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力“研审融合” 助推高校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

2023-02-25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研究型审计工作融合

钟 源

(山东开放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2年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侯凯审计长指出,审计工作要“立足经济监督定位”,“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是实现新时代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工作在高校的具体实践,也是整体内部审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聚力“研审融合”的审计方式,将研究型审计的理念贯穿于高校内部审计的全过程,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的研究性优势,解决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审计实践难题,优化“经济体检”的效率和效果,并从实践中探索出审计全覆盖的指导性思路,从而助力高校内部审计的高质量发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当下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研审融合”高校内部审计模式的内涵探索

本文所述的“研审融合”,是一种审计模式的创新型探索,即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将研究思维与审计工作的有机融合,进行研究型审计,以研究促进审计事业在不同领域的优化发展。

2021 年 6 月,审计署在《“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要求,积极开展研究型审计,根据审计实践需要,强化审计理论研究,将研究型审计上升到发展战略性规划的高度。2021 年 12 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年度重点工作总结交流大会提出要倡导研究型审计,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强调了内部审计领域进行研究型审计的重要意义。此外,我国各级审计机关在国家审计层面也制定了开展研究型审计的工作方案。近年来,研究型审计逐渐成为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议题。

关于何为研究型审计,目前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学术界对此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回顾2022年度的文献研究,郑石桥、刘星锐(2022)认为,研究型审计的内涵包括准则运用、悖论处理、新型业务总结、问题产生原因和改进对策分析。[1]戚振东、张紫璇(2022)以审计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目标,认为研究型审计应从体制、机制、制度以及政策层面发现和分析问题。[2]李竹(2022)将研究型审计的开展路径概括为研究政策法规、审计客体、基础业务工作和审计成果。[3]杨静、秦心恬(2022)则认为,审计工作者需要培养研究型审计思维,应用逻辑性思维、大数据思维、系统性思维和宏观性思维。[4]

随着学者对研究型审计的深入探讨,研究型审计的理念愈发清晰,其在国家审计、社会审计以及内部审计焦聚各大现实问题的实践中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例如推动完善公共投资审计、社保基金审计、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审计以及企业内部审计等,但对于高校内部审计的研究型转型尚有较大的研究空间。鲍国明(2023)综合研究了2022年度研究型内部审计重点案例,提出目前研究型审计仍处于初级阶段,总结出研为先导、研以致用、以研促改的经验,为新时期各领域内部审计开展研究型探索提供了方向。[5]在高校内部审计研究领域,王灵蕙(2022)提出,高校研究型内部审计是推进内部审计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并将其路径规划为完善高校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把握“三新一高”导向、进行深入研究和创建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6]黄萍萍(2022)梳理了研究型高校内部审计在立项、实施、评价、整改等环节的工作全流程,提出了研究型审计在高校内部审计中的实操性建议。[7]

笔者认为,研究型审计虽无严格的定义,但基于前述学者的宏观研究和具体探索,相较于传统的审计过程,更具有系统性、创新性、实践性以及发展性的共同特点。本文所述“研审融合”的高校内部审计模式重视对审计对象的系统性研究,以前瞻性的眼光采用创新的审计方法,探索审计“顽瘴痼疾”的根治策略,重视审计管理并克服审计人才短板,加强审计的咨询、评价、监督、建议作用,进而从审计角度促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高校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高校内部审计中实施“研审融合”的主要措施

(一)系统性研究审计对象

研究审计对象的相关政策方针,提高审计的前瞻性。高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关键主体,发挥好内部审计对高校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监督和评价的作用,需要积极发挥党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引领。在新时期,要深入学习、研究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国家“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方案以及审计对象相关工作部署进行研讨论证、广泛调研,形成科学、合理的高校内部审计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内部审计计划,并在审计工作进行中有目的地抓重点、攻难点,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

研究审计对象的具体特点,提高审计的专业性。高校内部审计覆盖高校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除审计行业之外,又涵盖了工程、财务、法律、经济、计算机等行业,需要从业者将研究工作拓展至预算执行、财务收支、基建修缮、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内部控制、科研经费等审计所涉及的各个方面,总结归纳出其所在行业或所属主体的制度规范、技术要素、热点问题和政策导向,给出专业性的审计意见。例如,在高校基建修缮工程的审前分析中,审计人员不能仅在审材料上做工作,也不能在外部审计面前当“甩手掌柜”,而是要深入工程现场,了解工程造价、工程技术及工程管理,将审前分析与现场核查相结合,与使用、设计、施工以及财务部门做好衔接与沟通,全面把握项目整体,找准审计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客观、专业地做好经济活动的全链条监督和全方位评价。

(二)创新性采用信息化方法

采用信息化审计的方式,做好智慧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化审计模式,促进审计智慧化升级,是研究型高校内部审计在方法上的创新性举措。高校要提高内部审计信息化重视程度,依托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审计信息化的进程,开展以大数据审计为代表的电子数据审计,并进行信息系统审计。例如,通过搭建高校大数据平台为内部审计提供招投标、工程建设、组织人事、科学研究、资产管理、预算执行相关审计数据以及必备的外部数据,并上线审计管理软件,将审计流程、审计档案以及审计人员的管理线上化,设计构建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日常监控、风险预警为一体的辅助分析系统[8],构建线上加线下的内部审计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三)把脉问诊“顽瘴痼疾”

有效解决审计问题,用好审计成果,发挥建设性作用。高校内部审计中的所谓“顽瘴痼疾”,即在传统型审计过程中经常显现却难以有效避免的问题,属于大部分高校经济体检报告中的“钉子户”,如经济责任审计中的报销不规范、预算执行不到位、固定资产管理不精细等问题。通过开展研究型审计,将如何有效解决问题、防止问题再次发生作为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真正发挥审计在高校内部的建设性作用,彰显出高校内部审计的高质量发展。

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审计人员树立一种课题研究型思维,对审计的典型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要梳理清楚问题出现的原因,注意有针对性地将研究范围拓展至问题出现的部门、时间节点、地域范围甚至制度及政策环境等,将研究小组成员拓展至相关领域的专家,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将研究成果的总结变成审计工作的重要一环。也就是说,除了发挥审计的监督和评价职能之外,在扎实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提出可行的问题解决方案,充分发挥出审计工作的建议、咨询的功能。[9]

此外,对于部分已经完成的审计项目而言,通过内部的横向和纵向对比,加之跟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案例进行借鉴研究,找到各个项目主体之间存在的共性问题,集中分析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汲取各方经验,从而为问题症结开出针对性堵塞漏洞、完善机制的“治病良方”。要从解决一个审计问题入手做到规范一系列现象,进一步拓展审计价值。

(四)常态化跟进审计整改

做好整改工作是高校内部审计的重要环节,只有整改完善才能使审计达到良性闭环。以做好整改工作为契机,是高校内部审计通过“研审融合”模式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

要做好审计整改,发挥出研究型审计的效用,需要加强主体联动,形成经济监督合力,提高整改的严肃性与威慑性。一方面,以高校党委审计委员会为核心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健全党组织直接领导内部审计工作的机制,确保内部审计部门定期向党组织汇报工作[10],加强党对内部整改的大局把控、统筹协调和监督落实。另一方面,构建高校内部审计与巡视巡察、纪检监察以及组织人事的有机贯通,形成多部门联合工作的机制,做到信息共享、相互支撑,对“屡教不改”的重大问题实行追责制度,筑牢高校内部监督屏障。

此外,还需要建立和完善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将审计整改的要求纳入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研究制定审计督导整改相关操作指引,在整改过程中对审计发现问题实行建立清单、跟踪核实、对账销号全周期动态管理,用好“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整改清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通报,提高被审计对象的配合和重视程度。

(五)优化内部审计环境

培养高素质的审计人才队伍。“研审融合”模式对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审计专业知识,还需要在研究能力的提高上下功夫,与时俱进汲取政治理论、法律法规、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并在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善于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用创新、系统、实践和发展的思维方式开展工作。高校需要丰富内部审计人员的学习培训内容和形式,围绕业务技能、人员素质等探索制定内部审计人员培养方案,建设审计创新研讨会,定期开展内外业务交流。需要建立以研究型审计价值贡献为导向的激励制度,在高校范围内共享或挖掘优势资源与能力。此外,高校也要有意识地向审计部门扩充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并且建立基于内部审计研究成果专项考核结果的激励机制,激发“研审融合”的活力。

强化审计档案的管理。审计档案为审计工作者提供了丰富而翔实的研究案例与数据支撑,强化审计档案管理将为“研审融合”模式在高校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多措并举做好高校内部审计档案管理工作。首先,高校要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审计档案管理程序。其次,落实管理考核,将档案管理责任细化分工,对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加强审计档案管理责任追究。其次,依托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建设档案信息化管理资源平台,提高工作效率。

四、结语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审计步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要助推高校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需要用好“研审融合”的模式。该模式具有系统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基本特点,以研究型的工作方式,注重审计对象的钻研、审计问题的解决、审计方式的优化和审计整改的落实,强化了审计的监督、评价、咨询和建议的全方位功能,从而助推高校内部审计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聚力“研审融合”也能为大审计格局、大监督体系的构建提供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实践经验。

猜你喜欢

研究型审计工作融合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