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研究

2023-03-03马怡婷徐双杨麒平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师德

马怡婷 徐双 杨麒平

摘   要: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公费师范生则是未来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公费师范生的师德素养水平不仅与乡村学生受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有着密切关系,也影响着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当前公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公费师范生职业情感和学习动力不足、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理论与实践课程结合度较低,以及政府、高校和中小学之间缺乏有效合作等。面对当前公费师范生师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政府、高校、中小学、公费师范生自身多方应共同采取积极措施,通过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教学模式,加强公费师范生的自我教育,通过优化教育内容、拓展实践活动、健全“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等,促进高校公费师范生师德教育培养机制不断完善。

关键词:公费师范生;师德;师德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02-0104-03

一、公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公费师范生是指享受我国教育部优惠教育政策的师范生,是国家为乡村地区培养的教育人才。长期以来,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公费师范生培养。2007年5月,国务院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一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2018年国家出台《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对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予以改进和完善,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国家大力支持公费师范生的教育和培养,而对公费师范生的培养教育离不开师德教育。

师德是教师的核心素养。长期以来,师德教育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受到极大重视,尤其在公费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师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师德培养是教师道德、青少年思想道德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有助于提高公费师范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师德素养。公费师范生师德素养不仅关系到自身道德素质培养和职业发展,还与乡村地区教育事业以及青少年健康成长密切相关。因而,加强对公费师范生师德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其自身修养和职业素养,增强其今后作为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乡村基础教育建设,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高质量发展。

二、公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现状

在对齐齐哈尔大学在校公费师范生进行调查的过程中,通过设计发放“齐齐哈尔大学公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调查问卷”,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在对调查数据加以汇总分析后发现,目前高校在公费师范生师德教育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公费师范生职业情感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公费师范生对“任期结束时是否愿意继续留在当地教学”这一问题,近一半的人表示不愿继续留在本地教学。由此可知,大多数公费师范生的职业情感、乡土情怀尚且不足。而“情感”在一个人工作和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缺乏了情感就缺少了对事物的热爱和热情,缺少了对工作倾心奉献的激情。尤其是对于公费师范生而言,将来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其职责是教书育人,理应用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来教育和引导学生。否则,将是一名不合格的教师,将是对教育的不尊重、对教师这份职业的不尊重,也是对学生的不负责。

(二)公费师范生的学习动力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公费师范生当中,有81.18%的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态度积极向上;有17.06%的学生在课堂上得过且过,上课开小差,使命感与责任感有所欠缺;有15.88%的学生随波逐流,没有明确的目标;还有17.65%的公费师范生经常焦虑,担忧未来。一系列数据表明,目前部分公费师范生的思想态度和学习态度尚不端正,缺乏学习动力,不仅表现在上课不认真听讲上,而且也表现在参加类似于教师技能大赛这类活动的积极性不够上。大多数公费师范生在学习上往往是被动的,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足够的学习动力,这不利于其师德养成和自身更好发展。

(三)学校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

在对待师德教育课程的方式上,90%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师讲解是他们获得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有36.47%的学生认为课堂形式单调,缺少与教师的交流;其次有26.47%的学生认为课程专业性太强,听不懂;同样也有23.53%的同学认为课程内容单调枯燥,没有吸引力。最后有54.71%同学对学校设置的课程内容给予肯定,认为没有什么不足之处。

对于公费师范生而言,在大学里所接受的教育是其自身成长和发展最重要的财富,对其今后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教学内容则是核心,教学内容是否有吸引力、是否与学生发展需求相关、是否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等都十分重要。但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目前所学的内容枯燥乏味,教学形式也比较单一,教师讲课也往往达不到事半倍功的效果。

(四)课堂教学与实践育人缺乏有效黏合

通过对公费师范生的调查和实地调研分析得出,大多数在校公费师范生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是教育实习(80%),72.94%公费师范生认为是素质拓展活动,73.53%公费师范生则认为教育见习是效果最好的职业道德教育途径,特别是教育实习。总体而言,在校公费师范生更倾向于实训课、志愿服务等是效果最好的职业道德教育途径。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仍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教育实习、素质拓展活动、教育见习等教学方式尚不能充分开展实施,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实践教学对公费师范生师德素质教育的作用和影响,使得师德教育方式较为片面,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黏合性不强。

(五)政府、高校、中小学三者之间缺乏有效合作

公费师范生的培养不仅只是高校的责任,也是对社会各方力量相互配合的要求。从某种程度来讲,公费师范生的教育主阵地还在高校,高校对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和教育责任更为重大。但政府和中小学可能会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譬如政府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尚且不够、对高校公费师范生培养的监管力度有所欠缺。在中小学方面,不能够提供对于公费师范生将来就业时完全对应的实习平台。此外,三者之间是独立的,未能达到很好的相互配合的效果,這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不利的,尤其是对于高校而言,薄弱的合作非常不利于公费师范生的培养。

三、公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教学模式,增强公费师范生的职业情感

首先,针对公费师范生的特殊培养,高校应开设乡村教育特色课程,为加深公费师范生对乡村地区和乡村文化的认识,适当开设乡村文化资源鉴赏等课程,增强学生对乡村的认同感。其次,学校应创新公费师范生教育体系,依据现实情况,合理组织公费师范生到附近的乡村地区参观学习,让公费师范生亲身体验乡村文化和环境,而不仅仅只停留在学校书面形式的说教上。由此,通过多方面措施的结合,增强公费师范生的职业情感和乡土情怀,真正成为扎根于乡村地区的教育者。

(二)公费师范生加强自我教育

大学的环境是相对开放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对于公费师范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在大学期间更应该培养自己自主学习能力,而不能仅仅依靠老师传授知识。新世界的大门需要自己摸索才能打开,新的知识需要自己寻找才能发现。对于部分枯燥、吸引力较弱的课程,不应是去排斥它,而应该在课下积极搜寻与之相关的且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加以理解,比如通过广泛阅读书籍、期刊、杂志等,以自主学习的方式,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同时,在学校和老师的引导下,利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行自我教育,全面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三)优化教育内容资源,构建层次丰富的教学体系

新时代下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推动着各高校在教学手段和教育内容上采取更加丰富的形式。此次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学校对公费师范生师德的培养仍然主要采用集中培训和学习,课程内容枯燥,缺乏创新,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对此,学校在课程安排上要做到理论课与实践拓展课相结合,既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提高其基本素养,又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其教学技能水平,实现教学的知行合一;还应实现专业知识和通识知识的结合,注重情感道德意识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实现知识教育的连续性。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合理设置课程,按照学期与学生实际设置螺旋式上升式的理论与实践类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置相关的选修课程,或增设显性课程外的隐性课程,构建层次丰富的教学体系。

(四)拓展实践活动,完善实践育人体系

培养公费师范生的院校应注重开设丰富的实践、实习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以更好实现育人目的。一方面,高校可增设志愿服务的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对个人的全面发展尤为重要,而对于公费师范生来说,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更是对自身道德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通过大力拓展志愿公益活动,以实践育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学生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培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切实做到爱护他人、尊重他人,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公费师范生的师德水平,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思想基础。另一方面,高校可与中小学、幼儿园达成友好协作。培养公费师范生的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详细可行的实习见习计划和方案,可从大二的第二个学年起,定期安排公费师范生到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实习活动,让公费师范生深入课堂,亲身体验教学过程,将所学理论知识外化于教育实践当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从实践中弥补理论知识的不足,又能够从理论学习中找到教育过程的重要部分,从而真正实现教育的知行合一。

(五)健全“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

一方面,加强政府与培养高校的合作。地方政府与培养高校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首先,加大对高校公费师范生培养的技术、资金保障,为师范院校或师范专业的学生设立专业奖学金,为其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其次,建立监督机制,与当地教育局和培养院校进行定期会话、不定期调查,加强对高校公费师范生师德教育的监督;最后,政府相关部门尽可能为高校公费师范生提供较多的实习平台,在政府与培养院校的共同合作下,丰富公费师范生实践教育经验,提高公费师范生自身多方面能力。

另一方面,加强中小学与高校的合作。中小学作为公费师范生培养的主体之一,在公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学应与高校建立合作机制,为公费师范生提供实践教学的平台,支持公费師范生到当地的中小学进行实习。同时,中小学的教学名师也可结合自身教育教学成长经历,到附近高校为学生阐释什么是“师德规范”、在教学中如何践行师德规范,以及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对接岗位需求,引导公费师范生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增强其理想信念,从而真正成为甘于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好老师。

四、结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不仅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还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即将成为人民教师的师范生而言,在大学教育阶段完善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身师德素质,对未来投身教育事业来说,无疑是笔宝贵财富。从某种程度来说,加强公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乡村振兴事业的重要部分,也是国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需要,是“十四五”规划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虽然高校在公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过程中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这种成效微乎其微,对整体师德素养的提高作用较小,公费师范生师德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而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从政府、高校、学生个人等角度来看尚有解决的途径,这对我们来说都是较好的切入点,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教育工作者应适时调整和改进师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创新师德教育的理念,以此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洪雨,车丽娜.省属高校公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分析及培养对策[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1,13(1):51-55,79.

[2]   卢军,王桂清,韩涛.地方高校公费师范生培养研究——以聊城大学为例[J].山东教育(高教),2020,(5):45-48.

[3]   王婧馨,康秀云.新时代师范生师德教育:价值意蕴、目标指向及实践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1,(10):71-76.

[4]   胡天佑,覃梦蒙.新时代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几个关键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8):7-12.

[5]   胡娇,罗红.新时代小学教师培养的价值诉求和职前培养——以惠州学院公费师范生(小学教育专业)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9):80-83.

[责任编辑   彦   文]

猜你喜欢

师德
师德 打开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天眼”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辅导员要做师德的楷模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
师德修养的三个辩证关系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不能就事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