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画的艺术学与人类学阐释
——记“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民画展”青岛站研讨会

2023-02-27吕艺璇青岛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

中国民族美术 2023年3期
关键词:农民画人类学艺术家

文/图:吕艺璇 青岛大学2021 级硕士研究生

农民画联通了传统性民间艺术与当代艺术文化,展现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多元表达,它的生发过程也伴随着时代的变迁,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互动研究的重要场域。人类学视角是农民画研究的新领域,而农民画也是人类学研究中独具特色的希望“田野”,扎实的交叉研究会迸发更多创新性成果,促进农民画在不同生活空间中的交流和创新。

一、农民画的概念探讨

潍坊学院美术学院院长王勇概述了潍坊与胶南在文化传承上的亲缘关系,对胶南的新年画、农民画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胶南农民画的独特风貌,他很期待这次研讨会能碰撞出新的观点和论题。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建民从艺术人类学学会的基本理念、农民画研究的重要性、农民画作为民间艺术与当代艺术以及文化传统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做出阐述。他以《“农民画”的概念与实践》为题,对于农民画的概念、演变过程作了分析。广义的农民画存在已久,然而“农民画”这一概念却是在20世纪50 年代才提出的。追寻“农民画”概念提出的历史语境,进而梳理中国农民画的演变过程,以求窥见中国近几十年的社会文化发展轨迹。将“农民画”作为方法,或者一个特定的思考和探索话题加以探讨,通过农民画的画面构成和表现主题等方面,探析中国社会对于农民的想象和理解,从而说明特定场景下产生的独特艺术对于社会文化的能动作用。他还谈到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特别强调理论和实践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作为学术支持单位,很高兴这样一个农民画的展览和研讨会可以顺利举办。农民画是民间艺术家长期辛勤进行艺术实践的结果,同时又是艺术人类学学术研究非常重要的课题。农民画根植于传统的民间艺术的土壤之中,同时也和当代艺术文化是紧密关联的,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农民画既是文化遗产,又是当代的艺术实践。所以举办这样的活动,对于国家艺术基金宗旨的实现大有裨益,对于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云南大学人类学首席专家、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会交叉学科专业委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庄孔韶以《绘画人类学的观察》为题发言。他提出,美丽乡村农民画展巡展是一项宏大的艺术文化事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民画携带了丰富的生境、民俗与艺术构想。人类学的研究正是关注其古今传承的生存与文化意义,地方绘画何以组织与流通,以及多样性表达与色彩呈现。他从农民画与人类学研究交叉互促的重要意义上进行了分析,希望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能对农民画的发展和走向产生有利影响。

国务院参事室干部、中国艺术人类学会美美与共文化创新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喆在致辞中就农民画的学术定位、农民画师的身份认同、艺术乡建、文化认同等方面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在农民画学术定位方面。农民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之一,农民画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鲜明的民间色彩深受人民的喜爱。它以农村生活为主题,以直观的画面和浓烈的感情,展现了中国农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农民画在民间广泛传承流传,并在近年来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农民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将其纳入中国美术史的范畴,为其确立学术定位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农民画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农村文化的发展和演变,挖掘出更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和艺术家。

“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民画展”青岛站展览现场

其次,在农民画艺术家的身份认同方面。农民画师是指那些以农民画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家,他们大多数生活在农村,扎根于土地,深受农村文化的熏陶。农民画是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乡土文化的情感表达。他们热爱、认同乡村文化,而他们从农民到艺术家的身份认同不仅体现了其自身艺术创作的追求,也是对农村文化传承的延续和弘扬。艺术家们为我们呈现了一种跨越社会阶层的美学表达方式,也为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积累了人才和资源。

再次,在艺术介入乡建和文化认同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农村地区面临着乡建的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而艺术介入给了乡建和文化认同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机遇,艺术可以作为一种纽带,将城市和农村联系在一起。艺术项目和文化活动可以把城市的艺术家和农村的农民画画师联系起来,共同参与乡建和社区建设的规划与设计,通过艺术的力量可以提升农村的形象和品质,推动乡村的繁荣和发展。与此同时,艺术还可以作为一种传承乡土文化的方式,通过培养农民画师等艺术人才,可以传承乡土文化的创作技艺,让农村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

最后,在农村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方面。农村居民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地方特色有着深厚的认同感,而艺术可以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通过艺术活动和文化项目的开展,农民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加强对乡村文化的自豪感,进而积极参与乡建和社区建设,推动乡村的发展,艺术的介入可以激发农民的创造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和艺术的鉴赏能力,让他们成为乡村文化创造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充分体现和发挥文化自觉的意义和作用。

农民画的学术定位、农民画师的身份认同以及艺术乡建和文化认同等几个方面的问题,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通过对农民画的学术研究和艺术推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农村文化,让农民画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和影响力。同时艺术的介入也可以为艺术乡建和文化认同带来新的思路和机遇,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繁荣。

二、农民画家的身份认同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赵旭东以《面向文化转型的农民画与农民画家的身份认同》为题进行发言。他提出,第一,乡村振兴是一个不可避开的大背景,这意味着文化在变,正在发生着文化转型,从乡土中国到乡村振兴,这是世界性意义的文化转型的连带性的反映,而真正要从农民画中看到这种转型的实际表达。第二,农民画的当下创造是在此一转型背景之下发生的,它跟过去的区别根本就在于农民画开始从直接去服务于乡村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这显然是给予性的、程式化的,也是价值表达意义上的,由此而转变到了自觉意义上的自我生活的表达,这显然是对自己生活变化的特征性的把握和表达,同时还是对于自己文化的利用而带来的生活持守而有的一种文化认同,这属于是一种新的文化映射,从构成要素、表达主题上都属于是一种新的表现形式。第三,现代世界的文化转型更多体现在流动性、跨边界性以及不确定性上,而农民画是否在映射着这些转型,这是可以将其当作一种文化的投射来看待的。第四,农民画家的身份认同显然是两面的,其中的一方面是自身的农民生活的存在,这是来自于乡土生活实践的,而另一方面又会被赋予一种自觉意识的画家身份,前者是传统的,而后者则是现代的,二者的结合体现着一种文化转型的后果,即从专门游走于乡间、服务于乡间的画师、匠人,而转变成为自我创造并表达出其自身生活内涵的视觉创造的新主角,因为能够体现出地方性文化特征的画面构成将会是这种农民画身份认同的新标志。最后,农民画本身隐含着多样性的表达,因为地方性是多样性的,各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农民画的表达形态。这种多样性显然是建立在了对于自身独特性生活感受的理解而有的投射,这是从不自觉的自我而转变到一种自觉性的自我表达上,这同样也体现出了一种文化表达上的新转变。

“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民画展”青岛站公教活动

青岛大学法学院教授,青岛大学中国法律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杜靖以《与世界一同“上手”——从手入手的观察》为题发言。他提出,人类学没有资格去界定什么是农民画和农民画家,我们唯一可做的是去呈现或显象农民画家如何界定自己为农民画家与农民画,了解他们的界定手段和表达方式。当然,也包括他人对农民画家和农民画的界定与理解。不站队,也许是人类学最明智的做法。在千差万别的界定手段与尺寸中,手被有些农民画家作为判定自己是农民画家的关键工具。因而从手入手,研究农民画家的手,看手如何携带其周围世界一同扑入绘画过程,不失为理解农民画家和农民画的一个良策。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王永健副研究员以《论工匠与获得艺术家的身份认同》为题对工匠与艺术家的身份认同进行了分析。1922 年理查德·F.巴赫在《美国艺术杂志》上发表的《何谓工匠》一文中指出,我们习惯于将工匠视为在设计和执行方面结合自身能力的人,自己设计和生产作品,并可能在助手或学徒的帮助下完成。三个衡量标准,即“材料、执行和设计”,其中最重要的是设计。工匠与艺术家的分野主要表现在:第一,创作目标。对工匠而言,他们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创作目标是生产出高质量、耐用、符合需求的产品或物件,通常遵循特定的设计规范和标准,关注技术细节,以确保产品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对艺术家而言,他们追求表现、创新和创意,创作目标是通过艺术作品传达情感、思想和美感,其作品往往不仅仅是实用品,更强调对审美、设计感和象征意义的追求。

第二,创作过程(复制策略的差异化)。对工匠而言,他们的创作过程通常较为系统化和工程化,遵循一系列的生产步骤和工艺,使用技术和工具来完成任务。重视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传承,并追求生产效率和品质。对艺术家而言,他们的创作过程更加自由和富有创意,可能更注重内心的灵感和直觉。艺术家常常通过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对生活的观察来进行创作,表达个人情感和观点。

第三,角色与地位。对工匠而言,他们在社会中扮演着实用品生产的角色,其作品可能大规模生产,为人们提供日常所需的物品。他们的地位虽然重要,但在艺术创作领域,常常被较为传统的技艺工作者所代表。对艺术家而言,他们在社会中扮演着文化创造的角色,其作品能够传达情感、思想,反映社会、历史和文化。艺术家在文化和艺术领域拥有较高的地位,他们的作品常常被视为独特和具有价值的创意表现。

江南小村 陈惠芳 农民画 80cm x 80cm(上海金山)

布尔迪厄在研究法国艺术品市场时,指出了靠一个象征资本或文化资本上的意义所带动的艺术家成长的社会过程。对于艺术家的身份认同,是社会认同与利益认同相互捆绑在一起的。一方面是工匠作为主体对艺术家本身的自我认同;另一方面,是外部对于其艺术家身份的形塑。

当然,两者之间的界限并非绝对,有时工匠和艺术家之间会有交叉和融合。一些工匠可能通过注入创意和独特的设计元素,将其作品提升到艺术品的水平;而一些艺术家可能也会运用工匠的技术和工艺,创作出更具实用性的作品。这种交融使得创作的世界更加多样和富有创新性。工匠与艺术家在传统上被认为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一个是手工劳作的技艺之士,另一个是天赋异禀的创作家。然而,在现代社会,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工匠与艺术家的身份认同逐渐融合。

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牛乐的发言题目为《从民间到民间:词、艺术、与身份的变迁》。他提出,在中国艺术史上,农民画是新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现象,其原始驱动力在于“农民”这一词语所具有的时代性和多重意涵,是语言、艺术与社会身份共同构造的艺术文本。以农民画为代表的艺术家以平行的社会身份规避了“雅”与“俗”对立的艺术史身份,达成原生性、生活性、时代性充分互嵌形成的特殊艺术身份。

三、农民画人才培养与乡村文化振兴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人类学会副会长色音以《农民画人才培养与乡村文化振兴》为题发言,他提出,农民画是重要的乡土人文资源,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能够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开发各类人文资源。首先需要对人文资源概念有个清晰的界定和分类,然后才能够分门别类地去挖掘、利用和开发各类资源,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农民画研究中心主任刘燕以《乡村振兴视野下农民画的创作与发展路径探讨》为题对农民画的创作与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农民画作为一种独特的画种,其创作以民族民间艺术为根基,以乡土村落为母体,融合了时代内容和民族传统美术的样式、观念和功能,是民族民间美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农民画是时代风貌的反映。阐述了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到改革开放以及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民画创作风格和特点,探讨农民画创作发展的四有路径。指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画创作应该盘活民间美术资源,实现传统民族民间美术的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画创作成为融合新时代农民情感与民间美术传统、国家时代精神与农村生活图景、社会历史主题与农村生活理想的艺术形态和文化载体。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青岛市美协农民画艺委会名誉主任陈明以《胶南年画、农民画人才培养》为题发言,他从对农民画概念的不同认识、农民画和年画的关系、农民画家创作队伍中画家身份的转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议希望对农民画进行较为清晰的界定。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农民画研究中心委员、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陈知保以《农民画人才培养与农民画创作》为题发言,他对青岛市农民画“胶南年画”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对青岛市农民画“胶南年画”画家的成长过程结合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馆工作情况对青岛市农民画“胶南年画”人才培养工作、青岛市美协对农民画的支持等进行了阐述。重点分析了“胶南年画”精品作品和创作。

收板栗 金牛 农民画 52cm x 77.6cm(云南石林)

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农民画艺委会委员、胶南年画传承人崔增森表示,作为一名地道的农民,他热爱画胶南年画、农民画。专家、教授的发言对自己有很大启发,要以此为契机,继续创作优质的作品,为胶南年画、农民画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四、新媒体时代的农民画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主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张杰以《新媒体时代的农民画影像表达》为题发言,他分享了农民画的定义及其艺术语言的进化。由farmer painting 到folk art painting,在数字新媒体时代,农民画已历经了近七十年的发展,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视觉表达范式,是一种绘画风格,不应再以是否出自农民之手作为定义标准。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团队创作的《吃不了兜着走》海报作品巧妙运用了农民画的艺术风格,借助新媒体平台让大众了解农民画。

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曲国先以《新农民画的价值再探讨》,讨论了农民画的承载意义、新农民画的四层价值表达。农民画创作者有着对生活的独到理解、真切感悟,画作虽然技巧稚拙但情感真挚,呈现出独特韵味,体现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及向往。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新农村的美好生活是怎样的?需要什么?在此背景下,新农民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层面:新农民画承载了表达的自由,从生活感受出发来反映生活情趣,即“真情实感”,是以表达的自由体验生命的自由;新农民画禀赋着传统民间审美意识,传达出传统民间的审美品格,蕴含着对本乡本土的文化自信;新农民画是农民创造性的劳作行为,能感受到生活的希望,丰富乡村生活意义;新农民画将个体生命沉浸到乡土文化情境中,感受乡土文化厚重历史、宽阔空间和饱满精神,塑造农民积极美好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推动乡村精神家园构建,再塑乡村精神。

青岛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吕艺璇以《从素描进入田野》为题分析了农民画的表现题材,并分享了自己的田野实践。她提出,第一,展览所展出的农民画大部分以集体欢腾为主题,全部都是正向反馈,这种现象的产生除却农民画本身的形式语言惯性,与农民画的奖评机制,也即农民画家在此方面的生活资料获取途径有关。农民画看似的“同质受控”实际是农民与奖评机制及其背后的政策把控的“平等合作”。第二,她分享了2023 年3 月份跟随导师杜靖教授做的集体化时期农具的素描田野实践,结合庄孔韶教授团队的绘画人类学理论成果,提出素描是一种人类学调研中进入田野的工具。在乡村对着农人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创作性较少的实地素描,将自己暴露在村落的信息网络中,村民围观询问-研究者回答式反向调研,是一种迸发出村民的主体性“接纳性方式”,而再也不是入户问答的“进入性方式”。同时,素描也是一种论证工具,以研究者的较少主体性与创造性,真正实现画与文字之间互译合作。

五、启示

专家们表示“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民画展”是对农民画创作与研究的深入梳理,是对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研究与传承,也为多民族的农民画画家、观众架起了交流的桥梁,促进了社会各界对农民画艺术的理解与关注。对于推动当代农民画发展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深入研究农民画艺术、农民画赋能乡村振兴做出了贡献。

“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民画展”(青岛站)学术研讨会围绕农民画的学术定位、农民画师(艺术家)的身份认同、农民画人才培养与乡村文化振兴、新媒体时代的农民画等议题进行了精彩的研讨。各位学者分享各自的研究领域的成果和经验,促进学术交流与学科交叉,共同讨论农民画的传统与现代的互动、学术理论与艺术审美、农民画的夸张表现力与朴素民风民俗的张力。提出应当鼓励民间美术在区域性特点基础上继往开来,思想、价值、艺术多元化,实现艺术样式的跨界融合。鼓励农民画的艺术学、艺术人类学理论的跨学科研究,在艺术语言多样化的环境下,为创作者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举办,对于乡村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以及文化交流与传播,艺术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研究有积极意义。

斋堂岛晨曲 陈知保 农民画 105cm x 76cm(山东青岛)

猜你喜欢

农民画人类学艺术家
《审美人类学》评介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龙门农民画的传承与创新
南京六合:农民画绘出“国际范儿”
代县成立农民画促进会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当农民画“恋”上漆艺
体质人类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