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主人公 情感意识的分析

2023-02-28于佳辰王亦佳

青年文学家 2023年26期
关键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人格结构茨威格

于佳辰 王亦佳

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史蒂芬·茨威格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身患重病、即将离世,她写下最后一封信件,向她爱慕了多年的人讲述她这些年以来的情感。女主人公的情感转变,恰好可以通过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三个部分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人格被视为从内部控制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人格结构的每一个部分都会决定一个人在某种情境下的行为特点。弗洛伊德认为,一个完整的人格结构应该由三个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常不顾现实需要,只遵循“快乐原则”来满足自身需要。自我则存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它受现实社会影响,去实现本我带来的自身需要的同时,又受超我意识下对于道德规范的强烈限制。自我意识需要拥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去维持三者间的平衡。超我则按照道德规范对于人类的意识需要进行限制,行为处事常常会自我约束,在违反道德要求时,会使人产生强烈的内疚感。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以此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与目的实现。若三个部分中有任意一个部分出现与另外两个部分间强烈的矛盾沖突时,人就会处于一种失常状态,工作、生活等方面随之也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作者与作品介绍

(一)作者介绍

史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先后在维也纳与柏林学习哲学与文学,毕业后周游各国,与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结识,并深受其影响。

茨威格擅长刻画和描绘人物的性格与心理,用细腻的笔法将有不幸遭遇的女主人公的故事记录下来,再一点点剖析其不幸背后的精神匮乏与道德败坏,通过一些看似平淡却令人唏嘘感慨的文字来反映其想要表达的真实内涵。《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则是茨威格这种风格小说的代表。

(二)作品介绍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描述了一个女人与一位作家之间长达十几年的感情故事。女人写了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封信,向她所喜欢的作家R道出了她这么多年来的爱恋与心酸。

整部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通过信件体独白的方式表现出女主人公在漫长的等待中,小心翼翼且不求所得地爱着作家R的人物形象。随着故事的深入,茨威格用极其冷静的叙事风格将男性基因中的游戏人间和女性的痴情执着进行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深刻揭示。在故事的最后,作家R读完这封来自陌生女人的绝笔信后,似乎真的想起了与陌生女人之间相处的夜晚,却又只是模模糊糊回忆起些许零碎的记忆。通读全文,茨威格以一种含蓄内敛的方式,向广大读者揭开了人性的迷雾及其对爱情的反思。

三、女主人公的情感意识转变—基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位陌生女人强烈的情感状态。按照信件的叙述脉络来看,可以将其分成如下五个时间节点:第一,女主人公十三岁时初遇作家R;第二,与母亲和继父一起搬家至因斯布鲁克;第三,再次回到维也纳与作家R重逢;第四,女主人公生下与作家R的孩子;第五,女主人公的离世。

以上五个阶段,陌生女人所表现的情感意识均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同。因此,通过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的三个部分来分析陌生女人的心理及情感方式的转变,具有一定的可分析性和思考价值。

(一)本我意识的出现、发展与消散

在小说也就是信件的开篇,女主人公就直白而又清楚地点明她对作家R的感情:“虽然你没有认识过我,但我始终还是爱着你。”茨威格随后也对读者进一步地解释了这位写信的陌生女人对作家R情感的起因。

这位陌生女人与作家R的相识是在她十三岁的那一年。那时的她自小失去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两个人过着深居简出、艰苦清贫的生活。在此之前,女主人公的邻居则是一个粗鄙、穷凶极恶的人。长时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女主人公的整个童年处于一种压抑而又痛苦的状态。彼时的她正处于青春期,她渴望父爱,对爱情也是懵懂的,但作家R的到来让她内心的种子开始萌芽、生长。在这位年仅十三岁的女孩子眼里,这位与以往租客不同的英俊潇洒的年轻男性散发着奇特、神秘的魅力。

此时,存在于女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本我意识逐渐生长,按照弗洛伊德的早期思想发展理论来解释这一行为意识,即整个人类的活动和发展,都是受潜意识和本我所影响,这决定了人类的一切行为。而女主人公在过去十三年所有的想法、欲望、情感均都被压抑,这些情感能量慢慢转化成了一种情结,即“埃勒克特拉情结”,也就是俗称的“恋父情结”。此时,刚好走进陌生女人生活中的作家R,使得她的压抑的全部情感开始显现,这也使得这种情感从初见时就格外强烈。因此,在女主人公意识到自己对作家R的情感后,本我意识也同样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方面所展现,它进而影响着女主人公做了许多疯狂的事情:她嫉妒可以常常待在作家R身边,与他生活在一起的仆人约翰;会亲吻作家R摸过的门把手;甚至是将他扔掉的雪茄烟头小心收好,视作圣物;也会在巷子里看他的房间灯是否亮着,以感受到作家R的存在。

但在三年后,女主人公的母亲改嫁,她要跟随母亲、继父搬家至因斯布鲁克,她一想到要与作家R分离,突然就有了一种很明确的感觉:“如果不能留在你身边,我是无法活下去的。”此时,她的本我意识随着情感的转变而变得愈加强烈,在强烈本我意识的驱使下,女主人公尝试了各种方法想要继续留在作家R身边,最后仍以失败告终。

在与作家R分离的三年里,女主人公一直沉浸在悲痛中,只想与深藏在心灵深处的作家R单独在一起。在她十八岁时,随着身体的发育,内心深处情欲的觉醒,以及逐渐成熟的女性意识,她想要与作家R见面的心情愈加浓烈和炽热。所以,当她再次从因斯布鲁克回到维也纳时,她才觉得这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再度有了生气。这越来越强烈的感情,打破了本我与自我、超我之间的能量平衡。最后,女主人公的这份超出本我的能量,则会分散在自我与超我的部分之中,至此,本我意识开始渐渐消散。

(二)超我意识下的完美情感观念

女主人公的超我意识为她塑造了一个完美的爱情观念,正因如此,她将自己与作家R有关的一切都并没有对他直言相告。

从女主人公儿子去世这个围绕整部小说的情节来说,这位深情却又小心翼翼爱着作家R的陌生女人始终认为他不会相信—像她这样只是与他匆匆邂逅的陌生女人,会对他这样的花花公子坚贞不渝。因此,她害怕作家R不相信这是她与他的孩子,也担心作家R觉得她只是谋求他名下的财产。

暗恋了十几年作家R的女主人公,对于作家R所展现出来的“人设”十分清楚与了解。她对此给予作家R展现出个性的概括则是“热情又健忘,一往情深又用情不专”。像作家R的这种“对于爱情,只喜欢轻轻松松、毫无拘束,并不想负担任何责任”的态度,也是女主人公隐瞒自己有了他们孩子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超我意识所产生的自责与愧疚感,女主人公不想作家R被孩子牵绊住,也不想他会因为失去自由而痛恨她。所以,女主人公决定,“我宁愿独自承担所有后果,也不愿意变成你的负担”。女主人公强烈的自尊心要求作家R不借助任何外在提示,看他是否能通过自己的记忆来辨认出,她是那个在他刚搬到维也纳时所认识的邻居家的那个十三岁的小女孩儿,也是那个与他有了孩子的女人。她希望在作家R心里,她是不同的,是与他身边的其他女人区分开来的。

除此之外,在与作家R的爱情中,在超我意识的影响下,女主人公的行为多是满足作家R的快乐与需要。她可以为了满足作家R的需要,毅然决然地抛弃了那位给予自己良好生活条件的男朋友,再次来到了作家R的身边。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下的超我意识,要求按照道德准则对人的欲望和行为多加限制。但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女主人公为了让作家R的孩子过着优渥、快乐、富裕的生活,而选择去出卖自己的身体,与一个又一个有钱的男朋友,又或者是阔气的情人交往。这种行为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违背了超我意识下的道德准则。但对于女主人公来说,有关名誉和一切社会意义上的法律、习俗、外界的舆论与作家R的幸福、等价的情感回报相比,都不具有约束力。

综上所述,女主人公的超我意识便是以作家R的快乐和幸福为最高准则,且不在意是否会违背现实世界的道德准则。一旦女主人公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将会有损作家R的快乐,超我意识便会令她产生自责和罪恶感。也正因如此,她不愿直言相告上述的一切便可以解释通。

(三)回归现实世界的自我意识

深受本我与超我影响下的女主人公,在回归现实世界的自我意识时,则在遭受著本我“爱而不得”与超我“愧疚自责”的情感折磨。信件的末尾中提到:“有这样一个女人这样爱你,但是你从来都不记得她。如果我的死亡会给你带来痛苦,我就无法安心地死去。”在这种“我希望你记得我,又害怕你记得我”的矛盾心理下,女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和精神世界已经处于一种极度崩溃与复杂的状态,所以属于现实世界的自我意识则开始渐渐回归。

在自我意识回归到现实社会以后,女主人公回想自己从十三岁遇到作家R开始,直至最后因病死亡的这十几年间,她清楚地意识到作家R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人设”:一个是斯文、潇洒的年轻帅气的作家形象,而另一个是游戏人间的花花公子形象。

自我意识是以现实世界的背景下去实现本我的欲望,同时又要服从超我的道德制度。那么,将视角回溯到小说的开头,也就是这位陌生女人与作家R相识的那一年,女主人公早在那时就意识到了作家R的这种独特的双重性格。又或者女主人公这十几年所深爱的作家R,只是一个受现实世界影响下的自我意识与压抑着情感下的本我意识中和而产生的一个完美的爱人形象。女主人公这种低到尘埃、近乎病态的暗恋,也说明了她处于自我意识的完全缺失,被本我意识所支配的状态。但被本我主宰的她,纵使知道作家R不缺女人爱慕,却还是死心塌地舍身忘我爱着他。

所以,在小说的最后,回归自我意识的女主人公选择在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写了这封信件给作家R,女主人公清楚,自己无论如何做,又或者是将两人相识的过往与儿子出世的事情告诉给作家R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意义的改变,女主人公也不会实现自己完美爱情的愿望。最后,她的自我意识逐渐开始消失,转变为现实生活中平淡与沉默的情感表达。

在整篇小说中,女主人公的本我意识和超我意识爆发了极其强烈的、无法平衡的矛盾冲突,并贯穿始终。能够使自我、本我、超我三者处于能量守恒的状态,最终只有一种方式才能将一切归于平静,也就是女主人公的死亡。在茨威格笔下,夺走女主人公儿子生命的流感,也同样成为女主人公死亡的原因。本我意识与超我意识的情感随着女主人公的死亡平息了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减弱,最后消失殆尽,趋于能量守恒状态。至此,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相互平衡。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处于平衡状态,女主人公最后获得了健全的人格。

本文通过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女主人公的情感意识通过“自我意识”“本我意识”“超我意识”进行了相关的解读,深层次地分析了造成女主人公不健全人格的原因。从女主人公的视角出发,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自己执着多年的爱情重新审视,最后在无可调和的人格结构下,迎来了最终的结局。

小说围绕着女主人公“我是爱你的,但你是自由的”心理状态来写,描述了女主人公的爱而不得和悲惨的结局。女主人公的爱情无疑是可悲的,直到死亡,她也未能得到自我救赎,甚至回首自己的一生,从未为自己活过。而这一心理状态对广大读者有着意义深远的启示:首先,学会自我反省,探索本我的潜意识欲望,时刻将自己的自我、本我、超我保持能量守恒的状态。其次,通过维持内心状态的平衡,努力实现自我、本我、超我三者的统一平衡,使自身发展处于一种平稳且高效的状态。最后,不要将爱情视作全部,若要爱别人,先要好好爱自己。

猜你喜欢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人格结构茨威格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从小说到电影
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改编缺失
文学作品中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初探
以精神分析批评方法解读施蛰存《将军底头》
从人格结构理论看人物的性格与命运:解读《岛》中索菲娅的心路历程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