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不听话”的青春期对话
2023-02-28訾非
訾非
在孩子最“不听话”的时期,父母却想方设法让他们循规蹈矩,这让青春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变得难上加难……
“不听话”是青春期的真实写照
几乎全人类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都不会让父母省心。他们多半会和父母有一段“你要我向东我偏向西,你让我撵狗我偏抓鸡”的逆反对抗时期,但中国父母还要額外经受一种考验:青春期里最激荡的那段时间也就是上初中和高中的年龄,恰巧也是应试教育内卷最激烈的时期。
多数父母都担心孩子在这个时期出现意外。他们希望在整个中学阶段孩子都能够心无旁骛,一心只读教科书,之后顺利考上大学,最好是985大学或更著名的大学。
父母格外害怕孩子的发展脱离惯常的轨道,这就产生了一种张力:在孩子最“不听话”的青春期,父母却最期待他们听话懂事。
于是,剑拔弩张、勾心斗角、事与愿违、灰头土脸……
比如我们经常谈到的“中二现象”,就是指孩子到了14岁左右时突然变得很叛逆,厌学、逃学、离家出走等诸如此类的行为一下子多了起来。这些看似“失控”的行为,其实是孩子独立意识和探索性发展的表现。在叛逆心理的驱动下,十三四岁的孩子渴望走出原生家庭去四海闯荡。父母被折磨得筋疲力尽,恨不得把孩子丢出去,于是独立和分离变得顺理成章。
这个年龄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同辈合作和老师的指引,最不喜欢的是父母的唠叨。
此时,如果他们能走出家庭,也就走向了心理成熟和经济独立的第一阶段。然而,看着孩子日渐下滑的成绩,父母哪里还有心思为孩子的独立意识或者探索精神欢呼呢?
咨询中,我经常碰到这样的案例:父母希望青春期的孩子能像他们当年那样心无旁骛地学习,尽可能考上好大学。孩子却说:“你们已经给我准备了足够好的生活条件,我为啥还要那么辛苦?”这类话语所体现出的依赖性让为人父母者绝望。
但如果探究下孩子的逻辑,就会发现并非无理取闹。毕竟父母当年之所以努力奋斗,是想要摆脱贫乏辛苦的生活,假如当年的生活像现在这样物质丰富,还会那么努力吗?
在北京市海淀区工作的很多人都是高考的成功者,通过高学历进入中产阶级之列。他们会把学习与“考试”紧密联系起来,把“好学校”与“更聪明”“更有前途”“得到更好的教育”联系起来。
这其实是他们在儿时机会少、信息贫乏的社会环境下看到的生存状态。而他们的孩子在信息丰富、机会多多的大都市长大,会发现父母的发展观与自己接触到的现实差异巨大。在青春期,他们想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而父母过分强调自身成长经验的“普适性”,会让孩子内心矛盾重重。
孩子一方面知道父母拥有不错的社会地位,也许有不错的见解可以听取,但父母对现实的理解在他们看来往往愚不可及。
于是,他们反其道而行,把父母的意见一概扔到一边,把“躺平”变成了反抗的手段。当价值观上的差异被叛逆心理加持,在青春期达到顶峰,父母也就面临更严峻的考验。父母认为孩子“堕落”了,而孩子觉得父母冥顽不化。在这个阶段,越尽责努力的父母,遭遇的冲突反而越大。
不要试图做孩子的“人生导师”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家长面对的就是一群陌生的物种,不得不学着做父母。
这时候,父母会发现,他们在孩子青春期之前说过的那些话,比如“你应该努力学习”“你应该和同学搞好关系”“你应该遵守纪律”,突然变成了令孩子反感的陈词滥调。这是因为在荷尔蒙的驱动下,孩子不愿再服从权威,尤其是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有些用心的父母会回顾自己的青春期,试图用自己的经验去理解孩子。这么做当然可圈可点,也确实比执着于当下的成人身份更有可能带来更好的沟通。
不过鉴于变化迅速的时代,二三十年前那点儿体验和记忆,可能变得没有太多借鉴意义。
学着做父母,意味着首先要认真了解青春期到底是怎么回事、青春期的孩子面临什么样的发展主题。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不要指望自己能够扮演子女的人生导师。
对来自父母的指导,青少年的基本体验是反感和对抗—大脑里与亲子依恋有关的那部分体验好像突然转变成了亲子反感。如果那些教育和指导来自家庭以外的他人,在他们听起来其实并不那么刺耳。所以,放弃继续在孩子的追求和志向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企图,至少会让事情不至于朝着弄巧成拙的方向演变。
即便你是一位优秀教师,面对青春期孩子,也得收起教育者的“面目”。因为青春期的孩子不会因为父母是教育界人士,就比其他孩子更加尊重父母的意见。
只是,以教育为业的父母反而比其他职业的父母更有可能执着于继续得到孩子的服从,而且学生们大多对其尊重有加,所以在被自家孩子反驳时,他们会表现得过于担忧和挫败。但教育工作者必须意识到,父母的角色与教师的角色是迥然不同的,如果不能完成教师和父母身份的自如转换,青春期孩子对父母的印象就会格外糟糕。
警惕青春期精神健康出状况
在青春期,少数父母面临的不仅是常见的亲子关系张力,更是颇为两难的处境。他们发现孩子的所作所为异常夸张,一切似乎都脱离了常规:在生活方面对父母极端依赖,在个人发展方面自暴自弃,脾气变幻莫测,攻击性极强。父母担心孩子的这种状况会一直持续下去,就更不敢做出有助于一般青春期青少年发展的养育方式上的改变,于是落入“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的两难处境。
出现这种状况时,父母就需要考虑到孩子是否出现了精神健康问题。毕竟青春期是重性精神障碍(比如躁郁障碍、精神分裂等)的高发期。这些精神障碍主要归因于生物和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教养方式只在其中扮演着不那么重要的角色。
当孩子出现精神障碍,绝不是沟通交流就能解决的。如果讳疾忌医耽误了治疗,会造成终生遗憾。
因为青春期是人生第一次用接近成年人的视角反观过往成长经历的时期,之前十多年的成长所经历的缺憾、创伤和持久的负面压力,很容易体现为心理上的异常,而且这些异常也会看上去很突然和极端。
如果孩子在3岁之前缺乏关爱和肯定,3~6岁缺乏榜样的引导,在小学阶段没有在学校和同辈人中间获得归属感,没有被鼓励通过努力来获得成就感,到了青春期,内心就可能处于空洞或混乱状态。他们会在青春期试图找回之前失去的或者未曾得到的东西,并且不知道如何实现青春期必然涌现的新的需求和愿望。在孩子的青春期之前规避或者未尽到责任的父母,即便此时幡然悔悟,也难免手足无措。
如果为人父母者保持足够的耐心,愿意做出艰难的改变和探索,那么在专业的心理工作者、教师以及其他社会角色的共同帮助下,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就能够获得足够好的生命体验,愿意重整他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内心的空洞与混乱也会逐渐变得清澈与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