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外科手术患儿围术期采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3-02-27高丽英

人人健康 2023年1期
关键词:普外科围术人性化

高丽英

(宁县人民医院 甘肃庆阳 745200)

普外科作为医院当中的重要临床科室之一,其对疾病的治疗方法往往以手术为主。对于普外科而言,对患者进行围术期的护理能够提升手术的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当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同时能够加强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1]。对于普外科接收的患儿而言,由于患儿年龄相对较小,自身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住院治疗时,面对病房以及家长无法陪同的手术室时,其反抗心理较强,因此无法实现对治疗的依从性,使患儿的治疗无法进行,最终导致治疗的效果下降[2]。本文通过对普外科患儿围术期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得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将本院普外科近年来收治的手术治疗患儿作为研究的对象,在患儿当中随机抽取60 例进行分组,通过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 例。

观察组男性18 例,女性12 例;平均年龄(7.16±1.27)岁;体重(21.25±5.30)千克。

对照组男性17 例,女性13 例;平均年龄(7.21±1.28)例,体重(21.39±5.18)千克。

观察组患儿围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通过对两组进行临床基础资料的对比,患儿性别、年龄与病情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进行研究。

纳入标准:患儿经临床诊断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患儿家属知晓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儿无严重药物过敏史。

排除标准:患儿存在严重重要器官疾病;患儿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患儿对手术无法耐受。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围术期常规护理的方法。在术前为患儿家属讲述手术的注意事项,手术过程中对患儿的生命体征以及病情的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在患儿术后对手术切口处进行密切的观察[3]。

观察组在应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前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与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为家长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以及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使患儿家长能够对手术产生直观的印象,同时与患儿进行沟通,使患儿能够与护理人员产生良好的交流,进而建立信任[4]。通过对患儿以及患儿家属全面的交流,在与患儿家属沟通的过程中对患儿的特点进行记录,根据患儿的性格以及体质等情况,对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罗列与分析,从而制定最为有效的护理措施[5]。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对于疼痛的敏感程度与成家人相比较高,因此在术后可能出现疼痛无法耐受的情况,因此需要运用各种方法使患儿能够减轻对疼痛的注意力,使患儿的疼痛的感觉可以被减轻,使患儿治疗依从性得以提升。在患儿进入手术室时,通过与患儿建立的信任关系,患儿在进行手术时能够减少哭闹等抗拒行为,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患儿在手术后由于存在手术切口,且患儿在疼痛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出现哭闹、躁动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当对患儿进行疼痛护理,根据患儿的疼痛评分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患儿疼痛较为严重时可以遵医嘱运用镇痛药物,改善患儿的哭闹情况。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在患儿手术后应当极力避免患儿进行大幅度的身体活动,同时避免患儿出现大哭、大闹的情况。在手术24 小时后,患儿疼痛减轻的情况下,可以鼓励患儿进行早期的床下活动。护理人员通过对患儿家属进行饮食指导,使患儿能够在手术后进行正确的饮食,在患儿排气后给予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从而使患儿的术后康复效果得到保障。

1.3 观察指标

通过对两组患儿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患儿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从而对普外科患儿围术期运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使用SPSS21.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疼痛分析

观察组疼痛评分对比对照组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术后疼痛评分对比

2.2 术后并发症分析

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比对照组患儿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

2.3 术后康复情况分析

观察组的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术后康复情况

2.4 患儿家属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3 讨论

由于普外科患儿的年龄相对较小,自我认知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反抗行为,甚至可能导致手术无法正常进行,使手术治疗的效果大打折扣。患儿在手术过后无法对疼痛进行耐受,在患儿家属对其过分溺爱时,往往可能导致患儿的行为无法被有效制止,导致患儿的切口出现破开的情况,患儿身上的管路也可能出现脱落,对患儿产生二次的创伤,从而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导致临床冲突的出现。在患儿术后康复的过程中,由于传统护理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患儿出现并发症的概率相对较高,在患儿家属对并发症的认识不足时,就可能导致患儿出现危险,严重时可能导致患儿出现切口感染,甚至危及到患儿的生命安全[6]。

在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尤其是患儿围术期的护理时,就应当采取更加人性化的护理,通过运用人性化护理对普外科手术围术期患儿进行护理,在患儿入院时,根据患儿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根据患儿的性格以及身体状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从而使患儿在围术期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得到改善,减轻患儿可能出现的反抗情绪。通过对护理方案的制定,能够有效的处理围术期当中患儿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使患儿的手术能够按照正常的流程进行,从而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对于患儿而言,由于病房以及手术室都是完全陌生的区域,因此在入院治疗以及进行手术之前,患儿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恐惧、焦虑的心理,甚至可能出现哭闹、抗拒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通过人性化护理,与患儿之间产生信任的关系,使患儿在害怕时能够与护理人员进行诉说,并且通过护理人员与家长鼓励与交流,在交流中主张对患儿进行鼓励,使患儿加强自身的自信心,从而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患儿在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对患儿的生命体征以及患儿的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避免手术过程中出现问题。在患儿手术后,由于患儿对术后疼痛的耐受程度较差,因此可能出现哭闹、躁动的情况,同时由于患儿手术切口处于刚刚缝合的状态,在患儿的哭闹中可能崩开,因此就需要护理人员以及患儿家属对患儿进行安抚,护理人员通过疼痛护理减轻患儿的疼痛感,当患儿躁动较为严重时,可以遵医嘱运用镇定药物,避免出现伤口裂开等情况。护理人员通过人性化护理的方法,通过运用注意力转移等方式,使患儿的疼痛感得到减轻,从而改善患儿术后的躁动、哭闹等情况。患儿手术后,护理人员应当对患儿的引流管进行密切观察,避免患儿因活动导致引流管脱落,对患儿造成二次的创伤。对于手术后的患儿,护理人员通过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方法,使患儿家属对患儿术后的体位以及干预方法进行讲解,使患儿家属对患儿在术后所出现的情况能够有基础的掌握,减轻患儿家属的紧张心理。对于术后的患儿,护理人员应当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与指导,使患儿家属掌握正确的饮食方法,患儿在康复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最为有效的营养摄入,使患儿的术后康复速度得到提升,同时使患儿家属能够对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了解,在患儿出现并发症时及时向医护人员进行报告,使患儿的并发症能够得到及时处理,从而提升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减少患儿并发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在围术期应用人性化护理,不但能够减轻患儿的术后疼痛感,也能有效的提升患儿的康复效果,减少住院的时间,使患儿在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被有效的降低,提升患儿家属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对普外科围术期护理治疗的提升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临床护理当中应当被广泛的应用。

猜你喜欢

普外科围术人性化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