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羽毛球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2023-02-28史浩
史 浩
(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苏州 215200)
羽毛球是一种小型球类室内运动项目,中职体育羽毛球课堂教学涉及运动规则教学、基本技术教学、比赛战术教学等。传统教学模式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并不能面面俱到地讲解所有内容,导致教学深度、广度不足。应用信息技术为中职体育羽毛球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教师可以应用课件、视频、教学软件等教学资源完成教学拓展,也可应用AR 设备、运动捕捉设备等智能设备优化教学细节,实现调整与优化课堂教学。
一、中职体育羽毛球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作用
(一)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羽毛球的兴趣
应用信息技术为传统的体育教学注入了活力,使课堂教学模式更新颖、课堂教学流程更多变、课堂教学活动更多元。中职体育羽毛球课堂既保留了传统教学的精华,还吸纳了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教学课堂也更呈现了趣味性[1]。在这种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聆听教师的讲解了解羽毛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也可以通过网上冲浪、浏览网络流媒体、阅读教师制作的课件等多种渠道学习羽毛球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他们更能感受羽毛球运动的乐趣,学习积极性自然能得到提升。
(二)增强中职学生羽毛球的实操意识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实操性较强的运动。传统教学背景下,教师更注重讲解羽毛球运动的规则、运动注意事项等理论性内容,忽视了管理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导致学生的理论能力强、实操能力弱。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羽毛球课堂教学,学生既能够在线上观看微课视频、MOOC 视频、交流了解运动技巧,还能够应用智能设备训练实战能力,如应用头戴式AR 设备攻破运动难点等,久而久之就能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
(三)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
中职教育以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的综合型人才为教育目标。中职体育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总结能力、应用能力等综合能力。过去的羽毛球课堂教学资源不充足、教学项目不多,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应用信息技术之后,教师能够将更多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设备、教学项目引入羽毛球教学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锻炼、实操、应用机会,促使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综合能力[2]。
二、中职体育羽毛球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一)整合信息化教学资源,提升运动认知水平
1.应用课件呈现理论知识,扩展学习视野。羽毛球运动的理论知识大多枯燥无味,如果使用传统手段进行教学,很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其对理论内容了解不足。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教师可以使用PPT 课件呈现理论知识,通过文字讲解、图片展示的方法直观展现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历史、羽毛球运动的特点与价值、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等,避免大量文字讲述引起学生负面的学习情绪[3]。同时,PPT 课件具有教学容量大的优势,教师可以在PPT 中添加思维导图、表格、网络链接等内容扩展与延伸羽毛球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在识图、读表、点击链接时能了解更多与羽毛球运动相关的知识,从而增加理论知识储备。部分教师实际教学时存在过分依赖课件的问题,如机械地播放PPT、按照PPT 内容组织各教学环节等,教学本末倒置,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教师应做好备课工作,不仅要明确课件教学内容,还要预先梳理教学思路,在搭建完善的教学框架之后应用课件填充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了解更多拓展知识,实现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2.应用视频呈现操作细节,突破技术难点。由于中职学生的羽毛球运动基础、羽毛球运动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在教师教学运动要领时,部分学生能很快掌握关键动作,有些学生却必须反复模仿、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动作要领。传统教学时,教师必须反复呈现并讲解关键动作,才能确保全部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势必会拖慢教学进度。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教师可应用数字化教学视频进行辅助教学,针对羽毛球的基本姿势(如正反手转换、掌握击球点等动作)、上网步伐、正手发球、反手发网前球、正手平快球等关键动作录制微视频或MOOC 视频,让学生在课前、课上仔细观看,帮助学生突破羽毛球运动的难点。针对部分运动能力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下载视频反复观看,并在观看时针对动作技术的重点、难点部分采取暂停、后退、慢动作播放,使其在反复观看的过程中真正掌握羽毛球运动的操作细节,深入理解动作要领。需要注意的是,应用数字化教学视频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放手”。在学生观看视频练习动作时,教师还要观察其操作情况,并给予适当的评价或指导,帮助学生规范动作,进一步提高操作教学的质量[4]。
3.应用软件资源组织交流,延伸教学课堂。混合式教学软件是一类重要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将这类教学资源应用于中职体育羽毛球教学,有助于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促使教师、学生随时、随地沟通教学内容,从而强化教学效果。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类教学软件不断涌现,为羽毛球教学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教师应该对比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班课、钉钉、人人通等主流教学软件的优缺点,根据中职羽毛球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软件,为延伸传统教学课堂奠定教学基础。选定教学软件之后,教师整理软件教学材料,并针对实际教学情况开发基础教学模块(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动作内容)、综合练习模块、技评模块等教学模块,确保建设线上虚拟教室的质量。然而,建设线上教学教室只不过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资源,难以促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达到交互教学的状态。对此,教师还要注意为学生搭建线上交流教学平台。比如,开放虚拟教室的线上交流功能,让学生总结并提出运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由教师解答;教师应用QQ(或微信)建立班级群,让学生在班级群中提出学习问题、分享学习经验,完成线下课堂到线上课堂的延伸与拓展。
(二)应用智能教学设备,提高操作教学效率
1.应用头戴AR 设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AR 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的简称,是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计算机新型技术。将AR 技术应用于中职体育羽毛球教学课堂,可以为学生营造出三维、立体、逼真的现实教学环境,促使学生在现实交互的过程中理解羽毛球动作的要领,增强学生的运动学习体验。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应用智能手机扫码或扫描图片、文字并佩戴Merge VR/AR 头显设备学习羽毛球的头顶滑板吊球技术、反手搓网前球技术等技术难度较大的动作,促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练习动作、进行虚拟比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练习的羽毛球学习习惯。需要注意的是,应用AR 技术需要配套的AR 体育教材,要想在羽毛球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头戴式AR 设备的教学功能,教师需要根据中职体育课程标准、羽毛球课程特点、学生学习情况开发完整的AR 羽毛球体育教材。对此,教师应注意积累日常教学资源,注意拍摄羽毛球运动各项技术的3D 动态图,为建立动态模型、存入AR 数据奠定基础,为拓宽学生的AR 自学资源做好准备。
2.应用运动捕捉设备,规范羽毛球运动行为。运动捕捉技术是一种基于传感设备测量、记录、处理物体在三维空间中运动情况的复杂技术。将运动捕捉技术应用于中职体育羽毛球课堂教学,有利于捕捉并改正学生非健康的、不规范的运动行为[5]。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运动捕捉系统的价格也不断降低。中职学校可以购入DIMS-9090 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并在羽毛球课堂教学中应用这一系统,促进羽毛球课堂教学个性化发展。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这一系统捕捉、识别和分析学生正反手挑球、发正手高远球、来回击球等动作,利用系统获得学生的动作数据集,并综合评估学生的挥拍动作、步法,明确学生具体操作存在的不足。之后,教师根据运动捕捉系统给出的评估资料综合评价学生,促使学生明确自身羽毛球运动存在的不足,并自觉调整动作弧度、动作顺序,确保规范自身的运动行为。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中职学生的自尊心比较强,教师在应用运动捕捉系统评价学生的运动错误时,要尽量使用积极、正面的评价语为学生树立学习羽毛球技术的信心,使其能够积极面对负面评价、认真改正错误的动作行为。
3.应用智能监测设备,平衡训练量与训练强度。中职体育羽毛球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训练量与训练强度不平衡的教学问题,导致羽毛球训练教学的效果达不到预期。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问题,教师可应用智能监测设备监控学生的运动训练情况,根据学生的身体针对性地制订合理的训练计划,确保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保持平衡,增强羽毛球训练教学的有效性。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Keep B3 智能手环实时监控学生的运动心率,掌握学生羽毛球训练学习的运动状态,以此调整训练方案,确保学生通过训练学习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针对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智能手环呈现的心率情况适当降低训练强度,以免学生在高强度的羽毛球训练过程中出现身体损伤;针对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结合智能手环的监测数据适当增加训练量,适当提高训练强度,促使学生能够通过训练获得突破;针对身体素质良好的学生,教师可进行高强度的羽毛球训练,在学生的心率达到最高状态后调整训练内容或组织学生短暂休息,使其体能处于良好的状态,从而强化羽毛球训练教学的效果。
4.应用信息化录像设备,提高反思教学的效率。教师在课上应用信息化录像设备录制并播放学生的羽毛球运动情况,让学生从第三方的视角客观分析自身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中职体育羽毛球训练反思教学的效率。完成基础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两两一组进行综合练习,让学生应用新学的羽毛球技术动作进行实践,同时使用摄像机拍摄学生的运动情况。结束练习之后,教师应用多媒体播放拍摄视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看视频并讨论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如发力方式不正确、发力时机不恰当、击球的弧度不到位等。让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分析自身运动的不足,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反思学习效果,使其总结不足、查漏补缺。在观看视频时,少数学生并不能发现自身运动有哪些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发挥引导功能,在适当的时机暂停视频,指出学生这部分的运动错误,使其明确不足,帮助其改正。
(三)应用智能计分系统,提高实战教学效率
将智能计分系统应用于中职体育羽毛球课堂教学,可以弥补教师比赛教学的管理缺失,提高比赛教学的科学性,促使学生通过实战总结运动经验,提高竞技水平。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作为战队分组原则,将班级中的学生分为四个战队,组织战队之间的对抗赛,由四个战队对抗选出优胜战队,再由两个优胜战队对抗决出班级的羽毛球战队冠军。为了进一步烘托比赛气氛,教师可以应用易彩通羽毛球计时记分系统呈现不同战队的比分,利用学生的胜负欲挖掘学生的羽毛球运动潜能。这样,学生能够在实战情景中针对实际比赛情况调整比赛战术,并在真实的比赛中判断羽毛球的运动路径、决定以怎样的方式回击等,从而提升学生的运动反应能力、运动战术应用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
(四)建设信息化用人平台,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中职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实践型、综合性人才。在信息技术教学背景下,教师不仅要着眼于课内培养人才,还要注重课外的实践教学、实习教学与实训教学。完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之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搭建信息化就业资源互利平台,为用人单位、学生双方提供便利的招聘、求职信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应用、职业体验学习机会。比如,教师可以将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俱乐部、赛事方等单位的用人需求发布在校内招聘网站上,让学生自主浏览求职;也可以将学生的简历信息发布在求职平台上,为学生提供实习、工作契机。这样学生能够从校园走入社会,在实践中应用所学内容,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羽毛球课堂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强学生的实操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关键意义。教师应该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根据中职体育教学的具体要求、中职学生羽毛球运动学习的实际需求设计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教学方案,确保充分应用信息化教学材料、智能教学设备、信息化教学平台等教学资源,以此提升学生的运动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