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2023-02-26赵丽茹

学习与探索 2023年8期
关键词:宜业宜居现代化

吕 捷,赵丽茹

(中国人民大学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 100872)

一、引言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是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而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根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1]。“十四五”时期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实现历史性转移,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的历史方位,做出了“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战略部署。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农”工作新篇章自此开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什么样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一个历史性课题。”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发展和城乡关系演变,乡村建设的基本内涵不断得到丰富。现阶段,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就是要加快补齐我国乡村发展建设的短板,切实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再次彰显了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重点的农村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4],更是在“大国小农”背景下实现强国建设的根本路径[5],也必将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语境,在朝着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中的“到2035年取得决定性进展”目标进军的历史阶段,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重要抓手。

已有关于乡村建设的相关文献为本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现有研究主要从梳理我国百年乡村建设的历史脉络[6][7][8]、构建评价乡村建设成效的指标或模型[9][10][11]、阐述我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选择[12][13]等角度进行了探究。但总体而言,有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无法为新征程中建设农业强国,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带来强有力的思想和实践指导。尽管有学者从改进污水治理[14]、改善农房质量[15]、加强组织保障[16]等角度对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进行了研究,但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特征,系统分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理论内涵及其重点任务的总体性研究相对较缺乏,其内涵、重点任务、政策保障等都需进一步探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并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列为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可见,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主要任务的农村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因此,在梳理我国乡村建设演变历程的基础上,系统把握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历史方位和基本内涵并探究其重点任务的政策保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和基本特征,分别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历史方位及其内涵、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宜居”目标的重点任务、建设“宜业”乡村的实践路径及“和美”乡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四个维度,系统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我国乡村建设面临的重点任务及内在要求,进而为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政策参考。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建设的实践逻辑

立足于不同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领域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的演变历程[17]。乡村建设作为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战略任务,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建设的历史逻辑决定了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然取向。我们党高度重视乡村建设,一以贯之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农村建设思想,深刻把握乡村建设规律。服务于不同阶段国家发展战略和城乡关系要求,我国乡村建设道路在现实与历史交织的过程中逐级演进、螺旋上升,经历了动态演变。在我国乡村建设历史演变进程中,如何从建立与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水平、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健全提升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效能等方面,切实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将农村建设为安居乐业的家园,是贯穿我国乡村建设实践的核心逻辑。尽管我国乡村建设经历百年实践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随着时代发展,乡村治理失序、缺乏内生动力等“四化”不同步、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相继而来。为更好地把握新时代我国乡村建设的总体方略,必须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农情,从乡村建设的历史脉络中汲取有关实践逻辑的经验。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村建设实践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围绕乡村建设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这一时期的乡村建设以政府主导为主。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处于恢复阶段,农村凋敝,百废待兴,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9.36%,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0%,(1)数据来源于宋洪远总主编,王景新、冯开文、车裕斌本卷主编:《近代以来中国农村变迁史论(1949—1978)》,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335页。解决农村农民问题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以粮为纲的单一农业生产方针指导下,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经历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再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的发展过程[18]。国家通过拨款及集体经济自身的积累,加大了对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保障农业“四化”的实现,农业基础设施和农用工业得到了较大改善:这一时期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建设投资达760余亿元,灌溉面积达7亿亩[18]。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演变,我国传统小农经济同社会主义工业化之间的矛盾突出,制约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解决这一突出矛盾,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明确指出,“农业集体化或社会主义化是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遇困难的前途”,“农业学大寨”成为这一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指导思想。1953年至1958年,农业合作化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1958年已有约90%的农户加入了高级合作社,农业合作化程度不断提高。“集体化”生产方式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劳动力生产力的主动性,破坏了生产关系[19],但这一阶段的积累,使得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1978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1750万千瓦,相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了约637.6倍[18]。但受制于建立完备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这一客观发展要求,这一时期我国乡村建设主要围绕农业现代化展开,政策方针主要服务于恢复和加强农业生产力,致力于解决农村地区的贫困和温饱问题,在实践中并未涉及农业农村领域的综合性发展目标,乡村建设总体上呈现粗放型特征[20]。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乡村建设路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的“两个飞跃”是这一时期我国农业农村改革的指导思想,以恢复农业和村集体生产经营能力为出发点的双层经营体制改革成为这一时期我国乡村建设的突出特征,开启了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的加速期。1982年开始连续发布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建立起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科学推进农业生产为基本内容的农村改革模式。随后,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指导政策,有力促进了城乡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的流动,农民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得到激发[21]。

但随着城市改革的快速推进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乡村建设再次被边缘化,城乡二元矛盾越来越突出。据相关统计数据,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高达3.22倍,乡村建设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短板。为扭转乡村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并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本建设要求。随后出台的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为取向的系列中央一号文件,在政策安排上调整为主动谋求乡村建设与发展,主要措施包括废止农业税、实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财政支农等,我国正式进入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此阶段我国乡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医疗、教育和养老等公共服务也被纳入国家整体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乡村建设重心开始向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转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的乡村建设实践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乡村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生产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党中央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作出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22]的重要研判,对我国乡村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赋予了其更加丰富的内涵。在此背景下,我国乡村建设的实践逻辑从注重单维度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转向促进农村居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20]。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乡村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对乡村综合价值的追求成为这一时期乡村建设的主要思想,美丽乡村建设就此启动。

党的十九大致力于巩固和提升新农村建设成效,进一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的目标任务。按照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的要求,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更注重以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乡村整体发展进步,进而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自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来,乡村建设不断被赋予新的发展内涵。《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的发布,进一步突出了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础性工作的重要性。2020年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纵深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第一次被写入中央文件。

“十四五”时期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导向更加鲜明。2021年3月发布的“十四五”规划首次强调了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要建设美丽宜居乡村。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进一步从基础设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治理角度,分别提出“建设宜居宜业乡村”“建设绿色美丽乡村”“建设文明和谐乡村”的目标。随后出台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对健全乡村建设的实施机制做出明确要求,提出“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对未来乡村建设如何推进作出了具体安排。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成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部署了“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战略任务,首次赋予乡村建设“和美”的内涵。这是党中央对正确处理工农城乡关系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体现了我们党对乡村建设科学规律的更深领悟,不仅构成了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更是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的内在要求[23]。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宜居宜业乡村”“绿色美丽乡村”和“文明和谐乡村”等乡村建设的重点任务进行系统整合,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并专辟一章对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进行布局谋划,明确了新征程我国乡村建设的迭代升维目标。

通过探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建设的历史脉络和实践逻辑,可见服务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国家发展目标,乡村建设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尤其是新时代以来,随着我们党对乡村建设基本规律认识的深入,乡村建设目标不断创新演变,完成了从建设“美丽乡村”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持续实践,总体上完成了从建设满足生活温饱的生存型乡村向建设满足全面小康生活的发展型乡村的跃迁[24]。具体来看,在内容层面,从注重某一方面发展转向注重全面发展;在建设主体层面,从主要依靠政府力量转向全社会广泛参与;在建设方式层面,从分开部署城乡建设转向统筹城乡融合发展。

三、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基本内涵和重点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不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经验看,如何协调城乡关系是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普遍问题,直接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得失成败。“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25],因此,我国的乡村建设始终内嵌于现代化整体进程之中。针对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战略及城乡经济发展状况,党中央提出了具有不同历史意义的城乡发展理论。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到《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再到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我国乡村建设的思路总是与时俱进,体现了我国乡村建设更高水平、更高阶段的要求,乡村建设内涵不断得到拓展。在此背景下,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特征,探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基本内涵和重点任务的逻辑关系,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进而保障“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基本内涵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容,乡村建设始终贯穿其中,随着我们党对乡村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入,乡村建设的内涵不断得到充实。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战略目标,体现了我国乡村建设持续全面、深入的发展观,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建设发展的迭代升维目标。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促进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将乡村和城市同样视为现代化的基本场景和经验载体,涵盖全方位、多层次的目标体系,强调动态协调的系统理念,不仅追求农村物质文明富足,还关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所要求的共同富裕、物质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特征的重要保障。具体来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更多体现为农村现代化的相关内容,也包括部分涉及城乡融合的农业现代化内容,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重大论断的有力举措。

“宜居”是衡量“农村美”的首要标准,更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所要求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特征的重要回应,农村应逐步实现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重点包括农村基本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及人居环境等保障农民拥有舒适便捷生活的相关建设要求,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与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综合整治,增强乡村的舒适度和吸引力。“宜业”不仅是保障“农民富”的重要前提,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特征的重要途径。在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以县域为切入点,带动农业农村发展是促进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的主要途径,需构建相应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建立完善的一二三产业融合体系,增加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的机会,使得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共享乡村建设发展红利。“和美”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价值追求,是达到“农村美”“农民富”的理念保障。“和”与“美”相互交融是我国乡村建设的应有之义,更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物质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特征的积极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营造安定祥和的农村社会环境成为必然要求。立足新时代我国乡村建设“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的基本要求,我国乡村建设不能只注重经济物质生活等“硬件”的改善,还需在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等“软件”上下功夫,逐渐在农村形成积极向上的文明风尚,打造和美的乡村生活共同体。

(二)保障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政策机制设计

推动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乡村规划布局,有针对性的村级规划编制是合理推进乡村建设进程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党和国家制定政策积极推动乡村建设工作,加速了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乡村建设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受村民参与机制不健全、标准化政策评估指标适用性差及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等因素的负面影响,我国乡村建设出现了村庄规划主体过于单一、“千村一面”、规划缺乏合理性等问题,对我国乡村建设实践效果产生负面影响,与现阶段我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目标不符。为解决现存困境,乡村建设亟须完善相应的顶层设计。

1. 坚持系统思维,统筹谋划乡村建设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涵盖面非常之广,必须久久为功,需要建立健全长效常态化管理制度稳扎稳打推动建设进程。首先,需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城乡要各美其美、协调发展,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消除制约“人、地、钱”等要素在城乡之间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26]。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需将农村现代化置于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整体语境中系统推进,进一步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发挥市场在城乡要素匹配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防止要素从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其次,村庄建设规划须科学合理,在系统架构内理顺内部结构。应跳出乡村本身,着眼城乡统筹发展大局,通盘考虑城乡发展现状与演变规律,进而拓展乡村建设规划的内涵。如通过给予县一级政府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发挥县域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主阵地作用,城乡联动谋划,强化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在县域内的统筹布局。

2.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推动参与对象的多元化。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过程中,必须攻克农民主体性缺失的难题。据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乡村居住人口为5.1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6.11%,数量庞大、居住分散的农村居民是乡村建设过程中义务的承担者,同时也是乡村建设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因而鼓励农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工作十分必要。但由于农民缺乏参与实践的自主性,导致乡村建设参与主体单一化成为乡村建设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为落实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总体要求,乡村建设项目需与当地农民的迫切需求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秉承“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原则,确保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27]。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完善农民参与引导机制,引导督促农民全程参与乡村建设,把农民满意度作为衡量乡村建设成效的重要依据。除确保农民参与积极性外,还应推动参与对象的多元化,使乡村建设从“单边主导”走向“开放协同”的村民参与模式。即村民作为主体参与具体规划,政府部门承担政策制定者角色,村委、村民、政府和建设单位等利益相关者形成合力,以调动最广泛的社会资源参与,建立健全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乡村建设实施机制。

3.科学界定村庄类型,差别化梯次推进乡村建设。首先,需科学评估乡村类型。我国村落形态各异,各村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存在较大差异,在乡村建设过程中若生硬套用已成熟的发展模式,机械复制规划编制和具体方案的设计程序,必然带来浪费资源、“千村一面”的问题。新时代乡村建设的关键是控制建设的合理规模和空间尺度,因此,需根据乡村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禀赋和已有的发展基础等,科学界定村庄类别。《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依据上述标准,将村庄划分为四种类型,主要分为“集聚提升类”“融入城镇类”“特色保护类”和“搬迁撤并类”。针对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仍将存续的一般村庄,集聚提升发展规划更为适用,即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改造提升主导产业;对于城市近郊区以及县城城关镇所在地的村庄,依地利优势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对于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庄,构建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十分必要;而位于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村庄,其规划建设须致力于增加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态空间。其次,需分类施策,梯次推进乡村建设。应依据现有村庄类型,综合考虑村庄自然禀赋、历史传统及经济水平等因素,着眼乡村发展实际,因地制宜编制村庄规划,推动乡村特色化建设。由于村庄纵向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即使是相同类型的村庄也可能处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村庄,其建设任务与目标也存在差异。因此,要根据村庄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建设实际,梯次推进乡村建设进程,让一部分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实力较强的村庄先行发展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国范围内有序实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设目标。

(三)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重点任务及逻辑关系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应当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成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便利、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乡村治理有序、乡风文明的多元化文明乡村[28]。因此,深入领悟“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所要求的重点建设任务及其内在逻辑关系,是实现新征程上我国乡村建设迭代升维目标的重要前提。一方面,乡村的“宜居”“宜业”水平是我国乡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支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实现亿万农民就地就近享受现代生活的目标,农民的安居乐业水平才能得到保障,进而才能为实现“和美”乡村建设提供重要前提基础。另一方面,拥有稳定和谐内核的“和美”乡村能有力促进乡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明,优化乡村治理效能,才能为实现“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乡村建设目标提供稳定的内部发展环境。

当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仍是农业农村领域的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从我国乡村建设的历史脉络出发,乡村建设发展面临诸多深层次的体制障碍,乡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短板,农村现代化已切实成为影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质量的关键性问题。具体来看,我国乡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及治理体系等方面发展滞后,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所要求的“共同富裕”特征视域下,重新审视我国的乡村建设问题更为迫切,必须紧扣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目标,将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持续推进。基于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如何找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着力点成为关键问题。本文进一步从农村基本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增加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机会、乡村治理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重点任务出发,系统总结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要点。

1.“宜居”意味着农村要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近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致力于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改善,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实施后,全国各地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但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依旧是制约我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主要短板。总体来看,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还不能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如何突破制约乡村发展的现实困境,使农村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基础性问题。一是要建立完备的农村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与当地农民的迫切需求有机结合,健全政府提供基本服务、农民参与规划管理的有效运行机制,确保村庄整体基础设施为农民而建;重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重要设施建设,如乡村道路建设、自来水工程、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等;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如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二是要提供便利的基本公共服务。立足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要求,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重点关注农村养老、教育和医疗等的服务能力,提高公共服务的便捷度。三是要打造舒适的人居环境。从生态系统性思维出发,坚持保护与发展相统一,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将乡土文化元素培植到绿色生态宜居的乡村建设中[29]。结合乡土特色,改造提升村庄风貌,增强乡村内部环境的舒适度与吸引力,打造生态环境宜居的良好村庄形态。具体地,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因地制宜完善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和农村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建设,擦亮乡村振兴的美丽底色。

2.“宜业”目标的实现需立足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背景,拓宽农民就业空间。乡村不仅要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主导的现代化进程中实现现代转型,而且要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共同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12]。县域作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过渡地带,具有“连城接乡”的纽带作用,可发挥促进城乡融合的建设性作用[30],为农村人口提供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31][32]。因此,县域是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2022年《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作用。为落实上述建设意见,在乡村建设实践中,可从以下措施着力:一是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层面统筹布局,完善推动城乡要素平等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民参与、利益联结”的产业发展模式,完善农民获得更多产业增值收益的政策机制保障。二是依托乡村资源,推动传统农业产业升级,培育适合乡村发展、有利于农民受益的乡村特色产业,拓展乡村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三是发挥县域连城带乡的枢纽功能,增加县域就业容量,增强县域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为农村创造更多就近就业机会[33]。在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背景下,立足县域统筹规划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激励县域带动更多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提升县域产业支撑能力,实现农民增收渠道多元化[34],进而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3.“和美”乡村建设需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增强乡村文化软实力,营造安定祥和的农村内部社会环境成为我国乡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一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使农村保持积极向上的文明风尚。乡村作为中华文明的根脉,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中国作为世界上农业起源最早也是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古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重塑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深入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加强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培育乡风文明的内部环境;围绕拓展农业多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开发文化产品,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二是优化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德治、善治水平。健全乡村建设决策激励机制,激发农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逐步形成“自下而上、村民自治、群众参与”的乡村建设实施体系;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党建统领、多元治理的乡村治理工作机制,以和谐共治的方式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四、结语

我们党高度重视乡村建设,一以贯之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农村建设思想,深刻把握乡村建设规律。服务于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战略,我国乡村建设内涵得到持续拓展,从以粮为纲的单一农业生产方针到主动谋求乡村建设,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战略任务,总体上完成了从生存型乡村建设到发展型乡村建设的跃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涵盖全方位、多层次的目标体系,强调农村物质和精神文明并重,不仅要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条件及人居环境等“硬件”的改善,还要切实提升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等“软件”的水平,达到我国乡村建设“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的基本要求。而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一方面,实现农民安居乐业是建设“和美”乡村的前提基础;另一方面,拥有稳定和谐内核的“和美”乡村将有力促进乡村“宜居”“宜业”目标的实现。在推进乡村建设的整体进程中,须坚持系统思维,加强政策机制设计,统筹谋划乡村建设布局;坚持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乡村建设机制;科学界定村庄类型,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建设。

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重点任务来看,与当地农民的迫切需求有机结合,建设完备的农村基础设施,提供便利的基本公共服务,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建设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和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设施,是实现乡村“宜居”的重点任务。而依托乡村资源,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增强县域为农村创造就近就业的潜力、建立完善保障农民获取更多产业增值收益的体制机制,是立足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背景,拓宽农民就业空间,实现“宜业”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全“自下而上、村民自治、群众参与”的乡村治理实施体系,是“和美”乡村的内在要求。

猜你喜欢

宜业宜居现代化
关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环湖强县的几点思考
边疆治理现代化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宜居的海底城市
浮山县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家园
宜居大化
宜居星球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加强大庆数字化城管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市
结合古城宣化实际 浅谈建设宜居宜业城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