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区域社会责任
2023-03-02毕宪顺赵凤娟
毕宪顺,赵凤娟
(1.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2.鲁东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2021年3月颁布的《“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将“需求导向,聚焦服务贡献”作为“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基本原则之一,强调“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要考察“主动融入和支撑区域发展的情况”。事实上,2018年发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指出,“双一流”建设要“主动对接区域重大战略”、“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党的十九大后我国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推动区域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促进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是当前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要社会责任。
一、新旧动能转换与高校的区域社会责任
进入21世纪,区域竞争力成为许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后,各国政府越来越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以区域为基础的经济复苏与发展方法上,试图通过激发区域创新能力,发挥区域创新在引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各国在实施区域创新发展战略中,几乎毫无例外地强调高校的重要作用。美国2010年实施的区域创新战略,强调高校是促进区域创新的核心主体之一,致力于构建高校、企业、政府机构和公民社会集聚一体的区域创新网络体系。事实上,基于高校的研究或与区域内的高校建立联系来振兴区域产业或发展新兴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已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一项关键策略①[美]亨利·埃茨科维兹著,陈劲译:《三螺旋创新模式:亨利·埃茨科维兹文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61页。。作为欧盟2020战略核心的智慧专业化区域创新战略,强调生成基于区域特色产业结构和知识基础的独特的资产和能力,激发区域优势领域的发展潜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智慧专业化所需要的区域知识基础需要由高校或公共研究机构生产、激活和扩散。由此,高校成为欧盟智慧专业化区域发展战略的关键参与者。欧盟委员会2016年的调查显示,高校对智慧专业化区域发展战略的参与度接近80%,越是先进的区域,高校的参与度越高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著,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译:《知识三角:加强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对创新的贡献》,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77页。。在各国政府鼓励下,高校已成为全世界区域创新发展政策的关键因素,它既可以作为初创企业的技术资源,也可以作为老企业的技术资源②[美]亨利·埃茨科维兹著,陈劲译:《三螺旋创新模式:亨利·埃茨科维兹文选》,第148页。。换言之,在各国的区域创新发展战略中,高校被作为区域发展新动能增量崛起与旧动能存量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从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来看,强化高校在区域发展中的社会责任是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近年美国大学兴起的“新美国大学”改革,其宗旨即为“促进大学的区域参与和经济发展贡献”③罗杰·L. 盖格,鲍威,麻嘉玲:《“新美国大学”的前景:对研究型大学的启示》,《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年第1期。。2011年欧盟委员会倡导的欧洲高等教育体系现代化议程,呼吁欧洲高等教育发展将增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就业作为基本责任。从2013年开始,奥地利政府要求大学发展战略目标要包含一个地方发展战略,以促进区域创新发展;2014年以来,挪威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加强大学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著,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译:《知识三角:加强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对创新的贡献》,第74页。。我国高等教育“双一流”战略强调“双一流”建设要“主动对接区域重大战略”以“提升对地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在主动融入和支撑区域发展的过程中赢得优势、争创一流。
地方高校与区域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为地方服务,推动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是地方高校最重要的社会责任⑤潘懋元,贺祖斌:《关于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对话》,《高等教育研究》,2019年第2期。。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攻关期。2018年,国务院以“国函[2018]1号”文件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新旧动能转换成为党的十九大后我国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在区域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地方高校理应积极融入、主动作为。新旧动能转换既来自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增量崛起”,也来自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存量变革”。不论企业层面、产业层面还是空间层面,新旧动能转换的根本落脚点在于创新驱动⑥潘家栋,肖文:《深化创新驱动战略,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浙江经济》,2017年第20期。。在地方高校中,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因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无疑更具备成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关键要素的实力和潜力。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应主动对接新旧动能转换战略,承担并强化其区域社会责任,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在此背景下,厘清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区域新旧动能转换中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探讨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区域社会责任履行的推进机制,无论对区域新旧动能转换战略的实施还是地方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战略的实施,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区域社会责任审视
中国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的进展评估显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来源是持续地增强创新动力及其相应的结构转变⑦郑江淮,宋建,张玉昌等:《中国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的进展评估》,《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6期。。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拥有人才、学科和科研等创新资源,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作为创新源和人才库的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责无旁贷。正如德里克·博克所指出的,“如果大学想充分认识自己在当今社会中的真正作用和目的,那它就必须审视自己的社会责任”①[美]德里克·博克著,徐小洲,陈军译:《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区域新旧动能转换中的作用,需要根据新旧动能转换的理论、政策及实践等对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应承担的区域社会责任进行系统审视。
(一)区域创新型人力资本提供者
20 世纪80年代以来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不再仅仅依赖于资本积累,而是通过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来实现,其中创新型人力资本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这种创新型人力资本具有社会稀缺的创新能力,其创新活动往往会突破既定技术或制度的“瓶颈”约束,引起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或生产函数的上移。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无论是新动能的培育发展还是传统动能的改造提升,都离不开人力资本的支撑。新旧动能转换最根本的动力是创新,推动区域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人力资本是以知识和技术创新为特征的创新型人力资本。换言之,创新型人力资本是影响区域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程度及速度的关键要素。全国企业创新调查显示,2019年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中有75.1%认为高素质的人才对于创新成功至关重要,缺乏高素质人才是企业创新最主要的阻碍因素②科技部:《2019年我国企业创新活动特征统计分析》 , http://www.most.gov.cn/kjbgz/202106/P0202106163336 29117275.pdf,2021.06.16.。有关统计显示,2017年我国万名就业人员中R&D 人员数仅为52人,而德国、日本、韩国则分别为154 人、131.9 人、177.5 人③科技部:《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状况分析》,http://www.most.gov.cn/xxgk/xinxifenlei/fdzdgknr/kjtjbg/kjtj2019/201904/P020190409331955003970.pdf,2019.04.09.。较少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存量制约着新动能的培育和旧动能的升级。
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应承担区域创新型人力资本提供者的社会责任。一方面,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应着力培育服务于区域新旧动能转换的创新型人力资本。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包括企业家型人力资本、专业技术型人力资本、技能型人力资本、管理型人力资本和营销型人力资本④孔宪香:《以创新驱动加快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29-135页。。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发挥高水平大学的人才培养优势,培育专业技术型人力资本,引领区域产业创新;培育技能型人力资本,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管理型人力资本和营销型人力资本,服务区域产业结构有序迭代;培育企业家型人力资本,开拓区域产业发展新格局。另一方面,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发挥其高层次人才集聚功能,围绕区域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任务,结合自身学科发展及科学研究的优势,面向全球吸引、延揽、留住和培育相关领域的顶尖科学家、研发人员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等创新型人力资本,形成人才集聚效应,为区域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区域产业集群推动者
产业集群发展是区域竞争的优势所在,区域产业集群式发展可以促进优质资源集中,加快形成区域产业规模效益和特色品牌优势,从而提升区域竞争力。新旧动能转换作为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兴战略,强调区域经济发展是基于区域产业禀赋的新动能培育与旧动能升级的发展。在集中区域优势资源和突出特色重点的基础上构建现代产业集群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基本路径。比如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中,就提出结合山东省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着力做优做强做大“十强”产业集群,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实现。“集群理论强调的是经济进程中不同阶段衔接而成的价值链的复杂系统,这样,每一阶段都能为整个进程添加新的价值。在这一背景下,高校能够肩负起催化角色,促使当地经济多样化进程,并允许集群扩展它们的产品和研究开发基地范围”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著,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译:《高等教育与区域:立足本地 制胜全球》,第108页。。判断区域产业集群是否成功的长期标准不仅仅在于初始集群的创建,还在于其能够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创造成长型企业和利基市场参与者的能力,培养新集群的能力,以及升级旧集群的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区域内的大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②[美]亨利·埃茨科维兹著,陈劲译:《三螺旋创新模式:亨利·埃茨科维兹文选》,第309-313页。。近年来,各国的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中,越来越将大学视为一项核心资源,认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不仅仅来源于集群中的企业,还依赖于集群外部的区域要素,区域内的大学是影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核心区域要素之一③Paytas,J.,R.Gradeck & L.Andrews,Univers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Clusters,Camegie Mellon University,Center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2004,p4.。
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应承担区域产业集群推动者的社会责任。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通过不断强化其R&D 知识溢出能力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创建及持续更新。在知识经济时代,最成功的产业集群几乎都是在高水平大学周围汇聚而成,比如美国的硅谷、128 号公路,我国的中关村、环同济产业带、光谷等。这是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主要依赖于知识创新与扩散,而高水平大学是知识创新与扩散的重要源泉。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应致力于提升其R&D 知识对区域产业集群的溢出程度,增强其对高新产业集群创建及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的辐射影响力。这需要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首先利用其“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优势创造能够满足区域产业集群发展需求的专业知识,同时不断拓展向区域产业集群进行知识溢出的渠道。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基于自身智力资源构建支持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联络网。在硅谷发展过程中,特曼在斯坦福大学附近建立了一个“技术学者社区”,以此加强高校在支持技术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这一社区由使用尖端技术的行业和对周围行业的创新活动高度敏感、具有很强实力的高校组成④[美]安纳李·萨克森尼安著,温建平,李波译:《区域优势:硅谷与128 号公路的文化和竞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版,第24页。。这一社区起到了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联络网的作用,为区域产业集群的技术前景和市场机会等方面的高质量对话提供了公共空间。
(三)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核心参与者
在创新驱动发展时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范式逐渐为创新范式取代。如果一个区域的发展依赖于特定的技术范式,一旦此技术范式被耗尽,区域就将面临衰退的危险⑤[美]亨利·埃茨科维兹著,陈劲译:《三螺旋创新模式:亨利·埃茨科维兹文选》,第311页。。新旧动能转换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其根本目标是致力于形成一个以创新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发展良性循环模式。在知识经济时代,尽管观点、方法和技术的生产可能是全球性的,但创新过程(新产品和方法的开发)仍然是区域性的,对于创新过程来说,区域性的能力至关重要⑥[英]皮特·斯科特著,周倩,高耀丽译:《高等教育全球化:理论与政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页。。随着创新范式的不断演变,不同创新主体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合作而逐步建立起有机互动、动态演化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优良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能够为区域内部的创新物种、创新种群、创新群落、创新环境提供物质、能量和信息等有序流动、交互合作和协同演化的平台,提升区域创新的活力与能级,加速新要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等对原有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机融入或有序替代,不断改造提升传统动能、衍生培育新动能,从而有效缩短新旧动能转换阵痛期,提高新旧动能转换的速度与质量⑦王小洁,刘鹏程,许清清:《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经济体制改革》,2019年第11期。。对世界顶级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发现,毗邻一流大学是一个良性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生成的首要条件①詹志华,王豪儒:《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生成的前提条件与动力机制》,《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年第3期。。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能够在高度活跃的系统结构中捕捉到快速变化技术知识的组织更具主导性和竞争力,因此,与政府、企业等其他组织相比,作为知识机构的大学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创建与可持续发展中更具有主导性和推动性②吕一博,韩少杰,苏敬勤等:《大学驱动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研究》,《管理评论》, 2017年第4期。。然而,目前我国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并未充分显现,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推动区域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还面临着“知识悖论”和“创新孤岛”等障碍③邹晓东,王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情境下的产学知识协同创新:现实问题、理论背景与研究议题》,《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
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应承担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核心参与者乃至组织者的社会责任。首先,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应成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知识发源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以知识生产与流动为前提的。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作为追赶国的创新低成本模仿战略之路越来越狭窄,立足本土基础研究与原创性知识生产的自主创新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目标与施力方向。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充分发挥其高水平研究人才、一流学科专业、先进科研设施、大量科研公共财政资助等条件聚集优势,聚焦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成为区域知识创新主体,并通过知识溢出的邻近效应成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主导性力量。其次,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应成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知识流动平台”,发挥创新结网的作用。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高校、企业、政府、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及活动领域,主体间能量、信息及资源的流动与交换程度及质量取决于主体间界面的渗透程度,为此,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需要构建一个跨边界平台以促进知识交流。高校在承担区域内跨边界知识交流平台方面相比其它区域主体具有明显优势,区域中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能否充分发挥它们参与创新结网的作用,是影响区域创新集群创新功能持续提升的关键因素④江育恒,赵文华:《研究型大学在区域创新集群中的作用研究:以美国五大生物医药集聚区为例》,《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5期。。在欧盟智慧专业化发展战略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中,高校被赋予“知识交流平台”的角色,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起着联结区域创新主体、更新区域知识与观念、促进学习型区域建设、预测和研究区域发展挑战的作用⑤Markkula, M., & Kune, H.,Making Smart Regions Smarter: Smart Specialization and the Role of Universities in Regional Innovation Ecosystems.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Review,Vol.5,No.10,2015,pp.7-15.。我国“双一流”建设战略要求“依托重点研究基地,开展协同创新”,以增进创新参与主体的交流互动,发挥创新集聚功能。在新旧动能转换进程中,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应依托其优良的研究基础和智力资源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区”等平台,增进区域创新主体间能量、信息及资源的“多向流动、复杂的反馈回路、倍增的结构形式和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⑥[美]李锺文,威廉·米勒,玛格丽特·韩柯克等著,陈禹译:《创新之源》,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年版,第16页。,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各要素的交互共生与协同演进提供组织和制度基础。再次,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应成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者。创新创业精神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和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至关重要。有关研究发现,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精神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就区域而言,创新创业精神越集中的地区,经济发展越快⑦李宏彬,李杏,姚先国等:《企业家的创业与创新精神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作为全球最成功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硅谷的优势来自其整体环境——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⑧[美]李锺文,威廉·米勒,玛格丽特·韩柯克等著,陈禹译:《创新之源》,第2页。。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不仅需要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更为重要的是将创新创业上升到高校的基本愿景、制度安排和组织行为层面,实现向创新创业型大学转变,成为厚植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创业精神的主导性力量。
(四)区域软实力塑造者
创新是新旧动能转换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而创新不仅仅局限于技术方面,而是嵌入到更加广泛的社会文化过程。硅谷等创新集聚区域的竞争力是有机地成长起来的,不是通过简单的机械式实施方法发展的,在创新区域竞争力有机成长过程中,区域文化等“软实力”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诸多区域发展的具体实践充分证明,区域软实力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协调和倍增效应,区域软实力包括人口素质、公共服务、区域文化三个基本要素①周晓宏,王小毅,谢荷锋:《区域软实力及其综合评价体系研究》,《技术经济》,2007年第10期。。在我国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实施过程中,区域软实力三个要素的高质量发展既是目标又是保障。比如《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山东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建设服务型政府,传承创新齐鲁文化,提升“好客山东”品牌价值和影响力,这既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基本目标,又是山东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软实力支撑保障。高校不仅是软实力的重要资源,而且是其他软实力资源转换为软实力的重要平台。
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应承担区域软实力塑造者的社会责任,为区域软实力三个基本要素——人口素质、公共服务、区域文化的持续提升贡献力量。首先,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通过为区域劳动力市场输出高素质毕业生、建设面向区域开放的终身学习和数字化学习平台等方式促进区域人口素质持续提升,引导所在区域成长为“学习型区域”。高校对区域最重要的知识转移就是内生于学生和毕业生身上的知识通过劳动力市场被吸纳到地区知识经济中,这种“移动的知识”是高校在地区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著,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译:《高等教育与区域:立足本地 制胜全球》,第124页。。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博士、硕士毕业生,90%以上都在离学校50 千米以内的地区就业。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通过产教融合、服务性学习等方式强化人才培养的区域参与性,为区域劳动力市场输出高素质的毕业生,提高区域人口中高素质人口占比。同时,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依托其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设施建设面向区域开放的终身学习和数字化学习平台,为区域内政府、企业的学习培训以及追求自我实现而寻求学习机会的个体提供便利条件,激励更多的人终身学习,促进区域人口素质持续提升。其次,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依托自身高水平人才资源和学科综合优势,建设以服务区域各级政府决策为基本取向的特色智库,为提高区域公共服务水平贡献力量。一方面,高校智库应积极回应区域内各级政府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需求,以区域公共政策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特色与优势,围绕区域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为区域各级政府建言献策,同时向社会公众宣传并推动政策的实施,促进区域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高校智库通过承担区域各级政府公务人员的培训、政府官员与智库研究人员双向挂职等方式,提高政府公务人员的公共服务素质和能力,为区域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再次,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通过传承和创新区域文化、培育区域新型文化业态、提升区域的文化形象等,增强区域文化自信和软实力。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应整合自身人才、学科、地域等资源优势,构建区域文化创新平台,围绕区域历史文化挖掘、区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区域精神凝聚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成为区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中坚力量。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利用自身学科和人才优势推动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与区域制造业、消费品工业等深度融合,培育区域新型文化业态,促进区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对于世界上一些最古老或最负盛名的大学来说,它们显然为区域品牌效应作出了贡献,并成为这个城市或地区的形象和标志”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著,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译:《知识三角:加强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对创新的贡献》,第66页。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著,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译:《高等教育与区域:立足本地 制胜全球》,第1页。。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强化自身建设,成为区域品牌标志,提升区域形象,增强区域对外影响力和吸引力。
三、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区域社会责任履行的推进机制
对区域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社会责任的讨论,最终落脚点在于如何促使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区域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和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战略的有效实施,实现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与区域的共赢发展。
(一)战略机制:强化“双一流”战略的区域维度
区域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社会责任的实现首先需要从战略层面进行设计与构建。“过去,无论公共政策还是高校本身,在战略上都不会关注它们为本地区发展作出的贡献,老牌、传统的高校通常特别倾向于强调国家服务或是追求知识,而对周围环境却不怎么关注”②。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时代的来临,“研究型大学将他们的注意力从国家和国际层次转变到他们周围地区的层次”③[美]亨利·埃茨科维兹著,陈劲译:《三螺旋创新模式:亨利·埃茨科维兹文选》,第158页。。就战略层面而言,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区域社会责任的实现机制需要从国家高等教育政策导向和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战略规划两个层面进行构建。
全球范围内世界一流大学的竞争使得许多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精英模式把高校锁定在“脱离国家、城市和地区的高校”的发展模式或道路上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著,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译:《知识三角:加强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对创新的贡献》,第8页。。20 世纪末以来,我国实施的“211 工程”、“985 工程”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都倾向于以一流大学排行榜为参照,以学术卓越的研究型大学为标杆,强调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的学术卓越和国家服务。“双一流”建设政策提出要“主动对接区域重大战略”、“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并将“主动融入和支撑区域发展的情况”作为建设成效评价的内容。但总体而言,目前国家层面“双一流”建设战略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视不足,“主动对接区域重大战略”、“主动融入区域发展”主要停留在基于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层面。国家层面“双一流”建设政策更为强调学术卓越和国家服务,那么地方层面的“双一流”建设政策是否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为重视呢?相关研究发现,地方层面“双一流”建设政策的注意力配置在整体上与国家层面政策保持一致,在地方“双一流”建设政策的“建设任务”涉及到的七个领域中,“社会服务”这一领域的注意力配置数值最低⑤习勇生:《“双一流”建设中地方政府的注意力配置——基于30项省域政策文本的NVivo 软件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17年第10期。。可见,无论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的“双一流”建设政策,对“双一流”建设高校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要促使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区域社会责任,需要强化“双一流”战略的区域维度。一方面,强化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双一流”建设政策的区域维度。尤其是在后续“双一流”建设相关经费资助和成效评价等政策完善过程中,适当增加“主动对接区域重大战略”、“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等区域维度相关要素的考量比重。“如果高校是根据学术水平的指标来评估,那么卓越研究就是回报。如果高校得到资助和评估以促进诸如创新和当地经济发展的‘第三使命’活动,那么高校将统筹部署以实现这一目标”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著,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译:《知识三角:加强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对创新的贡献》,第13-14页。。强化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双一流”建设相关经费资助和成效评价等政策的区域维度,有助于引导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更加积极主动地对接新旧动能转换等区域战略需求,承担区域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强化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战略规划的区域维度。这不仅仅是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实现区域社会责任的需要,也是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积极把握发展机遇和应对当前挑战的需要。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区域战略背景下,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战略规划中应明确其区域创新型人力资本提供者、区域产业集群推动者、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核心参与者乃至组织者、区域软实力塑造者的社会责任,并制定相应的实施策略,在实施中不仅仅将区域社会责任的实现视为“第三使命”,而是更为明确地将其深度融入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之中。这既有利于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实现其区域社会责任,又是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对外部环境战略机遇的积极把握。
(二)集聚机制:推动以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为核心的区域高校集聚
相关研究发现,高校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产出效应为0.06,这意味着高校集聚程度每提高1%,将导致区域经济增长0.06 个百分点②李勇刚:《高校集聚、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市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兰州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可见,以集聚的方式将高校孤岛化、碎片化的区域社会责任实现模式发展为基于高校群落的网络化、整体化区域社会责任实现模式,能够更有效地推动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区域社会责任的实现。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区域社会责任实现的集聚机制,是指利用“高校群落形成中的名校效应”③阎光才:《城市社会中的高校群落现象透视——兼析美国城市高校分布格局的人文生态》,《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区域内的高校基于地理邻近性,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核心,集聚而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高校群落,形成整合优势,产生集聚效应,促进创新涌现,从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要使集聚机制更好地发挥集聚效应,以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为核心的区域高校集聚就不能仅仅是基于地理邻近性的空间集聚,更重要的是实现区域内高校差异化发展基础上的有机集聚和深度融入区域发展的嵌入式集聚。
从生态学视角来看,栖息于一定地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只有在相互作用中有机结合成生态化的群落,才能够产生集聚效应。以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为核心的区域高校集聚也应遵循这一基本生态学原理,依托彼此优势与特色上的共性与互补性,在资源、信息、功能等层面建立起耦合关系,促使各种资源有效流动、共享与整合,形成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的有机共同体。这就要求在高校集聚过程中,虽然依托“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名校效应以更有效地促成集聚,但并不是所有高校要向“双一流”建设高校看齐,而是要在各自办学层次、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基础上,寻求差异化发展路径,形成功能、层次和结构上分化的有序竞争与合作的高校群落。硅谷地区的崛起及其持续的创新能力得益于该地区高校差异化基础上的有机集聚,硅谷地区不仅集聚了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圣何塞州立大学等一流大学,还集聚了山麓学院、迪安萨学院等六所社区学院,这些一流大学为硅谷创造了无可比拟的技术环境,而这些社区学院则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技术课程成为硅谷技术基础设施提升的重要元素④[美]安纳李·萨克森尼安著,温建平,李波译:《区域优势:硅谷与128号公路的文化和竞争》,第45-46页。。因此,借助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名校效应,实现区域内高校的有机集聚,形成区域内高校功能性和资源性的互补关系、资源共享整合基础上的规模优势、不同高校异质相容共生过程中的创新活力,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社会责任,推动区域新旧动能转换。
以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为核心的区域高校集聚必须嵌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区域资源、文化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集聚效应,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萨克森尼安在分析硅谷的区域优势时,认为在美国128号公路和硅谷地区的发展过程中,集聚于两区域的高校群落都被视为该区域经济体的知识和信息源泉,但以斯坦福大学为核心的硅谷大学群落融入其所在区域的程度更深,基于这种深度融入形成的技术学者社区模式为硅谷的持续繁荣奠定了基础①[美]安纳李·萨克森尼安著,温建平,李波译:《区域优势:硅谷与128号公路的文化和竞争》,第8-12页。。以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为核心的区域高校嵌入式集聚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双一流”建设高校对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予以持续密切关注,依托其优良的智力资源分析甄别区域新动能培育发展、旧动能改造升级和新旧动能有序替代的优先级,在此基础上联合区域内的高校进行集聚互动、协同行动;另一方面,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核心,区域内的高校通过各种资源的流动、共享与整合,形成高层次人才、科研成果等创新要素集聚区,对知识密集型产业和研发密集型企业形成区位创新优势,实现以高校集聚促产业集聚。对美国“双一流”集聚与研发密集型企业空间布局关系的研究发现,研发密集型企业集聚与美国一流大学集聚呈现高度的空间匹配性,研发密集型企业偏向于选择与自身从事研发领域相关的一流学科集聚区进行布局②侯纯光,杜德斌,史文天等:《世界一流大学空间集聚对研发密集型企业空间布局的影响——以美国为例》,《地理研究》,2019年第7期。。因此,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核心的区域高校主动嵌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环境,以高校集聚促产业集聚,将作为知识生产系统的高校与作为技术开发应用系统的企业两大创新主体有效联结,可以推动区域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三)伙伴机制:构建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与区域的伙伴关系
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区域社会责任的实现离不开与所在区域企业、政府、非营利机构等利益相关者的紧密合作。事实上,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多种模式——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服务性学习、科技成果转化等——的顺利开展都需要与区域利益相关者的密切合作,合作的基础与质量影响着合作的结果。只有来自高校、产业、政府等不同体制领域元素有效联结互动创造出一个实践共同体,才能真正提高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促进区域新旧动能转换。在这个实践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中,“大学不是被企业或政府所指挥,而是在促进创新和产业政策体制中,作为有影响力的行动者和平等的合伙人出现”③[美]亨利·埃茨科维兹著,王孙禺,袁本涛等译:《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第208页。。这种平等的合伙人或者说伙伴关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平等性,合作各方在决策地位上是平等的,对合作过程依据相关契约进行共同控制、共同担责;二是自主性,合作各方能够根据自身优势与需求选择有价值的合作方,合作过程中在保持各参与者特性的基础上将各自竞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与区域平等自主伙伴关系的构建,既有利于“双一流”建设高校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区域新旧动能转换,也有利于“双一流”建设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促进自身发展。一方面,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与区域平等自主伙伴关系的构建,能够有效消除大学与区域其他利益相关者间的信息不对称,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过程、科学研究目标设定及问题界定、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动力与机制等都将不再仅仅是高校的内部流程,而是更充分地将区域内的外部需求与资源考虑在内。由此将有助于提高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才供给与区域人才需求的匹配度,有助于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技术转让等显性知识溢出,更重要的是随着伙伴关系越密切,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科研人才拥有的科技创新经验、技术诀窍、创新创业精神等隐性知识也会更容易扩散到区域其他利益相关者,增强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与区域平等自主伙伴关系的构建,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能够更好地植根于区域社会结构和制度,将区域需求、资源、社会资本融入自身发展变革,将“本地知识和关系簇群优势”①[美]李锺文,威廉·米勒,玛格丽特·韩柯克等著,陈禹等译,:《创新之源》,第4页。转化为高校的竞争优势。此外,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与区域各利益相关者平等自主的伙伴关系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的基础,伙伴关系直接关联着高校与区域各利益相关者间人员、信息、资本等创新要素的流动与整合,伙伴关系越健康稳定发展,区域创新主体间交流互动的交易成本越低,越有利于实现协同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与区域伙伴关系的构建需要高校、企业、政府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将区域社会责任纳入战略规划后,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主动寻求与区域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伙伴关系。比如,通过经费资助、评价奖励等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和学生与区域内企业、机构等交流合作;通过简化规章制度,尽量降低行政成本和合规成本,增强高校的灵活性,减少伙伴关系构建中的障碍等。其次,企业通过强化自身资源的开放性和知识吸收能力促进伙伴关系的构建。企业自身资源面向高校开放的程度影响着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与企业构建伙伴关系的意愿和程度;而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越强,越能够在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知识溢出中获益,与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构建长期、稳定、持久伙伴关系的需求与意愿越高。再次,政府应转变职能,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自主权,尤其是与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创新创业等相关的自主权,改变当前“政府与地方大学关系的政府本位模式”②刘晖,廖勇:《地方大学与政府关系探究——基于Z大学2009-2019年政策性文件的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21年第1期。,切实落实“放管服”要求,“政策倡议不是精心设计出来的自上而下的干预或官僚主义的指导,而应该是在当地的利益相关方交换信息、进行协商和开展合作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起来的”③[美]安纳李·萨克森尼安著,温建平,李波译:《区域优势:硅谷与128号公路的文化和竞争》,第183页。。只有构建起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与区域各利益相关者的平等自主伙伴关系,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才能更好地履行区域社会责任,服务区域新旧动能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