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护理在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取石围术期的运用效果分析

2023-02-27王思元居敏婕徐晓雯

人人健康 2023年1期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风险管理

王思元 居敏婕 徐晓雯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外科 上海 201100;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儿科 上海 201100;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老年科 上海 201100)

伴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钬激光碎石术已逐步运用在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中,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小的创伤性,患者术后恢复快,是常用的碎石治疗方案之一[1]。而输尿管结石内多存在大量的细菌,导致术后容易出现发热、肾假性动脉瘤以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对预后造成严重的影响[2]。风险管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方式,即医护团队对于潜在和现存的医疗风险进行评估和处理,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出现的概率[3]。因此本次试验挑选77 例我院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研究风险管理护理在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取石围术期的运用效果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的对象

挑选2019 年4 月~2021 年4 月我院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77 例为此次试验的对象,根据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分为实验组30 例和对照组47 例。

实验组男性16 例,女性14 例;年龄41~67 岁,平均(54.85±2.15)岁;病程1~4 年,平均(2.88±0.43)年。

对照组男性25 例,女性22 例;年龄40~68 年,平均(55.12±2.09)岁;病程1~4 年,平均(2.91±0.39)年。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方面可比,P>0.05。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输尿管结石的确诊标准者;(2)第一次实施钬激光碎石手术者;(3)临床资料完整者;(4)经过CT 或者X 线检查明确输尿管结石,可配合护理者。

排除的具体标准:(1)患者文化水平较低无法配合问卷调查;(2)患者具有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并不能配合此次试验的调查;(3)患者临床资料方面并不完整;(4)患者的依从性不好,不能配合此次试验的护理;(5)患者伴有免疫或是血液系统方面的疾病。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相关审批并通过。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健康教育、术后指导、并发症预防以及利尿护理。

实验组给予风险管理护理。创建风险管理的小组,定制人性化且科学的风险管理相关措施。(1)病情管理:加强护理人员对于疾病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对于病人的病情进行评估,同时与病人和家属沟通,进行积极的预防;(2)并发症管理:在明确病人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危险因素时,针对性地加强对于该类病人的指标检测,并以健康宣教的形式促进病人和家属对于并发症的认识和了解;(3)生活管理:需要为病人创建个性化和科学性的饮食方案,确保病人均衡营养;(4)心理管理:根据病人的自身状态,与病人进行单独交流,从而预防病人可能发生的焦虑、抑郁情绪;(5)护理团队的管理:强化对医护人员的管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促进医护人员对于风险的应对能力,提高对于护理风险的预防。

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指标。医护人员详细地将两组病人的临床相关指标记录下来,包括手术具体的时间、术中具体的出血量、术后第一次下床具体的时间以及住院具体的时间。

1.4.2 焦虑抑郁。医护人员分别于护理前后对其进行评分,焦虑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该量表>50 分、≤60 分为轻度焦虑;>60 分、≤70 分为中度焦虑;>70 分为重度焦虑[4]。抑郁则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该量表>50 分、≤60 分为抑郁焦虑,>60分;≤70 分为抑郁焦虑;>70 分为抑郁焦虑[5]。

1.4.3 并发症。医护人员对病人护理期间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统计。

1.4.4 护理满意度。于护理结束时由病人对护理满意度实施相关的评价,包括不满意、一般满意和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临床指标对比()

表1 两组病人临床指标对比()

组别 具体的手术时间(min) 术中具体出血量(ml) 第一次术后下床具体的时间(d) 具体的住院时间(d)实验组(n=30) 77.25±5.58 167.05±5.77 2.71±0.61 6.16±0.71对照组(n=47) 84.69±5.61 210.57±5.44 5.57±0.73 8.57±0.57 t 5.686 33.435 17.838 16.425 P<0.001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护理前后抑郁焦虑具体的情况对比

护理后,两组SAS 和SDS 均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更低,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具体的情况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具体的情况对比(,分)

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实验组(n=30) 64.77±2.34 48.63±2.32 65.63±2.34 47.78±2.29对照组(n=47) 65.21±2.42 51.99±2.43 64.99±2.28 52.69±2.32 t 0.788 6.020 1.189 9.101 P 4.33 <0.001 0.238 <0.001组别

2.3 住院期间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3。

表3 住院期间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方面对比

与对照组满意度相比,实验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目前对于输尿管的结石病人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可改善病人的疼痛以及生活质量[6]。但由于尿路结石围手术期存在潜在的风险,对于护理的要求较高,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方式并不理想[7]。本次研究因此进行讨论,为临床上输尿管结束围术期护理提供参考。

风险管理是以识别和评估的形式发现护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创建系统性和针对性的预防手段[8]。但目前关于风险管理运用在尿路结石围手术期仍较少,本此试验结果发现,实验组病人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提示,风险管理可有效促进患者预后恢复。患者对于疾病和未知存在恐惧的心理,术后极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的负面情绪,对预后也存在一定的影响。而本次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给予心理管理,对于可能引起患者抑郁和焦虑的负面情绪进行预防;并且为患者和家属讲解输尿管结石的知识以及术后可能存在的风险而消除对于疾病的恐惧[9]。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患者SAS 和SDS 均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显著更低。可见,风险管理护理也能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情况。风险管理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同时明确可能引发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对患者的血清指标进行密切监测,生活上也需要避免摄入高脂肪和辛辣的食物[10]。本次试验的结果得出,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出现概率方面,实验组患者更低。这也进一步证实了风险管理护理对于患者并发症的预后效果。另外,对于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相比,实验组更高。分析原因是风险管理的护理质量显著更高,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对于风险的应对能力以及责任心,同时要求与患者积极沟通,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护理在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取石围术期的运用效果较高,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输尿管结石风险管理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冰糖葫芦也会引起胃结石!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66例临床分析
开放手术辅助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结石14例
胃结石伴食管嵌顿1例报道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