氩等离子凝固术与EMR术对结肠息肉患者术后粪便潜血情况的影响
2023-03-02张威
张 威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特检科内镜室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结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一直在攀升,胃肠息肉属良性肿瘤但易恶化为癌症,国内外多年临床发现,摘除息肉可有效防止和降低癌变风险,目前氩等离子凝固术和(APC)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都是临床治疗结肠息肉的常见手术方式[1]。结肠息肉的主要症状其中包括下消化道出血,临床常用大便潜血试验(FOBT)作为肠道是否出血的标准[2],本文拟用FOB来评价APC和EMR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APC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41.5±2.5)岁;EMR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8~74岁,平均年龄(41.4±2.2)岁。APC组息肉直径0.41~1.37mm,平均直径(0.72±0.22)mm;EMR组息肉直径0.40~1.39mm,平均直径(0.73±0.25)mm;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息肉直径等基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所有患者在手术前给予常规检查。APC组采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仪器采用ERBEICC 200高频电刀以及300APC,功率设置为50W,控制氩气流量2L/min,对设备进行常规调试后即可进行手术。将结肠镜置入病变部位了解息肉情况,换气后可将氩离子凝固导管插入至病灶上方予以APC治疗,直至完整灼除整个病灶。EMR组采用粘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置入结肠镜以观察息肉,在病灶1~2mm处以及肛侧先后注射5~10mL肾上腺素,使息肉与粘膜分离,待病灶周围粘膜泛白使用套圈器将息肉基底部套住,通过高频电流发生器切除病灶及周围少许正常粘膜。
1.3 观察指标疗效判定:在息肉已被完全切除且无残留物的情况下,手术两月后复查,若原病灶已覆盖新生粘膜上皮肉芽组织,且未观察到有明显瘢痕组织即为治愈;若术后发现病灶部位仍有残留组织则为无效[3]。FOBT判定:术中和术后观察患者病灶部位是否出血,若FOBT呈阳性则判定有消化道出血,若FOBT呈阴性则判定无消化道出血;并记录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采用[n(%)]表示治愈率、FOBT试验阳性率等,通过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分析分析表1可知,APC治愈率达92.50%与EMR90.00%比较差异不明显,两组手术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分析[n(%)]
2.2 两组患者FBOT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EMR组FOBT阳性率为10.00%(4/40),APC组FOBT阳性率为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穿孔、感染等并发症。
3 讨 论
结肠息肉是一类从粘膜表面突出到结肠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症状表现为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继发感染可伴多量粘液或粘液血便,少数患者有腹部闷胀不适,隐痛或腹痛症状,结肠息肉在病理学上又被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类,肿瘤性结肠息肉若不及时处理往往会恶化成大肠癌[4-5]。与传统手术治疗方法不同,伴随着内镜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而出现的APC术和EMR术成为更安全高效的首要选择[6-8]。本研究表明,APC术和EMR术对结肠息肉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就术后FOBT结果来看,APC组FOBT阳性率低于EMR组,故认为APC术相对EMR术而言消化道出血风险更低,与梅长红[9]等的研究具有一致性,原因在于APC为非接触性电凝治疗新疗法,通过高频设备直接将氩气离子化,氩气离子化后产生的能量直接传至靶组织表面,迅速凝固创面,从而能有效预防穿孔和消化道出血,规避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创面小,无需麻醉,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可实施性强,但袁凤梅[10]等的文献发现APC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其在息肉直径1~2cm时疗效突出,超过这个值,疗效也会相应随之降低。同样,EMR术也存在对超过2cm病灶不易整块切除的缺点。
综上所述,虽氩等离子凝固术与EMR术对结肠息肉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但考虑术中及术后消化道出血这一可能,故建议临床优先选择A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