制度管理方面的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与应用是一个需合理规划、统筹管理、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业务流程等因素,建设一个标准化、流程化、统一化,集成化、规模化的信息化平台,从而提升财务工作与管理效率。从员工层面来说应明确划分各岗位职责,制作业务流程工作手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氛围,制定长远的战略目标。从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管理来说,应建立一个完整强大的信息数据库作为支撑基础,加强财务与业务的衔接、财务与战略的衔接,将业务系统、财务系统、人力系统等统一规划,避免出现信息数据孤岛现象。在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的同时推进业务流程,确保企业财务管理战略的有效实施。

第二,从信息技术数据安全方面的建设。“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的延伸与强化,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使用“互联网+”技术,可快速提升建设效率。使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将支部财务数据传输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统一分析处理后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支部,大幅度提升了财务工作效率。企业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应搭建分布式的缓存处理数据库,运用云计算、数据挖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信息平台中嵌入更多功能模块,为业务拓展战略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统一会计语言、核算流程、动态跟踪,将共享服务信息技术与企业经营相结合,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数据信息的价值与安全。财务信息数据安全性主要是指财务数据存储传输防御安全。为有效防止财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伪造篡改或拦截等情况的出现,应尽量使用SSL协议为接入口来衔接各企业的前端服务器,使用密钥技术便于认证鉴别用户身份才能给予人员进入权限。财务数据价值是云计算与“互联网+”运营的前提,数据仓库相当于过滤器,将数据分成不同的模块再重组,挑选有价值的财务数据供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决策。

第三,从人才培养、人员管理方面的建设。企业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对现有财务人员大洗牌后,需将财务工作重新组合分类分工,要求财务人员不再限于传统的会计核算、数据管理分析工作,而是需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术深度挖掘分析海量数据信息,为企业的管理决策筛选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因此企业在建设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时,一方面需定期开展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提升财务人员专业技能、计算机技术与职业素质,使其成为一个综合型的专业人才。同时在保障员工基本权利的基础上,可建立奖惩考核机制,定期考核其业绩与学习情况,这样能为财务共享中心储备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应加强财务人员辨别和优化企业的核心业务与增值业务的能力,重点关注企业业务经营环节。通过轮岗锻炼,提升其协调能力、沟通技能与管理水平,实现专业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企业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企业财务管理与业务经营实际相结合,实现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突破传统管理模式,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提高企业服务质量与经营效率。

猜你喜欢

服务中心财务人员互联网+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我国已建成4000多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上海看见爱志愿者服务中心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曲阜行政服务中心打造为民服务“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