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析

2023-03-02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建党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艾 萍

(武汉工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2022年10月16日,在党的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发出号召,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场所,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正是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一、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可行性

伟大建党精神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和生动教材,也是思政课的重要内容,两者目标契合、基本内容贯通、优势互补,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具有深刻的理论可行性和现实可操作性。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引领与高校思政课的课程目标契合,共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涵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学科体系、教学内容、考核标准等,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体现,是党的政治建设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1]这深刻揭示了思政课的课程属性和鲜明特征,即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特征[2],也表明了思政课和伟大建党精神在立德树人上的协同性和目标导向的一致性。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可共同引领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课,曾强调,我们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高校思政课主要工作就是让青年大学生在新时代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进入头脑,关注时代,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要义、生成历史和现实升华本身就是生动鲜活的思政课,具备极强的思想性、政治性和实践性。建党精神的内涵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高度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百年前,国家风雨飘摇之时,一群怀有强烈历史使命感的先进青年怀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追求,走出了一条开天辟地的革命道路;百年路途,无数优秀青年追随党的指引,坚守理想投身中国建设和改革事业,用智慧、汗水和鲜血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时代,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行,这个历史重任将由年轻一代接力。“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这个目标“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形势严峻,未来艰辛可预见。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恰处于价值观形成期,很易被外界标题化、碎片化、隐蔽化的事件和信息扰乱。伟大建党精神的育人指向和价值底色则有助于青年学生铸成坚定的信念、强烈的使命感和勇敢的担当,来巩固已取得的伟大成就、完成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

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为国为民的情怀、脚踏实地的奋战和高尚的品格,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寻路、探路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有利于让大学生感受到追逐初心的热情和艰辛,产生深深的情感共鸣,消解历史虚无主义,自觉生发政治认同和历史认同,深刻意识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只有实干才能成就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途上,每个青年都不能袖手旁观,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既要用实干实现个人价值,也要能为兴邦富民贡献一份力量。现在,中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迫切要求各领域改革创新。“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并不过时,它有利于培育不计私利、大胆探索、勇于担当的精神品格,去克服“娄山关”与“腊子口”,勇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二)伟大建党精神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丰富与活化的源泉,高校思政课是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与转化的主渠道

“正是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才使得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坚定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和实践者。”[3]任何精神要弘扬传承都要通过一定的平台和渠道输送到人民大众之中,高校思政课因其独特的属性,成为在全国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主渠道;伟大建党精神是高校思政课丰富的精神源泉和素材库,两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基本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价值观、中国近现代发展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内容。可以看出,思政课中讲述的内容在伟大建党精神中都能够找到有力的素材,作为丰富与活化的源泉。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之基,昭示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共产党人以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和不负人民的担当品格,将理论的运用贯穿百年,在中国近现代史革命、建设、发展的脉络中本土化、时代化,形成伟大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中国人民取得辉煌的成就。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之源泉,在各个历史时期升华形成的富于时代气息的具象化精神,成为推动青年大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发展史、树立崇高信仰、立志服务人民的鲜活素材。先进的理论要进入大学生头脑并有效传承,必须借助外在的思想灌输或启发诱导,那么在高校体现为要进教材、进课堂。思政课是每一位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具有全员性,恰恰是这一过程的主要路径和平台;思政课教师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的骨干力量,对于继承和发扬建党精神具有独特优势,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伟大建党精神的融入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而高校思政课体系是一个层层递进、逻辑严密的体系,可以在大学生不同年级段将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理论、生成逻辑和现实升华不间断地输出,并逐步内化为其稳定的理想信念并外化为优良的精神品格,进而在实践中表现为正确的行为。高校思政课程体系成熟、内容完备,各门课程有所侧重,各章节层次分明,这为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提供了鲜明的、选择多样的切入点。学生基于主体性选择可以从不同课程、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等,对伟大建党精神知、解、悟,伴随着高年级自身各方面的成熟,再到情感的真挚和行为的自觉。对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和转化,落脚点就是要汲取前行的力量将之付诸实践,高校思政课正是伟大建党精神得以有效传承和转化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场所。

(三)伟大建党精神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深度,高校思政课可保持伟大建党精神的温度

思政课要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重要的前提是做到让学生理论认同,如马克思所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理论的彻底性则来自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深刻提示和严谨论证,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思政课不仅要讲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是什么”,还要讲清楚“为什么”,更要结合中国和世界发展的脉络及现状,讲清“怎么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庆祝活动的一个标志性政治宣示和理论创新”[4],其融入必将增强思政课思想性和理论性的深度。它的理论之基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高度概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基本原理在伟大建党精神中得到充分的映射和印证;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英勇斗争的历程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中国、改造中国的生动范例。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并走向强起来,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作为普遍真理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开放性,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实现了三次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将伟大建党精神要义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有助于提升学生理论水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改造世界,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高校思政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是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一门学科,是有温度的课。这门学科的温度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百年跋涉途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实践指向,“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拼搏气概、壮烈底色,来源于“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治担当、家国情怀。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丰润鲜活的内容,丰富壮阔的场景,传递的是最高尚又最朴素的情感。每一段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对大学生来说,是每个时代的同龄人在回应身处时代的社会问题,是每一个鲜活高尚的灵魂在以平凡之躯做最接地气但又最伟大的事。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的信任,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也成就了今天最有温度的鲜活教材,成就了今天有血有肉、有境界、有气概的思政课。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用来阐释、论证和解析相关内容,能够使思政课内容更富历史底蕴和人文情怀;它鲜明的实践性能吸引、触动学生装着国家和民族去关注时代发展需求,关注社会,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以自己的奋斗精神和实际行动成就有意义的人生。这样就实现了从“上有温度的课”到“做有温度的人”的转化,把思政小课堂的温度带到社会大课堂的广阔天地,转化为建设现代化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热情和力量。随着大学生奔赴各地建设国家,能使伟大建党精神像星星之火那样燎原并保持温度。

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基本原则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一项重大的教学实践,在其融入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现实痛点和难点。年轻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异常丰富多元,所处时代距离建党时期遥远,难以全面深刻地感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尤其让人担忧的是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高校成为某些非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和进攻的重点。如果仓促之下生搬融入,学生不易接受,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在融入过程中,需要有高屋建瓴的指导原则,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下系统规划整个知识体系并精准发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优势互补,这样不仅凸显伟大建党精神的吸引力,更能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价值指向与知识传授相结合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既要能够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知识内涵,又要实现价值引领强化思政课的育人指向。坚持知识传授原则,是要将涉及的人物、事件等基本信息以及所蕴含的理论、精神呈现,深入浅出地分析释义,让大学生能够基本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知识系统,形成正确的党史认知以及真理认知的基础,使其价值建构有支撑。当然也不能陷入纯粹知识的低层次传递中,易造成伟大建党精神在融入过程中丧失其最独特的政治性,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中,避免忽视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引导性。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如果历史观错误,不仅达不到学习教育的目的,反倒会南辕北辙、走入误区”。因此必须在融入过程中时刻不忘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以价值引领为导向,凸显其意识形态属性,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史观,涵养爱党爱国情怀,筑牢理想信念,激发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责任意识,成为弘扬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主体力量。

(二)系统规划与精准分工相结合

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结构完整[5],是贯穿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历程的红色血脉,在现实中升华衍生了一系列相应的伟大精神。高校五门主要思政课内容同源、各有侧重、自成体系,又互补构成一个逻辑清晰的思政课程育人系统;各门课程既在实际教学中独立运行,但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同向同行。高校思政课融入伟大建党精神,要实现宏观上的系统规划与微观上的精准分工有机联动,既注重伟大建党精神和思政课体系的整体性,同时也要实现依据不同内容和特质协调分工、精准发力于不同思政课程。具体来说,要从总体性上探讨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逻辑以及和其他精神之间的关系,防止内涵破碎与层级割裂,完整诠释建党精神基本意蕴。要在深刻把握核心要义、价值引领、生成历史和实践升华等基础上,结合五门课程共同建设要求,减少单一的重复交叉[6],搭建一个统筹安排、协调推进的伟大建党精神教学内容体系。针对五门课程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以及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精准设计路径,找到切入点实现精准施教、协调分工,以增强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另外,还要考虑到思政课程只是整个学校课程育人体系的子系统之一,其他课程子系统如公共课和专业课等也要精准发力,使伟大建党精神贯穿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参与相结合

为了保证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作用、系统性和精准有效性,要做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参与相结合。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力量,是青年学生系好第一粒扣子的引导人,责任重大。教师在整个融入过程中作用关键,涉及内容的整合和梳理、路径的设计及具体操作、效果的反馈和思索等。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要主动作为,成为受教育者并进而成为研究者、宣传者;相关单位也要保护和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以增强融入的恰切性和实效性。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根本目的,是要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进而自我完善创造价值,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就必须靠学习者本身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因此在融入过程中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自觉和自主是不能忽略的。教师要提前了解青年学生的成长背景和特点,关注青年热点话题,找到伟大建党精神切入的激发点;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充分自由、自主的空间,营造开放、互信的状态。这样能够使学生减少抵触,在自在氛围中充分调动自我需求意识,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被动输入记诵到主动探索研究、应对学习任务到积极承担责任的转变。

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具体路径

伟大建党精神本身是一个逻辑严密、完整科学的体系,要有效融入思政课更是一个系统性工作,需要厘清学校、教师和学生各自职责,发挥学校主导、教师主教和学生主学的协同作用。目前,高校思政课包括《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五门主体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伟大建党精神要融入高校思政课,必须合理分解、科学布局,各有侧重地渗透到五门主体课程,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格局。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基因化、人格化、故事化、生活化的教学路径,实现融理、融人、融事、融情,学生方能润物无声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成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效果。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基因化:有机植入主体课程体系,融理入课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源和本、根和魂,具有很强的内涵深刻性和理论抽象性。因此,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不是一个简单的切割分解问题,而是一项提取“基因”合理植入的工作。这就要求高校完整、准确、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唯有如此,方能确立融入思政课的前提条件。结合高校五门主体思政课程,伟大建党精神融理入课的具体方式分述如下。

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是党治国理政的内在遵循,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融入原理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一论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和马克思主义“行”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根本指导思想和作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理论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确立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并矢志不渝为之奋斗。“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与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内在统一性,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地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合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门从整体上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课程,在高校五门思政课中具有基础地位,为学生正确学习和理解其他思政课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那么,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过程中,可以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侧重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即“坚守真理”中的真理组成部分,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实践来检验真理,凸显真理的价值,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充分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理解伟大建党精神中“坚守理想”的笃定来源于科学的认知。

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百年历史的全面总结,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融入历史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主要侧重历史背景和进程的叙事,让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那么,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时,可着重于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背景,以近代屈辱史和各方力量抗争失败史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铺垫,理解它诞生的必然性;通过系统梳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讲好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践行初心”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在梳理百年奋斗历程四个阶段中,理解“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源动力作用及升华;讲授党的创建史、革命史时,要特别突出党“担当使命”引领人民走向胜利;通过讲好党在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中的曲折和教训,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体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精神谱系的高度凝练,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融入修身课。《思想道德与法治》是大学生入学后开设的第一门思政课,以理论的逻辑来回应学生关注的人生问题和社会热点,引导学生把握人生方向、坚定崇高信念、弘扬中国精神,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侧重于教学过程与学生修身过程的统一。融入伟大建党精神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展示和呈现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先后凝练出来的精神谱系,强调这些精神都是伟大建党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突出表现和具体体现;阐明这些精神都是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凝结而成;诠释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深刻感悟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融入概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重点讲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经曲折、矢志探索,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没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执着和定力,就不会有伟大的成就。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领导人民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乘势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这一切恰是“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精神的生动写照,是党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当然,伟大建党精神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体,在融理入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呈现体系的完整性,避免出现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弊端。比如,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原理课时,我们可以突出阐明“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内涵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一致性,体现党的强大思想优势。同时,还要讲明“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体现党的强大政治优势,“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党的强大精神优势、“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党的强大道德优势,共同展示伟大建党精神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和立体多维的实践内容。

(二)人格化:合理选取典型先进人物,融人入心

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容之一,自成一体,具有高度理论抽象性,如果仅作简单宣讲或强行灌输,结果必定适得其反。我们知道,物质决定意识,精神源于实践。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亦是社会精神的载体。曾经,群众中间流传一句口头禅:“共产党,大队长。”意思是说,共产党好不好,就看村里带头人(大队长)行不行。这说明彰显某种精神最直观的方式是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个体来体现。因此,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方式之一,就是将伟大建党精神人格化,选取中国共产党的先进分子进行集中体现,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呈现伟大建党精神。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模范先进人物,他们身上凝聚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精髓。思政课教材囿于容量,无法一一详述先进人物的光辉事迹,难以满足融入伟大建党精神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创新意识、拥有创新手段,开掘融合口,找准融入点,引入党史典型人物,彰显伟大建党精神。现以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夏明翰为例,试拟人格化融入的要点如下。

一是结合人物身世,折射时代背景,明示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同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的矛盾空前尖锐,阶级斗争空前激烈。夏明翰烈士就出生在这样的时代。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许多先进分子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归于失败,唯有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夏明翰烈士出身豪绅家庭,本可享受衣食无忧的舒适生活,但他选择了一条布满坎坷和荆棘的艰辛之路。这既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任务所要求,也是党的先进性所吸引。通过梳理夏明翰烈士的个人身世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明示中国当时的历史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中国共产党应时而生,义无反顾承担起领导革命的重任,他和许多先进分子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通过夏明翰烈士这一个体,可以反映出时代赋予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历史赋予先进分子探索前进的时代重任,构成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背景。至此,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得到合理阐释和呈现。

二是凸显人物功绩,聚焦关键节点,揭示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异常艰巨,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要发展就会有代价。世界上没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遭遇过这么多的困难,经历过这么多的考验,付出过这么多的牺牲。“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伟大建党精神在烈士的鲜血和英雄的汗水中开出最美的花。思政课融入伟大建党精神,需要教师聚焦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典型人物在关键阶段关键节点的突出表现加以阐释。夏明翰烈士生前就义时,仰天一笑,挥笔写下《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在当时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革命处于低潮之时,在人生面临生死抉择、生命即将凋零之际,夏明翰烈士的选择如黑暗中的耀眼光芒点亮夜空。夏明翰何以能?他给出的答案是“主义真”。坚持真理,信念才如此坚定;不怕牺牲,精神才如此永恒。这启示我们,聚焦和阐释典型人物在关键节点的表现,是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生动路径之一。学生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直观感受,结合教师的理论阐释,容易实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的双重效果。

三是运用人物比较,强化正面形象,彰显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险恶的环境。革命与反动,忠诚与背叛,相生相伴,如影随形。中国革命如大浪淘沙,洗净铅华,淘出真金,伟大建党精神在先进分子的淬炼中凝聚生成。与此同时,在革命的大潮中,意志薄弱者、胆怯退缩者、投机钻营者难以经受考验,注定要黯然退场。两相比较,愈显伟大建党精神的崇高和可贵。融入思政课,需要我们借此发挥,选取典型先进人物进行比较式阐述。仍以夏明翰烈士为例,他的被捕系叛徒宋若林的出卖所致。在讲授过程中,通过比较夏明翰烈士和宋若林,我们要以史实作依据,用事实互证革命者的高贵精神和叛变者的卑微嘴脸,并讲明三点:一是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无比艰辛,充满挫折、背叛、失败,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做支撑,革命事业将难以薪火相传、持续推进;二是先进人物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哪些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何体现;三是新时代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历史时期一脉相承,同样会遭遇各种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伟大建党精神历久弥新,具有不可磨灭的时代价值,是今天我们迈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三)故事化:积极运用重大历史事件,融事入脑

故事化融入伟大建党精神,前提是要选取与之契合的故事作为载体,同时还要求故事具备一定的对抗性和冲突性,以期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思政课的故事并非随意杜撰、编造的话本,而是相应的历史事件和现实案例。这里以土地革命战争为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种矛盾互相交织,汇聚了党内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各种政治势力犬牙交错,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封建军阀势力、帝国主义势力竞相登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幼年的中国共产党经受着严峻考验,有前进有挫折,有探索有曲折,有成功有失败。伟大建党精神正是在种种考验、挫折和反思中得以生发、凝聚和升华。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融入。

剖析党内矛盾,从党的成长历程诠释伟大建党精神。由于这时的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应对复杂环境的政治经验,缺乏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深刻认识,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先后出现右倾机会主义、“左”倾盲动主义、“左”倾冒险主义、“左”倾教条主义等一系列错误,致使革命遭受挫折。但可贵的是,党及时反思错误、纠正错误,将革命继续推向前进。大革命时期,党及时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避免了革命力量遭受更大的损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及时批判了各种“左”倾错误,尤其是遵义会议清算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这一系列纠错过程其实就是一种自我革命,充分体现我们党“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风貌。融入过程中,教师须讲清马克思主义真理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辩证关系,讲清党虽因实践经验不足,致使错误时有发生,但始终坚持真理,终能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辨析阶级矛盾,从党的斗争历程诠释伟大建党精神。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大肆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革命跌入低谷。面对腥风血雨,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而是毅然举起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旗帜,先后举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一些起义部队在数省边界地区坚持下来。毛泽东率领起义军到达井冈山,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中国共产党这一斗争历程,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生动写照。在融入过程中,运用历史事件须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还须能体现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土地革命战争这一历史事件历时十年(1927—1936年),国共两党之间的“围剿”和反“围剿”频繁剧烈,斗争达到白热化。其间,共产党人付出惨烈牺牲,扛住种种压力,以至越战越强,有值得思考和总结的诸多空间。借这一事件阐述伟大建党精神,是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表现出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把握住这两点,并辅以相应的场景再现和音视频素材,可以实现在重大历史事件中呈现伟大建党精神。

探析民族矛盾,从党的认识历程诠释伟大建党精神。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逐渐加剧,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加深。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政治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号召抵抗日本侵略,挽救民族危亡,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党不仅参加和推动各地抗日救亡运动,还直接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与此相反,蒋介石置民族危机于不顾,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致使外患日深。西安事变后,迫于全国人民的压力,蒋介石被迫答应抗日。中国共产党以国家、民族为重,捐弃前嫌,与国民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联合抗日。从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转向联蒋抗日的共御外侮,中国共产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担当使命、不负人民的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注意整合各个事件,厘清内在的逻辑性和必然性,比如前述国民党反动派因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对中国共产党始终抱有成见。而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在民族危亡关头,能够联合国民党共同抗日。不做这样的整合和阐述,融入伟大建党精神就容易变成了附会图解的游戏。

(四)生活化:紧密结合本土文化资源,融情入魂

思政课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要融入伟大建党精神,还须借助社会这个大课堂来实现。参与社会实践的途径和方式多种多样,考虑到红色资源分布广泛、社会实践就近原则,笔者认为高校结合各自本土红色资源和本土实地调查是一个融入伟大建党精神的好方式。

深入社会大课堂,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开展沉浸式实践活动。笔者所在的湖北,拥有与伟大建党精神相关的丰富红色资源。武汉有八七会议旧址、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毛泽东旧居和农讲所等,省内有宜城鄂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七里坪革命遗址群、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等,为高校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课程育人提供了优质的社会大课堂,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为避免走马观花、不学不研,教师可以依据资源的内涵和折射的精神设计不同主题的实践研修活动。如走进旧址近距离参观学习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光辉历程和感人事迹,激发共鸣以增强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感性认知,消化课堂教学内容;同相关部门共建“地方党史与伟大建党精神”项目,鼓励学生行动起来去挖掘文物资源,认识到学习所在地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关联,从小的切口和视角出发深刻理解历史发展规律,树立大历史观;可以同场馆形成探索常态化、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共同开展基层服务,深入大街小巷、工厂车间,进行如“党史我来讲”“我为家乡送党史”“手绘百年党史”等活动,促使学生在准备和开展过程中深化理论认识,感悟不怕困难、不负人民等精神;可共同开发舞台剧或者拍摄微视频,从年轻人的视角进行创作、编导、扮演等,实现新时代青年同历史的对话,获得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真切感受。寒暑假阶段,学生时间充裕,较为自由,可结合学生所在家乡地域党史,设计实践主题以扩大社会大课堂范围,并保证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不因假期而中断。学生也可利用可得到的资源结合兴趣和所学,组建团队,立项实施,完成作品,如旅创方案、文创方案、调研报告、文化教育宣传方案、调研vlog、创作成品、拍摄抖音短视频等,重在创造性转化。这类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由学转向研和行,由被动转向主动,使学生更有获得感和价值感,有助于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获得更深层次的内生动力和情感认同。通过反复和深入实践,感知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增强育人效果。

投身社会大课堂,以加强身体力行为落脚点,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过去式”的讲述和探索,而是要立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际,着重激发实干精神,“充分释放革命精神的辐射力和日常生活对革命精神的锻造力”[7]。任何一种精神要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必须观照现实,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坚守理想、不负人民,最终要落脚于践行初心、艰苦奋斗。因此,要带领学生投身社会生活,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暑期“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创新创业活动中,自觉融入新时代发展的滚滚洪流中领悟真理、历练本事。教师要着重围绕伟大建党精神设置社会实践主题,设计项目方案,让学生进社区、赴农村等开展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到伟大建党精神与当下和自身的关联性,在体验中延续和发展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伟大实践,大学生理应在新的征程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用责任担当和过硬本领创造无愧于党、不负人民的业绩,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投身社会大课堂就是融入生活维度,伟大建党精神的“政治性”和“价值性”才能被大学生有效吸纳内化。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可以制订以移动终端设备为主要媒介的实操方案,开发实践教学“生活化”模式应用程序,哪怕师生时空交错,仍能用交互化的方式实现师生资源、生生资源共享,困惑共解以及成效的互相考核,并使教学要素进行非固定组合,实现教学效果在现代技术手段加持下的放大倍增。

猜你喜欢

建党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建党百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