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城市边缘区更新策略研究
——以山东寿光市五里墩片区为例

2023-03-03张明睿刘茜悦

重庆建筑 2023年2期
关键词:城市边缘城市更新空间规划

张明睿,刘茜悦

(1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14;2 山东万方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13)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市发展模式由快速蔓延的粗放扩张模式转向控容提质的集约化更新模式。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这一转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将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进一步收紧。面对土地资源紧缺、增量空间匮乏的现状,存量土地盘活再利用成为当下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1]。相较于中心老城区高昂的更新成本和复杂的利益博弈,城市边缘区的更新更易于开展,同时也面临更多的城市问题,更迫切地需要通过更新来改善人居环境,且对于当下挖掘城市存量资源、推动城市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探索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城市边缘区的更新思路和更新策略,并以寿光市五里墩片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可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1 城市边缘区的内涵

1.1 城市边缘区的概念

对城市边缘区的研究起源于德国地理学家哈伯特·路易(H.Louts),他在1963年研究柏林城市形态时发现,城市建设区逐步侵占了部分乡村地区,两者相互交织在一起,这部分区域被他称为城市边缘区[2]。上世纪90年代后,国内顾朝林、张建明、陈佑启等[3]学者也分别展开了对城市边缘区的研究,大多数人认为城市边缘区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毗邻城市连续建成区,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形态及功能;②人口密度介于城市及乡村之间;③产业结构也介于城乡之间,非农产业占据着较大的比重。

1.2 城市边缘区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

在过去我国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城市边缘区往往因缺乏合理的规划引导而出现土地利用混杂、开发建设低效等一系列问题,也使得城市资源浪费严重。另一方面,城市边缘区虽然问题众多,但也是当下城市功能拓展、挖掘存量资源的重点突破口[4]。首先,城市边缘区虽然用地低效,但是开发强度低、重塑性较强,易于推动城市片区转型发展;其次,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中心区的拓展补充区域,通过置入应有功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可推动中心城区向前发展,从而提高城市整体发展水平;最后,城市边缘区由于分布在城区外围,往往承担着城市“门厅”的角色,发挥着城郊独特的生态优势,也有助于展现城市特色风貌。

2 传统城市更新思路的转变

2.1 由局部空间更新向全局全要素动态调整转变

与传统城市规划相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注重全域全要素的统一管理。新时期的城市更新也应具有全局视野,边缘区的城市更新应充分与总体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定位、功能结构、空间格局”等内容相衔接,保证边缘区更新与中心区发展规划相协调,与城市未来的整体发展规划相统一。同时,由于不同要素规模、布局、数量等方面的变化,都将给其中的居民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因此城市更新也应涉及国土空间所承载的各类资源要素。除此之外,城市更新不仅仅应是总体规划对片区未来功能布局及开发建设的落实,还应是实施评估、反馈修正的工具,应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内容动态反馈和调整,从而增强城市更新的实际指导作用。

2.2 由经济价值最大化向生态、社会、文化等整体效益提升转变

传统城市规划体系下,城市更新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规划手段之一,往往忽视了生态环境、社会关系、原生文化等方面的问题[5]。进入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更加注重“生态文明”,注重“以人为本”,注重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规划的主要目的也变为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共生发展。当前的城市更新,不仅需要重视物质环境的改善和土地价值的提升,也要注重社会、生态、文化等整体效益的提升,回归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更加关注城市更新改造对社会网络、邻里关系、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最终实现建设美好家园的目标。

3 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城市边缘区更新策略

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面对更新目标和思路的转变,城市边缘区的高质量更新发展应当以协同城市发展为核心,优化内部环境为重点,发展特色功能为出路,并以功能、交通、设施、风貌四个方面为抓手展开具体更新(图1)。

图1 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城市边缘区更新框架图

在功能方面,应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和特色,对总体规划确定的片区职能分工进行反馈调整和深化细化,从而客观科学地明确片区的主要职能和发展定位;通过职能塑造融入城区整体发展格局,逐步带动片区发展,实现对片区功能的优化更新。在交通方面,应增强干道与周边环境衔接的通畅度,对一些过于弯曲的道路进行裁弯取直;同时优化内部交通系统的组织,完善道路等级,增加路网密度,尤其要增加支路的供给。在设施方面,应将片区的设施连接至整体城区的设施网络中,并根据配建标准和实际需求情况,分级完善各类服务设施,构建层次清晰、功能复合的生活圈。在风貌方面,应充分把握边缘区重要的生态农田景观价值,将田林湖草等要素整合并有机融入边缘区内部乃至城市整体生态格局之中,营造连续的开放空间界面,展现城市边缘区特色景观风貌。

同时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边缘区地类交错、人员混杂等方面特征,尊重各类人群的需求,提出精细化、人性化的服务方案。此外,应挖掘边缘区在农业景观、生态景观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引导农业观光、生态旅游等特色功能的置入,提高片区的发展潜力。

4 寿光市五里墩片区城市更新实证研究

4.1 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的发展,山东寿光西部老城由于高度建成又脱离城市主要发展方向,面临着增量空间匮乏、发展动力不足、建设品质不佳等方面的问题。五里墩片区位于寿光老城西南边缘,紧邻晨鸣工业园区,整体发展杂乱无章,涉及旧工厂、旧村、老旧小区等,居民更新意愿强烈。同时,五里墩片区也是城区的西南入口,是连接省会济南等城市的直接通道,承担着展现城市特色风貌、更新存量资源的重任。

4.2 现状问题

五里墩片区现状主要存在产住结构混乱、道路系统残缺和设施配置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产住混乱是五里墩片区功能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旧村居与旧工厂穿插在一起,大面积的零散工业影响了居住的品质,组团式的居住也影响了工业的集聚,同时造成整个片区风貌的混杂。道路方面,主干道菜都路线性曲度大,与多条道路形成异形交叉口、五岔路口,导致路口的通行较为混乱,周边地块也较难利用;同时片区内部道路结构残缺,支路供给严重不足。设施方面,现状各类服务设施主要布局在旧村居内部的集中服务点,设施规模不足,服务水平低下。

4.3 更新策略

(1)功能:合理优化产住结构,衔接产业园区和中心城区协同发展

本次规划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对该片区综合居住的功能定位,结合片区毗邻产业园、货运站等方面特征,对片区的功能结构进行优化。规划分析片区作为工业园与中心城区之间的过渡地带,脱离城市主要发展方向,同时存在一定环境污染,可适当降低居住用地的比例,增加产业用地的比例。因此,整体功能结构以交通干道菜都路为界,东侧为居住组团,支撑片区整体的居住属性,衔接中心城区;西侧为产业组团,布置一定物流及工业用地,衔接工业园区;同时减少产住间的相互干扰,提升片区整体的宜居性和宜业性(图2)。

图2 五里墩片区功能结构图

(2)道路:优化干道线型走向,增补支路完善道路等级体系

规划首先根据上位规划确定的干道路网结构,对菜都路等道路进行裁弯取直,也确保与周边干道连接的通畅。其次以现状道路为基础,明确等级结构,增补支路,形成“五横六纵”、层级分明的路网体系(图3)。同时,结合街边绿带设置慢行道路,增设片区内的公交线路,创造更加适宜步行的街区,增强街道的活力。

图3 五里墩片区交通布局图

(3)设施:纳入城区设施网络,完善各级设施满足多元人群需求

规划首先将片区纳入城市整体设施网络一体化发展,加快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向片区的延伸,落实上位规划对片区内文体中心等区域级设施在数量、规模、位置等方面的规划。其次,结合片区总人口,划分一个“十五分钟生活圈”、两个“十分钟生活圈”和五个“五分钟生活圈”,结合配建标准和服务半径分级完善各类社区级设施。同时,考虑未来片区内居住人群,包括回迁人员、园区工作人群和外来人群,覆盖多领域、多收入阶层,规划布局安置房、公寓房、刚需类商品房、刚改类商品房等多样产品,满足多元化人群的需求。

(4)风貌:整合周边农田景观资源,打造良田城景交融特色城境

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五里墩片区作为城市边缘区,周围分布着大量蔬菜种植基地,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规划对周边农田资源进行整合并适度开发农业采摘等城郊休闲旅游项目,结合片区绿地系统建设,形成连续开敞的公共空间界面,营造良田城景交融、城野相生的田园城境,为城市边缘注入灵魂。

5 结语

新时期我国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增量空间匮乏,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时代,城市更新成为当下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城市边缘区由于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可实施性,对当下挖掘城市存量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边缘区存在的用地、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相关理论实践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本文聚焦城市边缘区的更新改造,探索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更新思路的转变,从功能、交通、设施、风貌四个方面对城市边缘区更新的普适性策略进行探讨,尽管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后续有关新时期城市边缘区更新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猜你喜欢

城市边缘城市更新空间规划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城市边缘区乡村聚落空间的更新与发展探析
TOD/城市更新
银河空间规划委员会
空间规划的海外经验探讨
CONGRETE ISL AND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