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牡蛎人工苗种池塘生态中期培育效果
2023-02-26彭业韶贾真胡箫篁王培李柱衡佘智彩喻达辉
彭业韶,贾真,胡箫篁,王培,李柱衡,佘智彩,喻达辉
(1.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广西 钦州 535011;2.广西南洋海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钦州 535034)
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俗称钦州大蚝,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等咸淡水交汇海区[1]。香港牡蛎具有生长速度快,营养价值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2],深受人们的喜爱。香港牡蛎养殖主要分布在广西钦州、北海和防城港等地区,其中2015 年钦州市香港牡蛎养殖面积约200 km2,年产牡蛎约40 万t[3]。钦州市茅尾海(北纬21°49'51.59″,东经108°33'05.26″)面积约45 km2,平均水深9 m,是全国最大香港牡蛎天然采苗基地[4]。天然采苗要“看天吃饭”,尤其是近年来,受气候和海区环境变化影响,天然苗产量不稳定,海上中培稚育贝生长速度慢,易发生大规模死亡,生产效率低下。天然苗数量和质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苗种问题已成为制约香港牡蛎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季节和环境因子如温度、盐度和可利用的浮游植物等均影响贝类的生长[5-7]。牡蛎死亡也与温度、应激、性成熟、病原体和污染物[8-10]等诸多因素有关。尽管牡蛎对环境胁迫有一定的适应能力[11-13],但它们的代谢活动在受到任何外界胁迫时均有所下降。
池塘生态养殖中建立一个合理的生物群落结构,利用不同生物之间互利作用,使池塘无机营养盐、有机物、浮游生物及微生物得以充分利用,促进池塘物质循环,改善池塘生态环境,提高养殖生产经济效益[14]。近些年来,池塘生态养殖有了较快发展,但尚未见到用该方法对贝类中间培育的报道。
本文通过池塘生态养殖方法对香港牡蛎稚贝进行中间培育,定期测量稚贝生长率、水体温度、盐度及饵料密度等环境因子,并与传统海上中培模式进行比较,探索新型高效的香港牡蛎中间培育技术,为香港牡蛎养殖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并开拓新的思路。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中间培育试验池位于钦州市龙门港镇海边池塘(北纬21°43'38.96″;东经108°31'50.24″)。茅尾海中沙井港(北纬21°49'40.36″;东经108°35'38.55″)、亚公山(北纬21°45'15.53″;东经108°33'46.80″)和青菜头(北纬21°40'40.52″;东经108°36'19.81″)三个池塘为香港牡蛎养殖聚集地对照池,具体位置如图1。广西南洋海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同一批香港牡蛎壳高(3.90±0.96)mm 的人工苗种分成四份,每份10 串,分别放在四个不同的养殖地点,采用浮筏养殖进行中间培育。
1.2 环境因子监测
从2019 年11 月2 日—2019 年12 月8 日,每周测量一次养殖海水的温度、盐度和饵料密度。温度和盐度采用水温计和手持式折射盐度计现场测量;饵料密度测量使用XB.K.25 血球计数板。首先在水样中加入适量的鲁哥氏碘液,摇匀固定单胞藻。静置24 h 后,缓慢倒出上清液,将水样浓缩10倍,测量浓缩后海水中单胞藻的密度。每个水样重复测量三次。
1.3 中间培育效果监测
1.3.1 香港牡蛎稚贝生长率监测
随机抽取30 只稚贝,使用电子游标卡尺每周测量一次稚贝壳高。按照如下公式计算稚贝的生长率:
式中,H0—稚贝初始壳高;Hi—稚贝第i 次测量时的壳高。
1.3.2 香港牡蛎稚贝存活率监测
随机抽取3 串附着基,从每串附着基上、中、下三个固定位置分别抽取一片瓷片,每周计数一次存活的稚贝数量,计算稚贝存活率:
式中,N0—稚贝初始数量;Ni—稚贝第i 次测量时的数量。
1.4 数据分析
结果均采用平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用SPSS 22.0 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Duncan’s 进行多重比较,以P<0.05 表示差异显著,使用GraphPad Prism5 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境因子变化
2.1.1 水温
亚公山、沙井港、青菜头和池塘最高水温28.0℃~26.3℃,最低水温17.8℃~16.6℃,平均水温22℃~23℃。四个地点的水温均呈下降趋势,且在同一时间的温度相近,四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图2)。
图2 不同中培地点的水温变化Fig.2 Water temperature changes in different sites during intermediate cultivation
2.1.2 盐度
亚公山、沙井港、青菜头和池塘最高盐度21~30,最低盐度18~23,平均盐度20~27。四个中培地点盐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青菜头、亚公山,沙井港和海边池塘,且青菜头和亚公山的盐度显著高于沙井港和海边池塘(P<0.05)。整个实验期间,四个地点盐度均呈上升趋势(图3)。
图3 不同中间培育地点的盐度变化Fig.3 Salinity changes in different sites during intermediate cultivation
2.1.3 饵料密度
11 月2 日测量池塘饵料密度最高,为(326±27.88)ind./mL;亚公山饵料密度最低,为(172±34.12)ind./mL,两点之间差异显著(P<0.05);沙井港与青菜头饵料密度居中(图4)。11 月9 日和11 月23 日测量,沙井港饵料密度明显上升,最高达到(664±41.60)ind./mL,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地点(P<0.05)。11 月30 日测量亚公山饵料密度最高为(1 100±179)ind./mL,显著高于其他三个采样地点(P<0.05)。12 月8日四个地点测量饵料密度都在300~600 ind./mL 的范围内波动,各地点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图4 不同中培地点的饵料密度Fig.4 The density of bait at different sites of intermediate cultivation
2.2 香港牡蛎的中间培育效果
2.2.1 香港牡蛎稚贝的生长率
各地点牡蛎稚贝初始壳高为(3.90±0.96)mm,11 月9 日测量,海边池塘的稚贝生长最快,壳高达到(7.91±2.0)mm,生长率为(120.83±80.37)%,且壳高和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三个中培地点的稚贝(P<0.05)。亚公山稚贝壳高(5.06±0.95)mm,生长率为(25.86±35.32)%;沙井港稚贝壳高(4.74±0.97)mm,生长率为(32.16±49.14)%;青菜头稚贝壳高(4.65±0.86)mm,生长率为(33.19±45.16)%。亚公山、沙井港和青菜头三地之间的稚贝壳高和生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图5、图6)。
图5 香港牡蛎稚贝的壳高Fig.5 Shell height of oyster C.hongkongensis juveniles
图6 香港牡蛎稚贝的生长率Fig.6 Growth rate of oyster C.hongkongensis juveniles
11 月23 日测量时,海边池塘的牡蛎稚贝壳高达到(14.07±2.23)mm,生长率为(293.60.±115.09)%,均显著高于其他三地的稚贝(P<0.05)。亚公山稚贝壳高(8.49±1.39)mm,生长率为(111.27±57.25)%;沙井港稚贝壳高(10.10±1.48)mm,生长率为(185.13±119.99)%;青菜头稚贝壳高(7.93±1.14)mm,生长率为(125.64±65.79)%。沙井港稚贝的壳高显著高于亚公山和青菜头(P<0.05),亚公山和青菜头之间的稚贝壳高无显著差异(P>0.05),沙井港稚贝的生长率显著高于亚公山(P<0.05)。
11 月30 日测量,海边池塘的牡蛎稚贝壳高达到(16.78±2.72)mm,生长率为(373.53±153.37)%,均显著高于其他三地的稚贝(P<0.05)。亚公山稚贝壳高(9.65±0.98)mm,生长率为(141.59±64.47)%;沙井港稚贝壳高(11.78±1.69)mm,生长率为(234.73±156.17)%;青菜头牡蛎稚贝壳高(9.17±1.71)mm,生长率为(162.88±92.03)%。沙井港稚贝的壳高显著高于亚公山和青菜头(P<0.05),亚公山和青菜头之间的稚贝壳高无显著差异(P>0.05),沙井港稚贝的生长率显著高于亚公山(P<0.05)。
12 月8 日测量,海边池塘的牡蛎稚贝壳高达(20.11±2.62)mm,生长率为(457.51±125.98)%,均显著高于其他三地的稚贝(P<0.05)。亚公山稚贝壳高(11.21±1.01)mm,生长率为(179.98±71.98)%;沙井港稚贝壳高(12.56±1.51)mm,生长率为(256.56±155.17)%;青菜头稚贝壳高(10.00±1.01)mm,生长率为(186.09±85.86)%。三点之间稚贝的壳高存在显著差异(P<0.05),沙井港稚贝的生长率显著高于亚公山(P<0.05),亚公山和青菜头之间生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月8 日实验结束时,四个地点牡蛎稚贝壳高从大到小依次为:海边池塘(20.11±2.62)mm,沙井港(12.56±1.51)mm,亚公山(11.21±1.01)mm,青菜头(10.00±1.01)mm(图5),海边池塘的稚贝壳高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地点(P<0.05)。四个地点稚贝生长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海边池塘(457.51±125.98)%、沙井港(256.56±155.17)%、亚公山(179.98±71.98)%、青菜头(186.09±85.86)%(图6、图7),海边池塘的稚贝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地点(P<0.05)。
图7 不同中间培育地点香港牡蛎稚贝生长对比Fig.7 Comparison of growth in oyster C.hongkongensis juveniles during intermediate cultivation in different sites
2.2.2 香港牡蛎稚贝的存活率
11 月9 日—12 月8 日不同中间培育地点香港牡蛎稚贝的存活率变化在:海边池塘98.78%~96.34%,亚公山97.90%~86.19%,沙井港98.25%~92.13%,青菜头为97.93%~80.68%。
实验结束时,池塘的牡蛎稚贝存活率最高(93.90%),其次为沙井港(89.95%),最后是亚公山(81.58)%和青菜头(80.68%)(图8)。
图8 香港牡蛎稚贝的存活率Fig.8 Survival rate of oyster C.hongkongensis juveniles
3 讨论
3.1 牡蛎稚贝中间培育环境条件分析
中间培育期间,亚公山、青菜头、沙井港及海边池塘的水温均呈下降趋势;四个地点的盐度呈上升趋势,亚公山和青菜头盐度比池塘和沙井港高。对沙茅尾海水质参数周年检测发现,沙井港和青菜头秋冬季节水温和盐度变化趋势与本研究结果相似[15,16]。河口是高生产力的环境,河流排放的淡水与高盐度海水混合[17,18]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盐;高金荣等[19]和蓝文陆等[20]对茅尾海浮游植物研究发现,河口的富营养化导致靠近河口区域的浮游植物较多,外海的富营养化程度低浮游植物少,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池塘是个相对封闭的水体,会加速悬浮物沉淀,导致光线更容易穿透水体;如果养分供应充足,浮游植物会大量繁殖[21,22]。于金海等[23]发现,进入11 月份池塘水温开始下降,南方冬季低温少雨,池塘盐度上升幅度不大,温度低且光照强度弱,导致水中大型藻类生物较少,只有200~1 000 ind./mL,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比较证实,海边池塘、茅尾海内湾(沙井港)和外海青菜头,以及池塘的水温、盐度、饵料密度变化都有所不同。
3.2 不同中间培育方法效果分析
传统海区中间培育稚贝方式效率低、稚贝生长缓慢,并受到气候、盐度、潮汐等环境条件和敌害生物的影响;范建勋等[24]通过缢蛏(Sinonouacula constricta)池塘路基集约化中间培育模式与传统滩涂中培模式比较发现,传统滩涂中培模式下稚贝的规格不统一、生长率低。池塘中间培育稚贝通过鱼虾贝混养,能够充分利用水体、人为控制敌害、提供稳定饵料及盐度,提高贝类存活率[25]。刘强等[26]通过研究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稚贝池塘中培技术发现,在河口地区的池塘对毛蚶稚贝进行中间培育效果明显;稚贝通过池塘网笼吊养充分利用池塘空间,能减少敌害,提高稚贝的成活率,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海洋双壳类的生长主要受水温、盐度和浮游植物等环境变量影响[27-29]。多数具有经济价值的牡蛎在15~30℃的水温都能正常生长,香港牡蛎最适生长水温为22℃[30,31]。本实验中,海区和池塘中间培育地点水温均值在22~23℃范围内,推测引起稚贝生长率和存活率的差异并不是由水温引起。盐度波动时,牡蛎会关闭外壳,如果盐度波动明显且持续,牡蛎呼吸将停止并可能发生死亡[32];Chávez 等[33]通过比较内湾和外海养殖牡蛎发现,内湾牡蛎存活率低于外海,这一结果与本实验相反,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内湾靠近河口导致海水盐度偏低,不利于长牡蛎存活,但香港牡蛎是低盐种,对低盐度有较强适应性,河口的咸淡水交汇处与海边池塘更适合香港牡蛎的存活[27,34,35]。浮游植物作为牡蛎主要食物来源,养殖区域浮游饵料密度差异决定牡蛎摄入能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牡蛎的生长[36];本研究结果表明,池塘饵料密度低于沙井港,但池塘中蛎稚贝的生长率大于沙井港,这可能是因为在食物供应量相对较低时,较小的饵料差异不能对牡蛎的生长产生太大的影响[37]。虽然池塘的饵料密度相对沙井港较低,但其变化幅度不大,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生物饵料供稚贝摄食,使稚贝维持较高的生长率。
3.3 结论
本实验选择四个实验地点对牡蛎稚贝进行中间培育,通过监测盐度、水温、饵料密度、生长率和存活率发现,四个地点水温差异不明显,均呈下降趋势;青菜头、亚公山的盐度高于池塘与沙井港;相对于其他三个实验地点,池塘饵料密度变化稳定。实验结果表明,池塘中间培育牡蛎稚贝的生长率和存活率高于青菜头和亚公山中培牡蛎稚贝,主要原因可能是长期的高盐胁迫使牡蛎稚贝的生长受到影响。本研究有望弥补香港牡蛎传统保苗方式的不足,突破香港牡蛎保苗技术瓶颈,为香港牡蛎养殖提供理论指导及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