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改变了什么?
2023-02-27孟秋
孟秋
时间进入2023年,“一带一路”倡议问世进入第十年。十年前,当中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提出这一倡议时,全球刚刚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当中恢复。很少有人能够预见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不久后诞生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两个简洁的概念,最终化身为联结全球的铁路、公路、桥梁、管道、基站、海轮以及无数工厂。“一带一路”倡议也因此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合作倡议,奠定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基础。
仅从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上看,“一带一路”取得的经济成就已然让人感到震撼。如果将“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分为投资、贸易和对外承包工程三个板块来看,每一个板块均成效卓著。在贸易领域,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货物贸易总额为1.04万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约25%。到2021年,这两个数据分别变成1.8万亿美元和29.7%。如果按照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145个国家对华货物贸易量来计算,总额则达2.5万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货物贸易总额的41.7%。
在投资领域,2013年到2021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累计直接投资超过1640亿美元,设立企业超过1.1万家,约占中国对外投资企业数量的四分之一。其中,制造业投资占总投资近40%。而在对外承包工程领域,2013年中国工程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营业额约占中国对外承包企业全球业务的43%左右。到2020年底,这一数字上升到约60%。
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本身也有效地带动了欧亚大陆板块的互联互通。2011年仅有17列中欧班列开行于欧亚大陆之间。但到2022年1月,中欧班列运行已经超过5万列,通达欧洲23个国家和180多个城市。在2022年一整年里,尽管深受疫情和地缘政治困扰,中欧班列仍开出了1.6万列,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落地,带来中国在对外贸易、投资和工程承包上的结构性变化。其中重要表现是,“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其中绝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与中国经贸往来的比重逐渐上升,推动了中国对外经贸结构的平衡,增强了它的韧性。“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毫无疑问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从“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历程来看,它从概念到形成具体框架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演变。大体上可以分为若干阶段。在早期阶段,即2014年到2015年期间,主要变化是“一带一路”概念的实质化及其相关功能机构的组建和初步运转。在这两年中先后成立了丝路基金和亚投行,国务院相关部委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一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愿景,即“政策沟通”的“五通”,同时也提出了包括六大经济走廊在内的行动方案。这套方案的基本思路是:以基础设施投资为引领,以企业合作和贸易融通为驱动,逐渐催化内生的经济发展动力。
2016年到2017年间的一系列变化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落地,并上升为大政方针。这一期间分别有三件标志性事件;首先是2016年中国政府与联合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从联合国层面予以了“认证”;其次是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峰会举行,掀起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高潮;第三则是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上,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写入党章,成为执政党的意志和使命。这一切,在不断推动“一带一路”从倡议变为活生生的现实。
随着经济发展和地缘政治格局的调整和变化,2018年之后的“一带一路”进入巩固和深化阶段。这一进程包括签署更多的国际合作,更多“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竣工,其中包括并不限于蒙内铁路、中老铁路通车和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投入运行等标志性项目。更加意味深长的是,2020年,东盟超越美国和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并在随后两年保持这一位置,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意义。东盟本身在“一带一路”合作中地位举足轻重,例如,在2022年,中国与东盟十国货物贸易总额就占中国与“一带一路”65个国家和地区货物贸易总额的48.9%。
显而易见的是,“一带一路”倡议落地的十年,同时也是中国参与国际经贸往来发生重心和结构改变的十年。
除了中国自己的国际经贸结构发生改变,“一带一路”倡议本身还在全球带来了发展范式的改变,但实际过程中有许多案例可循。从各个领域来看,“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落地均有不同的范式创新。
以国际合作而言,“一带一路”倡议在推进过程中,一方面参考了此前曾有过的国际合作范式,例如,亚投行完全依据多边开发银行模式和原则运作;在另一方面,它又开创了多种国际合作范式,例如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实践的“两国双园”模式,将“工业园”概念应用在双边合作当中。2015年6月,《中法关于第三方市場合作的联合声明》首次提出了“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概念,逐渐展开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在亚非拉广阔市场上的合作。
以经济发展模式而言,“一带一路”倡议部分借鉴了中国的发展方式,以资金密集和劳力密集的基础设施投资为立足点,通过资金投入驱动就业,增加要素流动,促进经济循环产生内生动力。中老铁路就是这样一个案例。该铁路增进了老挝和周边国家的交通运输联结,提升其贸易便利性。在铁路开通后的2022年1—9月,仅中国与老挝双边货物进出口额同比增长了20.5%。
在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也在尝试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新趋势相协调,重点表现在气候变化和数字发展两个领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额每年均维持在20亿美元以上,并在逐年增加。中国领导人在2021年正式宣布停止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大大推进了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而在数字发展领域,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提出建设“数字丝绸之路”,致力于在标准、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相关合作和建设。
实际上,由于“绿色”和“数字”这两个关键词对未来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高度意义,各方正紧锣密鼓地在相关领域展开合作和竞争。在“一带一路”倡议之后,美国和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相继推出了“重建美好世界”(B3W)和“全球门户”等全球合作倡议,气候变化和数字发展成为这些新合作倡议中的重要内容。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全球重要经济体纷纷提出了自身的国际合作设想和框架,其中比较重要的则是上文提到的“B3W”和“全球门户”计划。从某种意义而言,在当前全球化进程受阻,区域合作机制层出不穷的情况下,“一带一路”倡议提升了各国独立寻求国际合作发展路径的积极性。冷战结束多年来,联合国体系自上而下推进全球经济合作一直是主要形态。在“一带一路”倡议诞生后,各国之间横向发展双多边经济联系,形成自下而上驱动国际合作的趋势日见明确。
“一带一路”倡议的巨大成就不光在于惠及中国及“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更在于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方式,增加了国际交往的多样性。毋庸置疑,在发达国家看来,“一带一路”倡议是具有竞争性的。美国和欧盟提出对应的“B3W”和“全球门户”,也带有明显和“一带一路”竞争的意味。西方媒体当中,存在诸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批评。但美欧自身的新倡议本身也说明,“一带一路”倡议以基础设施投资为引领,激发经济内生增长的方式具有可行性。因此,“B3W”和“全球门户”也将其重点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助力形成有效经济循环。
“B3W”和“全球门户”虽竞争色彩浓厚,但它们的思路和内容与“一带一路”是有差异的。与其说是竞争,不如说是三者在国际经济合作领域上存在竞争性的兼容。“基础设施”作为一个共同的主题和推动上述机制运转的杠杆,成为三者的核心。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与“B3W”以及“全球门户”一样,在资金、项目、效率方面也面临挑战。不管三者是单独面对挑战还是携手应对挑战,都将为全球发展提供宝贵而有益的思路,并成为全球发展历程上无法回避的重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