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养老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3-02-25朱丽娜宋金强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校企养老智慧

董 丽 ,朱丽娜,宋金强

(1.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济南 250002;2.山东省立医院,山东 济南 250021)

一、引言

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1]我国人口老龄化规模大、程度高,日益加剧的老龄化社会对养老服务产生庞大需求,但是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存在很大缺口。在这种形势下,大力发展智慧养老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措施。智慧养老是指利用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整合智能产品企业、养老机构、社区、家政服务机构和医疗机构等社会资源,为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实时和智能化的养老服务,人们可以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机构养老、社区养老或居家养老,在设施、技术和服务都跟上的前提下,智慧养老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政府已经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推动智慧养老相关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和机构开发各种易用性、功能性、安全性都具有较高水平的智慧康养产品,如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洗澡机、康复训练辅助器材、健康监测预警手环等智能产品,并深度整合各种线上线下资源,提供各种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如精准化、个性化的健康评估、健康监测、健康管理等服务,并引导养老机构、社区和个人开启智慧养老模式。

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需求进一步增长,智慧养老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然而人才短缺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智慧养老产业的蓬勃发展。目前我国养老行业人手明显不足,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年龄偏大,专业水平不高,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招不到专业人员,护理人员多数是附近村民,甚至出现老年人照顾老年人的现象。智慧养老产业不光需要医护人员或家政服务人员,像智能床垫、智能手环等传感设备的应用,需要既有医护知识、又懂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进行远程监控和分析,这方面的人才更为稀缺。因此,培养充足的、专业化的智慧养老服务人才和技术人才成为当务之急。部分职业院校与时俱进,已经开设了智慧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但是在人才培养上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课程体系不完善

智慧养老专业大多开设了老年照护、康复、保健与养生、膳食与营养、心理学、社会工作、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活动策划与组织、法律法规等课程,涉及“养老”的课程较多,但涉及“智慧”的课程较少,很多院校没有开设智慧养老产品的使用维护与设计开发、智慧养老平台的应用及功能设计、信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慧”相关课程,或者是即使开设了部分此类课程,但相关课程的师资力量不足,导致学生只能浅尝辄止,所学浮于表面,并不能领会先进技术对智慧养老的意义和作用。在此课程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科技素养不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不能满足智慧养老产业技术性岗位的需求,不利于智慧养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另外,理论学时偏多,实训课时不够,教学实践环节薄弱,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差,毕业后个人能力达不到行业的基本要求。

(二)学校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脱节

智慧养老专业是各职业院校新上专业,教师大都是从其他专业如护理、临床等医学相关专业调整过来的,大部分教师没有智慧养老产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授课时基本上是照本宣科,讲授内容缺乏前沿性、时效性以及实践性。学生的很多实践环节仅在校内实训室完成,与在智慧养老产业实际环境中操作存在很大差异。培养的学生专业性不强,技能水平不足,综合素质不高,不符合智慧养老产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三、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人才培养

(一)师资队伍建设的产教融合

学校应积极推动智慧养老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专任教师不能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要有至少3—5年的行业工作经验,除了具备高校教师资格外,还应当有相关的行业资格。入职后专任教师仍须定期到智慧养老产业参与服务和管理,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实践指导能力。学校应当建立严格的教师进修制度,另外,学校应当支持教师关注和积极参加智慧养老产业相关的新技术讲座以及新产品展览会,以便搜集最新行业资讯,及时更新认知。同时,学校可以聘请智慧养老产业中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和科技企业中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课堂教学及实训指导,将优秀的管理经验、医护经验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带进课堂。

(二)学生培养的产教融合

首先,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打造校内智能化养老实训中心。与传统的养老方式不同,智慧养老需要引进先进的智能技术和设备,这就要求学校也要打造相应的现代化教学环境,可利用信息化方法、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学校需要与科技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可以多家科技企业一起参与合作,各企业分别负责学校实训中心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的构建、提供实时采集健康数据的智能穿戴设备、建设虚拟养老仿真系统,这样学生在学校就可以进行智能设备应用、健康评估、日常照护、康复训练等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各项实操能力。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智能产品的软硬件升级会比较频繁,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合作企业也可以派工程师到学校为学生开展讲座和进行实践指导,通过这两种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新技术、新装备,为日常教学工作不断注入“源头活水”,使广大学生能持续更新知识储备。

其次,学校可以与养老机构在建设课程体系、编写教材、建制订单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等多个方面深化合作,充分利用校企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发挥二者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共同教学,协同育人。校企双方首先应该进行充分沟通和交流,企业要了解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学校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需求,之后再融合校企双方的资源和力量,对智慧养老专业的学生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指导。把课堂放置到养老产业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养老产业的需求相对接,学生在真实养老环境中轮岗实践老年照护、老年康复训练、老年活动、心理辅导、养生保健、养老机构的运营与管理、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及相关智能软硬件的使用等,学以致用,努力提高学生医护康养、组织管理、养老服务平台和智能设备应用等各方面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其语言沟通、随机应变、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采用这种模式培养人才,不仅仅是学校和学生受益,同时也满足了养老企业和养老机构对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他们不仅可以招聘到按照自身需求量身打造的专业人才,而且由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就已充分了解养老企业或养老机构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和企业文化,可以大大缩短磨合期,降低培训成本,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也能有效减少员工的流动性,保证了养老产业的稳定发展。

(三)职业院校建设自己的康养中心,探索“医护康养教”产教融合发展新模式

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医疗资源和社会资源,通过政校企合作,建设集医疗、养老、教学、实训和科研创新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康养中心,这种产教融合模式类似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比如,大部分医学院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拥有成熟的学科体系、雄厚的师资力量、充足的生源以及丰富的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尤其在技术、人才、人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康养中心的建成不仅响应政府号召,有效缓解社会养老压力,在造福社会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服务教学,可以为养老专业和医护、康养等其他专业的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实训基地,教师和学生的个人价值及个人能力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和提升。教师可以轮流到中心参与科研、管理及实践,教师参与“产学研”能够有效破解教学与应用脱节的弊端,有一线工作经验的教师可以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开展案例教学和现场教学,也可以根据行业的发展和实际需求,实时调整培养方案,从而培养出更加贴合养老产业实际需要的服务人才。学生则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学习和就业一体,轻松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学校通过养护中心可以实现服务、育人、创新、开放、共享五维协同。目前已经有部分院校开始了这种模式的尝试,如广西医科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依托学校优质医疗资源,通过政校企合作和公建民营形式承接了广西社会福利院,建立了广西医大仁爱养老服务中心,除了开展各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外,服务中心还与广西多所院校签订了共同培养高素质养老服务人才协议,承接护理、运动康复、康复治疗、老年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等的见习与实习,并设立了“广西医养结合与健康养老服务研究中心”新型智库,推动医养服务研究智库化集成。[2]

(四)院校主动服务,校企合作,共生共赢,协同发展

首先,职业院校可以主动服务养老产业,提供技术指导,开展业务培训。目前养老产业中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学历偏低,职业技能较差,限制了个人和产业的发展,职业院校可以利用自身教学资源丰富的优势,协助产业进行新员工入职培训、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考核等,切实提升养老产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养老产业的整体健康发展。

其次,师生可以在养老产业实践过程中参与创新研究。除了对养老行业内的服务规范、服务项目等进行联合研发外,还可以协助养老产业升级智慧养老终端设备,根据养老产业实际需求,与科技企业合作研发操作简单、老年人认可度高的养老服务智能产品,开发大数据健康评估软件、养老服务数据库、智慧养老服务管理平台等,弥补养老产业技术人员不足、研发力量不强的缺陷,把智慧养老的前沿技术注入养老产业,为产业持续高水平发展提供新动能,广大师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也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学校通过主动服务建立真正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模式。

方兴未艾的智慧养老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是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合格的、适用的养老服务人才和技术人才需要学校、政府、养老机构、科技企业等多方资源有机整合,政校企密切配合,共同构建共生共赢的“产教研”融合机制,探索高质量高效率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我国智慧养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校企养老智慧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养老之要在于“安”
有智慧的羊
校企合作五反思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