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2023-02-25何明,周皓
何 明,周 皓
一、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变革最剧烈、涉及范围最宽广、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变革。然而,“现代化”这一使用频率极高的概念因其词根“现代”所指的多义性而意涵纷繁复杂。
“现代”(modern)为时间性的语词,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其初始含义指“现在”或“此时此刻”。被称为“20世纪中叶英语世界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的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指出:“Modern这个英文词最接近的词源为法文moderne、后期拉丁文modenus。可追溯的最早词源为拉丁文modo——意指此刻。早期的英文意涵接近contemporary,其意为现在所存在的事物或此时此刻。”(1)[美]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308页。之后演变为历史分期的一个阶段。历史学家布莱克认为:“在较客观的用法上,17、18世纪的史学家开始放弃基于基督教的历史分期方法,而使用古代、中世纪和现代的历史分期法,现代被认为‘大约始于1500年’。”(2)[美]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景跃进,张静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 页。
众所周知,此时的欧洲进入剧烈变革的历史时期。文艺复兴运动席卷欧洲,冲破天主教会及神学的精神束缚,新兴的资产阶级取代封建贵族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远洋航行的大航海时代到来,以科学实验和科学方法为特征的科学技术勃然兴起。之后,爆发了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大发展、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由此必然产生的后果就是政治的集中。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国家了。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5~256页。从中可以看出,在此历史时期,发生了分散的政治组织转变为统一的民族国家、低效的生产力跃迁为高效的生产力的剧烈变革。由此,原本作为与“古代”“中世纪”相对应的“现代”,由历史分期法转化为历史过程的“现代化”(modernize),用以指代肇始于15世纪并一直持续到今天的变迁过程。总的说来,“现代化概念的普及决不是因为它作为学术交流的工具而具有的清晰性和准确性,而是因为它能够揭示那些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随着工业化和民族国家的兴起而产生的社会生活各种转变的含糊和笼统的想象”。(4)[美]D.C.蒂普斯:《现代化理论与社会比较研究的批判》,载[美]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杨豫,陈祖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第93页。随着殖民者的海外扩张,世界各地都以不同的形式卷入现代化的浪潮之中,发生了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等一系列的变化。
俯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其基本特征主要有:一是生产的动力来源,由人力、畜力及自然力等生物性能源,向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等非生物性能源转变;二是经济结构从以传统农业和畜牧业等第一产业为主,向以工业、服务业等第二、三产业为主转变;三是社会关系从以亲缘和地缘为主的封闭社会和分工粗略的机械社会,向社会成员之间超越血缘和地域空间广泛而密切联系为主的开放社会和有机社会转变;四是政治体制从世袭、专制的传统模式,向民主、科层的现代模式转变;五是文化观念从非理性、神秘性,向理性化、世俗化方向转变。
现代化的结果即所谓“现代性”(modernity)并非如启蒙主义思想家所想象的那样充满着进步、改善和自由等一片光明。自1820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了50多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接近10倍。(5)Maddison,Angus.2003.The World Economy:Historical Statistics.Paris:OECD Develoment Centre Studies.然而,2000年9月联合国全体成员国一致通过的《联合国千禧年宣言》指出,“在过去十年,有五百多万人在战争中丧生”,全球还有近10亿人处于“凄苦可怜和毫无尊严的极端贫困状况”。(6)Office of the 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nan Rights.“United Nations Millennium Declaration.”General Assembly Resolution 55/2 of September 8,2000.www.ohchr.org/english/law/millennium.htm.现代化充满悖论,在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产品生产能力迅速提升、社会总财富不断积累的同时,如影相随的是自然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分配不公和极端贫困、暴力行为、种族主义与民族冲突、核冲突和大规模战争等一系列“现代病”。早在18世纪,德国浪漫主义思想家就开始对现代性进行质疑。自19世纪40年代起,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现代性进行了深刻而系统的批判,并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和构想。德国纳粹主义的兴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直接击碎了人们对于现代化的幻想。20世纪50~6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意识形态进行了激烈的批判。20世纪80年代以后,现代性的批判浪潮高涨,一大批著名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卷入其中,从美学、文化、政治、社会、历史直至认识论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对现代性进行颠覆性批判,形成“后现代主义”思潮,尽管后现代主义并非统一的社会理论。
殖民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世界各国的大门和市场,把现代化传播到全球各地。现代化发端于欧洲,不可避免地镌刻着西方的印迹,但却不等同于“西方化”。吉登斯认为:“现代性,从其全球化倾向而论,是一种特别的西化之物吗?非也。它不可能是西化的。”(7)[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53页。鲁迅曾说:人不可能自己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世界各地无数案例表明,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不存在相同序列的“单线”模式,而是各不相同的“多线”模式,都经历了“本土化”(indigenization)的过程,深深镶嵌于各国的社会文化体系之中。其中,“传统”与“现代”之间并非马克斯·韦伯所想象的排斥对立的断裂关系,而是交织缠绕在一起的复杂关系,前者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嵌入到现代化进程的要素和脉络之中,进而型塑出现代化的方向和现代性的形貌。
中国的现代化始于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一直延续至今。这一个半世纪多的艰难曲折历程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从1860年洋务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早期现代化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洋务运动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引进西方现代技术和机器创办军事工业以图“自强”,创建民用企业以图“求富”,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局面,然而随着1894年甲午战争的失败而宣告破产。之后相继进行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政治改革都以失败告终,加之军阀割据、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等战乱不断,中国的早期现代化未能顺利推进,国家仍处于积贫积弱落后的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带领全国人民摆脱贫困落后的艰巨任务。在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所作《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8)《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32页。的计划,拉开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序幕。在1964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宣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9)《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39页。的目标,正式确立了“四个现代化”的表述,启动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激光粒度仪测得白藜芦醇DPPC脂质粉雾剂几何粒径为(14.4±2.7)μm,量筒法测得振实密度为(0.05±0.01)g/mL,从而计算出空气动力学粒径是(3.2±0.2)μm,在1~5 μm,适合肺部吸入的标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的决定。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叶剑英指出:“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善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10)《叶剑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540页。自此,“四个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拓展,涵盖了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各个方面,逐渐被指向更为广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所替代。中央提出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使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中国崛起的世界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功推进与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二、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推动各地区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所指并非单纯的自然地理意义,蕴含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复杂意义,应视为一个文化地理概念。(11)郝时远:《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180~184页。
1935年,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发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经过对全国人口分布密度的测算,提出“瑷珲—腾冲线”即被后世称为“胡焕庸线”的命题,其内容为:该线以东地区占全国约36%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约96%的人口;该线以西地区占国土面积约64%,所承载的人口却仅占全国人口的4%。(12)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地理学报》1935年第2期,第13~21页。尽管之后因领土边界和人口变动等因素,具体数据有所变化和修正,但其所揭示的中国东部与西部在人口、经济、人文等方面存在的结构性差距依然存在。地域广袤而人口密度稀疏、自然资源丰富而贫困人群面大、历史悠久而现代化程度偏低,成为西部地区的基本特征。(1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04)》,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10~425页。20世纪50年代以前,西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程度很低,大部分地区不通公路或铁路,现代工业、新式学校和医疗机构极为有限而且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基本上被隔离于现代社会之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实现人人平等、公平正义的初心使命,加快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民族的“真实的平等”。
早在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就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是任何民族都不能例外的。我们不能设想,只有汉族地区工业高度发展,让西藏长期落后下去,让维吾尔自治区长期落后下去,让内蒙古牧区长期落后下去,这样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14)《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66页。在制定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时开始专门确定了指导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五年计划的意见,在西部民族地区建设工业、交通等基础设施,现代医疗和教育机构,“三线建设”对于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工业体系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少数民族地区初步踏上现代化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面对全国整体发展水平低下、国家财力和物力匮乏、综合国力薄弱的现实,为了尽快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进程,邓小平于1988年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即:“沿海地区要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15)邓小平:《中央要有权威》,《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7页。党和国家先后实施了对口支援、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沿边开放、富民兴边等政策措施,极大改善了少数民族的生存条件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条件。1999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条件已基本成熟”的判断,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加快。
党的十八大以后,成功推进与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把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列入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指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16)《习近平在考察广西时强调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担当实干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人民日报》2021年4月2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判断,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一步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放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优先位置,加大力度支持老少边穷地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培育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为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创造条件,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开拓区域发展新空间,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口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各民族切身感受与切实获得国家发展带来的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社会福利的增多,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三、使命同一性: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共同目标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共同的历史方位和共同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战略目标。习近平在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当前,我们已经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处在这样的历史阶段,“一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解决了贫困问题,各族人民自信心自豪感空前激发,凝聚力向心力极大增强,呈现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民族复兴道路上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相对突出,影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因素仍然复杂多样,民族领域意识形态斗争仍然尖锐复杂,国际势力干扰破坏我国民族团结的风险不容小觑”。(17)中共国家民委党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11月8日。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任务。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庄严宣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从人口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的本国国情出发,攻坚克难,踔厉奋进,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的切身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坚定不移地夯实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持续不断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条件,又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汲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坚持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原则,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可见,在吸收中华优秀文化智慧与借鉴世界各国现代化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系统性、整体性和持续性模式,必将全面而有力地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上同向同行、耦合协同,共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高度耦合性: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结构上具有高度的耦合性。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明确而系统的论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五大任务,即: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其中,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两大任务,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内涵交叉重合。下面仅就若干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首先,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变革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33页。这段话深刻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和认识论,是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规律的基本遵循。发展,是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而中国式现代化选择的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推进方式。只有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坚定不移地推动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的高质量发展,才能有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各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进而赋予发展成果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和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为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保证。
其次,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素配置机制为基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党的二十大作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要求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马克思指出:“为了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4页。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制约甚至支配着家庭关系、文化关系、政治关系等关系。作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力的空间配置和产业配置无可避免地受到生产关系和市场机制的制约和支配。因此,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必须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民族大流动大融居的趋势,充分发挥与主动运用市场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同时发挥政府的能动性和行政力,有序推进民族地区和东中部地区各族群众跨区域双向流动,切实建构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有效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最后,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出发正确把握文化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与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体现着共性,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民族学对人类社会的众多人群及其文化的研究表明,文化变迁是文化存在的基本样态,“文化涵化”是文化形成与变迁的基本原理,主流文化和强势文化不断传播扩散并改变小群体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形貌是文化变迁的主导趋势,现代化的文化结果是世俗化和理性化。习近平最近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等五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必然会加快中华优秀文化濡化全国各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进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越来越深刻地嵌入各民族群众的心灵之中。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逐渐淡化甚至消失,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性不断增强,无疑都是难以阻挡的历史规律和演进趋势。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性和各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关系及其演变趋势,顺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势而动,主动作为又不图一蹴而就,正确把握与妥善处理二者的关系,创造中华文化根深干壮与各民族文化枝繁叶茂相得益彰的文化大观。
综上,作为历史悠久而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我国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涉及历史和现实的诸多领域及其各个方面,复杂度和艰巨性远超大多数国家,需要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宏大战略久久为功地持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全面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最为有力、最为有效的动力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