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空间服务价值与优化策略*

2023-03-02王丽雅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旅图书馆空间

苏 欢 王丽雅

(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辽宁沈阳 110168)

1 引言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1]。 党的二十大对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作出了重要部署,文旅融合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节点。 由于时代变迁和思想发展,图书馆作为城市“第三空间”更加重视读者需求和文化发展,文旅融合的提出为图书馆持续创新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方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文化场所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场所空间,与旅游业协同发展,开展文化体验式旅游项目[2]。 图书馆兼具公共知识空间和公共文化空间双重属性,不仅满足读者的知识服务需求,还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基地,应主动营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空间环境,并为社会提供文化旅游新服务[3]。

随着国家文旅融合工作的深入推进,图书馆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的可行性与构建路径,部分图书馆已经推出了多元化的主题空间与空间服务。 宁波图书馆推出以创新主题空间服务文旅融合的新模式,打造人文地理馆、外语角等文化交流空间,在馆外与酒店民宿、地铁车站合作,满足游客的阅读和空间需求[4]。 文旅融合背景下我国图书馆空间服务已逐步开展创新性实践,但仍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 本文基于图书馆空间服务理论研究和发展现状,结合当下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探讨图书馆空间服务价值,提出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空间服务的优化策略。

2 图书馆空间服务理论回顾

图书馆的空间服务是指图书馆利用空间资源,通过知识场域的建构,为用户知识获取、共享与创新提供合适的服务产品的过程,具体内容包括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和情境服务[5]。 图书馆空间服务功能包括提高知识学习效率,减少重要决策时间,降低获取知识的时间成本,增加空间体验与交流,构建更具价值的隐性知识等。 随着人们对隐性知识的需求逐渐增加,图书馆更加注重空间形态的多元化和场所精神的氛围营造。 文旅融合为图书馆空间服务创新指引了方向,图书馆天然的文化属性使其在促进文旅融合方面存在优势。 空间情境服务为用户提供知识交流、共享、实践和体验场所,并开展相关活动实现空间服务功能。 所以,空间情景服务是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空间服务的重要内容。

图书馆空间服务研究的产生与发展受基础理论、社会环境、行业变革等因素影响,笔者将已有图书馆空间服务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梳理,归纳为以下三方面内容:(1)以资源基础支撑空间服务。 图书馆的空间服务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体,需要知识资源、空间资源、文化资源、活动资源等资源基础作支撑。 知识资源是图书馆空间服务的物质基础,包括以图书、报纸、期刊、电子资源等显性知识资源,还包括人的认知、技能、情感等隐性知识资源,从广义上界定了图书馆空间服务“第三知识构建场服务”的本质。 空间资源是图书馆空间服务的载体,程焕文[6]提出公共图书馆空间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是空间功能的多样化及空间资源的拓展。 文化资源与活动资源有助于图书馆营造空间场所精神,地域文化、红色文化及各种活动体验与空间服务的耦合帮助读者获得文化认同感与心灵归属感[7]。 (2)以用户需求评价空间服务。 图书馆对读者空间与服务需求的研究实现了从“以用户为中心”到“用户参与式设计”的转变[8]。 史艳芬[9]、储结兵[10]分别从价值共创和创客感知视角以用户体验为导向开展了图书馆空间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3)以空间形态创新空间服务。 当前图书馆空间形态基于客观条件和用户需求呈现多元化转型的趋势,新型空间形态包括数字学术空间[11]、创客空间[12]、特色阅读空间[13]等,该类研究围绕读者知识获取和构建的需要展开,多从分析实践案例出发,探寻不同空间形态的服务能力及构建策略。

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的相关服务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展开,内容包含创新路径、资源建设、特色活动、文创产品等,然而图书馆空间服务理论的更新尚未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新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资源基础、用户需求和空间形态都已发生变化,本文研究内容既为图书馆文旅融合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理论,又补充和完善了图书馆空间服务的理论体系。

3 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空间服务价值

图书馆空间服务价值区别于传统服务理念和模式,具有促进人际交流、促进知识学习、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促进知识创新等价值。 文旅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促使图书馆空间服务衍生出新价值,即基于旅游推广、读者需求、促进阅读多维度拓展新型文旅消费场景、满足读者文化体验需求、凝聚阅读空间场所精神。

3.1 拓展新型文旅消费场景

场景是一种符号意义系统,它围绕消费展开,由各种实践活动组成,涉及各类人群、邻里关系、基础设施、活动、场景价值五个基本要素,消费者通过在场景设施消费和实践,获得高兴或悲伤、美丽或丑陋、真实或虚假、认同或否定等情感变化[14]。 文旅融合的发展促进了文化资源的旅游化开发和旅游资源的文化性拓展。 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等文化空间在保有文化消费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拓展,将文化空间转变为兼具文化和旅游消费功能的全新场景。图书馆空间作为场景化的消费实践承载着传递文化与历史的使命,也是城市空间中的建筑组合、城市的文化群落,是活跃城市文化氛围的便民设施[15]。 图书馆空间作为文旅消费新场景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图书馆空间拥有舒适的环境和浓厚的文艺气息,既为游客提供知识获取和旅途休息的场所,又满足其了解当地文化及特色风俗的需求。 图书馆既是传播文化思想、培养阅读习惯、涵养文化自信的场所,也是传统文化与时尚气息结合的文旅综合体。

3.2 满足读者文化体验需求

图书馆空间服务随着读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读者需求是图书馆空间服务变革与创新的驱动力。读者需求不仅影响图书馆空间的发展规划,也决定着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内容和模式[16]。 文化体验是指人们通过自身的经历,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淀的各种文明遗产的感受、领悟,同时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理解和继承,并从其中感受该文明遗产的内涵和历史价值[17]。 通过以文化体验为核心的优质旅游一方面巩固和加强了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当地文化的发展。 信息时代背景下,由于获取资源途径的多样化,图书馆资源的读者关注度逐渐下降,对休闲交流、学术探讨、文化体验等空间服务的关注度逐渐上升。 图书馆是城市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体验需求是图书馆的社会责任,也是图书馆空间服务创新的动力来源。图书馆空间文化体验应以文化为中心,以体验式学习为途径,以游客作为体验主体,围绕文旅融合主题创新图书馆文化空间建设实践。 如浙江图书馆于2015 年成为杭州国际体验点,代表图书馆行业作为东西方的文化交流空间,为世界各地游客带来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体验项目。 部分图书馆结合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旅游信息资源推出公共文化体验空间,如天津市和平区图书馆的“文化领读人”、冯梦龙书院的“三言书屋”等体验项目,运用分享阅读和学者讲座、互动感受和沉浸式体验等空间服务,加深游客对当地文化的理解与体会。

3.3 凝聚阅读空间场所精神

图书馆空间的场所精神是指运用尺度、光线、界面、家具等空间要素以及文化、历史等人文要素,基于读者的行为心理营造出的能够使其产生方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空间氛围。 阅读意愿的产生和阅读效果的优劣由图书馆空间服务和读者自身的内生阅读需求动机共同作用,空间场所精神可以使读者产生情感共鸣,促进阅读效果。 空间服务是凝聚场所精神的内生动力。 文旅融合为凝聚空间场所精神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方面促进图书馆在梳理地方传统文化、彰显地方文化风格、凝聚地方文化脉络、创新地方文化特色等方面增强主观能动性。 另一方面,图书馆室内空间品质的提升也加速了场所精神的营造,如对自然光的利用不仅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阅读光环境,还可塑造静谧柔和、亲切舒适的空间氛围,满足读者对空间品质的需求、产生强烈的环境认同感,即“接受并喜欢这里”的情感。

4 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空间服务优化策略

优化原则(作为文旅消费新场景的图书馆空间一方面要满足旅游者需求,开展游客源地需求调研,提升服务质量;另一方面积极适应游客的年龄、职业特征、消费水平、选择偏好、出行方式、旅游季节等差异需求,通过功能拓展,将图书馆空间转变为兼具文化和旅游消费功能的新场景)。 图书馆空间服务是由多种要素和资源构成的体系,对其中某些要素进行优化,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空间服务水平。 图书馆空间服务的资源基础包括知识资源、空间资源、文化资源、技术资源、管理资源、活动资源等。 通过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各种资源基础的发展特征和实践案例,应用相关理论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时间维度范围涵盖图书馆发展整个生命周期,从愿景、战略规划、需求评估到室内环境设计、服务和制度建设等。

4.1 配置知识资源,突出地域特色

知识资源是图书馆空间为用户建构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构建独特场所精神的重要保证。宏观上分为显性知识资源和隐性知识资源。 显性知识资源具体包括图书、期刊、报纸、数据库等;隐性知识资源包括认知、经验、技能、信仰、情感等。 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空间服务的资源建设既涉及知识资源,也涉及空间、文化、活动等其他资源要素,既要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还要考虑合理的资源结构设置。 我国《公共图书馆法》指出图书馆应当系统收集地方文献信息,保存和传承地方文化。 配置具有地方特色的知识资源不仅为读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也是图书馆对外展示地域文化吸引旅客到访的重要方式。 (1)展示城市记忆。 杭州图书馆旅游主题分馆开设在城北新天商业街区内,是一家24 小时全天服务的主题图书馆,馆藏资源以旅游书籍为主,涵盖儿童、生活、历史、文学等类别。 该馆为旅游读者提供了解城市历史文化背景、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空间,全天候服务也为疲劳的游客提供恢复体力、深耕旅游文化的场所[18]。 (2)设置学者专架。 广西钦州市图书馆的“高铁读书驿站”位于广西钦州火车东站候车大厅。 木质的书架,搭配休闲风格的阅读桌椅,排放着类别丰富的图书及纸质期刊,阅读环境舒适优雅。 该空间的知识资源以旅游资源、人文历史、风土民情等类型书籍为主,内设广西作家作品专架,专家书籍定期更换,为乘车到广西旅游的旅客提供了一个品读广西、了解钦州的特色阅读空间[19]。

4.2 提升空间品质,塑造文化地标

吴建中在《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一书中提出图书馆要发挥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价值[20]。 空间资源是图书馆空间服务的载体和平台,包括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 就实体空间而言,适宜的空间形态和良好的空间品质有利于场所精神的凝聚。 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空间资源建设应从读者和馆员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出发规划、设计和布置实体空间,打造高品质阅读空间,从而更好的发挥空间资源的核心服务功能。 文化地标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代表着城市的精神,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古老的历史、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到访,我国广州图书馆新馆、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新馆也晋身为城市文化地标,为游客及读者提供高品质的空间资源。

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打造高品质的空间资源应注重以下几方面内容:(1)提升感知体验。 部分大型公共图书馆自身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其独特的空间艺术风格不仅增加了读者的视觉感知体验,还吸引游客走进图书馆感受文化艺术的美丽。如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造型独特,室内波浪造型的顶棚和书山立意的书架给游客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21]。 上海浦东图书馆内部以“空中花园”为视觉核心,位于楼层中心,玲珑剔透,顶部开场,“浮云”悬吊在五层专题阅览区的上方,犹如浮动在空中的云,提供独特的空间感受[22]。 (2)引入自然景观。大面积的透明玻璃不仅给室内带来充足的采光,还可将室外自然景观引入室内,使室内空间与室外优美的景色进行互动。 景宁畲族自治县图书馆分馆依山而建,傍水而居,与山崖的自然空间融为一体,读者在远山近水的窗边捧一本书品一杯茶,可以尽情享受惬意时光[23]。 (3)重塑历史印记。 城市的历史象征着城市的根与灵魂,蕴含着人们的共同记忆,图书馆空间的历史印记可以让游客感受到城市变迁历程,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使游客及读者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沈阳市大东区图书馆的分馆是新中国第一代仓储建筑“东贸库”改造而来,拥有城市重要文物价值,改造后图书馆保留了原建筑的木桁架结构,读者在顶层楼梯平台阅读时能够近距离感受着历史印记带来的氛围感[24]。

4.3 融入在地文化,推行增值服务

浓厚的文化氛围是构建场所精神的重要基础,读者在图书馆知识获取和建构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和领悟到文化氛围的影响和教育,有利于培养其社会良好品格。 图书馆空间加强文化建设,既可以提高空间的管理层次和水平,促进馆员更好地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也可以构建独特的场所精神,更好地感染和激励读者的知识建构思维和行为,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在地文化是指因不同地域社会的经济形态、组织结构、宗教信仰等形成的特定的意识、观念和行为[25]。 融入在地文化资源的图书馆空间容易令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文旅融合下的图书馆空间在旅游服务方面,应注重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结合在地文化拓展增值服务,优化空间文化建设,如特色馆藏、餐饮服务、导游服务、特色文创产品开发等,以增强用户良好体验,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如阿姆斯特丹中央图书馆在图书馆顶层提供当地特色美食,其中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 国家图书馆以优质馆藏资源为依托开发系列文创产品,并开设线下实体店供游客参观购买。

融入在地文化的图书馆空间具有独特的文化性格,可以使游客深入感受当地文化资源,如红色文化、地域文化、人文特色等。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中国人民价值观念体系中的一部分,更是凝聚国家力量和社会共识的重要精神动力。 嘉兴学院图书馆加强红船文献特藏资源建设,举办一系列红色阅读推广和展览等活动,扩大红船精神的影响,积极探索融入嘉兴红色文化旅游建设,营造了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促进了嘉兴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26]。 “普洱茶文化图书馆”是云南省图书馆的文化创意空间,该馆弘扬云南普洱茶文化,既展示云南地域特色资源,也是对普洱茶文化的继承和发展[27]。

4.4 开发活动资源,搭建交流平台

积极引导用户体验是构建图书馆空间场所精神的关键环节,用户体验是衡量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指标。 为了追求用户最大的满意度,图书馆空间服务除了注重馆舍空间环境和文化氛围的构建外,还应开展风度多彩的活动,吸引、鼓励用户积极参与,进而增强对图书馆空间场所的感知、认同、依赖和使用。 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应定期开展契合本地特色、宣传推广文化旅游、具有创新性互动性的文旅融合特色活动。 宁波图书馆的人文地理馆根据“宁波城市旅游之窗”活动主题,每月在馆内举行小型主题书展和“读行天下”特色读书沙龙活动,为游客提供专题化、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和旅游知识以及经验分享机会。 截至2019 年4 月,宁波市图书馆在“人文地理馆”已举办“读行天下”系列讲座沙龙35期,受众3500 人。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与南沙花园酒店共建的特色阅读空间“粤书吧”,定期开展新春国乐沙龙,国庆中秋亮灯仪式等活动,为游客带来丰富多元的阅读体验[28]。

图书馆文旅融合活动为打破空间服务模式单一,缺乏创新和个性化服务的问题上带来了新的契机。 图书馆空间服务不局限于馆内空间,可与旅游空间结合,制造沉浸式阅读体验。 如南沙区图书馆推出的“走读南沙”活动以人文探寻、户外体验、亲子研学等形式打造阅读新场景,带领广大读者走出图书馆,深入探索南沙,向读者传递阅读价值,让读者在拥有沉浸式特色阅读空间的同时,以文宣景,提升景区文化品位,助推文旅融合事业高质量发展[29]。

5 结语

在文旅深度融合过程中,图书馆空间服务为文旅消费助力;反过来图书馆也要有意识地利用旅游市场来发掘、重塑、提升空间文化资源,要利用旅游流量来带动湮灭的文化要素转化成有利于文化自信、国家认同的文化资源、文化符号和标识象征。 图书馆空间服务还需重视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引进智能化设备、采用智能化管理、推行跨区域通借通还政策等,积极探索图书馆空间服务文旅融合的新模式,以实现图书馆行业内空间服务“大系统观”和与其他公共文化空间联动发展的终极目标。

猜你喜欢

文旅图书馆空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图书馆
文旅照明的兴起
去图书馆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