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自我超越

2023-02-24

关键词:费尔巴哈鲍威尔全集

刘 萌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学术界对马克思“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一般遵循两种方式:一是从部分经典著作中梳理马克思的观点和看法,但是存在文献梳理不充分的问题;二是从人的本质是劳动、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三个论断中研究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总的观点和看法,但容易出现观点论证的混淆和交叉、马克思个人观点的时间和作者列举论据的时间对应不上的问题。通过梳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发展历程,把握其理论架构的三个层次,剖析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旨归,以期能够厘清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理论超越。

一、马克思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早期探索

得益于黑格尔和鲍威尔两人,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对人的本质问题展开了不懈探索。在攻读博士学位和工作期间,马克思受鲍威尔自我意识的影响较深,他将人的本质拘泥于自我意识。随着马克思对理论批判的深入,他和鲍威尔逐渐产生了分歧,将自由、国家、法律看作是理性、道德的体现,把理性和自由看作是人的本质。虽然这一时期马克思没有突破黑格尔唯心主义的限制,但是在人的本质问题上,他的积极探索实现了向历史唯心主义的转变。

(一)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

青年时期,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1837 年,青年马克思加入“博士俱乐部”,在青年黑格尔派成员布鲁诺·鲍威尔的指导下,完成了自己的博士毕业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在论文中,马克思首次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界定,认为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受鲍威尔将自我意识与实体对立的影响,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的自我意识哲学是哲学发展的“真正历史的钥匙”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页。。谈到上帝存在论时,反讽它是“一个几乎声名狼藉的题目,即关于神的存在的证明”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00页。。他批判黑格尔由世界存在到神的存在的推论,提出与黑格尔完全相反的神学证明,强调“对神的存在的证明不外是对人的本质的自我意识存在的证明”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01页。,认为比起“神的存在”,只有人的自我意识才是最直接的存在。在马克思看来,没有任何的神能够与自我意识相媲美,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与鲍威尔保持高度一致,强调自我意识的能动作用,将上帝看作是自我意识的外化,把自我意识当作人的本质。虽然马克思仍秉持着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观点,但是对于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认识已经足以让他和鲍威尔掀起一场以理论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谬误的风暴。“关于马克思青年时期著作的辩论,首先是一场政治辩论。”②[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31页。与鲍威尔不同的是,马克思深刻地认识到哲学和宗教的批判并不能代替政治斗争,这为他和鲍威尔关于自我意识的观点分歧埋下了伏笔,成为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分离的开始。

(二)人的本质是理性和自由

在《莱茵报》工作时期,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理性和自由。参加工作后,马克思和鲍威尔在对普鲁士政府的批判问题上产生了分歧,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也随之日益清晰,提出理性和自由是人的本质。马克思从博士毕业就跟随鲍威尔展开以哲学为武器反对普鲁士政府的斗争,但是随着马克思和鲍威尔合作的深入,他意识到在普鲁士政府的迫害面前,对宗教的批判无法改变任何现状。顶着鲍威尔一再敦促他撰写《末日宣告》的压力,马克思写出了《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这成为他转向关注现实政治斗争的标志,也是马克思和鲍威尔关系疏远的开始。马克思公开反对腓特烈·威廉四世颁布的新书报检查令,并抨击了辩论人的申辩是将“颂扬的特权等级的独立和自由下降到了人类本性原则上的不自由和不独立”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62页。。在这些辩论人看来,“自由仅仅是某些人物和某些等级的个人特性”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63页。,而适应人类本性的“普遍理性和普遍自由是有害的思想”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63页。。书报检查令只是政府垄断公开批评的手段,并没有从根本上保证作家的写作自由。看清普鲁士政府的虚伪后,马克思旗帜鲜明地提出“自由确实是人的本质”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67页。,但是真正的自由并不是普鲁士政府和辩论人口中的自由,而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因而也就是新闻出版的类本质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71页。。在当时的普鲁士,真正的自由是出版自由,这是一切自由的基础,能够保护出版自由的有意识的国家法律才是真正的法律,才能够实现了人的自由。而真正法律中这些合乎理性的准则只能从自由的本质中去找寻。这一时期,马克思开始脱离了鲍威尔自我意识的影响,把理性和自由看作人的本质,但他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看法仍受制于黑格尔哲学思想,没有脱离唯心主义的桎梏。

二、马克思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哲学转向

自从和鲍威尔在哲学思想上产生分歧后,马克思先后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开始对黑格尔和鲍威尔进行批判清算,将对人的本质的关注转移到社会关系层面。随后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逐渐摆脱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影响。而《神圣家族》中则是彻底对鲍威尔和青年黑格尔派进行清算,将人的本质归结为生产劳动,从“抽象劳动”过渡到“实践劳动”,实现了马克思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哲学转向,为新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一)人的本质是社会特质

通过对黑格尔和鲍威尔的批判,马克思走出唯心主义的误区,开始从社会角度去探寻人的本质,实现了自我的哲学转向。马克思改变了以往单纯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去批判黑格尔市民社会的做法,开始从政治经济学中探寻市民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对黑格尔法哲学体系进行全面批判,从而实现了他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历史唯物主义转变。随着对市民社会的深入考察,马克思在人的本质问题上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他不再从“神秘思辨”中去理解人的本质,而是从家庭、市民社会、国家这些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中去看待人,认为“人始终是这一切实体性东西的本质”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2页。。马克思认为“实体性”是“人的现实普遍性”,它需要被所有人共有,而人所拥有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都不具有现实普遍性,只有人的社会特质才是普遍的,可以称之为“人的本质”,这是他第一次从社会关系出发把握人的本质。马克思不仅对黑格尔展开批判,还彻底地对鲍威尔展开批判。他在《论犹太人的问题》中强调:“我们不是到犹太人的宗教里去寻找犹太人的秘密,而是到现实的犹太人里去寻找他的宗教的秘密。”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191页。他进而清晰地指出,鲍威尔的问题在于把犹太人的问题简单归结为纯宗教和神学问题,将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混为一谈,使政治解放分离了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人的本质二重化,加剧了人的异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真正实现人的解放,才能根本解决犹太人问题。随后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第二篇文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猛烈批判“宗教是人民的鸦片”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00页。,强调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199-200页。。此时马克思已经触及人的社会性,但却错误地认为宗教批判的终点就是“人是人的最高本质”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07页。,人的本质在于人的自然属性。他局限地把德国人的解放看作人的解放,认为只要将批判的武器转化成武器的批判,通过无产阶级推翻市民阶级废除私有制,就能真正地解放人类。马克思的三篇文章,通过对黑格尔和鲍威尔的批判,完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清算,形成了新的思想体系。这一时期,他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探索开始逐渐摆脱历史唯心主义的纠缠,但尚未脱离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影响,依然带着旧唯物主义的色彩。

(二)人的类本质是生产劳动

马克思深切感受到现实世界的理论批判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后,就开始从哲学领域转向政治经济学领域,将人的本质和人的生产劳动联系起来,从经济关系中探求人的本质。在《手稿》中,马克思不再拘泥于“人”本身,而是聚焦于人的对象性活动及产物,提出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生产劳动”。不同于费尔巴哈将人的类本质定义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的“自然属性”的理解更加深入,提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73页。。他进一步提出在人的自然属性支配下,人和自然能够实现统一,统一的结果就是社会,这个社会是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人道主义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01页。,并在此基础上区分人和动物。如果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看法偏向“实化”,那黑格尔就是“精神外化”的代表,只承认精神劳动,并“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20页。。在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马克思着眼整个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活动,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异化,即劳动产品同工人相异化、劳动同工人相异化、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马克思借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继续剖析异化问题,又借费尔巴哈的人本思想解决人的异化问题,提出人的类本质是生产劳动。但《手稿》中强调的人,只是符合人的类特性的人,是脱离了一切社会现实关系的“真空”中的人,劳动也仅仅是劳动本身。劳动本身应该是具有“美”的特质,但劳动的异化使工人变成畸形,从而成为一种形式之美,无法使工人从劳动中得到价值和快乐。正因如此,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到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是一个从人到“非人”再到人的过程,充满了费尔巴哈的抽象人性论的痕迹。虽然在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理解上,马克思已经渐渐超越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立场出发,借黑格尔的异化理论作理论构建,向历史唯物主义逐步靠近。但是《手稿》本身也是一个未完成的作品,其中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探索也处在转折和过渡阶段。

(三)人的本质是有实践力量的人

通过对黑格尔派的彻底清算,马克思转向从人的生产方式中探寻人的本质。以1844 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为标志,马克思着手清算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从具体的历史活动中理解人的本质,“有实践力量的人”开始取代“抽象的人”,“生产方式”开始走进人的本质问题研究中。正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人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合理批判,让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认识更加地深入,加速了马克思向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转变。从《论犹太人问题》开始,马克思就已经同鲍威尔的哲学思想发生分歧,《神圣家族》更是彻底清算了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展开了对“批判的批判所做出的批判”,而用“神圣家族”冠以鲍威尔和他的伙伴反倒是“更响亮而富于挖苦意味”①刘建军:《马克思传》,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0页。。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清算了鲍威尔关于自我意识是人的本质看法,提到鲍威尔等人的“自我意识”是在纯思维意识中的人自身的平等,人能够意识到的平等是人在实践领域对自身的意识,这个“平等”是“人的本质的统一、人的类意识和类行为、人和人的实际的同一,也就是说,它表明人对人的社会的关系或人的关系”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48页。。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提出,仅靠感性、观念去认识现实世界是不可能的,必须“有实践力量的人”才可以突破旧世界秩序的思想范畴,这种实践即生产劳动才是人的本质。只有“有实践力量的人”拥有创造物质的能力,历史才能够在尘世的粗糙物质生产中得以前进。马克思通过对青年黑格尔派唯心史观的批判,解释了物质生产在历史中的决定作用,并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强调“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4页。。通过对鲍威尔及青年黑格尔派的清算,马克思开始从生产劳动的角度去认识人的本质,已经初步触碰到以人与人、人与物为代表的社会关系,只是尚未有成熟的理论表达。同时,马克思也意识到费尔巴哈抽象人本主义的局限性。这一时期,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看法已经完全突破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桎梏,开始转向唯物主义。也可以说,此时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已经超越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

三、马克思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历史跨越

当马克思开始逐步对黑格尔的唯心史观进行清算时,他就愈发靠近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与之前着眼于人自身的形态、生理、心理等技能不同,马克思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以下简称《穆勒评注》)中明确提到社会联系,并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两篇文章中,通过转变思维范式,提出了人的劳动和社会关系,从“抽象的人”转向“现实的人”,从“个人”转向“自由人联合体”,逐渐实现了劳动实践和社会关系的辩证统一,标志着新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实现了马克思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历史跨越。

(一)人的本质是社会联系

马克思并非一开始就将人的本质和社会关系联系在一起,而是经过了“社会联系”这个环节。1844年,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实现了人的本质问题和社会关系的连接,提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4页。,这是马克思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实现自我超越的前提。前有被阿尔都塞誉为“《资本论》先声”的《手稿》,后有被恩格斯誉为“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提纲》,以至于很多学者忽视了《穆勒评注》中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定义。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将生产劳动作为人的本质来看待,但是从“生产劳动”向“社会关系”的转变,却缺少了重要的一环,就是《穆勒评注》中的“社会联系”⑤学术界看法不一,主要观点有三类:一是俄国学者一般认为《穆勒评注》在《手稿》之前;二是日本学者考证《穆勒评注》在《第一手稿》和《第二手稿》之间(日本学者山中隆次《巴黎手稿——经济学哲学、社会主义》代表了日本研究《巴黎手稿》的最高水平,在这一版书中,作者把《穆勒评注》编入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还把《穆勒评注》置于《第一手稿》和《第二手稿》之间);三是20世纪以来,更多学者认为《穆勒注记》写作于《第三手稿》之后(随着1981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arx-Engels—Gesamtuasgabe,简称MEGA2,在国际上的传播,更多的学者考证出《穆勒评注》是在《手稿》之后)。通过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上的观点进行梳理和分析,笔者认为《穆勒评注》至少是在《第一手稿》之后完成写作的。。这种“社会联系”是现实的人通过生产劳动所创造的,不是纯粹精神上的联系,而是客观实在的关系。所以,在《穆勒评注》中,马克思提到“不论是生产本身中人的活动的交换,还是人的产品的交换,其意义都相当于类活动和类精神”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24页。,并非客观真实的存在,只有社会活动才是真正的存在。由社会活动产生的社会联系是由人的个人需要生发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旦人与人之间发生异化,这种社会联系就会以异化的形式出现,人就变成了自身异化的存在物。此时,马克思尚未明确地从人与人的关系过渡到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没有完全从费尔巴哈对他的影响中抽离出来,但是“生产劳动”和“社会联系”其实已经联系起人和社会关系,这个论断无疑证明了马克思敲开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大门。

(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845 年,马克思在《提纲》中第一次从实践的角度探讨人和人的本质问题,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提纲》中,马克思也完成了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清算,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进行哲学决裂,并在新世界观指导下对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科学阐释。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的核心在于“神被异化后成了人”,费尔巴哈“异化的神”其实就是“抽象的人”,他把人看作是“感性对象”,并未触及“感性活动”,脱离了人的社会性。马克思在《提纲》中直指费尔巴哈不懂社会实践,其人本主义思想最大的问题就是“撇开历史的进程”,没有意识到“宗教感情”本身就是社会的产物,所以费尔巴哈只能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1页。,最终把人的本质理解成为“类”。“理性、意志和情感”这些能把人自然地联结到一起的普遍特质,只能是人的其中一种自然属性,费尔巴哈研究的人还是自然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01页。与费尔巴哈不同的是,马克思看到的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通过劳动这种实践获取自己所需的社会资料,这个过程会受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但是人的本质也不是靠单一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而是要通过整个人类的社会关系来揭示人的本质。马克思不仅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同时也把不同时代、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相互区分开来,用新唯物主义重新定义了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实践性和历史性。在《提纲》中,马克思摆脱了费尔巴哈“类本质”“类生活”等在社会历史领域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实现了与旧唯物主义的决裂。《提纲》中引入“实践”串联起“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使马克思对人的认识从抽象到具体,从“神”走向了真实“人间”。

(三)人的本质是人的需要

在《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提出了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如果说《提纲》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那么《形态》就是对新世界天才萌芽的进一步挖掘和系统阐释。马克思在清算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的过程中,进一步诠释了人的本质,提出人的需要是人的自然本质,并对现实的人的生存方式作详细的探索和论述。在《形态》中,马克思肯定了人是普遍自然存在物,人的“类”存在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体,这是和动物相似的自然属性,是人之为人的自然前提。但相比较动物而言,人拥有“独特的人类生活”,这种独特的人类生活也就是哲学意义上的劳动。所以,人一旦进入生产环节去创造生产资料,“类”存在的人就有了人的独特性,与动物区别开来。同时,生产资料的创造,也间接地创造了人的物质生活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19页。,进而马克思提出了生产劳动缔结了人的社会关系。劳动(Arbeit)和生产(Produktions)在马克思早期的研究中是一对同义词,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方式,同时也创造了其他的社会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生活”“人自己”和“人的生产”具有一致性,既和“生产什么”一致,也和“怎样生产”一致,因此个人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人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0页。。研究人的现实本质,就要从生产劳动对自然、社会的改变入手。处在社会生活中的人,要通过生产劳动满足自身的需要,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无数个人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相互缔结,进而创造出了社会结构和国家,而作为个体的人又能在社会结构或国家中进一步满足自己的需要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3-524页。。人的需要推动着生产的发展,而生产劳动也产生新的需要,使人和自然、人和社会发生着变化,催生着社会群体由自然共同体到利益共同体,最终实现自由人联合体。不难发现,从人的自然需要的角度出发,马克思将“劳动是人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观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展现了一个自然性、现实性、实践性和历史性的个人,使人的本质问题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完善。

四、马克思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理论建构

伟大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马克思生前并未对人的本质进行系统阐述,但在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了人的本质的理论建构,成功破译了“斯芬克斯之谜”。需要澄清的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探索,始终有一个唯物主义前提,即“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72页。。以“人的自然属性”为基础,马克思分离出人与动物的区别,建构了人本主义的第一层理论,进而从人与人的区别入手建构了第二层理论,最后关注人与人自身的关系,并建构出第三层理论,层层递进最终建构出马克思主义人学体系的框架。

(一)马克思肯定人的自然存在,并开始对人的本质进行研究

“人作为普遍性的自然存在物”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展开探索的前提。自然界的无意识因果过程造成了人的存在,人的生存依赖于和自然界之间持续不断的新陈代谢,因此,人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24页。。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受自然制约和限制,自然界既是人的“精神无机界”,又是“人的无机身体”,这也是马克思口中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物。就这种普遍形式而言,“能动的自然存在物”概念对人和动物都是普遍适用的。但是马克思早期的相关论述中,并没有详细研究人类作为生物学物种进化成人类的起源,反倒是关心人的社会历史发展,而非自然发展。所以,马克思在《形态》中强调,“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19页。。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在此基础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自身的生理特征、所处的自然条件以及其他相关条件就不必去做深入的研究。如果说马克思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的本质问题的自然前提,那么接下来首先需要加以区分的,一定是自然存在物之间的区别,这也是马克思人的本质的第一层理论建构。

(二)马克思用劳动区分人与动物,对人的类本质进行探索

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所在。这是马克思研究人的本质首先要回应的第一个问题,同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和动物,究竟有何区别?在《手稿》中,马克思就提到“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26页。。人身上所具有的人类特性是人作为类存在物的基本。根据马尔库什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他认为类存在物(gattungswesen),作为英文通行译法“species being”丢失了马克思赋予这个德语词汇的另一重意思,即包含着“人与动物的对立”⑥[匈]乔治·马尔库什:《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的概念》,李斌玉,孙建茵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7-8页。,但是学术语言的选择并不能为本质的差异作出合理性辩解。马克思敏锐地看到了人和动物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二者不同的生命活动中。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都有自己作为“种的全部特性”和“种的类特性”,动物的类特性并不像人一样具有能动性,更多时候动物的类特性表现在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通常只能在小范围内建立一种特有的规定性。就像蜜蜂能够筑巢,马克思将这样的动物本能归结为“动物生来就有它的地位、性情、生活方式……”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131页。。与动物不同的是,人的类特性在于自身能够展开“自由有意识的活动”,人可以将“实践”当作“工具”改造无机界,并以此证明自己的“类特性”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73页。。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人和动物都会受到自然界的约束,但相比较动物片面、孤立地生产,人可以做到不受肉体支配,且自由面对自身的生产,依靠这种独特的生产,马克思将人和动物区别开来。这种人的“独特的生产”就是哲学意义上的劳动。当劳动融入人类生活,势必给“人”的群体带来更多直接或间接的生产关系,马克思进而将目光放在“人类”这个整体上,而非人的“类”上,这也是马克思人的本质的第二层理论建构。

(三)马克思用社会关系区分人与人,探寻人的真正本质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当人拿起“哪怕一块击杀动物的石头”,劳动才真正地产生。通过劳动人可以用自身的活动中介、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创造真正的社会联系。在马克思的探索过程中,前期主要在没有异化的社会中讨论人的本质,所以“全部人的活动迄今为止都是劳动”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06页。。但是,以劳动为介质的劳动对象和劳动主体,会在劳动产生的过程中,相互“占有”和“塑形”进行分工,这就意味着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二重化,此时马克思才将人的本质深入到异化社会里面。当马克思将劳动引入现存的社会中去考察时,他看到的“人”才是脱离了“真空”的现实的人,他们存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代表不同的社会阶层,由生产劳动创造的无数社会关系联结到一起。这些人与人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等关系缔结形成的社会关系,共同推动着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出发,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阐释是立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得出的结论。也正是对劳动过程中人的异化的思考,让马克思开始从人自身出发重新考虑“人如何真正占有人的本质”,建构起超越之前的理论探索。

(四)马克思用人的需要区分人与人自身,找到人的本质问题的旨归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这是马克思研究人的本质问题的最终皈依。从特定的角度来思考,它包含之前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所有思考,甚至还实现理论的自我超越。人的需要产生的前提一定是有生命活动的自然存在物,通过对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促进自身新陈代谢,达到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的目的。在满足基本生存条件的基础上,人在社会中通过生产和劳动实现人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满足人自身的物质需要。劳动成为联系人和社会的纽带,而需要作为内在开关直接触发劳动。通过劳动,人维持自身的生理需要,也创造着更多的活动。这些因为不同需要产生的不同的活动,受到不同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制约,无关人本身能否真正地意识到这种制约。因此,人产生“需要”的“意识”是能动的,成为刺激有机生命体生存、劳动和发展的能动作用力。伴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的需要会实现从物质向精神的转变,最终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对人本质的完全占有,实现自我的解放。所以,比起自然存在物、劳动、社会关系,人的需要所触及的条件更加地广泛,在这一点上甚至超越了之前所有。由此,马克思最终实现了人的本质的自我架构,为他人学体系中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奠定了理论基础。

五、结 语

究其根本,马克思一生都在探索“人”以及“人的本质”问题。青年时期,他将人的本质拘泥于自我意识、理性和自由,附带着浓重的唯心主义色彩。后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转入社会层面,将人的本质看作是社会特质、生产劳动、有实践力量的人,以劳动生产为契机打开探索人的本质问题的唯物主义转向。经过不懈的探索,马克思成功将人的劳动实践和社会关系结合在一起,逐渐实现了人的本质从社会联系到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再到人的本质是人的需要的深入,彻底跳出了人的本质问题的唯心主义桎梏,实现了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跨越。在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思考过程中,马克思以“人”为核心,不断追问“人的本质”,建构起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体系,进而铸造了自己的哲学王国。

“正像当时的革命是从僧侣的头脑开始一样,现在的革命则从哲学家的头脑开始。”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08页。马克思并不是直接从现实出发去解答时代课题,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哲学批判返归现实解答时代课题。①杨耕:《走进马克思哲学深处》,《光明日报》2020年8月15日第12版。通过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继承、批判、反思和超越,马克思科学地回答了“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在马克思主义人学体系的指导下,中国式现代化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最高价值遵循,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当作奋斗目标,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促进人民享有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取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胜利。

猜你喜欢

费尔巴哈鲍威尔全集
本刊首任主编吴泽先生全集出版
他者的批判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重新解读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费尔巴哈与孔子“爱”的差异及当代意义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上海人民出版社 章太炎全集
只画圣诞老人的人
只画圣诞老人的人
《陈望道全集》出版
明星开心笑果全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