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妈变形记
2023-02-28丹颜
丹颜
当我克制住唠叨的欲望,智商立刻上线,原来我也可以做个可爱的妈妈!
体验前情
吃过晚饭,老公躺在沙发上刷视频,女儿凑过去看,哈哈大笑起来:“妈妈,视频里那个唠叨的妈妈太像你了!”我听了无奈地摇摇头。
女儿一天天长大,我觉得不能把她当小孩子看了,于是时不时想给她讲点儿大道理。可能是我的表达方式有问题,无论怎么苦口婆心,女儿也听不进去,还给我起了个外号:叨叨妈。
我从她手里夺过手机:“又看视频,眼睛还要不要了?”女儿这几天查出视力下降,虽说只是假性近视,但我还是很担心,一天嘱咐几百遍:电子产品最伤眼,要少看……看来这番道理又白讲了。女儿噘着小嘴辩驳:“妈妈,你跟姥姥越来越像了。”什么?我有吗?想到我妈唠叨的样子,我的头直嗡嗡,在女儿眼中,我居然是这样的形象,好可怕!
孩子不能不教育,但我讲大道理的方式显然无效。看来,必须换一种方式了。
关于女儿的眼睛保护问题,我决定用行动代替说教。这两天,我特意请教了当医生的表妹,历时两天给女儿设计了一个“明眸计划”,把户外活动、眼保健操、吃护眼水果……一项一项列出来,设计成趣味打卡模式。听表妹说形意拳的崩拳能够护眼护肝,上学时广播体操都做不协调的我,硬是跟着视频学了一套拳法。
女儿见我学得起劲儿,也挺兴奋,在我身边跃跃欲试。每当我做出不规范的动作,她就哈哈大笑:“妈妈,你好像一只大猩猩。”我笑回:“猩猩宝宝,你学过舞蹈,协调性好,快帮帮猩猩妈妈!”女儿乐颠颠跟上,左拳,右拳,左拳……在她的带动下,我的动作也整齐起来。三五十拳下来,我居然冒汗了,浑身舒坦。别说,这动手不动口的感觉真不错。看着女儿郑重地在“明眸计划”的“打拳”一项上打了一个大钩,我赶紧趁热打铁,说出一句言简意赅的话:“功夫在平时,坚持出奇迹,妈妈陪你一起保护眼睛,见证奇迹。”女儿立刻点头:“妈妈,我要保护好我漂亮的眼睛。”“那必须的呀。”
女儿从五岁半开始学书法,一直坚持得不错,经常被老师表扬,可最近一段时间却总是原地踏步,今天更是被老师批评了。下了课,女儿蔫蔫的,我老生常谈的话脱口而出:“书法必须要坚持练、认真练,你看王献之练了18缸水……”忽然看到她眼睛红红的,我赶紧闭嘴了。
细想,还真不是因为女儿不认真,相反,她很踏实,也很有耐心。看来是遇到瓶颈了。想到这儿,我对她说:“恭喜宝贝,你这是要有大进步了。”女儿疑惑地看着我,我继续说:“妈妈写文章的时候,也会遇到瓶颈,找不到感觉。”
为了解释得更清楚,我拉她坐下来,找了一个关于蛇的短片,“蛇一般每隔两三个月就要蜕一次皮,每蜕一次皮,它就要长大一些。”短片的解说让女儿很感兴趣,她恍然大悟地对我说:“蛇蜕皮是为了长大,蜕皮之前要经历一个痛苦的阶段,所以我没有退步,而是在进步。对吗,妈妈?”“是的,人和蛇一样,经历一次小挫折,就会成长一次。”女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
今天是周末,全家人出去吃比萨自助餐。女儿最喜欢吃自助餐,把好吃的统统放在盘子里,最后盛了满满两大盘。显然,她的胃口没那么大,只吃了一盘就吃不下了。
我刚想说话,女儿立即耍赖:“妈妈,我知道‘粒粒皆辛苦,可我真的吃饱了嘛。”说着还故意往盘子里倒上自己不吃的辣椒酱,用叉子搅搅,意思是说:这回彻底吃不了了,你们死心了吧?
我和老公交换了个眼神,随后拿起刀叉,把她盘里的食物一分为二,放到我们的盘子里,不声不响埋头吃起来。
女儿似乎有些不自在,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又偷偷看我俩。
因为午饭吃得太撑了,晚上我和老公都不饿,到了晚饭时间,女儿围着我转了好几圈,欲言又止。7点钟,我开始慢悠悠地炒菜,饭菜刚端上桌,女儿立马扑上去,一边吃一边说:“妈妈,我要吃一大碗米饭,饿死我了。”“饭多的是,不过要吃多少盛多少。”“晓得啦,绝不剩饭。”小丫头嘴里塞满米饭,含混地说。
你看,道理孩子都懂,与其长篇大论唠叨出来,不如做好示范,并适时让孩子承担犯错误的相应后果。
今天,我和几个朋友约好了去农家院玩儿,顺便吃个烧烤。我们几个人分配了任务,大家各自领一份活儿,我主动提出做羊肉串。这是个苦差,我买了7斤羊肉,昨天晚上切了整整一个小时,再用佐料腌上冷藏。
为了保证新鲜口感,我早晨7点就起来穿串儿,全家总动员,足足穿了两个多小时。最后,小丫头有点儿不耐烦了:“妈妈,你干吗要选这个活儿,好麻烦啊。”我想了想,没说话。
到了农家院,大伙儿有的支桌子,有的生火,已经忙活起来了。我带去的羊肉串刚烤上,就迎来了满堂彩。朋友们都夸我腌的肉不输专业水平,我特别有成就感。女儿比我还美,跟叔叔阿姨解释:“是我和妈妈一起做的!”
烧烤聚会大获成功,我的羊肉串功不可没。回家路上,我和女儿随意聊起来。我说:“你知道妈妈为什么选做羊肉串吗?”“因为你做得好吃。”女儿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做羊肉串是最辛苦、最重要的任务。妈妈小时候,姥姥经常和我说:要把方便留给朋友,把困难留给自己。叔叔阿姨們今天夸赞的不只是我们的羊肉串味道好,更是我们的付出啊。”
“妈妈,这就是高尔基说的‘给永远比拿愉快,对不?”“厉害呀,这你都知道?”我有点儿惊喜。“是我们语文老师讲的。”小家伙洋洋得意。
少说话,让女儿从生活中感受做人的道理,她非常乐于接受。
女儿今天的数学练习题做得不好,有点儿蔫。老公给她讲错题,没讲几句,女儿就哭了起来,边哭边吐槽:“数学老师好凶啊,还老占我们的课。”我赶紧走过去:“闺女,咱俩遇到同款数学老师了。妈妈小时候的数学老师也特别凶,每次我做错题,都要瞪我一眼。如果目光可以杀人,我觉得我已经被捅了无数刀了,简直是童年噩梦啊。”女儿被我夸张的语言逗乐了,说:“妈妈,那你比我还惨,我们数学老师虽然严厉,但不瞪人。”我赶紧说:“那你比我幸运多了。”我接着给她讲:“妈妈小学的时候是妥妥的数学学渣一枚,成绩总在六七十分徘徊。可是你姥爷一点儿都没批评我,还总是说,你已经尽力了。”
是的,我今天决定不给女儿讲道理,只共情。
女儿小声说:“妈妈,其实我也想全对,就是算不对。”我好像找到知音一样,狂点头:“对对,我也是这种感觉。看来数学方面,你遗传老妈。不过……”我话锋一转,“事情也并非没有转机,初中的时候,我的数学就开窍了,你看,妈妈不是照样考上了大学,还上了研究生”。
女儿仿佛得到了安慰,放心地点了点头。
这段时间,女儿终于不再喊我叨叨妈了,还经常跟我聊天,分享一些学校里的小秘密,久违的母慈子孝又回来了。道理嘛,人人会讲,可怎么讲到孩子心坎儿里去,还真是个技术活儿。和小孩子相处,也要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