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发展问题及措施探析
2023-02-25储鹂儋
储鹂儋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现代高速公路运输也在急速发展,对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公路运输在发展的同时也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在后续的各项工作开展中,需结合经济条件来优化现存模式,通过优化策略来应对实际状况,将当前的挑战转化为机遇,为此下面将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策略。
关键词:现代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发展规划;措施
高速公路是区域连接的“通道”,也是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想保证其能够切实发挥出自身作用,就需要重视建设管理,配备完善的制度体系,避免因此而影响区域发展。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当前部分地区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存在脱节的情况,没有完全发挥出自身的渠道作用,阻碍了全面建设的进程,为此应响应国家号召,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在运输经济发展当中,采用适当合理的手段及方法探索有效途径,去除各类影响因素,保证经济建设有序进行。
一、新时期高速公路运输经济概述
(一)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分析
公路运输即配合交通工具转移人或物品,近10年來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未来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发展规模预计仍然会不断增大,逐渐向全球化趋势过渡,助力未来的建设,以此为接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公路运输较比铁路运输,其建设耗资更小,且固定设备所需的种类并不多,建成后便可长久进行使用,且运输不受时间限制,可以根据当前情况随时做出改变,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大力建设公路运输,以此来带动地区经济建设。
(二)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发展
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别十分显著,各个地区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积极发展运输,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高速公路运输是19世纪末随着现代汽车的诞生而产生的,早期建设存在分布不均的情况,1949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仅8.07万公里,但在1949年—1978年的30年间,全国公路里程保持持续增长,平均每年增加约3万公里。改革开放后公路运输需求强劲增长,“要想富、先修路”这一思想逐渐生根发芽,20世纪80年代干线公路网和国道主干线系统规划先后制定并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地区经济的腾飞。
二、新时期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分析
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可以将其分为旅客经济、货物经济和交通经济,在工作中需要通过固定手段实施动态处理,以此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一)旅客经济分析
当前,我国高速公路所带来的旅客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其发展象征着整个社会体系的进步,能够在保障国民经济正常运转下整合内部资源,大幅提升区域的经济水平,为实现全面规划注入持续动力。就目前来看,我国高速公路旅客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2021年周转量已突破2000亿人次,是同年铁路旅客周转量的1.25倍,同比2020年增长了7.01%,且随着高速公路里程和路网密度的不断增加,高速公路网为旅客出行提供了越来越方便的个性化服务,便捷性也得到明显提升,能够满足群众对高速公路出行的需求。
(二)货物经济分析
高速公路运输货物经济正逐渐成为主流,发展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随着货运价值的不断提升,管理部门需要紧跟当前政策制度,明晰未来经济市场的总体方向。现阶段,高速公路运输行业与经济发展关系非常密切,针对各类贸易也有相应的制度,在2010年至2021年始终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且随着高速公路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综合运输量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充分体现了其对于社会经济和运输行业的拉动作用,后续高速公路货物运输方式还可以与水运、航运等进行补充,运输网络全面完善后还将突破经济新高。
(三)交通经济分析
当前我国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了通过高速公路建设提高地区经济效益,需要密切城镇和乡村之间的联系,将交通经济网络结合作为重点内容,加强区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升公路运输的水平。当前,我国长距离的高速公路建设拉开了序幕,各省高速公路发展逐渐均衡,交通出行服务逐渐均衡,按照本地化的发展路径优化,不仅可以维系原有系统的功能性,还能够强调需求和建设过程之间的协调性,以此逐渐打破传统的空间束缚,体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效果,为我国后续全面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新时期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意识形态
中国公路运输经济早期以运输物资为主,意识形态也较为固化,主要利用中型卡车或大型卡车来完成,且当时运输的结构单一,导致经济方面与铁路的差距较大。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进程的加快,运输的标的物也越来越多样化,如今意识得到了解放,逐步过渡到了多工具协同,进一步加快了高速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进程。但就目前来看,部分地区的运输单位对意识方面没有重视,发展意识、规划意识、安全意识等较为薄弱,各类违规情况也时有发生,导致了整体建设难以符合要求,也无法将交通实际发展情况反映出来。
(二)投资规划
高速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全面建设息息相关,如果无法保证公路交通运输发展中的资金,就难以根据当前的情况进行优化和改善。高速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少不了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行的支撑,更离不开完善的经济体系和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支持,但目前我国的相关设施还未得到绝对的完善,工程建设造价随着规模的逐渐扩大也在不断变高,如投资与建设出现不匹配的情况,将会严重阻碍到后续得到经济建设。同时,在我国公路交通运输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无法保证合理分配,导致后期资金规划缺乏充足的资金,部分项目开展出现了搁置的情况,急需有效手段进行改善,切实保证发展能够协调。
(三)城乡差异
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资源配置存在很大差异,使公路建设的难度被大大增加,如城市与农村建设不平衡便是其中之一,使得城乡在交通运输经济领域逐渐出现了差距,且随着高速公路里程和路网密度的不断增加,乡村地区在这样的条件下将难以得到发展,公路运输服务也难以得到提升,解决双方现存的经济需求矛盾,现已成为调整的重点内容。同时,由于城乡建设不同步,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的进步,如恶性循环般阻碍后续发展,后续应着手对此方面进行全面的优化,着力打造城乡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发展新优势,积极应对各类挑战和机遇,保证后续各项工作开展能够与时代需求契合。
(四)发展方面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环境差异和地理差异,如在地势环境较好的区域,则高速公路的建设速度更快,运输经济增长速度也更快,反之如地势环境条件较差,则将阻碍到后续运输经济的发展。同时,在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快速发展地区,配套的各项基础建设也十分完善,公路交通运输质量好;在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则配套基础建设也会相对落后,严重影响到后续运输经济发展。同时,当前高速公路运输未能与铁路和水运和航空之间补充,经济网络无法得到全面完善,且由于部分地区的发展规划不当使得运输经济出现大幅下降的情况,难以体现出社会经济和运输行业的拉动作用。
四、新时期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强化主体意识
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也需要完善思想工作,加强公路运营机制,确保公路运输速度、效率及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达到公路运输与经济共同的进步及发展。发展意识方面要重点关注交通经济的协调关系,可借助相关的各项规定政策推动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通过各类资源的重新整合与合理分配,完善事先规划、紧密部署、协调等方式优化;规划意识方面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科学合理地设计高速路线,高效调配物资与资源,避免浪费不必要的资源和能源,逐步提升城市体系规划合理性,使未来高速公路交通的运营和管理方式更加多元化;安全意识方面则要做好管理工作,时刻保持与其他企业的密切交流,避免因建设不当而引发事故风险,制约当地的发展。为此,在当前的新形势下,需要强化多方面的意识,从而有效扭转经济建设,使运输条件得到有效改善,让经济萧条地区重新焕发活力,切实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
(二)强调规划投资
在当前新时期背景下,高速公路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发展中要保证合理分配,除中央政府的相关税费等投入外,可通过发行国债、财政资金、专项基金等方式增加建设资金,不仅能够减少融资消耗,且可以有效增加国有资本金保值增值的效果。同时,应考虑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高速公路领域,通过设立信托基金、专项金融产品等吸引民间资金,也可以选择采用BOT方式来为高速公路建设融资,以此减轻政府资金的负担,为后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高速公路运输经济新形势在近年不断优化,经过优化和调整改进了以往的“固化论”规律,应用创新发展理念完成建设,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便利生活提供强大助力,对我国交通事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当前我国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了通过高速公路建设提高地区经济效益,需要将交通经济网络结合作为重点内容,加强区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公路运输的水平。
(三)处理城乡差异
高速公路是我国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交通运输则是社会经济的先导产业,与旅游产业、区域贸易、发展规划等有着直接关系,若想使其切实发挥出自身作用,就需要解决现存的城乡差异问题,根据当前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满足我国当前的发展需求。建设公路运输规划时应多考虑实际性问题,密切城镇和乡村之间的联系,对细节问题进行深化探讨,面对不同的地域环境和生态人文,运用不同方式的路网建设方法,要求各部门协调配合以及协调解决重点问题。同时,在城乡协同发展中应采取有效结论将问题锁定,通过不断引进领域先进技术完善地区连接工作,并结合区域特点制定出符合国民经济的制度,如2012年交通運输部首次提出了重大节假日通行费免收方案,人民群众见了“实惠”,后续也要探索高速公路的公益属性,发挥出自身的经济作用。
(四)做好发展规划
高速公路运输经济是通过道路运输的方式提高自身利益价值,现如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高速交通行业发展水平还会得到明显提升。同时,高速公路运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担任着重要的责任,为了能够有效提升规划和使用的效率,需要将建设期间的资源合理分配,因地制宜地运用筛选、统筹,为高速公路所涉区域各个行业的产业合作、经济交流、产品流动等提供基本条件,并以此促进资源整体分配和调节,为实现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在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突出自身的基本功能性,着重关注地区的基本配置,可应用信息技术预先进行车流量的模拟,其中高速主干线公路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双向6车道或双向8车道,保证节假日以及高峰时期依然能够稳定运行,以此凸显出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基本功能。
(五)调整经济体系
现代高速运输经济体系是保证发展的一项基础保障,为了能够使公路线路向外不断扩展,要求做好统筹部署和实施工作,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来优化资源配置,配合公路运输不断发展。高速公路运输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条件之一,通过将规划设计和运营等内容变为有机整体,能够促进各个行业发展,在执行过程中要积极对交通运输条件进行全面优化和改善,以此提高运输交通的发展水平,进一步拓宽国内外的市场,以此充分将公路运输的经济价值体现出来。地区高速公路修建完成后,为了进一步加快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凭借当地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调整运输经济发展体系,从以往的发展旅游经济转变为发展农贸运输经济,逐渐带动地区农业的“全面小康”目标,且后续针对运输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地区未来经济建设奠定基础,稳固发展的根基。
结束语
高速公路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必要方式,国家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对经济发展的每个环节配备管理制度,并着手增加投融资来源,促进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同时,对于后续管理要制定出合理的对策,专业施工团队下开展建设,相关行业则应依法运营,追求合理利润,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卫川.新常态下高速公路运输经济的转型策略概述[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1(02):55-56.
[2]姜玉国.新常态下高速公路运输经济的新转型[J].中国科技投资,2020(35):142.
[3]李乐.信息化管理在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分析[J].环球市场,2020(05):19.
[4]陈君.现代高速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6):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