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包·春笋·竹林
2023-03-03赖兴俊
赖兴俊
阳春三月,春雨润如酥。竹林中,穿梭着挖春笋人影,荡漾着喜悦的欢呼声。在这个时节,恐怕每个家庭主妇都会施展浑身解数,使春笋成了家家户户餐桌上的新宠。
今天,阳光明媚。大妹在群里晒她一天的战利品,那一个个从褐色笋叶中,露出半截鲜嫩笋肉的春笋,还散发着泥土气息。妹说:“明天我带些回去,大家一起包笋包。”全家人的馋虫顿时被勾了起来,热切地讨论着明天的分工,馅料的调配。女儿更是兴奋不已,一再强调,她要包出最有特色最好吃的笋包。全家人都盼着大妹的到来,仿佛看到了一笼笼热腾腾的包子,新鲜出笼。家里也仿佛溢满着笋包的香气了。
第二天大妹如约而至,我们按分工行动了。我去买包子皮,父亲买料,母亲下厨炒馅……一番准备后,大家围在桌前,有说有笑包着笋包。将面皮先捏搓成丸子,然后放入左手掌,用右手掌不停地拍打成扁圆形,将炒好的笋肉馅放入面皮内,像包饺子一样,一个又大又厚的笋包便成形了。将笋包轻轻放入用棕叶垫好的蒸笼中,用中火蒸上十五分钟左右。是时揭开锅盖热气腾腾,绿油油的大笋包立即呈现在眼前。一阵清香扑鼻而来,轻嚼之,春笋之味触入舌尖,三层肉香甜感动味蕾。
吃着笋包,我们说起了老家的春笋。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它勃勃生机的写照。我们总喜欢跟着大人们来到竹林中挖笋。挖完笋,褪去笋壳,笋肉嫩得让人想入非非。不但细嫩清脆,样子也漂亮。像小姑娘白嫩的肌肤,像小媳妇细嫩的腰身……
我们满怀喜悦带着“战利品”回到家。把竹笋切成条状放入大锅里煮,煮一段时间后,捞出去晾晒,晾干后就是笋干了。当然,这段时间家里的餐桌上顿顿都少不了笋了。炒的,蒸的,细碎的,大块的,满桌子的清香。那时大家的生活水平没现在的宽裕,油是舍不得下太多,吃多了笋胃还是会有点不舒服的,便不觉得是“菜中珍品”了。那时也会缠着父母包笋包,由于馅料单一,包出来的笋包也没有现在的美味。
谷雨后的春笋,不屈不挠地向上,厚积薄发,直上天空。难怪郑板桥先生说:“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仍虚心。”一节节春笋即将成长竹子,我们放学回家的路上常常恶作剧。拿起石块对准路边竹林中的竹笋“射击”,“我击中一根!”“我击中两根!”……大家玩到尽兴才肯罢手。第二天上学时就远远看到老校长板着脸站在校门口,竹林的主人早早来学校告状了。上课铃刚响,同学们就到操场集合,“胆小”的同学主动站出来认了错,“胆大”的同学却幸灾乐祸地站在队伍里听着老校长的训话。
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竹林的主人早已离世好久,老校长也退休十几年了。往日的回忆慢慢淡忘,或许,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我依然想起当年的种种往事与感触。
其实,竹林在老家随处可见,连片的竹林把古老的乡村妆成绿的世界,它便是我们儿时的乐园。呼朋引伴,邀约上几位同伴,去踩踩踢踢那松軟的落叶,去热心帮助新竹剥去欲遮还羞的外衣。或是三人一组,两人一伙,分成敌我双方,在竹林中激烈“交火”。这时,蝉鸣响了,我们停止了“战斗”,便开始寻觅蝉的藏身之处,却常未能如愿。蝉声停了,又只有沙沙竹音。我们又开始呼叫着要比一比看谁能爬得最高。我有恐高症,那袅袅婷婷的竹子齐齐伸向天际,似我童年那高不可攀的梦想。每次看到同伴们三窜两窜地往上爬,我只能望着他们兴叹。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声:“牛仔,你爸爸来了!”顽皮的“牛仔”猴子般从竹子上方一溜落地,消失在了竹林的尽头,引得我们哈哈大笑起来。青青翠竹已和我的童年一样留在了记忆之中。
清明时节,细雨菲菲,春笋萌出,拔节有声。又是一年春笋季,春笋又成了家家户户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包笋包也成了很多人的周末休闲节目,品尝香味,感受亲情……此时,虽已无童年时的竹林,但心中的竹林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