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联句诗创作与艺术特点探讨
2023-02-28杨英
杨英
宋代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不仅是政治、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鼎盛时期。在宋代诗歌中,联句诗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其艺术表现力和文化内涵得到了古今文坛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因此,对宋代联句诗的创作和艺术特点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宋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挖掘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一、宋代联句诗的起源和作者
(一)宋代联句诗的起源
宋代联句诗是一种古典诗歌形式,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绝句”和“律诗”,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宋代联句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太宗赵光义的时代。当时赵光义酷爱诗歌,他经常邀请文人雅士来宫廷作诗,并提出了一个游戏:每人写一句,以此相连,称之为“联句”。这种游戏很快在文人之间流传开来,并成为一种时尚。宋代文人对联句诗的创作非常重视,将其视为一种高雅的文学形式,通过对诗歌的创作和交流,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文化素养。宋代联句诗的创作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续联”“长联”“扇面联”“对子联”等多种形式。这些不同的形式,让联句诗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宋代文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二)宋代联句诗的作者
宋代联句诗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是由多位作者合作创作而成的。这种诗歌形式可以看作是作者之间的一种协作,一种对彼此创作能力的考验和信任。《全宋诗》共收录了123首联句诗,参与创作的作者达到了177人,其中有40人创作了2首以上的作品,约占总人数的23%。这些数字充分说明了宋代联句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从联句诗的创作角度看,每位参与者都要对主题进行深入思考,以便能够在诗歌中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风格。在这些联句诗中,有些作者的作品数量比较多,如苏舜钦和苏舜元各创作了8首,梅尧臣和魏野各创作了7首。在这些联句诗中,参与者之间远近亲疏的关系也极大地影响着一首联句诗的整体性。
二、宋代联句诗的创作特点
(一)韵律和格律的严格要求
在韵律上,宋代联句诗要求每一句的末韵必须相同或相对应,通常是两句或四句一起押韵。而且在整首诗中,韵脚要求均匀分布,不允许出现韵脚累积或集中的情况。这种严格的韵律要求,既体现了诗歌对于音韵的敏感,又增加了诗歌的韵味和美感。在格律上,宋代联句诗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它通常是要求每句诗都要符合特定的格律,如七绝、五律等。不仅如此,每一句的字数和音律都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整首诗的和谐统一。这种严格的格律要求,不仅反映了当时文学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也增加了诗歌的形式美和艺术价值。宋代联句诗的创作特点包括韵律和格律的严格要求,这种严格的诗歌形式要求作者在音韵和形式上都要极其精准,也为读者带来了视听上的双重享受。
(二)意境和情感的表现手法
宋代联句诗的意境表现非常丰富,常常通过景物、情感、历史事件等多种元素的交融来表现复杂的意境。这些意境常常运用典故、古诗词等古典元素,表现出浓厚的古典情怀。作者善于通过山水、季节、天气等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出生命流逝、事物变化、人际往来等多种情感,而对人物的描写常常通过人物的形象、言行、心理等多方面来表现。宋代联句诗的情感表现非常丰富,常通过抒情、咏史、思考等多种手法来表现复杂的情感,使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来丰富抒情的表现。宋代联句诗的咏史常常通过历史事件、人物等元素来表现作者对历史的热爱和感慨;同时通过对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思考来表现作者的智慧和启示。
(三)形式和结构的创新变革
宋代联句诗通常采用七绝或八绝的格律,但是押韵形式不再像唐诗那样固定,有时使用平仄押韵、押头韵或押尾韵等多种方式,这样更加灵活自由。宋代联句诗重视自然描写,强调表现自然景物的真实和细致,在写景时更强调感情的抒发,实现情景交融。宋代联句诗的句式比唐代更加丰富多变,采用直白明了的叙事语言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灵活运用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句子更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宋代联句诗吸收了当时的文学成果,与白话文等融合在一起,使诗歌更加贴近人民生活,也更容易被广大读者所接受和欣赏。宋代联句诗注重人文精神的表达,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儒家、道家等不同思想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
三、宋代联句诗的艺术特点
(一)情感丰富、生动鲜明
宋代联句诗运用形象化的描写手法,通过具体的事物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感情,使诗歌更加具体、形象、感性化,如魏野的《三门与臧奎推官联句题东楼》:“二陕三门境,江城想未胜。早衙连庙鼓,夜市杂船灯。乞任多朝市,忘归有海僧。东楼仍更好,欲去又同登。”诗人与臧奎同登东楼,遍览三门之胜,感慨东楼之好,不忍就此离别,就是非常生动的形象化描写。又如,苏舜元、苏舜钦所作的《瓦亭联句》:“阴霜策策风呼虓,羌贼胆开凶焰豪。赤胶脆折乳马健,汉野秋穟黄云高……笔倾江河纸云雾,叹颂天业包陶姚。”诗人通过精练的语言将西夏羌贼的凶猛、宋军屡遭败绩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出来,表达了诗人对北宋与西夏定川寨之战惨烈的痛心和对未来战事胜利的迫切希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宋代联句诗的特点在于情感丰富、生动鲜明,同时也能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社会现状的共识和情感,而这些都与多人一起创作的关系密不可分。这种诗歌形式的特点,使其在宋代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在现代诗歌创作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结构严谨、紧凑简洁
宋代联句诗的结构严谨、句式简洁、对仗工整,上下联之间的语言和意义都有着巧妙的呼应。每首诗一般由四句组成,有时也有六句或八句的,甚至更多句,但总体上都力求精练,不会过于冗长。同时,每句诗的字数也不多,语言表达简洁有力、紧凑生动,不会出现啰唆的表述,能够让讀者在短时间内领略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宋代联句诗的结构严谨、紧凑简洁,既表现了作者的语言造诣,也反映了宋代的文化特点。
(三)语言优美、富有节奏
宋代联句诗在语言上措辞精练、善用修辞、押韵和谐,在节奏上灵活自由、富于变化。宋代联句诗在表达意境时,通常使用简短精练、生动形象的语言,运用对偶、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宋代联句诗中,诗句之间的韵律和节奏安排对整首诗至关重要,精细的韵律和巧妙的节奏能使整首诗显得更加动听、流畅。宋代联句诗在语言上的优美和节奏感是其独特的艺术特点之一,让读者阅读后过目不忘,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四、研究宋代联句诗创作与艺术特点的方法
(一)了解社会背景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在宋代,文人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不仅在文学领域具有影响力,还在政治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地位的提高使文人普遍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特别是在南渡之后,文人的爱国情怀和社会忧患意识更是空前高涨。宋代文人还弘扬儒家的仁爱精神,具有民胞物与、仁民爱物之心。这种忧患意识强调个人命运与民众万物的休戚与共,致使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逐步增强。在联句诗这种娱乐性比较强的诗歌创作方式下,文人仍然将政治和民生的主题融入作品中。虽然政治诗和民生诗在联句诗中比较少,但它的出现却不容小觑,这不仅体现了宋代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也可以看到他们不落窠臼,对诗歌内容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决心和态度。在政治联句诗中,宋代文人运用讽刺的手法来劝诫和警醒政治统治者,表达自己对政治现实的看法和态度。例如,苏轼的《戏足柳公权联句》:“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一为居所移,苦乐永相忘。愿言均此施,清阴分四方。”苏轼强调作诗要有现实精神,不能仅仅追求美,而要有“刺”,以体现诗歌的社会功能。在当时宋朝的社会背景下,这种讽刺劝诫的作诗精神在宋代政治联句诗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二)分析诗词结构
宋代联句诗是一种形式多变、结构灵活的诗歌形式,不仅包括常规的五言、七言联句诗,还包括四言、六言联句诗等不同形式的诗歌。在联句方式上,也有一人一句、一人两句、一人四句、一人八句等联句方式。这些形式多变、结构灵活的联句诗更适合在娱乐消遣的环境中运用,但也需要考验作者的反应能力和知识丰富度。在宋代联句诗的创作中,作者常常采用多种技巧和手法,以丰富诗歌的艺术表现。其中,辘轳体、回文体、歌行体等诗歌形式得到广泛应用。辘轳体是指诗的韵律衔头接尾格,如杨万里的《城上野步用辘轳体》;回文体是指诗中字句往复读之皆可成章,如王阮的《避暑烟水亭与王景文回纹联句一首》;歌行体是指采用古代歌谣的调式和格律来写诗,如谢紫壶的《棹歌联句》。这些诗歌形式的运用,不仅可以让诗歌更加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同时也可以丰富诗歌的艺术表现和文化内涵。此外,在多人联句时,作者也不拘泥于传统的顺序和形式,而是显得随意轻松。例如,《中秋联句》中吴浚、千之、翔龙、一行的作诗顺序并没有根据一开始的顺序继续联句,而是显得非常灵活多变。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创作中的自由创新精神。宋代联句诗作为一种形式多变、结构灵活的诗歌形式,也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三)研究表现手法
在宋代,联句诗成为一种极具娱乐性的文学形式,不仅体现了文人群体的书写趣味,同时也反映了文人忧国忧民精神中世俗性的一面。宋代联句诗创作与艺术特点的表现手法主要包括形式的规则、词义的规则,以及字词的限制与修辞的固定规则运用。在形式规则的运用上,宋代联句诗表现出了新奇多变的特点。作者在联句形式上追求变化和创新,以表现出诗歌新奇有趣的一面,如黄春伯的《戏联仄字体》《戏联叠韵体》,白玉蟾的《戏联平字体》等都是利用了韵律游戏的趣味来进行创作。这些形式规则的运用使联句诗富有游戏性和趣味性,给作者和读者都带来了愉悦之感。在词义的规则上,宋代联句诗也展现了独特的表现手法。比如,白玉蟾的《戏联食体取其骨糜肉之化义》就是利用了词义的规则来创作联句诗。通过对词义的取舍和运用,作者创造了独特的意境和韵味。这种表现手法在联句诗中是非常常见的,也是其独特的表现方式之一。在字词的限制与修辞的固定规则上,宋代联句诗也有着极高的创作水平。比如,白玉蟾的《潘紫岩与余赋雪约不得用色数并实字及比喻》利用了字词的限制和修辞的固定规则来创作联句诗。这些规则既能够限制作者的创作,又能够激发作者的创造力,从而创作出富有创意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四)分析不同作品
在宋代联句诗的创作中,多人联句的方式也比较常见。不同作者之间的联句顺序不是固定的,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情感进行联句。诗人通过联句的方式,表达了自身对自然、人生、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思考和感悟。比如,在《滁上间日阴晴联句》中,韦骧和刁绎用联句的形式,表达了自身对滁州的景色、人文和历史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思考。宋代联句诗中的诗句不仅在形式上巧妙地配合,而且在思想与情感上也得到了完美的表现,在宋代的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影响了后世文学的发展,也侧面反映了当时宋代社会的现状和文化特点。
综上所述,宋代联句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艺术形式,是宋代文学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创作形式上,其有独特的艺术技巧,如联句的搭配、结构的安排等,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在艺术表现上,其强调意境和形式的统一,通过句句相承、意义转移的手法,使诗歌的意蕴更加深刻,内涵更加丰富。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结合宋代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更加深入地探討宋代联句诗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技巧,进一步了解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以及为中华传统文化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