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的世界眼光:“碳”寻绿色发展云窗
2023-03-03汪茂盛
文︳七一客户端暨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记者 汪茂盛
綦江大罗杉木人工林。图/刁永华
1月23日,市民张铭鑫在自媒体平台上传了一则讲解垃圾分类知识的短视频,为的是参加由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发起的“兔飞猛进·共碳未来”科普活动。
不仅是他,不少市民纷纷加入该活动,这个平台的号召力从何而来?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构建者,坐拥巴山渝水的重庆紧跟党中央步伐,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遗余力建设碳市场,推出全国唯一全面涵盖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的“互联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碳惠通,彻底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转换通道。
一“绿”千金
2021年10月22日,由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主管、重庆征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运营的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正式发布。
运行短短一年时间,平台个人用户便超50万,登记注册企业达60余家,登记备案项目8个,登记碳减排量约155万吨,纳入重庆碳市场的控排企业进行履约清缴16笔,碳中和登记5次。
“平台的高速发展得益于人们对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认识不断加深。”重庆征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熊伟说,全市上下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力实践正是平台影响力扩大的最好注脚。
要想了解清楚平台的运行机制,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低碳、什么是碳中和。
熊伟向记者作了生动解释:如果一个人从早到晚正常使用电器、驾驶汽车出行,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可达20千克,这20千克被称为碳排放量。如何减少碳排放量,方法有二:一是将使用燃油汽车出行改为步行、乘公交、乘地铁等绿色出行方式或者其他节约能源的方式,推广可持续社区等,从使用层面上减少碳排放量,久而久之便形成低碳生活;二是通过开发符合条件的核证自愿减排量,如林业碳汇等方式,通过使用减排成果中和碳排放量,这即是碳中和。无论是从企业到个人,都可以通过使用清洁能源、发展绿色产业、保持低碳生活等方式来减少碳排放量。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2011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重庆列为全国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之一,这为重庆加快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指明了路径。
2014年,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重庆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正式开市。为进一步敲开碳市场的大门,“十三五”期间,重庆产业结构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加速转型,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提高到57.2%,碳强度累计下降21.9%。随着社会对低碳、“双碳”的认知度逐渐提升,碳交易已是大势所趋。
2020年9月,中国正式提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无疑为碳市场交易注入了催化剂——《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中央文件纷纷出台,碳惠通平台运行迫在眉睫。
2021年10月14日,《重庆市“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管理办法(试行)》施行,8日后平台上线,当天交易额达1015万元。这标志着,碳惠通这扇重庆走向全国、拥抱世界的绿色之窗已被打开。
点“绿”成金
2022年3月,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轨道交通5号线及10号线项目碳交易,获得重庆CQCER(“碳惠通”项目自愿减排量)收益433万元。这已不是该公司第一次通过节能减排来获得可观收益,早在碳惠通平台上线当天,该公司便斩获碳交易头筹。
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该集团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在全市实现8000余辆清洁能源公交车更新,新能源公交车(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比例达到50%,公司跨线运营等大数据、智能化工作在低碳减排方面成效显著。
这些企业探索低碳绿色发展的努力,为何能转化为收益?
这就不得不提到重庆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上线的重庆CQCER交易品种。
CQCER如同一项碳信用资产。打个简单比方,企业A通过林业碳汇、可再生能源等核证自愿减排项目开发出1万吨CQCER,并在碳惠通平台进行登记。而企业B的年碳排放量上限为20万吨,但当年多排放了1万吨。那企业B可购买企业A在碳惠通平台登记的1万吨CQCER,并通过碳惠通平台发起履约清缴。以此企业B完成了履约,而企业A获得收益。这不仅体现了碳惠通平台“谁低碳谁受益”的原则,也让企业A在交易过程中实现碳履约。
发展清洁能源和绿色产业,是减少碳排放量的关键,这就倒逼企业开展技术革新,逐步向低碳甚至零碳企业迈进。
当然,碳惠通并不止步于此。
四川能投双碳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储备重庆T3新能源网约车CQCER开发。依托川渝地区丰富的风、光、水清洁能源和化工产业、农林畜牧、工业资源,碳惠通的触角不断向外延展。
同时,碳惠通平台将更加注重开发具有重庆区域特色的碳减排项目,探索通过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助力区域转型发展的路径。
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绿色项目通过碳惠通平台点“绿”成金,可观的收益成为企业自愿节能减排的最大原动力。“下一步,我们希望通过资源回收、打造智慧社区等方式,加强与相关企业、街道的联动,让点‘绿’成金的路更多、面更广。”熊伟说。
碳惠通平台在智博会重庆馆展出
“步步”生金
你相信走路能赚钱吗?碳惠通平台正在实现这个目标。
“平台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让更多企业和个人重视节能减排。碳市场给企业提供了价值转换通道,但要实现‘3060’双碳目标,个体的努力必不可少。”熊伟说。为此,他们针对个人用户,邀请专家通过科学测量各种行为的碳排放量,制定了碳普惠方法学。
依托方法学,用户登录碳惠通平台,所有低碳行为,包括践行绿色出行、低碳电子政务、参与公众碳惠林、节约资源等,都可被量化成碳积分储蓄起来,兑换商品、享受权益,以此持续激励用户践行低碳行为。
而与平台合作的渝快办、重庆人社、滴滴出行、哈啰骑车、高德地图等平台也在此过程中促进了无纸化线上办公,电单车、新能源汽车出行等低碳行为的实践,让绿色能量源源不断。
“不仅如此,我们还同各区县开展合作,在线上铺设了‘重庆之窗’通道,免费向用户展示重庆各区县的好景好物,让低碳场景更紧密地融入群众生活。”熊伟说。
2022年5月30日,荣昌区生态环境局在碳惠通平台上开展了“低碳出行,步步生金”活动,通过每日步行便能获得奖品,群众反响热烈。无独有偶,当年6月15日,广阳湾智创生态城也通过碳惠通平台开展了“低碳行”广阳岛环岛健步走活动。
绿色出行已成为大众践行低碳生活的重要方式,而碳惠林,则是开启“步步”生金的另一条途径。
“利用积分,用户可选择在区县相应位置申请认养或者种植实体树木,并为这棵树命名,还能实地观看。这种方式不仅能提升植树造林效率,还能为合作区县带来生态旅游热。区县也可将当地的特色产品作为平台积分兑换产品,实现双赢。”熊伟说。
而“云上”种树,光界面交互、推广已耗费平台不少心力,更何况落地线下种树,难度可想而知。
2022年2月起,碳惠通团队前往重庆各区县调研,反反复复跑了半年,终于在9月27日同云阳县委、县政府落实了碳惠林项目。
如今,碳惠通平台从企业和个人端双向发力,丰富低碳生活的应用场景,将低碳生活、绿色发展理念送进千家万户。向“双碳”目标迈进的每一小步,都是价值转换的一大步。未来,这扇带着世界眼光的绿色之窗,将越开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