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大关键词展望2023年中国经贸机遇

2023-02-27赵爱玲

中国对外贸易 2023年2期
关键词:贸易数字化数字

赵爱玲

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尽管疫情影响叠加消费下行,使得宏观经济承受了较大压力。但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我国仍继续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关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地位,展现我国外贸的强大韧性。这一年,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未来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

进入2023年,RCEP生效满一周年,极大提振地区经济复苏信心;“一带一路”建设迎来十周年,朋友圈不断扩容;数字贸易正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球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让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正加速互融;在双碳目标驱动下,中国企业将环境、社会与治理(ESG)融入公司发展战略之中,企业的绿色化转型日益备受关注。

“安全”成为二十大报告中和“创新”并重的核心主线。“安全”作为高频词汇,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并出现了181次,在“十四五”规划中出现了182次。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安全”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也体现了在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家谋求高水平发展的定力和决心。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科技战、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不断冲击着全球供应链。二十大会议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着墨较多,包括强调要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水平,要加强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这标志着未来一段时间,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思维将会体现在宏观产业政策的方方面面。从政策、宏观层面思考未来的投资方向,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将是重要的线索之一。

二十大报告提出“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需坚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解决种子对外依存度高问题。能源安全需降低石油、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切实推进新能源战略。产业链安全需解决芯片、核心软件等关键技术环节的“卡脖子”困境,对产业链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掌控,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2022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2022年芯片和科技法案》,该法案的主要目标是要加强美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的竞争力。一方面加大对美国芯片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阻止中国等特定国家获得先进芯片产能技术。比如该法案规定,禁止受资助的芯片企业在中国等特定国家扩建或新建拥有先进技术的工厂,违反规定的公司需要全额退还联邦补助款。可以看到,中美之间的科技竞争进一步加剧。2022年10月,美国商务部也出台了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打压再次升级。

近年来,为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技术自主可控,我国不断加大在基础理论与底层技术方面的投入。“十四五”规划首次设置了“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的指标,提出到2025年基础研究经费占比要达到8%以上。预期未来,我国将继续大力加强对关键领域基础研究的投资与政策支持。据了解,中国基础研究经费90%以上都来自政府和高校,企业在基础研究上面的投入比例仅占3.8%,私人非营利机构等其他社会力量的投入基本为零。反观其他发达国家,企业在基础研究经费上的投入基本都在20%以上,韩国甚至接近60%。

毕马威中国客户与业务发展主管合伙人江立勤称,未来中国需要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确保国家安全之间实现合理平衡。近年全球自然灾害多发、粮食和能源价格高企、金融市场波动加大,而地缘政治进一步加大了政府、企业和居民应对这些挑战的难度,增大了全球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同时,地缘冲突也带来了一系列经济、金融、科技等领域的限制措施,使得安全的重要性不断上升。未来我国需进一步健全国家安全体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确保粮食、能源以及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

数字贸易正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球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

2022年12月11日,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杭州开幕,大会以“数字贸易 商通全球”为主题,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以数字贸易为主题的国家级、全球性专业博览会。

在世界银行2022年公布的最新宜商环境评估体系中,数字贸易与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在重要性上已经提升至同一高度。世界贸易组织(WTO)指出,到2030年,数字技术将累计使全球贸易增加34%;发展中国家利用数字技术发展,贸易份额能从2015年的46%上升到2030年的57%。

全球可数字化服务贸易不仅增长迅速,而且在疫情给传统服务贸易带来冲击的大背景下,依然表现出较强韧性。疫情全球暴发的2020年,数字贸易占服务贸易的比重高达61.2%,创下了有史以来最高值。疫情加速了传统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和新兴数字服务产业发展,例如,金融、保险、教育等正加速由线下转到线上,在线办公、短视频、云计算等新兴数字服务产业获得了发展机遇。

从竞争格局来看,全球数字贸易集中度较高,自2014年至2020年,前十大经济体的进出口量占比都超过50%。中国在电信计算机领域从2015年排名第七上升至2020年的第三名,占比9%;在知识产权领域,首次进入世界前十大出口国,排名第九。

中国数字贸易进出口规模在过去十年内总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2020年内地可数字化服务贸易的规模在105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名中位列第五,十年来首次跻身前五,成为前五强中唯一的一个发展中经济体。然而,从占服务贸易的比重来看,中国可数字化服务贸易占服务贸易比重虽然自2015年起稳步提升,但2020年的占比(44%)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2%),这意味着我国在可数字化服务贸易领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普华永道中国区域经济主管合伙人张立钧表示,全球正加速迈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成为引领服务贸易蓬勃发展的强劲动力。以数字贸易为核心的全球贸易竞争格局正在重塑,贸易价值链分工正在调整,数字贸易规则主导权争夺日益激烈。加快推进以数字贸易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将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级、形成新的国际竞争能力体系。中国可用多元统筹的思维来布局数字贸易的发展,积极研究数字贸易的国际规则,规划数字贸易的发展内容,做好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布局。

普华永道中国综合商务咨询主管合伙人于勃表示,对标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如RCEP和DEPA),是开展国际间数字贸易开放合作的基础;立足区域定位与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核心产业,促进贸易与产业融合发展是核心目标;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服务与治理并重是数字贸易发展的有力支撑。

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同时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如今气候与环境相关风险已是全球面临的最主要中长期风险,其引发的相关自然灾害与经济损失也有显著增加,所以加速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共识。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持续推动相呼应,国际机构在积极推动可持续信息披露立法。

双碳目标驱动下,中国企业将环境、社会与治理(ESG)融入公司发展战略之中。有专家称,全球可持续披露标准和可持续金融新框架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最新趋势值得关注:一是在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的立法领域,欧盟走在了国际前列。 2022年11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分别审议通过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提案,取代2014年出台的NFRD。二是全球正在快速建立一套全球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在国际证监会组织和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的支持下,于2021年11月宣布成立,并在2022年3月推出了征求意见稿。目前来看,ISSB已经发布的气候相关披露将要求企业应进行温室气体范围3的披露,也就是除了企业自身运营产生的温室气体之外,其上下游价值链的排放,同时要求企业开展气候情景分析,评估企业短中长期内的气候韧性。三是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框架的进一步完善。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2年排放差距报告》,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预计每年至少需要4—6万亿美元的投资。

根据相关研究,到2060年,中国的非化石能源将由目前的不到20%增长到80%以上,由配角成为主角。从成本角度看,作为存量的传统高碳能源,尽管仍有一定的减碳空间,但潜力具有累退性,越往后空间越小,难度相应加大,成本加快上升;另一方面,作為增量的低碳或零碳新能源,随着产量扩大、技术改进,成本下降加快,部分产品绿色溢价由正变负。由于成本上的变化,新能源替代老能源的减碳成本优势增大,进而加快新老能源比例的转换进度。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解读如何实现减碳与增长双赢时表示,中国能源和经济绿色转型应走一条“增量优先、以新代旧、激励创新、市场驱动”的转型之路。要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制度规则和政策体系,建立以碳排放“双控”为目标,减碳与增长双赢的核算方法和运行机制。

以氢能为例,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2022年上半年,氢能行业股权融资延续火热,共发生融资事件21笔,融资金额15.9亿元,融资数量和金额分别比往年同期增加50%和137%。氢能作为高效低碳的能源载体,绿色清洁的工业原料,在交通、工业、建筑、电力等多领域拥有丰富的落地场景。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正不断加强可持续发展,加大对ESG的关注,新能源投资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低碳转型已达成可持续发展共识,ESG披露要求不断完善。这就要求中国企业,尤其是全球布局或者深度参与全球供应链的大型企业要提前布局,对标行业头部和国际同业,开展全面评估,完善相关ESG战略应对,提升企业对社会和环境的积极影响,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在双碳政策背景下占领市场先机。

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近年来,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着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数据要素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加速器和经济增长的新源泉。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话题已经热了很多年,而数据要素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及企业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数字经济高速发展背后是整体技术能力的支持,融合了算法、算力和数据。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在很多新的技术领域已经逐渐走在世界前沿,并逐步开始了规模化的商业应用。在2022年发布的《毕马威全球新兴技术调查报告》中,99%的受访高管表示已经从数字化投资中获得了回报,其中66%的高管认为非常有效。

现实中,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正加速互融。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发展更具现实意义,新兴技术发展不断推动数字化浪潮日新月异,业务场景不断开拓创新,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产品升级、体验模式创新。整体上来看,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已经开始加速互融,相较于过往的零星渗透、点状接壤,正在朝着面式融合和生态创新方向发力。应用场景在汽车、制造、农业领域较成熟。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智能网联产品的普及化,数实融合型人才的高度涌入和参与使得研发生产作为比较典型的成熟场景。制造领域,数字孪生工厂的建立、硬件设备的互联互通、管理的实时交互等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精度。农业领域,基地数字化、农户组织规范化、智慧分拣和数字物流作为数字乡村比较特色的成熟新模式,真正体现出数实融合的价值。

越来越多的企业从创办之日起,就已牢牢扎根在数字生态之上,比过往大量传统企业都具备先发优势,而数字原生企业也在朝着回馈实体经济方向持续发展。

在行业赛道方面,从门店到工厂、从餐桌到土地、从交互数字世界到进入虚拟世界,各产业链已经逐步往上游回溯,人们希望整条链上都需具备数字能力,这是“源头的深度渗透”。在终端形态方面,从C端快速过渡到B端与G端。数字化转型的下半场,除了频率高的个人消费端数字化,生产方式、基础设施、政务服务等的数字化正加速到来。

2023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迎来生效实施一周年。RCEP正成为2023年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一个巨大的稳定因素。

一年来,RCEP大幅提振地区经济复苏信心,为区域乃至全球贸易投资增长注入强劲动力。而2023年1月2日,则是RCEP对印度尼西亚正式生效的日子。至此,RCEP从2022年年初于10国生效实施,实现了目前的14国“携手”。

2022年1—11月,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达11.8万亿元,同比增長7.9%,显著高于同期中国与欧盟、美国贸易增速,占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比重达30.7%。2022年11月,在印尼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中国车企生产的首款新能源全球车Air ev(右舵版)在当地正式下线并成为峰会的官方用车。

一年来,为顺利落地实施RCEP,商务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商务部专门开展了RCEP系列专题培训,覆盖全国所有省区市,涵盖所有重点行业领域。为落实《指导意见》,各省区市相继出台了高质量落实RCEP的若干措施,中国贸促会、各地海关以及各省区市也举办了RCEP政策解读及利用系列培训班。

中国贸促会贸易推广交流中心主任闫芸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总体而言,RCEP有助于深化区域经贸合作,巩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构建更加便利和友好的区域营商环境。在RCEP货物贸易领域,企业主要通过申请RCEP原产地证书来享受关税减免优惠。在我国,原产地证书的法定签发机构共有两家:中国海关和中国贸促会。截至2022年12月15日,全国贸促系统签发的RCEP原产地证书超过15万份,涉及商品总金额66亿美元,主要集中在纺织、化工、机械等行业,预计可以为我国产品在RCEP进口成员国减免关税约1亿美元。其中,日本为最大的目的国,占到了总量的近94%。

除了关税减免红利逐步释放,RCEP另一个突出的优势是发挥原产地累积规则的作用。闫芸表示,RCEP使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的双向流动更加流畅,形成了我国更具有成本优势和韧性的RCEP区域双循环空间。这对于我国企业突破国内市场的局限和国际大循环的不稳定性,更好地融入到区域价值链体系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RCEP对印尼生效,中国香港申请加入RCEP的相关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多数成员国都会在每一个新的年份履行包括降低关税、扩大市场准入、减少壁垒等更多承诺。这些承诺会降低各类要素在区域内配置的成本和难度,推动形成新的贸易投资机会。随着成员国对RCEP的运用能力不断纯熟,将会吸引更多新成员加入。

可以看到,2023年中国将以RCEP为新起点,与更多贸易伙伴商签自贸协定,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进一步提高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市场开放水平,参与数字经济、环境保护等新规则议题谈判,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猜你喜欢

贸易数字化数字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贸易统计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