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对的事情找出来,把它做对
2023-03-02苏敬轼
苏敬轼
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经历。1989年,我加入了当时百胜旗下的肯德基公司,负责亚太地区的市场营销。最初我们只有4家店,1992年之后,我意识到中国市场一定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所以当时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放开手脚,扩建团队,打造品牌,布局中国。
到2015年我退休时,百胜中国已经是中国最大的餐饮集团,总店数超过7000家。
结合自身经历和这些年的感悟,我想先从“道”的层面上来谈一谈。什么是“道”呢?就是走向成功的“正路”。简单点来说,就是能够又好又快地做决策。
对于成功,我有一个公式:成功=决策质量×决策数量。
我认为,如果一个人或一个群体,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一路做决策,成功的概率就会高,反之亦然。
比如,当年我们在短短几年内就开出了十几家分公司,在全国布局,这就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决策,即便当时面临没有人员、没有渠道、没有参照目标的挑战。但今天回过头去看,正是当年这一决策,才让我们有了根据地,品牌也得以在中国市场深深扎根。
当然,决策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你会发现,成功的正路往往只有那么几个,但犯错的道路却是千千万万。
举个例子,当下很多人忌讳谈歧途,无法正视自己的弱点,就是一个很大的错误。西方有句谚语:“是人就会犯错。”事实也的确如此。我们不成功的最大原因,就是自己经常犯错,浪费了时间精力,甚至还给自己捅刀子,往坑里跳。
比如,对自己极度自信,很狂妄,过去可能有点小成就,就误以为自己真的很能干,如果谁的讲话让自己觉得稍有丢人,就完全听不进去,也不管对方对不对、有没有道理。
还有就是热情有余,理性不足。这种人能力很强,也有着一腔热血,但很容易被那种高涨的热情冲昏头脑,结果就是带着大家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甚至走上一条不归路。
再就是过于乐观。总觉得自己是那个“幸运儿”,什么事都想图个侥幸。诚然,我们的人生可能会侥幸得到一些东西。但你想完全靠侥幸取得长期成功,机会实在是过于渺茫。人迟早有一天是要面对现实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我说,往往带头往歧路里狂奔的不是猪队友,而是自己。在这种任性马虎的状态下,怎么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又何谈成功呢?
除了竭力克服人性中的一些弱点外,想要又好又快地做出正确决策,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就是持续地建立和积累Know-how。很多时候,你有多少Know-how,就有多少成功率。
什么是Know-how?这个词不太好翻译成中文,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门道”或者“诀窍”,它可以让决策成功的概率变得非常大。甚至这件事情你还没有去做,就有八九成的把握能取得成功。但需要注意的是,真正的Know-how不是那些随处可见的信息,它是不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比如,你最近雇了一个人,他有20年的工作经历,你想靠他来做出一些成绩,这不叫Know-how,只能说他有一些历史经验。至于他能否胜任,没有十足的把握。
那该怎么总结和提炼Know-how呢?
这需要群策群力。我们每个人的认知和学识都是有限的,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善于激发员工的思考能力,把一些好的想法整合在一起,形成Know-how,然后再让员工把这些Know-how运用到自己的决策上。
比如,企业内部可以成立几个决策委员会,每个委员会都请公司里对相关议题最有发言权的成员参与,听取部门或项目的报告。在报告的过程中,大家就相关的题目进行讨论,互相交流过去的经验,也探讨改变创新的可能。
举个例子。起初,由于缺乏经验,我让各个市场的总经理自己主导开店的决策。他们大部分人都在开店方面比我有经验。所以我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以为没什么问题。
可没想到开出来的店并不理想,拿不到商圈里最好的位置,品牌也得不到最好的展露。还有绩效不好的店,给团队制造了很多困难。
后来我才发现,开店其实是一门大学问。什么样的店是好店,该怎么去谈,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情,怎样才能最快地和物业、业主实现合作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思考和总结的。
这之后,我决定帶头建立自己的Know-how,我们成立了开发委员会。每两个星期花一天的时间审议所有的开发决策,利用每一个不同的个案,搞清楚我们的总体策略和具体准则,比如城市规划、商圈进入和选址等等。然后再用这套策略培训开发人员,让他们知道如何按照策略主动出击,从而拿下重要的关键地址。
此后我们开出来的店不仅投资回报好,而且由于分布合理,店面位置和形象好,也方便了顾客的光顾,提升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自然也就走进大家的生活中了。
所以今天看到一些品牌烧钱扩张时也有些感慨。我们能够开这么多店,是因为我们在最初阶段就总结和梳理了成功开店的逻辑,再加上有品牌背书,融合的范围也比较大,它的背后其实有着很多因素。
有些品牌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就急于开店。借助资本的力量,从100到200,200到500,然后奔着千家店的目标进发,可自身的能力却不见得有所增长。简单地认为只要复制之前的模式就可以了,忽视各地商圈和消费者之间的差异,结果就是一旦停止烧钱,这些花钱买的流量也就随之消散了。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我现在从300家店做到了3000家,我已经实现财富自由了,已经成功了,可以退场了。如果你对成功的定义就是这样,那也恭喜你。
总结下来,有Know-how的公司,决策质量就好,成功的机会也会大很多。但再厉害的企业也必须不停地思考,不断更新、积累实时有效的Know-how。一句话总结,把对的事情找出来,再把它做对。
(摘自《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