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组成部分的北疆文化
2023-03-02纳日碧力戈
纳日碧力戈
(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一、北疆文化是时代的超越创新发展
“北疆”一词具有相当的延展性,它既专指内蒙古,也泛指我国北部超出内蒙古的广大地域,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整个北部边疆,也可以细化到东至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南至河北、山西北部和河套南部,北至外兴安岭以西由漠北向西延伸至阿尔泰山一带。 本文涉及的北疆文化地理范围限定在内蒙古。 这里地貌复杂,物产丰富,民族众多,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渔猎文化交融互嵌,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北部边疆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是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和向北开放的桥头堡。 北疆文化是北部边疆精神和物质的黏合剂,它有机结合了物质资源和政治精神,突出了政治文化导向,呈现出新时代特色,正确处理了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意识与各民族意识、主干与枝叶、一与多的关系,全面呼应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连续性、统一性、创造性、包容性、和平性。 时至今日,内蒙古各族人民守正创新,积极建设充满超越性和创造性、能深度融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北疆文化。
二、连续性的北疆文化——后修前史和汉字文化
北部边疆的人类历史悠久,有旧石器时代的“大窑人”、新石器时代的“红山人”、青铜时代的“夏家店人”,后来又有北狄、匈奴、东胡、鲜卑、突厥、回鹘、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满、汉等民族人群,先后或者同时登上历史舞台。 北部边疆是各族人民繁衍生息、世代传承、碰撞协商、交流融合的地区。 各民族的发展为北疆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 在中国历史的朝代更迭、文质代革、民风流变的过程中,有继承有发展,形成纵向时间轴上环环相扣、递进演化的态势。 以二十四史为例,多是后朝为前朝修史,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领域,通过承认前朝是正统,表明本朝继承前朝,故也是正统。 再以汉字文化为例。 汉字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象形即“画成其物”,视识察意,比类合谊,事名取譬,同意相授,依声托事,具象和抽象兼顾,视觉与听觉结合,形气神一体,天地人一统,为日后知行合一的中国传统提供了持久的思想资源和价值导向。 有数千年历史的汉字文化超越地域、超越民族,播化四方,不仅将古代的日本、朝鲜、越南等纳入汉字文化圈,还深深融入北疆文化。 从女真文字、契丹文字、方块壮文、方块布依文、方块侗文、方块仡佬文、方块瑶文到《蒙古秘史》(元朝秘史)、《诗经》《木兰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表现得栩栩如生,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需要在传承发展的历史积淀中,为北疆文化的连续性提供重要的势能和动力,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和统一的象征。
三、创新性的北疆文化
以二人台和漫瀚调为例,它们体现出了北部边疆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培育出了守正不守旧、遵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各族人民不断迎接新的挑战,作出变通,接受新事物,让区域文化充满活力,以区域文化充实、发展和推动整体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性。 汉蒙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共同创新发展出来的这些艺术形式,正说明了北疆文化互嵌交融的创新性。 二人台别称“蒙古曲儿”。 蒙古曲儿在蒙古族民间流行,后有汉族文化元素融入,并受到汉蒙民族的普遍喜爱,有时汉语歌用蒙古语唱,有时蒙古语歌用汉语唱,蒙汉双语兼用。 这种跨民族跨文化交融的表演形式被称为“风搅雪”。 这种形式不仅存在于汉族与蒙古族中,它也是多个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是由二生三的创新,不仅是北疆文化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色,以各具特色、互嵌交融的形式,增强和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创新性的北疆文化是在日用而不觉中自然形成的,满足了各族人民的日常需要,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北疆文化的历史统一性——以北朝元魏为例
拓跋氏从建立北魏到融入汉文化并改为元氏的过程,例证了中华民族以团结统一为始终追求的目标。 多民族国家的形式贯穿于整个中国历史进程中,无论哪个民族问鼎中原,都以正统自居,扩展视野,追求广大,努力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拓跋氏于4 世纪初建立代国,于376 年为前秦苻坚所灭。 386 年,拓跋珪复国,称代王,同年改称魏王,建立北魏,以国号“魏”向江左东晋表明自己是“神州正统”。 拓跋珪以“魏”作为国号,以区别于异域殊俗的远祖,“将以德抚民,为中华之主”[1]。 北魏冯太后和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确立汉族礼仪文教制度,修建孔庙,建立学校,制定乐章,将黄帝确定为拓跋元祖,下令改鲜卑服为汉服,用汉语取代鲜卑语,用汉姓取代鲜卑姓,完全融入汉文化。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禁胡服,衣汉服,将汉语作为通用语言,鼓励鲜卑人和汉族人通婚,把鲜卑人复姓改为汉族人单姓,皇族拓跋氏改为元氏。 北魏自诩西晋的正统继承者,不承认东晋为正统,称其为“僭晋”,否定南朝的合法性和正统性。 北魏吸收汉族文化,国力日强,于439 年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动荡局面。
五、北疆文化的包容性——汉蒙通婚,人民楷模都贵玛,齐心协力建包钢
北疆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各民族的人口和文化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顶针续麻的关联体,其人口基础是高比率的汉蒙通婚。[2](163-183)在内蒙古可以找到许多拥有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家庭,各民族通过通婚组成的家庭人口元素,彼此相连,形成环环相扣的人口连续体。 从昭君出塞的历史纪录到奶茶飘香的饮食文化,从漫瀚调到三空李氏正骨,从蒙藏学校的革命火种到都贵玛的先进事迹,北部边疆真实存在于各民族交融的连续体中。 2021 年3 月5 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到“齐心协力建包钢”的佳话[3],全国动员、凝心聚力、民族团结、建设北部边疆,包钢见证了全国一盘棋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伟大精神。
六、北疆文化的和平性——俺答封贡
自16 世纪达延汗统一蒙古部分地区,北部边疆中兴促进了汉蒙藏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明朝通贡互市的要求日趋强烈,俺答汗无岁不求贡,其意恳切。 隆庆五年(1571 年),俺答汗被封为顺义王,明蒙双方保持了60 多年的和平共处。 俺答汗为了开放漠南地区,大量收留汉族兵民,给予他们牛羊、帐幕、耕地和农具,这些来自中原的兵民也带来了农业生产技术和各种工艺;采取土地利农政策,鼓励外来兵民从事农业;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包括政治制度、生产技术、军事技术、科学、建筑、医药、思想和文化知识等”;在大青山脚下另建城郭,明朝赐名“归化城”,扩建后称“库库河屯”,即呼和浩特旧城。 这也是“呼和浩特”名称的由来。 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接管多半遗部,按习俗与俺答汗长子僧格都楞完婚,僧格都楞袭封顺义王。[4](481-484)
北疆文化是在党中央关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背景下提出的,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 内蒙古具有丰厚的人文社会资源,在发展实践中要把这些丰厚的人文社会资源转化为新时代资本,创造出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产品和理论产品,全面推动融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北疆文化”的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