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着诗词游中国,结合地域品诗情

2023-03-03朱春梅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4期
关键词:乌衣巷巴蜀江南

[摘要] 生活即教育理念为我们的统编教材诗词教学指明了方向。观照当前诗词教学现状,诗词教学与生活脱节的现象很是突出。基于此,本文尝试了在带领学生品读诗词前,先去领略相应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从而在生活中加深学生的诗词领悟。实践证明,这是诗词教学的一种新途径。

[关键词] 诗词教学;生活体验;地域特色

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我们想要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诗词的学习何尝不是如此?将诗词学习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充分感悟诗词意境,真切地提升了学生的精神素养。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在揣摩统编教材诗词时,把它们细细罗列,会发现不同诗词涉及很多不同的地域风情。其中,有源自辽远空阔的塞外的诗《凉州词》(敦煌)、《塞下曲》(天水)、《敕勒歌》(呼和浩特);有孕育自烟雨江南的詩《乌衣巷》(南京)、《忆江南》(杭州)、《枫桥夜泊》(苏州);诞生在巴山蜀水的诗《春夜喜雨》(成都)、《早发白帝城》(重庆)。当游走在祖国大地,品味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无处不在的诗词给这些美景注入了更多的内涵,让人情不自禁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不同地域诞生的诗词,其色彩都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应在深入理解诗词的基础上,挖掘地域特色,感受地方情怀。在品读诗词前,教师先带着学生领略这些地方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从而在生活中加深孩子对诗词的解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指引我们更应带领孩子感悟祖国山河孕育出的风格迥异的诗词,通过多样的生活体验来提高诗词教学的效果。

一、宇宙绝观巴山蜀水,诗词尽显豪迈浪漫

巴蜀地区属于盆地地形,有丰富的山水,浩荡长江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途经巴蜀,和峨眉山、青城山等一起构造了独特的峡谷地貌和山水景观。要想深刻理解源自巴蜀地区的山水诗词,需要事先了解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巴蜀地区山水诗词独有的意象有:蜀道、夜雨、高峡等。因为这些意象常常是坚韧的、雄浑的、浩荡的,所以滋养出来的诗词风格也是浪漫雄健、重情重义的。此外,巴山蜀水因为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和交通难行而产生的“客愁”情结在唐代旅蜀诗中大量存在。三年级下册《早发白帝城》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经过奉节时写下的。白帝城、三峡、猿啼都是巴蜀之地的典型景观,诗人旅途中这些飞速掠过的景象映衬了诗人急切还乡的思绪。如果不了解这些地名,不知道他们的地域关联,就无法理解诗人在短短一首诗中为什么用了这些地名。李白借越过这一个个地方的旅程速度之快来表达自己被赦还乡的激动与喜悦,让孩子们感受到诗人历尽艰险、踏上旅途的快意。

蜀地气候宜人,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所以在唐宋诗人的作品中,巴蜀地区同时蕴含着悠闲恬静的田园诗风情。六年级下册的《春夜喜雨》是杜甫流寓成都时所作,当时诗人因陕西旱灾来到成都定居,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体悟到成都夜雨的特点而描写了夜雨独特的景象。经历过干旱的人,面对成都绵绵的夜雨,心里充满着喜悦。将这喜悦化成诗句以表达自己对春雨的喜爱,如果诗人当时身在烟雨江南也许对春雨没有这般的惊喜,而塞外大漠又没有这般的细雨,只有成都夜雨是如此轻柔又给人无限希望。在带领学生感悟的时候,把锦城成都的地域特色带上,感受诗人“喜雨”的深层次原因,更能体会诗人对春雨怀有喜悦之情的原因。

二、塞外西北粗粝辽远,边塞诗词雄浑奔放

塞外西北的荒凉与壮阔孕育出了许多边塞诗和送别诗。大漠、戈壁、崇山峻岭、草原……这些塞外风光的粗粝、雄浑、广阔,无法安放那些细腻婉约的笔触,留下的只有金戈铁马的骁勇善战和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的深情别离。要想感受边塞诗中战场的艰辛,体会诗人离别的痛楚,就应从地域风貌出发加以理解。

二年级上册的《敕勒歌》虽然简单,但是对孩子们来说距离过于遥远了。如何理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感受“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没有置身那种苍茫草原上怎么知道天之辽远,仿若圆盖;没有置身水草肥美的草原,如何理解牛羊淹没在草丛中的丰美景象。所以,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给孩子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带他们云游草原,真切地感受草原独特的地貌,才能化解孩子理解的难点。五年级上册的《从军行》中“青海、雪山、玉门关、楼兰”这些极富边关特点的地名一下子就渲染出了浓重的边塞风情。将士们回望故乡,毅然决然投身守卫边疆的战场,那种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所以教学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引领孩子们云游青海的戈壁滩、玉门关,学生即使没有身在关外,也能感受茫茫戈壁和荒漠,对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才会产生共鸣。

三、烟雨江南浪漫缠绵,诗词隽永情意绵绵

青石板的小路、依依的杨柳、清清的河水、黑白的小屋、如丝的细雨构成了江南最具浪漫色彩的意境。江南历来不缺文人着墨,入夜听雨点儿敲打窗棂,几分愁绪,几分喜欢,清晨听鸟鸣唤醒尘世,找到片刻的宁静,小远山,黛眉浅,一叶舟,一湖烟,这都是江南赋予诗人的闲情雅致。读创作于江南的诗,有的是浪漫,有的是情调。五年级上册的《枫桥夜泊》、二年级下册的《忆江南》是诗人思乡的曲;二年级下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了江南明澈的美;四年级下册的《独坐敬亭山》、六年级上册的《乌衣巷》则抒发了诗人对人事、历史无限的感慨,而这些都与江南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积淀有关。

《乌衣巷》选取的是六朝古都南京的旧时的地标:乌衣巷,曾经是南京最为繁华热闹的地方,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诗人面对繁华去尽,世事改变的现状,表达了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察及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用笔尤为曲折。《泊秦淮》中诗人夜泊秦淮河岸,眼见灯红酒绿,想到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无能,不禁悲从中来。通过对诗词地理背景的介绍,在品读的时候,学生不仅能读懂诗句的含义,更能走进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之中。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的都是杭州西湖的美景。前篇抓住西湖的满塘荷花,后篇抓住西湖宜雨宜晴的景色来描写,分别展示了西湖不同时节、不同天气下的美。扣住不同情形下诗人对西湖的描写,更全面地展示了西湖的独特风姿。

统编教材的诗词编写非常丰富,正是这些不同地域产出的诗文带给孩子们丰茂的阅读体验。但是,要精准、深度地感受诗词的魅力和内核,的确需要和地域特色结合起来品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地图上、在旅途中、在纪录片里认识这些地方,了解这些地方特色,将一个个鲜活的地名变成我们认识的地方、走过的足迹、崭新的认知,带领孩子去丈量、去感受这些地方的雄奇、浪漫、艰险。这样,孩子就走在诗词的地图上游中国,结合地域之美品读古诗。

朱春梅   江苏省南通市五山小学校。

猜你喜欢

乌衣巷巴蜀江南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乌衣巷
清代巴蜀詩話待訪書目考
过乌衣巷
侧面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宋代巴蜀书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