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力定眩片联合倍他司汀对眩晕症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2023-03-02王春辉饶观萍

吉林医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司汀强力脑部

王春辉,饶观萍

(赣州市兴国县中医院,江西 兴国 342400)

眩晕症属于神经内科常见病,极易反复发作,患者日常生活严重受限,甚至会产生抑郁及焦虑情绪。目前现代医学主要采用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倍他司汀作为血管扩张剂,可促进脑细胞代谢,减轻微小血管痉挛,改善患者脑部功能,缓解患者症状[1-2]。但倍他司汀长期服用不良反应较多,且停药后易复发。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眩晕症中取得的疗效已获肯定,强力定眩片适用于风痰引发的眩晕,可对患者的下丘脑、自主神经功能进行调节,并可降压、降脂,改善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及脑部供血状态[3]。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强力定眩片、倍他司汀联合对眩晕症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并与单纯倍他司汀治疗进行比较,以期为眩晕症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赣州市兴国县中医院收治的88例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观察组男21例,女23例;年龄27~76岁,平均(53.67±5.09)岁;体重指数(BMI)18.1~27.9 kg/m2,平均(23.46±1.08)kg/m2;病程8~53个月,平均(21.08±3.67)个月;疾病类型:神经官能性2例,脑血管性4例,颈源性38例。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28~77岁,平均(54.16±4.97)岁;BMI 18.2~27.7 kg/m2,平均(23.42±1.13)kg/m2;病程9~55个月,平均(20.86±3.71)个月;疾病类型:神经官能性2例,脑血管性5例,颈源性3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②眩晕症诊断标准:《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4];③年龄≥18岁;④能够耐受强力定眩片、倍他司汀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原发器质性疾病;②癫痫性眩晕、医源性眩晕;③合并急、慢性感染;④精神行为异常,依从性较差;⑤合并脑部良恶性肿瘤。

1.3方法:对照组采用倍他司汀(天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3572)治疗,4 mg片/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强力定眩片(陕西汉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133033)治疗,倍他司汀使用方法同上;强力定眩片:6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

1.4评价指标:①临床疗效:患者症状消失,临床各项检查正常为显效;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可自行行走,临床各项检查基本恢复为有效;临床症状及各项检查均未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RR)=(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治疗前、治疗14d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TC2000型,德国EME公司提供)测定基底动脉(BA)、右椎动脉(RVA)、左椎动脉(LVA)平均血流速度。③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治疗14 d后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标准评估出汗异常、眼震、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倦怠无力及头晕目眩症状积分,依据症状严重程度(重、中、轻、无)计为3分、2分、1分、0分,计算总中医证候积分。④眩晕严重程度:治疗前、治疗14 d后采用眩晕障碍调查量表(DHI)[6]评估,评分范围0~100分,眩晕严重程度与评分间呈正相关。⑤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R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n=44]

2.2两组BA、RVA、LVA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前两组BA、RVA、LVA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VA、LVA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BA、RVA、LVA平均血流速度比较

2.3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DHI评分: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D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及DH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DHI评分比较分,n=44)

2.4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5/44,失眠、厌食各2例,呕吐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3/44,失眠、厌食、呕吐各1例),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8,P=0.458)。

3 讨论

眩晕症发病机制复杂,具有病情易反复及迁延难愈的特点。眩晕症的发生主要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耳、前庭系统疾病及血液供应不足等有关[7]。眩晕症发病初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可通过闭眼缓解,但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及行动过缓等症状,甚至出现跌倒、昏厥等,对患者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目前药物为治疗眩晕症的重要方法,其中倍他司汀作为血管扩张药物,对脑血管特别是椎-基底动脉系统具有明显的扩张作用,可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供血,并可改善前庭、迷路及耳内微循环,促使前庭神经系统功能得以恢复,进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8-9]。

从中医角度出发,眩晕症归属于“头晕”“目眩”范畴,并认为痰、淤、风、火、虚致清窍失养,进而诱发眩晕症,临床治当以通络醒脑、活血通络、补肾益精为主。强力定眩片作为一种中成药制剂,由川芎、杜仲叶、野菊花、杜仲、天麻组成,川芎祛风止痛、活血行气;杜仲叶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野菊花疏风散瘀、清热解毒;杜仲强筋骨、补肝肾;天麻祛风通络、平抑肝阳、息风止痉[10]。经现代药理证实,强力定眩片具有抗炎、镇痛、抗衰老的作用,可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力[11]。强力定眩片可降血压、降血脂,改善微循环,降低心血管意外发生风险,并可改善患者的脑部血流动力学,减少脑血管阻力,增加脑部血液供应量。本次研究结果与郑子恢等[12]研究较为相似。提示与单纯使用倍他司汀相比,强力定眩片、倍他司汀联合治疗眩晕症效果更为突出,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BA、RVA、LVA平均血流速度,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眩晕严重程度,促进患者病情恢复,且不良反应并未增加。分析原因可能为强力定眩片、倍他司汀联合治疗眩晕症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更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眩晕程度及伴随症状,增加脑部血流速度,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调节脑部血管的血液供应,缓解颅内血管痉挛,进而可减轻眩晕严重程度。但本次研究中仅纳入88例眩晕症患者,样本量小,故为了获得更为准确的研究数据,还有待临床扩大样本量、延长研究跨度时间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综上所述,强力定眩片、倍他司汀联合对眩晕症是安全、可行的,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BA、RVA、LVA平均血流速度,减轻眩晕严重程度,且不良反应并未增加。

猜你喜欢

司汀强力脑部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褪黑素对尼莫司汀抑制胶质瘤U118细胞增殖的增敏效应研究
通江县:砥砺奋进 强力构建“温暖人社”
70年扶贫开发 脱贫攻坚持续强力推进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基于西门子840Dsl系统的数控强力刮齿加工软件开发
“强力后勤”入职记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
压抑食欲使人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