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UCG+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检测在AMI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3-02-27王鹏川朱成朔孟庆红

广州医药 2023年2期
关键词:标志物病情心肌

王鹏川 朱成朔 孟庆红

1 开封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开封 475000)

2 开封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开封 4750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为常见心肌供血障碍病变,起病急且病死率高,因此及时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对改善AMI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1]。现阶段,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I)、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等心肌细胞损伤标志物为心肌损伤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常用指标,可反映心肌组织缺氧、缺血性受损程度[2]。但单一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易受临床检测条件影响,易发生漏诊、误诊。临床研究显示,多种心肌损伤性疾病发病早期血流动力学参数存在改变,可采用超声心动图(ultrasonic cardiogram,UCG)定位梗死部位,有利于AMI临床诊断[3]。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AMI患者,旨在观察UCG+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检测在AMI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74例AMI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5例疑似AMI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36例,女38例,年龄55~76岁,平均(65.71±4.87)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29 kg/m2,平均(23.42±2.30)kg/m2,吸烟24例,饮酒26例;对照组男32例,女33例,年龄56~78岁,平均(66.18±4.96)岁,BMI 17~29 kg/m2,平均(22.95±2.59)kg/m2,吸烟21例,饮酒24例;2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AMI相关诊断标准[4];存在心肌缺血相关症状;血清心肌酶学指标>正常水平2倍;UCG显示病理性Q波;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了解本研究并当面签订同意书。(2)排除标准:存在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异常;存在心肌炎等其他心脏病变;存在恶性肿瘤;下肢静脉、脑、肺等近期发生栓塞;伴有精神障碍。

1.3 方法

1.3.1 UCG检查 采用心脏超声诊断仪(美国GE公司,型号:Vivid 7),探头频率:2~4 MHz,对心脏各血管内径、房室腔大小进行常规测量,计算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壁厚度及血流速度等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左室收缩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增加≥1倍、室壁运动异常诊断为阳性。

1.3.2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 分别抽取两组4 mL外周静脉血,离心(2 000 r/min,5 min),取上清液,置于-80 ℃冻存,采用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型号:MINI-VIDAS),以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K-MB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T-proBNP、cTnI、H-FABP水平;以CK-MB>25 U/L,NT-proBNP>450 pg/mL(≥75岁)、>125 pg/mL(<75岁),cTnI>0.35 pg/L,H-FABP>2.5 μg/L为AMI诊断标准。

1.4 观察指标

(1)对比UCG检查结果。(2)对比2组入院后0~2 h、2~12 h、12~24 h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包括CK-MB、NT-proBNP、cTnI、H-FABP。(3)分析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与AMI患者病情的关联性。(4)分析UCG+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检测对AMI患者的诊断价值。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UCG检查对比

UCG检查结果显示,LVESV、LVEDV增加≥1倍,心室壁运动异常者,观察组有64例;对照组有6例;观察组阳性率86.79%高于对照组9.23%(χ2=82.618,P<0.001)。

2.2 2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对比

对照组入院后各时间段CK-MB、NT-proBNP、cTnI、H-FAB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后各时间段CK-MB、NT-proBNP、cTnI、H-FA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对比

2.3 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与AMI患者病情的关联性

Spearman相关分析可知,血清CK-MB、NT-proBNP、cTnI、H-FABP水平与AMI患者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1=0.648,r2=0.692,r3=0.704,r4=0.683,P<0.05),见表2。

表2 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与AMI患者病情的关联性

2.4 UCG+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检测对AMI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ROC曲线分析显示,UCG+血清CK-MB、NT-proBNP、cTnI、H-FABP联合检测对AMI患者的诊断敏感度(85.14%)、特异度(100.00%)较高(P<0.05),见表3。

表3 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检测对AMI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3 讨 论

AMI发病主要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栓,造成冠状动脉血管堵塞,心肌供血不足且需氧量增大,加之动脉痉挛等,导致心肌组织缺氧、缺血性损伤、坏死,主要表现为胸部剧烈、持续性疼痛,甚者可引发休克、心力衰竭等,病死率较高,预后差[5]。因此,早期诊断对临床方案制定、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是AMI诊断常用检测方式,本研究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K-MB、NT-proBNP、cTnI、H-FABP水平与AMI患者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提示血清CK-MB、NT-proBNP、cTnI、H-FABP应用于AMI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钱净等[6]在研究心肌损伤标志物于A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中持相似观点,表示多种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应用于AMI诊断价值较高。CK-MB、cTnI均分泌于心肌细胞,AMI患者心肌细胞发生缺血缺氧损伤,CK-MB、cTnI大量释放,其中CK-MB水平于AMI发病6~8 h上升,cTnI水平于发病6 h后升高,因此早期检测诊断中易发生漏诊,诊断率较低[7]。NT-proBNP属神经激素,其水平主要因心肌收缩障碍加大心脏负荷而上升,但若心肌发生缺血但未坏死,NT-proBNP水平亦呈升高趋势,故诊断AMI易发生误诊[8]。H-FABP作为心肌损伤早期标志物,其分子量(约14 kD)较CK-MB、cTnI小,主要于AMI发病2 h产生,24 h水平降低,峰值为发病6 h时,因此其应用于早期AMI诊断具有较高价值[9]。但血清CK-MB、NT-proBNP等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应用于AMI诊断,其结果受检测时间、方法等因素影响,进而影响诊断价值,因此对AMI诊断具有一定辅助作用,但无法单独作为诊断指标[10]。

AMI患者病情进展过程中室壁节段性运动发生改变,梗死局部心肌张力下降,出现舒张期向内、收缩期向外的矛盾运动,引发心室血流异常[11]。UCG为心血管疾病常用检测方式,以超声测距,对心室、心壁等结构活动性进行监测,具有无创性,可用于AMI病情诊断及预后评估[12]。本研究经ROC曲线分析显示,UCG+血清CK-MB、NT-proBNP、cTnI、H-FABP联合检测对AMI患者的诊断敏感度(85.14%)、特异度(100.00%)较高(P<0.05),可见UCG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AMI诊断效能。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UCG检测特异性较高,但对非透壁性AMI检出率较低,对较小梗死及心室壁运动异常难以有效诊断,具有一定局限性,需结合其他检测以提高诊断率[13]。

综上所述,UCG+血清CK-MB、NT-proBNP、cTnI、H-FABP等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检测应用于AMI患者有利于提高诊断敏感度、特异度,诊断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标志物病情心肌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复合心肌补片对小鼠梗死心肌的修复效果观察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MR-proANP:一种新型心力衰竭诊断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