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2023-03-01刘丽妍

当代教研论丛 2023年1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工程施工思政

刘丽妍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素养的培养根本,不仅仅在思想政治课程本身,也要同相关专业课程一起并行,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专业的教育体系,形成协同效应,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而在实际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知识内,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高职人才培养全过程,是当下高校教育改革的新问题。

2015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从大众化时期向综合实力提升期过渡,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方向。课程思政的提出就是要保证高等教育中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具备专业能力和岗位素质要求的现代人才,而坚持立德树人不单单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也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基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就必须明确教学体系中相对应课程思政的责任和使命。[3]课程思政是在全课程周期内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起来,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思政引领的局限性,全方位立德树人。因此,研究与探索如何将课程思政与现有课程体系相融合,结合专业知识与案例,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教学中,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道德意识、爱国情怀等意识形式对高职教学至关重要。

一、《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思政教学现状

1.课程思政理念流于形式,不够深入

目前,高校中广泛存在教育与教学相互分离的现象,即注重科研及理论教学,忽视育人教育,致使课程的育人功能只在思政课堂进行,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未能有效地发挥出来。[4]高职院校教师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是课程思政的实践主体,在课程思政中的引导性很重要。当前部分教师德育意识不强,在授课过程中认为专业课教师只是培养专业技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归为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的教授内容,这必然会影响课程思政的建设,影响课程思政的设计与规划,致使课程思政实效缺失。而少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深度不够,大多停留在表面,对思政元素的把握不够全面。专业课授课教师的德育内驱力不强,授课教师的思政教学意识和思政教学能力还有待提升。

专业教育课程需要依照本专业的知识体系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挖掘职业知识体系中的专业思想价值和文化内涵,从专业课程各章节的知识点扩展,进行专业知识深度的延伸、课程广度的延展和行业温度的传递,从国家、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强课程的人文性、知识性、引领性。[5]而《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其课程思政的切入点不够明显,在完成相应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全方位地导入思政理念,将思政元素无痕地融入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阶段性考核评价存在难度。按照专业知识的内容,修订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重构加入思政元素的课程教学体系的具体实施途径也不明确,现阶段的课程思政建设情况与预期成果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2.对于课程思政元素落实情况,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现阶段,各个高职院校内部对课程思政的教学指导和相关培训并未落实全面,大多只是停留在文件及相应的工作例会中,而相关主管单位发布的文件,例如《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只是标明工学类专业课程应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在平日的课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相结合,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科学思维方法训练和科学伦理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国家情怀和使命担当。[6]而对于具体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法,各级教育部门并没有提出规划和要求。这使得任课教师想在课堂中实施课程思政,也缺乏引入的方式方法指导,无法很全面地挖掘和引入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涉及课程思政的教材编写和使用上,也没有详细的说明和指导,大多数工科类教材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专业知识,导致在课程思政的推进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材料参考,需要任课教师持续的研究与探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在教师职称的评定方面,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课程思政的评定并没有赋予较高的权重,大多数还是以科研能力、工作量等指标进行评定,这也削弱了课程思政的执行效果,从而影响实施课程思政的判定和管理。

课程思政的相关制度并不健全,对应课程思政实施的各项举措并不完善。任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后,在课程教学中引入的思政概念点和在课程体系中所挖掘的思政元素都没有有效的督查,是否符合当前专业的教育教学情况,是否无痕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学院作为教师教学活动的直接监管部门并没有有效的方式进行督查,课程思政制度的建设还有待完善。

二、《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1.深化《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对思政元素的理解

课程思政是院校铸魂育人的根本,《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中提升思政能力,需要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挖掘、深度理解。首先,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论述进行钻研性学习。比如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之举,是应用性人才培养之需,高职院校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师要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7]授课教师只有理解其内涵,才能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要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进行课程思政定位,主要任务在于培养精通专业知识且具有思想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的复合型人才。根据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要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专业课课程思政是要求教师将思政的部分融入到专业课程之中,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并非硬性地直接照搬思政课程内容。在发挥思政课程的课程引领作用下,形成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教学特色。[8]

2.挖掘《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需融入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评价等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将职业人文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培养紧密融合,构建全周期全方位多角度的育人体系。应在专业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设立具有核心价值的课程思政标准,对每一节课程都进行课程思政设计,深入挖掘和提炼课程知识点的思政元素,优化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和延展面,结合课程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见图1)。将课程思政从专业课程前期调研到教学后反思改进都贯穿其中,尤其是《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作为工学类课程,更应注重知识性与人文性的融合和延续,拓展课程思政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推进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图1 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过程

3.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体,课程思政是与学生思想政治觉悟进行互动教育与方向引导,课程思政的落实,取决于任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的理解与应对。若《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授课教师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注重思政教育方法的提升,则会使课程思政流于表面。[9]

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这一专业课程的教师,首先,应当系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进行融会贯通。可通过相关内容书籍的阅读、延展性的线上内容获取等方式进行加强,为课堂上的课程思政教学奠定基础。其次,逐步加强课程思政部分的教学设计,完善教学内容。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的教学大纲,融入相对应的思政内容,如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创新精神、文化自豪感等,构建立德育人和专业知识传授的完整的教学体系。

4.创新《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

课程思政是在教学中全过程的贯彻深入教学,并不只是新增加某一项教学活动,要在教授专业课程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思政教学应当针对学科内容进行创新,挖掘课程思政的优秀案例并不断探索适用于本门课程的思政教学途径,提高课程思政教学实效,并建立包括学习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课程思政教育评价体系。

首先,进行项目化案例教学。选取工程项目实例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融入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规范培养,以实际案例为背景发挥立德育人的思想引领。其次,可以采用思政模块化教学。在专业课程对应的某一模块下,只发掘一种思政元素,并针对这一思政内容持续深入,做到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的有机融合。第三,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课堂上,可以深入探索教材中的思政内容,进行专题教学,而线上教学则可利用多个学习平台的教学内容来丰富《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资源,加强专业内容的讲解,进行研讨教学等引导学生巩固学习。

三、结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必须全方位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把学生培养成思想道德高、专业素质优、专业技能过硬的优秀人才,爱岗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品质、团队合作意识、优良的社会责任感必不可少。任课教师要加强自己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在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成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工程施工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思政课“需求侧”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