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视野中的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政策
——以政党竞选宣言为考察样本
2023-02-26李奕斐
李 奕 斐
(复旦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近年来,西方社会频繁发生的族裔冲突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也反映了少数族裔群体正面临着突出的身份认同问题。他们既希望融入新的国家和社会,又试图保有自己的族群特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展示自身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由此可见,国籍及其为公民带来的法定权利和义务固然重要,但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也开始显现对公民身份认同的重要影响力。这些现象促使人们思考全球化背景下公民身份内涵发生的重大变化。
一、研究缘起:从“法律公民”到“复合公民”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结构转型、政治格局变化、全球人口流动加速,使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日趋显著。以国籍、平等、权利和义务等法律要件构成的公民概念,似乎已不足以应对全球化背景下公民内涵的丰富与拓展。于是,“文化公民”“世界公民”“环境公民”“性别公民”“区域公民”“代际公民”等新兴公民身份不断涌现,它们将传统的“法律公民”所忽视的文化认同、环境网络、性别差异、代际交往、社会情感等要素作为核心意象和言说内容,使公民概念的涵盖范围更为广泛。新兴公民身份的出现,标志着一种“现代复合公民”的转向,即公民身份构成由国籍、权利和义务等法律要件向文化、性别、民族、种族、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等软性要件转变。
复合公民(Integrated Citizen)在共同的法律身份之上承认公民身份的多元软性要素,它具有情境性和复杂性两个特点。情境性是指其所包含的各种要素随着具体公民行动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通过公民行动创设新的情境,表达公民新的身份诉求,从而产生新的身份主体和构成要件[1]64。复杂性反映出复合公民身份各种组成要素之间的动态张力,即强调某一要素的重要性时,与之相关的其他要素或被削弱,或被同时强调。复合公民的情境性和复杂性不仅使公民身份的内涵趋于丰富,也对公民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公民教育以厘清公民概念为前提,必然需要对公民内涵的变动与发展有所反映。
在“法律公民”向“现代复合公民”转变成为共识后,各国普遍采取立法、教育、宣传等手段予以回应。其中,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就是西方国家和政党基于自身意识形态、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等特点提出的,应对上述变化的政治理论与实践纲领,同时也是回应公民内涵变动与发展的一种公民教育形式。它尊重族裔群体间的差异并承认差异的平等,致力于保护不同群体及其文化成员的权利,体现了对复合公民身份中文化、种族等要件的关注。政党竞选宣言传递政党日后的施政纲领,其中包含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将指导或影响未来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本文以Manifesto Project Database中英国、爱尔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的107份政党竞选宣言中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中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生成与传播、类型与内容及其形成的公民教育效应,并在公民内涵发生现实变化的背景下,对这一政策加以评析。
二、认同与接触: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理论模型
在公民内涵的构成要件发生转变的情况下,多数西方政党意识到,需要通过形成或调整相应的政策主张,赢得更多选民的关注与支持,其中也包括与多重公民身份密切相关的移民、土著居民、少数民族等特殊群体。政党竞选宣言中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分析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步形成了将族群文化偏好以及对应的政策取向作为核心要素的理论模型。
根据约翰·贝瑞(John W. Berry)的文化适应策略理论,任何人在多元社会的文化适应活动中都会面临两个基本问题,即“对自己所属族群的认同和偏好程度以及对其他族群的接触或接受程度”[2]5-18。根据认同程度与接触程度的高低,族群文化适应关系存在四种特定状态:整合状态(高认同—高接触型)、同化状态(低认同—高接触型)、分离状态(高认同—低接触型)和边缘化状态(低认同—低接触型)。选择采取整合型的文化互动策略,个体既对本族群的文化传统保有高度的认同,也对其他族群的文化充满互动兴趣。当个体不愿意继续保留所属族群的文化传统与身份认同,转而追求与其他族群的充分融合时,就会采取同化型的文化适应策略;如果个体只重视和强调本族群文化,而避免与其他族群接触交流,则会采取分离型的文化策略;当个体既没有形成对所属族群的身份认同,又拒绝参与其他族群的文化活动,即丧失对任何一种文化所保有的兴趣,则会选择边缘化类型的文化策略。
如果将族群文化适应行为的二维模型推广至社会层面,四种族裔和个体的文化适应策略又有其分别对应的政策取向。第一种是熔炉主义政策(同化)。熔炉主义政策是一种族群认同与社会接触相分离的政策取向,社会成员需要放弃所属族群的文化传统,转而追随统一的身份认同和主流价值观念。与之相似的还有“盎格鲁—撒克逊化”“番茄汤理论”,它们本质上都是一种同化型的政策取向。第二种是分离主义政策(分离)。分离主义政策也是一种族群认同与社会接触不对等的政策取向。在其指导下,社会成员只保有对所属族群的文化认同并视其为最优,否认其他族群的身份认同和文化价值。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都是典型的分离主义政策。第三种是排斥主义政策(边缘化)。排斥主义或排除主义政策是一种文化适应与文化互动的失效状态,社会成员既没有个性化的族裔认同,也没有共同的社会或国家认同。由于不具备任何的文化认同和身份归属,采取这种政策取向会使社会成员普遍感到孤独和边缘化。第四种是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整合)。20世纪20年代,美籍犹太裔学者霍勒斯·卡伦(Horace Kallen)首先提出“文化多元主义”(Cultural Pluralism)和“色拉盘理论”,它们与“盎格鲁—撒克逊化”“熔炉论”等观点不同,认为各民族文化都是鲜明而独立的,各民族都拥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多元文化主义”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它不仅继承了文化多元主义的观点,反映文化多元并存的社会事实,更指向其背后的文化互动逻辑与身份认同问题[3]187-188。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承认社会成员对于所属族裔文化的身份认同,并且支持和鼓励不同族裔文化成员的交流互动,是一种追求族裔认同与社会接触协调状态的文化政策模式。
三、表达与延伸:政党竞选宣言中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多维面相
竞选宣言是政党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政党的理念和政策,特别是在其赢得竞选之后,宣言也将成为该执政党所实施的各项政策的重要依据。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人口流动使多元文化碰撞交融,少数族群利益日渐成为重要的政治议题。为了获得更多选民的关注,政党竞选宣言中需要呈现反映国情民意的政治纲领和主张。承认个体对所属族群的身份认同,并支持和鼓励不同族群成员之间接触和交流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成为政党竞选宣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数量众多的政党竞选宣言也为研究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提供有效的考察样本。
1.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不同类型
根据政策实施的对象不同,可以将政党宣言中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分为三种类型,即针对移民的政策、针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以及针对原住民的政策[4]257。其中,针对移民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承认公民的双重国籍,支持双语或母语教育,以立法形式消除了着装、礼拜等限制。针对少数民族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承认其地区自治和联合立法权,赋予少数民族语言官方语言的地位,使其在某些领域享有特殊的国际人格。针对原住民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承认其土地权利、习惯法和文化性权利,与原住民延续历史条约以及订立新的条约。此外,还有一些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没有具体的实施对象,例如在学校课程中引入多元文化教育,允许媒体宣传报道关于多元文化政策的内容,出资支持多元文化组织及其举办的活动,保护和支持少数族群的肯定性行动等。
在研究所选取的107份政党竞选宣言中,涉及针对移民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有71条,针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有25条,针对原住民的政策有19条,另有13条无特定实施对象。其中,针对移民的政策数量远大于针对少数民族和原住民的政策数量。一方面,移民问题是多元文化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随着世界范围内人口流动不断加速,各国移民数量还将继续上升,甚至超越其他两类少数族群,这使得各国政党普遍关注移民问题。另一方面,大部分西方国家的少数民族和原住民人口数量增长平缓甚至呈减少趋势,少数民族和原住民问题作为历史遗留问题,经过长期协调已经形成习惯化的处理方法和相对稳定的政策手段。仅有一些为主张少数族群权利而建立的地域性政党,如英国的威尔士党、苏格兰民族党和北爱尔兰统一党,加拿大的魁北克党团,新西兰的毛利党等,在其竞选宣言中会较多涉及针对少数民族和原住民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另外,政党竞选宣言中无特定实施对象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数量较少,各国政党普遍将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作为一项具有较强现实针对性的公共政策服务于特定的群体对象,避免出现一些相对空泛的政策主张。
2.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具体内容
在区分政策的不同类型之后,对107份政党竞选宣言中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有助于把握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出场情境,理解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对各个领域的调节作用。在微观层面,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作用于个体,与个体生活密切相关,政策文本的高频关键词有“信仰”(33次)、“身份”(27次)、“机会”(20次)、“需求”(18次)、“生活方式”(17次)、“家庭”(15次)等。在中观层面,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作用于族群,与群体生活密切相关,其高频关键词有“社区”(60次)、“移民”(60次)、“土著”(40次)、“种族”(21次)、“民族”(19次)等。在宏观层面,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作用于整体社会,在公共空间发挥作用,其高频关键词有“文化”(166次)、“语言”(162次)、“教育”(71次)、“政府”(65次)、“国家”(54次)、“媒体”(21次)、“法律”(19次)等。由此可见,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正在由抽象的政治理论向具体的政治实践延伸,由国家向社会及公民延伸。
在研究所选取的政党竞选宣言中,文化、语言、教育、政府、社区、移民、土著、信仰、身份、媒体为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中10个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其中,与“文化”相关的典型政策表述有“我们也认识到捍卫文化传统的极端重要性,并将提供新的联邦资金支持文化适应教育”(加拿大绿党—2015)。与“语言”相关的典型表述有“我们将采取适当的政策确保威尔士语教育以及双语人士的就业,以便能在威尔士全境提供双语服务”(英国威尔士党—2015)。与“教育”相关的典型表述有“我们支持所有家庭的教育选择,特别是对于那些身处恶劣学校条件的孩子”(美国共和党—2008)。与“政府”相关的典型表述有“精简后的工党政府将重新为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发展投资,以2830万澳元的资金增进社会凝聚力与经济融合”(澳大利亚—工党—2016)。与“社区”相关的典型表述有“将文化价值观和社区规范纳入行业倡议,确保新的文化规范尽快融入社会”(新西兰联合未来党—2014)。与“移民”相关的典型表述有“面对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的问题,加拿大需要吸纳更多的移民来维持人口增长并满足劳动力需求”(加拿大自由党—2011)。与“土著”相关的典型表述有“加拿大与原住民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不仅对我们共同的经济利益,而且对我们各自的民族身份也至关重要”(加拿大自由党—2015)。与“宗教”相关的典型表述有“为解决宗教分歧,支持不同信仰团体之间的合作,我们将继续推动‘多种信仰网络’,以促进不同信仰团体之间持续牢固的关系”(英国自由民主党—2015)。与“身份”相关的典型表述有“我们需要尊重和分享社会中多种多样的文化,进一步承认所有的身份和传统”(英国社会民主工党—2015)。与“媒体”相关的典型表述有“我们将通过社区广播、电视、文艺作品等形式在基层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英国绿党—2015)。
根据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理论模型可知,这一政策包含认同与接触两种倾向,但在政策具体内容中也能够体现这两种倾向之间的张力。当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更需要认同族群独特性,即认同倾向占主导时,它就会以制度形式承认公共领域的族群差异,并为少数族群制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特别条款。当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更需要鼓励族群接触,即接触倾向占主导时,它赞扬各族群对社会的价值,力图消除在教育、就业、社会福利等方面对少数族群的歧视。在107份政党竞选宣言中,“接触型”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占多数,“认同型”政策更多地体现在一些少数族群政党的竞选宣言之中。
四、传播与影响: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公民教育效应
在西方竞争性政党制度下,选民根据政党竞选宣言中的政策纲领投票,希望政党影响政府决策和政策实施。随着政党竞选制度的完善和竞选宣言内容的日益丰富,这样的认识已经成为选民的普遍观念,而政党也倾向于更多地兑现其在竞选宣言中做出的政策许诺,否则将在下一次选举中处于劣势。因此,竞选宣言作为政党传播政治主张、制定公共政策的重要依据,宣言内容能够直接辐射作用于个体,对公民的思想观念和现实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是政党进行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宣言中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也以制度的形式承认文化、种族、信仰等公民身份构成的软性要件,这种对公民内涵转变的关注,也将形成一定的公民教育效应,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理解族群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主义是对文化多元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文化多元主义认为,文化的多样性是不可逆转的客观事实,它反对熔炉主义和“同化论”的观点,主张对不同族群的文化和传统予以平等的尊重和理解。英国学者布朗(Yasmin Alibhai-Brown)提出多元文化主义的“3S模型”,3S分别代表印度的纱丽和萨摩萨饼以及加勒比海地区的钢鼓。这一模型表明,多元文化主义首先是对服饰、饮食、音乐等不同族群的文化象征、文化实践的了解与赞扬。
在107份政党竞选宣言中,存在较多与“理解、尊重、保护、赞扬族群多元文化”有关的政策。一方面,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直接肯定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增强公民对不同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主义政策通过教育、传媒等其他手段宣扬多元文化的重要性。例如,在学校设置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向青少年传授多元文化知识;在大众媒体中播放介绍和宣传多元文化的节目,增进全体公民对族群多元文化的了解。
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尊重和保护的族群多元文化,既包括3S模型所提出的服饰、饮食和音乐等有形的物质文化符号,也包括传统习俗、族群领袖等非物质的文化象征。随着实践的深入,政策对多元文化内涵的解读也更为深刻。加拿大保守党在2015年的竞选宣言中提出:“一些经常发生在妇女和女童身上的残忍习俗,正出现在加拿大的某些文化社区。因此,新加入的加拿大公民应该受到关注。”类似的政策表明,族群多元文化的平等和保护文化多样性必须建立在文化本身的价值之上,理解、尊重和赞扬少数族群文化对于社会历史发展和丰富公民精神世界的独特贡献,这一部分差异性不能被任何一种主流文化所同化,也不能被其他族群的文化所替代。在文化生活领域,多元文化主义政策认为公民既需要平等对待有差异的族群文化,培养对文化多样性的自豪感,也应具备甄别和抵制落后文化的能力。
2.塑造公民身份认同
公民身份有横纵两个维度,纵向维度反映公民个体与国家、族群的关系,即认同与归属的关系;横向维度反映社会和族群内部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即平等与交往的关系。这四个部分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公民身份的“十字型”结构。
就公民身份的纵向维度而言,非洲裔美国学者杜波依斯(W. E. B. Du Bois)在其著作《黑人的灵魂》中写道,每个美国黑人始终生活在两种意识之中,他意识到自己既是一个美国人,又是一个黑人。两种意识永远处于交战状态,并存于一个躯体之中[5]xiii。熔炉政策要求公民放弃与生俱来的族群身份而忠实于统一的国家身份,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试图解决公民内在的身份冲突问题,塑造独特的身份认同。在研究选取的政党竞选宣言中可以发现,不同国家不同政党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都有许多肯定移民、原住民、少数民族等特殊族群对历史发展和国家建设作出贡献的内容。这些政策内容以共同的国家公民身份为前提,承认公民特殊的族裔身份,使公民忠诚于同一个国家的同时,对所属族群的历史贡献引以为荣,从而保有对国家和族群的双重身份认同。
就公民身份的横向维度而言,对公民与非本族群成员之间的关系强调平等属性,不同族群的公民拥有共同的国家认同,承认和尊重其他个体的族群认同是公民平等交往的基础。多元文化主义政策通过各种方式宣扬族群文化的特殊价值,向全体公民传递族群平等的社会理念。公民与所属族群其他成员的关系强调权利和参与属性,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在消除少数族群不平等境遇的同时,通过赋予差异性权利的形式使少数族群能够在某些方面适度地自治自决,更好地保护和维持族群的特殊性。族群内部的每个成员都是差异权利的享有者,需要共同参与到争取族群权利的积极行动中。此时,多元文化主义已经超越传统的“文化”范围,开始回应族群的经济、政治诉求。
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在塑造身份认同层面的公民教育效应,将作为国家与公民的同一性和作为族群成员的差异性相结合,培养一种以共同文化传统为基础的族群认同和一种将各族群联系在一起的国家认同。随着世界范围内国家、政党、公民之间的交往日益频密,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也出现增进国际理解和国际跨文化教育的内容。例如,英国绿党在2015年的竞选宣言中提出,“外国学生为我国的教育做出巨大贡献,他们还将带着在这里所学的知识回到自己的祖国,这些知识和技能将在他国产生重要影响并形成对英国的良好印象”。这反映出随着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公民还存在作为“世界人”的第三重身份认同,需要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包容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的动态与潮流,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积极参与国际跨文化交流,达到对他国及其人民的文化理解和文明互鉴。由此可见,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正在试图帮助公民形成更为完备的“族群—国家—世界”身份认同体系。
3.培养公民积极责任
在培养公民责任层面,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倡导公民具备应对多元文化社会的能力素养。公民素养总是围绕权利和义务这两个基本概念展开,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强调以积极的公民责任实践取代被动的公民权利接受和义务履行。通过抽象的法律概念和政治理论理解权利和义务是困难的,公民需要在真实的社会互动关系中,以积极主动的行为实践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理解。对于族群成员而言,形成族群身份认同不仅依靠历史传统赋予的文化象征,也需要不断通过公民行动保护族裔和个体的差异并获得对于差异的承认和相互尊重。多元文化主义政策试图消除少数族群在社会各领域受到的歧视和不平等境遇,赋予少数族群差异性权利,同时也鼓励其采取肯定性行动,通过积极实践公民责任建构族群权利,形成更为深刻的身份认同。
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将社区视为培养公民能力素养的良好场所。在研究所选取的政党宣言中,“社区”一词有较高的出现频率(60次)。社区是微缩的社会,与公民产生密切而直接的联系。在社区中,既有族群聚居,又存在不同族群共同生活的状态。通过建立“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同分享价值观的社区(美国共和党—1992)”,“相互尊重的包容性社区(澳大利亚绿党—2001)”“鼓励不同群体及其成员共同参与公共生活的社区(爱尔兰工党—2016)”,公民在其生活的社区中获取、整合、评价多元文化信息,依靠真实的文化冲突情境锻炼跨文化沟通和决策能力,为参与更广泛和复杂的民主社会汲取经验。
理解族群多元文化、塑造公民身份认同、培养公民积极责任,分别对应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在知识、情感态度、技能三个层面的公民教育目标,即增进公民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培养理解和包容多元文化的态度,形成有效应对文化差异与冲突的技能。三个目标是相互联系而非独立存在的,掌握多元文化知识和了解族群历史传统是形成族群身份认同、理解和包容族群文化差异的基础,认同和尊重的情感态度是联结公民知识与技能的纽带,最终通过积极实践公民权利、培养应对文化冲突的技能来深化认知、强化认同。
五、结论与反思:西方多元文化主义政策评析
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出现在文化、种族、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等公民身份构成的软性要件兴起的背景下,它基于文化适应策略理论的二维模型,采取“高认同”和“高接触”两种取向,在强调保有族群独特文化的同时,促进不同文化的接触和交流、理解和尊重。通过对107份政党竞选宣言中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一政策试图从文化、语言、教育、宗教信仰等维度,消除在政治、经济、社会保障等方面对少数族群的歧视,为其制定某些领域的特别条款。与此同时,它依照“外铄—内化—外化”的方法路径,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宣传、理论解读等多样化的形式增进公民认知,激活公民的内在需要,使认知内容潜移默化为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等公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而调动公民的行为意向,使认知和情感外化为公民对于权利和责任的积极实践。
西方著名学者基思·班廷(Keith Banting)和威尔·金里卡(Will Kymlicka)设计出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8个指标,即对多元文化的立法保护、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学校课程、对族群事件的媒体报道、豁免着装规定、允许双重国籍、对文化活动的政府资助、提供双语服务和双语教育的经费支持、鼓励弱势族群采取肯定性行动,用以衡量21个国家在过去40年间的政策实施情况[6]577-598。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国家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指数基本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指数的增长反映出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在过去几十年的实施过程中,涵盖范围不断扩大,内容更加明确完善。总体而言,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是西方国家和政党为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复合公民”转向的趋势,根据自身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特点提出的政治理论与实践纲领。它是基于公民内涵构成要件发生新变化的一次有益探索,对于解决由文化、信仰等族群差异带来的冲突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公民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在塑造独特的身份认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尽管如此,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其实行过程中,少数族群对社会福利依赖程度较高[7]179,某些族群长期存在限制女性成员权利和自由的违法行为[8]9-10,以及由族群独立开展的学校教育效果不佳等问题,引发了公众对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质疑之声。近年来,国际社会发生的少数族裔人权运动,侧面反映了在多元文化主义政策调整下西方社会的族群冲突问题仍未得到良好解决的事实。这一政策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它伴随着具体的文化冲突而形成,但也正因如此,当身份认同、宗教信仰等软性要件产生新的需求与变动时,现有的政策往往难以提供解决办法,导致其在处理相关问题时产生滞后与失灵的问题。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在文化认同、族群归属、生活方式等私人领域对公民生活做出了更为宽松和多元化的安排。但是,它将公民生活的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相分离,难以形成一套系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政治理论和实践方式。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文化观念、文化认同等社会意识领域的差异根源于不平衡、不合理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应对多元文化社会面临的困境,解决族群和公民思想文化观念的冲突与对抗,必须改善公民生活和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共同目标,使社会中各个自由的、内在关联的成分相互平衡、协调发展。多元文化主义政策试图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范围,回应族群在经济、政治等公共领域的一些权利诉求,但这种文化与经济、政治等领域的联结依然是有限的。面对当今世界甚嚣尘上的逆全球化与分离主义,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在西方自由主义传统价值的指导下,以主权国家为单位,在资产阶级本位的社会交往形式中调整文化、观念的多元化差异,显得力不从心。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形式带来的等级结构和尖锐矛盾,从根源上解决文化差异的冲突与对抗,需要从尊重多元差异、保有民族独特性而非消灭差异的立场出发,通过全体成员的普遍交往,在多元差异中寻求更深层次的共同性。
多元文化主义政策虽然在政治理论和文化价值观维度赋予了公民多元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平等的地位,促进了不同族群成员的交往互动,但在现实层面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集中性和强制性的等级结构,族群文化差异形成的经济、政治原因依然存在并被不断强化。回应公民内涵中出现的文化认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软性构成要件,必须对其依存的全球化背景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包括公民身份变动在内的人类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的诸多困境与挑战,本质上是各种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等复杂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只有克服“单向度的全球化”带来的弊端,改变资本逻辑支配的具有压迫性和等级性的世界体系,从族群、地区、阶级维度上对生产关系进行改革调整,才能解决公民文化认同、宗教信仰等领域的冲突与对抗。质言之,只有从全人类的普遍利益出发,构建平等合理、多元协调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创造一种更加开放包容、和谐有序的世界性有机公共生活,全球化时代面临的复杂公民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