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中等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起点、任务与理路

2023-03-02郑宏涛郑之帆

教育与职业(上) 2023年2期
关键词:人才队伍乡村振兴

郑宏涛 郑之帆

[摘要]乡村振兴需要一支强大的本土人才队伍,与乡村社会联系紧密的县域中等职业教育应抓住机遇,协同育人以化解生存和发展危机,明确培养扎根乡土的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人才振兴、传承和孵化先进技术助力产业振兴、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思想助力文化振兴等基本任务。在实践过程中,县域中等职业教育要夯实发展根基,坚持扩容提质相结合;调整办学方向,坚持在农离农相结合;深化育人内容,坚持培技修身相结合;提升育人成效,多元主体鼎力办学。

[关键词]县域中等职业教育;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作者简介]郑宏涛(1971- ),男,辽宁锦州人,河南理工大学财经学院,副教授。(河南  焦作  454000)郑之帆(1997- ),女,河南焦作人,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在读硕士。(重庆  400715)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2020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产业生态圈视角下河南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BJJ033)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3)03-0013-08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支撑是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为促进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完善耕读教育体系,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支持办好涉农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中职教育)肩负着提供青少年基础技能培养和成人职业技术培训的职责,和乡村社会处于同一空间的县域中职教育与乡村本土人才队伍建设最为直接。然而,当前县域中职教育发展面临供需错位、产教脱节等问题,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生源危机和办学困境,并不能完全担当乡村振兴战略所赋予的人才支撑使命。我国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随着教育层次上移,高等职业教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主体,中等职业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乡村社会长期存在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的不良倾向,未能进入高中阶段教育的学龄人口,辍学现象较为严重,新型职业农民不足,难以支撑乡村振兴。现阶段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受教人口仅为10.7%左右,过低受教育比率直接导致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根基不牢,这与大量乡村青少年宁愿辍学也不接受中职教育不无关系。面对亟待解决的县域中职教育办学困境与突出的乡村人才供需矛盾,探讨县域中职教育是否具备服务乡村振兴的资源禀赋应是首要着力点。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研究并科学定位县域中职教育的战略基本任务及实现理路,以求更有成效地助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一、县域中职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逻辑起点

中职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上移,中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每个县(市、区)都要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教中心(中等职业学校),县域由此成为中职教育实践的重要场域,为城乡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技能人才。当前县域中职教育实践存在较大困境,但乡村振兴战略接续推进使其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面对乡村振兴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县域中职教育主体应当对自己的使命担当有清晰的认知,挖掘特有的价值资源禀赋,调整教育目标,改革育人機制,实现与乡村振兴共生同长。

(一)政策基点:乡村振兴需要一支强大的、扎根本土的人才队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振兴乡村是必然。乡村振兴是产业、文化、生态、组织和人才等方面的全方位振兴,其中人才振兴是关键因素。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重点工作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之后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文件均对人才振兴进行了部署,如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就提出要大力培养本土人才,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一支强大的扎根乡村的人才队伍至少需要两类人才,一类是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在乡村建设发展中发挥引领或骨干作用,形成“点”;另一类是数量广泛的新型职业农民,掌握技术技能,追随领军人才,铺成“面”。两类人才不可或缺,才能以点带面,实现共同富裕。近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乡村人才振兴成效显著,人才规模稳步增加,结构持续优化,然而“量不足”“质不佳”的问题依然突出,延滞了人才振兴的步伐。大多数农村人才更倾向于去城市寻求发展,导致各类人才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新型职业农民匮乏,乡村老龄化严重。同时,农业生产从业者素质整体偏低,初中及以下学历占多数,导致从业者学习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不足,影响农业生产效率与收益提升。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中职教育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础,应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也提出“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分类发展”,取代了原有的“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的提法。虽然提法有所改变,但高中阶段教育统筹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保持职普比大体相当与国家人才战略需求相契合,已是大势所趋。面对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和职普比大体相当的义务教育后现实情况,县域中职教育应充分发挥中职教育的功能,转化更熟悉乡情的地域优势,以“三农”发展需求为导向,扩容提质,缓解乡村人才困境,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扎实的支撑。

(二)理论支点:乡村振兴需要县域中职教育协同治理

“协同”一词原意是协调合作,源于希腊语。1976年,赫尔曼·哈肯系统阐述了协同理论,主要用支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分别阐释两类现象:有序集体行为的发生、自组织行为的发生。“治理”一词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现广泛运用于社会公共管理和经济学领域,并被赋予新的内涵,通常被视为一种规则体系或一种管理过程。协同治理理论则是协同理论和治理理论的交叉结合,简单来讲,就是用协同论的知识基础和方法论来重新检视治理理论。协同治理理论作为一种新兴交叉理论,虽然理论框架尚未明晰,但学者普遍认为应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治理主体多元化及伴随的治理权威多元化,这是协同治理的前提,主体多元才需协同;二是各子系统的协同性,以应对社会系统的动态复杂性和多样性;三是自组织间的协同性,以实现更大程度的自我治理;四是制定共同规则,以形成有序的集体行为。协同治理理论强调的是促进各子系统的协作,实现系统的最大功效,同时尊重多样性,寻求协同系统目标和子系统各自目标,实现多方共赢。

我国乡村振兴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项长期的、复杂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相关利益主体积极参与协同治理,才能推动县域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大量的新型职业农民,高效地推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相关利益主体包括政府、乡村本土主体和外来主体。政府是乡村振兴工作的支配者,具有根本的规定性。乡村本土主体和外来主体必须服从政府领导,形成有序的集体行为。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具体行动要自下而上,乡村本土主体和外来主体要探索并实现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和任务的自组织过程。作为乡村本土主体之一,县域中职教育拥有独特的乡村社会资源,生源主要面向乡村,承担着为本土培养最基础“三农”人才的职责,是以要积极协同乡村振兴进行育人,立足区域自然环境以及县域“一乡一品”“一县一业”所形成的资源禀赋,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提升办学质量,吸引更多生源,为乡村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

(三)实践靶点:县域中职教育为乡村青少年成长成才和本土人才振兴筑基

生物学适应理论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是选择主体,生物是适应主体,当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改变时,生物突变基因使自身生理结构和机能与其相适应,通过自然选择定向筛选变异的生物。与一般生物的被动适应不同,人是有智慧的高级生物,对客体的适应具有明确的主动性与目的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出,人能动地改造世界,也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人的适应过程表明,适应客体不能一蹴而就,但也不能停滞不前,要不断总结实践活动规律,塑造出符合主体需要的理想客体并按照认知对客体进行改造,力求实现主客体共生发展。教育本身就是遵循人的适应活动规律,采用各种手段改造个体以促进发展,把潜在于人身心的素质引发出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教育不仅能提高实践能力,也是一种思维的传授,帮助人形成相对成熟或理性的认识能力,是以教育能够显著增强人对客体的适应能力。职业教育实践特色更为鲜明,具有技能属性,以实践技能培养为侧重,依托产业发展所需技术的传承与创造,培养和输出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受益于经济社会发展,反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也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通过培养多样化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农村劳动力具备更高的素养技能,代代相传的传统农业生产经验技能并不足以胜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人才需求侧为县域中职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县域中职教育实践主要面向本土乡村,主要受教者是14~17岁的青少年,正处于由未成年人向成人角色转换的关键时期,直接关系到个体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在义务教育阶段后职普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县域中职教育肩负重任:一方面承载着使乡村学龄人口接受基础教育的职责,应注重塑造个体个性,对个体进行全面素质教育,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发挥职业教育功能属性,对个体进行技术赋能,赋予受教者拥有技能资本所需的系统化基础知识,促进个体就业创业。受教者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接受统一的、系统化的职业技术知识信息后,通过理解和转化,将其储存于大脑中,沉淀为隐性的、具有差异性的个体认知系统,随后受教育者在具体实践活动中,这些隐性知识就会一一外显,构成指引行动的某种规定。理论和实践结合过程中,受教者的技术技能水平得到质的提升,形成个体独有的技能资本,逐渐发展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

二、县域中职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基本任务

县域中职教育是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的重要教育类型,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兼顾就业和升学等多种功能,满足乡村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接续推进的乡村振兴工作对县域中职教育通过提升人力资本以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村治理体系完善和提高农民群体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新形势下,县域中职教育应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发挥改善人口质量、培养人才、技术研发、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教育功能,厚植县域中职教育办学实力,逐步形成办学特色和竞争优势,助推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

(一)培养心怀乡土的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功能。当前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具有初级技能水平的个体所占比重较高,不能满足乡村振兴对高素质农业人才的需求。如果不加快发展县域中职教育,势必延缓解决“三农”问题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职教育兼具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属性,承担升学和就业双重任务,加之办学方式灵活,除了可以面向新增劳动力提供技能教育,还可以面向存量劳动力提供职业培训服务,因而能直接高效赋能乡村人口素质提高和人才支撑。

当前,县域中职教育面临一定程度的生源危机,甚至有学者认为,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中教育普及化,县域中职教育没有必要发展。然而,义务教育后职普协调发展的教育政策实际上明确了中职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分类发展且具有平等地位,两者并无层次差别,只是教育类型不同,培养人才类型存在差异。县域中职教育普遍奉行的升学和就业教育交错并行的办学倾向已不能满足乡村社会对技能学习和职业培训的教育需求。由于地少人多的客观情况,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农业生产现代化并不适合机械化大规模生产方式,特殊的农业经济结构决定了鄉村振兴在较长时间内大量需求中低端技术技能人才,这也是县域中职教育转型办学的强大动力。基于此,县域中职教育应克服功利化办学倾向,发挥自身的类型教育功能,调整办学方向和目标,主动承担培养“三农”发展所需的大量中低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传承和孵化先进技术,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快速迭代,技术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新技术时代背景下,乡村社会劳动形态复杂多变,传统低效的生产结构正被解构。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用先进技术引领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乡村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应对技术革命的挑战,适应“三农”新兴产业类型与新颖多变劳动形态的技术要求是中职教育朝向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必须勇于直面的现实情境。

县域中职教育横跨“教育域”“职业域”“技术域”与“乡村社会域”,其价值旨归应当融合教育、职业、技术和乡村特色,呈现出一种“互动整合”的关系,“乡村社会域”发展需要“技术”之器不断创新,“职业教育”将传承技术与“乡村社会域”相结合,孵化并转化先进“技术”,最终实现服务乡村振兴的价值追求。县域中职教育主体本身拥有相当数量的“三农”技术技能专家、技能实训中心以及大量的技术孵化与转化基地,加之借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以职业为连接纽带,融合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势必能够源源不断地孵化出促进“三农”发展的先进技术,并反馈产业实践进行技术落地和转化,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同时,将孵化的先进技术融入已有教育资源,更新传承,吐故纳新,并通过构造的虚拟“现实空间”,让受教者理解和掌握最新技术应用,势必能够培育出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推产业转型。

(三)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思想,助力文化振兴和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由“乡风”“文明”两大要素共同构成。乡风意指乡村地方风俗,彰显乡村社会的价值导向、思想道德及精神状态等,能够显性标识乡土文明程度。文明通常与野蛮相对应,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乡风文明根植于乡土文化土壤,一脉相承。乡村振兴需要文化振兴和乡风文明建设铸就思想信念保障,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激发农民投身乡村振兴的能动性,形成强大的乡村振兴精神动力。

文化具有广泛性和相对性,广泛性泛指全人类的文化,相对性是指某一民族或社群的文化。文明则是跨越民族和国界的,并无明确的空间边界。县域中职教育对于同一片农村空间的乡村传统文化的底蕴思想和精神价值的挖掘具有天然的优势,在继承和弘扬优秀思想文化方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通过融合优秀乡土文化传承,形成助力文化振兴和乡风文明建设的乡村先进思想文化体系,并发挥职业教育的社会组织功能,采用适当的职业教育方式进行传播,增强乡村文化软实力。

三、县域中职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理路

乡村振兴需要大量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支撑。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仍然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较为薄弱,农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普及率偏低,“三农”情怀和精神培育有较大欠缺。乡村振兴战略为县域中职教育发展提供了“发力”依据,县域中职教育理当顺应乡村振兴战略内涵,担当使命,提质重效,以培养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农村建设人才为办学目标,赋能乡村振兴。

(一)夯实发展根基,扩容提质相结合

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县域中职教育承载着让乡村学生学于乡土、成于乡土的固有职责,对乡村人才振兴扮演着根基作用的角色,决定着本土人才的基础厚度和成长空间。“扩容”是指县域中职教育增加招生人数,使毕业人数逐年产生较大增幅,“提质”意为提升办学质量,以培养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农村建设人才为发力方向。

国家近年来加快发展农村中职教育,特别是2009年起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政策,以吸引更多生源,然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2019年县域中职学校招生人数23.83万人,与2010年的110.4万人相比降幅高达78.41%,各类县域中职学校也逐年递减,2018年末仅余237所,至2021年底数量仍在减少。县域中职教育发展陷入困境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离农价值取向主导乡村社会,城乡之间巨大的经济差距驱动广大农民涌向城市寻求发展机会,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展现出一幅“离土离乡”的画卷,农民更关注孩子未来能否通过应试教育进入城市生活,拥有更好的工作,并不关注孩子成长期身心的健康培育,以使其未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当孩子失去应试教育机会时,缺少选择中职教育的意愿;二是低质的教育产出败坏了口碑,县域中职教育丧失“职业”“农村”特色,远离农村、农业发展需求,导致理论与实践难以真正结合,无法满足乡村发展的需求。

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大量心怀乡土的高素质“三农”人才。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县域中职教育办学重点面向农村,立足培养乡村振兴所需的大量新型农业人才和新农村建设人才,把扩容提质作为发展的起点和支撑。第一,应着力解决县域中职教育供需结构失衡问题,转变办学思路,以服务“三农”发展为宗旨,突出“三农+职业”特色,充分考虑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实际需求。第二,应尽快打造人才振兴所需的高素养、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建立健全任人唯贤、优胜劣汰的教师选拔、聘任和交流机制。专业课教师要胜任学校、乡村“双讲台”,要实践培训与乡村“三农”需求相融合,还要挖掘和聘请当地有“爱农知农”情怀的致富能手、专长人士、企业专家等人才为兼职导师。第三,人才培育模式注重“理实结合”,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适农性原则,革新传统教学理念,最大限度规避理论脱离实践的潜在风险,通过实际观察、亲身体验等方式,让受教育者深入农村、农业,深度理解知识并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个体技术技能提升。

(二)调整办学方向,在农离农相结合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城乡融合发展”是对新时代城乡关系的准确定位,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县域中职教育至少应包含两方面的价值旨归:培养现代农业所需的、掌握先进农业生产理念和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以及为农村流动人口提供适应城镇生产生活的劳动技能知识,即“在农”与“离农”相结合。

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通常伴随着乡村空心化,导致乡村衰退乃至消亡,以牺牲农村为代价的城鎮化和工业化是不可取的。202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64.72%,但农村仍有约6亿农民,土地面积占全国94%以上。因此,仍需要大力重视农业、农村发展,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决定了县域中职教育的第一宗旨是为农服务,中职教育不能仅满足于做乡村发展的“参与者”,还要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助推者”。一是锚准需求,深入走访县域乡村,对接村委会、企业、致富带头人、受教对象、普通农户以及其他类型群体,供给响应需求,分类制订学制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培育方案。二是突出产教融合,打造铭刻区域特色的职教品牌,以区域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为靶标,依托乡村本土自然与人文资源特色,进行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构建服务区域“三农”发展的专业集群,探索开通对接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同步的人才输出路径,实现以教促产;培育绿色发展、特色村镇、美丽乡村的建设与管理人才,实现以教促兴。

城乡融合发展本质上是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要素市场化双向自由流动,城乡互补,城乡互助,共同发展。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县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要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更好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为扩大内需、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县域中职教育恪守“在农”育人目标、服务乡村振兴的同时,还要顺应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跳出乡村看县域,甚至超越地域限制定位自身发展,而非单一地适应乡村。一是把握县城城镇化动向。“城尾乡头”的县城是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天然载体,对乡村辐射半径最短,带动能力最强,县域中职教育要及时掌握周边县城发展方向,洞悉县城重点发展产业和新商业形态,聚焦新产业新工种和紧缺岗位,加强职业技能人才培育。二是“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县域中职教育要主动融入涉农职教发展联盟与“中高本研”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体系,加强与各类涉农教育交流协作,汲取国家级优质农校的先进办学经验,借鉴农林职教的国际普遍做法,对接乡情进行提炼改进,持续更新办学理念和思路,提升育人助农效果。三是强化对存量劳动力的职业培训。除对学龄人口提供基础职业教育之外,还要面向更广泛的农村成人提供职业教育便利,将课堂办到田间地头和乡村街道,以灵活的学习方式和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将农民组织起来,整体性提升劳动力素质和赋能技术应用。

(三)改革育人内容,培技修身相结合

中职教育耦合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具有独特的自身运行规律,不仅要遵循“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通过能力发展过程把受教者从门外汉带入更高阶段的有能力者、熟练者,还要赓续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使每一个受教者具备参与和创造社会生活的公民素养。为此,县域中职教育参与乡村振兴场域进行协同育人时,教育实践内容应坚持培技修身相结合。“培技”是指以赋能技术技能为主线,使受教者具备新型职业农民应有的技术能力,“修身”是指以三农情怀教育为主线,使受教者形成参与和创造乡村生活的良好素养和思想道德。

赋能和创新“三农”技术是农业职业教育的功能特征。满足乡村振兴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具备的技术能力至少涵盖技术文化、技术技能、技术伦理与技术治理四个方面,县域中职教育培育技术能力时要兼顾。技术文化教育注重整体性传授农业生产和农村管理的现代化技术知识、思想以及价值观念,引导形成个体性的技术思维、方式和态度,进而沉淀为一种隐性的、无形的技术文化能力。技术技能教育注重个体掌握和应用“三农”相关的现代化技术技能以及培养开发创新能力,以彰显技术最本质的功效。技术伦理教育注重传授技术和人的生存关系,认知到技术滥用会给乡村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使个体在伦理道德上树立“追求生态文明的产出式解蔽光荣、过度开发自然的促逼式解蔽可耻”的技术品格观念。技术治理教育注重遵循技术逻辑,培育有效运用技术治理乡村建设和发展的能力,实现乡村社会科学有序的高效动态治理。县域中职教育必须将赋能技术作为塑造高素质农民的关键支撑,才能培育出大量有技术能力特质的新型职业农民。

乡村振兴是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全方位的振兴,乡风文明是乡村社会的灵魂所在,与每一个成员息息相关。乡风文明建设成效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成败,是以对乡村学龄人口进行修身教育意义重大。修身教育注重思想品德培养,培育爱国爱乡、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厚植“三农”情怀,强化青少年事农思想教育与价值观塑造,通过思政课堂、主题教育、耕读教育等方式,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乡土文化风俗,打造事农信心,激发兴农热情,使乡村青少年树立投身乡村建设的理想信念与使命感。培技与修身相结合,才能真正培养出乐于扎根乡土的懂农业、爱农村的高素质职业农民。

(四)提升育人成效,多元主体共同发力

县域中职教育是乡村教育场域的重要践行者,发挥基础教育功能可以缓解乡村人才储备不足、受教育程度低的瓶颈问题,发挥职业教育功能可以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然而,县域中职学校实现教育目标并非仅与自身相关,还需要政府统筹管理,乡村社会、行业企业、院校等协同,合力形成高效的助力乡村振兴的县域中职教育育人平台。

各级政府仍是县域中职教育最具权威性的治理主体,外显特征主要表現在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教育资源的非市场化投入。因此,在精准扶贫向乡村振兴过渡的重大转型期,政府治理和引导是县域中职教育发挥乡村人才振兴基础支撑作用的肯綮因素。一是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优化办学条件,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由于学费减免优惠政策,县域中职教育办学经费基本来自政府拨款。教育部发布的教育经费执行情况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总投入8878亿元,其中,普通高中投入5557亿元,中职学校投入2871亿元,仅为普通高中的51.66%,中职学校经费投入远不及普通高中。较多地区中职学校存在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有必要加强财政支持力度。二是县域中职教育机构准确定位办学目标,扎根本土,服务“三农”,扩容提质,致力与乡村振兴共生同长,推动学校建设上规模、上水平,切实改变部分地区学校散、小、差的状况。三是要广开门路,制定优惠政策,增强县域中职教育吸引力。通过相关政策进一步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乡村职教场域,形成多元办学格局,吸引企业、社会人员参与县域职业教育,拓宽“三农”产业人才来源渠道,增强乡村社会发展人才支撑。

产教融合是衔接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效手段,县域中职教育应积极接纳行业企业参与办学,打造产教融合、育训结合的强协同育人平台。一是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中职学校加强与乡村、企业的交流合作。根据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人才需求与乡村田野本土特色,合理制定人才培训规划,完成育训规程,使人才培养切实契合乡村振兴和“三农”产业需求,破解人才培养与供给“两张皮”。二是引企入校,探索和实施校企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育人模式,定向育人,赋能就业,联合培养“双创人才”。三是校企乡结合,建设资源共享体系,三方资源互通互融,实现无障碍分享,中职学校能够及时掌握“三农”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变化,无缝对接行业进步、新农业建设的发展需求。

此外,要扭转乡村社会对中职教育发展的态度,应持续强化社会动员,重构乡村社会价值取向,纠正乡村教育价值取向偏差。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它叫人离开乡土向城里跑,它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它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要让乡村社会摒弃农业只能谋生不能盈利的既往观念,认识到从事现代新型农业生产和服务乡村振兴同样大有前途,而中职教育场域能够赋能技术技能和提高素质,实现人本身的发展,使受训者未来能够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概言之,纠正乡村社会教育价值取向偏差,改变对于县域中职教育的固有认知,是乡村社会积极进入中职教育场域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林霓裳,何琳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中职教育的定位选择[J].职教论坛,2018(11):33-37.

[2]刘剑虹,陈传锋,谢杭.农民教育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基于全国百村万民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15(2):123-129.

[3]何水.协同治理及其在中国的实现——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2008,34(3):102-106.

[4]柳军,梁小燕.农村职业教育协同乡村振兴的逻辑优化与路径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36):65-69+81.

[5]徐春梅,吕莉敏.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价值追求与功能定位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2):32-37.

[6]刘红梅,肖泽平,杨素丹.涉农职业教育增强服务乡村振兴适应性的实践困境及破解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2(12):44-50.

[7]王扬,乐晶.技能资本:农村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行动逻辑[J].中国电化教育,2022(5):66-74.

[8]杨顺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逻辑起点、关键任务与行动策略[J].教育發展研究,2022(1):47-52.

[9]邓文勇.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共生发展:问题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3):50-56+62.

[10]朱德全,熊晴.技术之器与技术之道:职业教育的价值逻辑[J].教育研究,2020(12):98-110.

[11]黄思源,刘继阳,刘杰.农业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经验借鉴与政策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7):72-80.

[12]王思瑶,马秀峰.场域理论视角下职业教育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3):27-34.

[13]余子侠.陶行知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24.

猜你喜欢

人才队伍乡村振兴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关于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人才队伍:发展机制待完善
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