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地理实践力培养*

2023-02-28林焰宁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3期
关键词:探究评价能力

林焰宁

(福建省罗源第一中学 福建福州 350600)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考察、实验、调查等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目前,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是地理学科教学中较为薄弱的环节,而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基础部分。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需要依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会探究、合作,运用地理视角和所学知识观察、分析地理事象,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实现。学生经历项目式学习全过程,通过亲身体验、深刻理解来提升地理实践力。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借助多种资源平台进行探究来获得核心素养发展的的一种教学模式。项目式学习为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这一核心素养提供了明确的教学思路和行动路径。借助项目式地理实践活动,设置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关联,收集地理特征资料,设计地理活动项目,操作地理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增强项目合作协同性、实践性,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行动能力。为此,开展项目式学习,积极开发地理实践户外课程,能加强学生地理专业技能,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一、项目式学习概述

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实践性学习方式,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通过关注真实的问题,学生利用项目重新理解课程问题,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品格。项目式学习方式广泛用于各类教学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过程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将书本知识和现实世界紧密结合,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与迁移,做到学以致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项目式学习融合课内与课外的地理实践活动,全方位强化学生地理实践力,具有较强的实践效果。学生在项目任务中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收获新知识,习得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去发现、探究,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从跨学科视角建立有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项目小组结合学习内容协同开展项目,有助于学生增强品质,养成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和地理实践态度,强化责任心。学生不断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透过现象思考、探究地理要素的成因和相互之间的关联。学生自觉地将书本中的相关知识运用到项目研究过程中,探索和解决各类社会问题,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项目式学习的操作流程

项目式学习的一般模式是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整地经历提出问题、制订与实施方案、解决问题、形成成果、展示交流、评价改进等各阶段。因此,笔者制订了项目开发的操作流程,包括选择主题、设计方案、实践探究、成果交流、评价改进五个基本环节,见图1。

图1 项目式学习的流程

在选择项目时要紧扣地理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经验来整体规划,研究内容要关注社会生产、生活和生态议题,要指向地理学科核心知识、承载地理学科思想方法,要真实且可操作。围绕主题引导小组分工合作,自主制订并实施项目方案,设置驱动问题进行深度探究,提高学生对地理事象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其地理实践力。各小组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初步成果,每组代表分享成果的同时接受同学和教师的评价,然后修改、完善,展示作品。借助评价项目,增加项目优化的有效性,保证实践项目的进展质量,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教师要创建项目学习平台,积极开发新型项目活动,发挥项目驱动功能,带领学生积极开展实践探究,从多个方面强化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三、项目式教学的实例分析——以“寿宁县下党村的变化”研学旅行项目为例

下党村位于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是一个青山绿水,廊桥人家,依山而建的静美古村。曾经被戏称为寿宁的“西伯利亚”的落后的下党村,如今上榜《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跻身为“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千千万万乡村旅游品牌村”。

(一)项目主题

本次项目式学习以古村落的文化传承与保护、乡村振兴为主题,以下党村的建筑、茶产业为切入点,感受古村的地理环境和建筑文化,使学生了解古村的发展演化过程,形成尊重古村文化的理念,引导学生感悟乡村文化。学生需要运用地理、历史、生物、语文等学科知识,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建筑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等助推乡村振兴的各项任务中培育地理实践力,激发学生热爱乡村、自然的情怀,增强学生对乡村的情感认同,深入领会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教师在研学前可播放视频,介绍下党村的基本情况,让学生对下党村有初步的印象,通过展示下党村的历史变化和现代成就,引发学生对古文化村落进行深层思考。学生根据项目主题自行选择项目设计(旅游项目组、乡村文化组、特色产业组),深度探究下党村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变化,通过下党村的研学让学生感悟下党村人拼搏奋斗、实干创新的精神,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二)方案设计

项目目标:对下党村的各项资料进行分类归纳和分析(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文化、廊桥文化、民俗文化)。

项目内容:分析下党村建筑特点,探索王氏(肖、郑姓)族人的演变过程、深入调查下党村的发展历程;分析茶产业的现状(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宣传下党村乡村主题文化;探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以及提出乡村振兴的开发方案。

研究方法:文献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等。

进度安排:项目中的若干任务分解和对应各个活动完成的时间。

分工安排:对组员进行合理分工,加强团队的协作。实践项目共有三个研究环节:主题游宣传、古村落文化解析、乡村振兴。项目驱动问题有:“下党村如何开展乡村主题游”“下党村古村落如何开发与保护”“下党村如何发展特色产业”。

(三)实践探究

项目课程聚焦的实践技能包括古村资料的收集和信息处理能力、小组协作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一方面实地考察下党村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状况;另一方面通过访谈当地居民、采访下党村相关人员来了解村落的发展历程,在探究下党村变化的过程中提升综合素养。学生利用手机app绘制下党村空间分布图;整理下党村地理资料,书写项目学习笔记;以鸾峰桥、文昌阁为视角,探究下党乡地理环境、人类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并绘制思维导图;以下党村建筑说明古村建筑的文化,书写项目学习报告;采取小组协作方式,积极落实项目考察、资料收集各项任务,结合可查文献和实地调查数据,梳理下党村的发展过程,深刻认识下党村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结合下党村自身的条件,提出古村文化开发、乡村振兴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四)成果交流

项目活动结束后,小组及时进行总结、反思,并且整理活动中的见闻和心得体会,制作活动成果的汇报材料。项目化学习的成果是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相关结论。其呈现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包括实物模型、海报、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如下党村旅游项目组提交了研究海报,图文并茂地叙述了主题游的旅游资源、推荐线路、实地调查记录、研究结论和体验感悟等内容。建筑文化组制作廊桥模型,分析了廊桥的建筑特点、作用,探讨了廊桥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其强化了学生的区域认知,促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在交流展示与汇报阶段,学生致力于问题的探究,大胆质疑,有效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批判质疑能力和创造力等综合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又如,特色产业组通过搜集下党村茶树的种植历史、茶叶的特点等,调查茶产业发展现状、市场需求等信息,分析下党村茶产业的区位条件及区位因素的变化,提交了茶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建议的调查报告。

(五)评价改进

项目式学习要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注重表现性评价,利用评价量表对过程和结果进行分项评价,评价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包括参与的积极性、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评价学生小组内分工、合作的水平;评价学生的阶段性收获和成果完成情况。在项目任务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成果展示和迁移应用等方面设计评价方案,以定量和定性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项目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引导学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成果并进行修改和完善。对各小组及个人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判,提高学生接受反馈、与同伴对话、深入分析、反思改进的能力。同时结合项目式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调整项目设计方法,保证项目设计质量,通过科学的评价帮助组员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切实强化学生各项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达到预期目标。这种深度参与的实践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收获,在反思中成长。例如,学生能够从茶产业和乡村旅游融合的角度探讨如何推动乡村振兴。学生在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基础上,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来进一步提出下党村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项目式的地理研学旅行为学生搭建起用地理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桥梁。从项目准备、项目开展到成果分享,整个过程中既考验了师生的智慧,又彰显了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地理素养,有利于地理实践力的提升。师生合作共同确定项目主题,学生自主选择并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知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实现知识的内化和重组。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感悟和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提高分析和解释地理事象的能力,体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项目式学习的各流程(环节)中设置若干个驱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实践,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既巩固了知识,又提升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地理实践力。

综上所述,教师需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自身的实践意识和能力,积极锻炼学生地理思维,以问题链驱动项目式学习进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提升项目式学习的品质。项目式学习活动基于真实情境,研究现实问题,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地理问题意识,学生能用地理视角去探索身边的地理现象,掌握地理原理及规律,进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深度学习。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地理实践力培养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锻炼了他们的行动能力和意志品质,而且提升了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

猜你喜欢

探究评价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