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强国笔谈

2023-02-24马焕灵皇甫科杰

关键词:强国高质量学习者

王 彦,马焕灵,袁 磊,皇甫科杰,王 枬

(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广西 桂林 541006)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时代新人”的民族根性

王 彦

强国崛起的历史告诉我们,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实现国强民富最深刻持久、恢宏磅礴的力量。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基于对强国崛起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对新时代竞争本质及未来发展关键的深度精准把握,党的二十大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扎根中国大地,根植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国情,习近平同志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坚持中国特色、坚定中国道路、讲好中国故事、发展中国模式、实现教育强国的根本保障。而如何在当今世界文化多样、价值多元、挑战与机遇并存、生存与发展并重的背景下,涵养民族根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则成为实现教育强国的关键问题。

一、“时代新人”是文化的产物,具有民族根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延续。我们的思想观念、我们价值准则、我们的行动逻辑,甚至我们的情感体验,都是文化的产物。教育是促进儿童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实践过程。教育所培养的人,是生活于特定文化情境中的人,教育的过程就是促成儿童在其所处文化情境中,习得文化基因,适应文化模式,认同文化准则,从而带有一个民族鲜明的“文化印记”,保持着民族的文化根性。

我们要培养堪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是能够在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之间建立起连接的人。这种智慧对儿童来说,连结了自我与自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自我与自然等意蕴的生命体验。儿童在社会化进程中作为社会关系的个体,要与成长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和谐生长,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获得敏锐洞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儿童在生存智慧与文化体悟的过程中获得理解,增长能力,践行责任。

二、“时代新人”的养成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的教育精神弘扬,中华文明在漫长历史长河沉淀了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历史见证;跨越数千年时空的文化价值认同、文化价值传承与文化价值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它通过各民族文化符号的价值输入生根在每个中华子女心中,民族文化符号通过一代代相传使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儿童作为中华民族的未来接班人,经教育熏陶,其思维模式、文化风俗、审美情趣、民族情感、道德礼仪等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影响下,得以“明德明理,成己成人”。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留下的建筑、绘画、器物、雕塑、戏曲等珍贵文化遗产,从视角维度影响儿童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获得“格物致知”的能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者爱人”“与人为善”等文化精神遗存,促进儿童社会教化和道德修养,培育超个人的社会大爱品质;《诗经》《尚书》《论语》《道德经》等经典著作是民族文化血脉,借此开展的“立德树人”的学校教育对儿童的精神浸润有了现实载体和不腐传承;从“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到“仓颉造字”,从精卫填海、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到嫦娥奔月、愚公移山,这些寓言故事用它的通俗性给儿童刻画了一个个智慧结晶的历史文化故事,在政治上引领儿童向国家和人民群众靠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解决当下教育问题的大智慧。如儒家“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以及“安其所”“遂其生”的理念——即“中和位育”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思想,及道家的“天下大同”“以和为美”的主张等,是实现教育公平、体现社会真善美核心主题的文化渊源。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实现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教育强国的价值指向;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夯实教育强国的文化底蕴,是教育寻根的必然。

三、“时代新人”坚守文化自信

自信是一个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国、文化强国,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自信是一个历史性与发展性并存的概念,更是一个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包容性特征的命题。“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国家的发展与强盛离不开物质和精神力量的双向支撑,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蕴含着民族不断奋斗的智慧和价值追求,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儿童树立了文化自信,则克服了文化自卑、文化弱势和文化防御等不良心理。

儿童具有与生俱来的潜质与本能,是与民族根性联系在一起的,“教育直面个体知情意系统的协调、养成与发展,本质上为特定的对象在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场的活动”(1)参见孙杰远:《论民族文化心理场及其教育意蕴》,《教育研究》2016年第12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学习与浸润中儿童逐渐习得强大的民族精神力和个人成长意志力,文化信念逐渐生根发芽。儿童文化自信的养成,“始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习得,经过文化启蒙与感知、文化浸润与体悟、文化比较与鉴别、文化理解与反思、文化认同与自信的一系列过程,生成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自我学习与内化。与之相适应,教育按照儿童发展规律的层级演进和推进机理,从理念先行、内生发展、协调推进、教育实践四个维度开展教育,使儿童不断习得、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养成文化自信,真正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法治赋能教育强国:机理与路径

马焕灵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建设教育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任务,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法治赋能教育强国,就是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教育现代化,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法治体系,以法治教育宣传为主全力打通法治赋能教育强国“最后一公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支撑。

一、法治赋能教育强国的机理

法治是涵盖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法治体系与法治文化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相辅相成,共同赋能教育强国建设。

法治思维是以法律为准绳,运用法律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法治思维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是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手段。法治思维能够提高教育领域的决策水平和执行效率,促进教育公平、提供教育质量,保障教育主体的合法权益。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党的教育方针、教育目标与教育制度,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提供了根本遵循。

法治方式是以法律为手段,运用法律的规范力量和制约力量调整和处理教育关系的方式。法治方式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保障,是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核心方法。法治方式能够规范教育行为和教育秩序,维护教育安全和稳定,促进教育创新和进步。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了民办教育的原则、程序、制度等内容,为发展多样化办学提供了有效途径。

法治体系是从法律法规制定到法治实施再到法治监督、法治保障的一整套系统,包括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等。法治体系是教育现代化的载体和支撑,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制度保障,是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实践平台。法治体系能够保证各类规范之间的协调一致,保证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顺畅,保证各种保障之间的相互支持。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治体系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法治文化是以法治思想为核心,以法治精神为灵魂,以法治价值为基础,以法治习惯为表现的教育文化。法治文化是教育强国的动力和氛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指引,是教育管理和服务的精神支柱。法治文化能够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全社会的教育法治意识和教育法治信仰,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法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提供了思想指引。

二、法治赋能教育强国的路径

1.坚持人民至上的教育强国建设法治理念。坚持教育发展的“人民性”不可动摇,坚持依靠人民、发挥人民创造力,全方位保障教育强国建设。一是广泛征集广大人民的意见,制定符合教育规律、适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意愿、保障人民利益的教育法律法规。二是深入贯彻多元主体办学理念,尊重民间组织办学权利,深度践行“教育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理念。国家要为民间办学提供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的支持,使教育体系更具有丰富性和发展活力。

2.完善以教育法典为核心的教育立法体系。一是尽快编纂出台“教育法典”,从系统上对现有教育法进行总则规定,为下位教育法提出方向性和操作性的指引。二是紧跟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及时制定、修改、废止相关法律法规,回应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一系列教育焦点、难点问题。例如,国家尽快出台“学前教育法”“学位法”“终身教育法”“数字教育法”等系列与人民需求密切关系的教育法律,为地方教育部门落实好国家教育强国战略提供行动指南。三是把立德树人融入各环节各领域,确保每一部法律、每一条规定都符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全面推进以依法治校为重点的教育法治行动。“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良好的法律有效实施方可实现法治。教育强国建设必须要牢牢抓住依法治校这一重点,全面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一是以《高等学校法治工作测评指标》《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指南(中小学)》为指引,做好高校依法治校测评和中小学依法治校示范校建立等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在学校治理层面,我国加强学校制度建设、积极开展校长和教师法治培训,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工作。二是健全学校章程,理顺学校内外相关关系。5G、人工智能和元宇宙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给教育管理和教学带来挑战,国家和学校要根据教育新变化修订学校章程,减少教育纠纷,为教育强国保驾护航。

4.以法治教育宣传为主全力打通法治赋能教育强国“最后一公里”。法治教育宣传是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教育立法体系建立健全与教育法治行动扎实推进的关键举措。一是以“抓少数、抓关键”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建立常态化教育法治学习机制,筑牢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党员的法律知识根基、提高法治意识,带领全校师生树立积极学习教育法律知识的良好风尚,学会用法律武器监督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贯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创新线上线下互动的混合式法治教育宣传方式,发掘新媒体的传播力量。通过课程学习、专家讲座、座谈会、“两微一端”平台等增强人民的法治意识、提高人民的法治素养,用法律武器解决教育纠纷问题,维护好自身教育权益。三是深化法治宣传教育的科学研究。高校作为人才集聚和创新高地,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对各地区法治宣传教育进行全景式科学研究,发现规律,为法治宣传教育提供学理支撑。学术研究能够有效增强教育法治宣传的科学性,提高宣传效果,为教育强国创造全社会学法懂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文化环境。

以数字技术赋能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袁 磊

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系列部署,教育工作者、研究者需要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为了实现学习型大国的建设目标,必须依托数字技术从而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具体应关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为终身学习者提供开放的学习平台。依托数字技术搭建的在线学习平台、移动应用等方式,提供开放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优质的学习资源。这些平台应该具备多样化的学习内容与资源,包括课程、教材、案例分析、实践项目等,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自2022年3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以来,我国基本建成了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近期增设的“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重点围绕青少年读书空间、老年读书社区组织建设,同时向用户推荐中国语言文字博物馆、中国数字科技馆等优质资源平台。

二是强化终身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数字技术的教育应用可根据学习者的兴趣、能力和学习进度,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内容。通过智能化的学习系统和推荐算法,为每位终身学习者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帮助他们更高效地学习和成长。例如基于慕课学习者的兴趣模型,即学科兴趣类集合、课程兴趣类集合以及主题兴趣类集合,“中国大学慕课”APP为学习者推送计算机、人文、法律、医学、商业等多个领域的优质网络课程。

三是建立终身学习者的学习档案和认证体系。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能够记录每位学习者的学习历程和成果,进而建立终身学习者的学习档案和认证体系。通过区块链等技术手段,确保学习记录的安全性和可信度,使得学习成果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为破解当前学分银行建设所面临的学分记录非法篡改、学分认证不透明和学分转换不顺畅等中心化治理困境,天津大学研究者张双志以链式时间戳、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等为底层技术支撑的区块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再如,华南理工大学研究者李志宏等从学分银行联盟链、侧链、主链三个维度,探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分银行系统的实现机制。

四是促进终身学习者的交流与协作。数字技术能够为学习者终身学习的多元化互动和协作、学习者之间便捷的交流和合作提供可能性。通过在线讨论区、虚拟实验室、团队项目等方式,鼓励终身学习者共同探索、解决问题,培养协作与创新的能力。元宇宙依赖于先进的网络技术,包括高速互联网、5G通信等,支持广域互联和人际交互。这些技术确保了学习者可以在元宇宙中与其他学习者、系统和设备即时地沟通、协作和交流。此外,元宇宙提供了海量资源和技术工具,使终身学习者能够将抽象的思维过程转化为可见、可触、可操作的表象。通过元宇宙中的建模、可视化、仿真等功能,学习者可以直观地呈现和探索复杂的概念和问题,促进深入理解和思考。

五是为终身学习者提供支持与服务。这包括职业发展指导、学习规划咨询、持续学习机会等。例如,数字技术融入职业教育“产学研”人才培养体系中,一方面,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数字信息平台获取企业的用人需求信息和政府的治理要求,如就业市场的需求趋势、行业发展规划等。职业院校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就业市场的动态和行业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为学生提供更适应就业市场的培养方案。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可以利用远程教育和教学资源库等共享平台,为企业在职员工提供职前培训和职后教育。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知识和技能水平,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变化。

六是加强终身学习指导师资的培养和发展。通过分析国际上典型的教师培训案例,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团队认为需要帮助教师主动适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是未来教师培训的走向。数字技术可为终身学习指导教师培养起到积极作用。通过虚拟学习环境、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指导、社交媒体和在线社区,以及在线学习工具的应用,终身学习的指导教师获取海量的学习资源、进行个性化指导,并与其他教师同行、专家合作和互动。这将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终身学习指导能力与专业素养,更好地服务于学习者的终身学习需求。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为终身学习者提供开放的学习平台、强化终身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建立终身学习者的学习档案和认证体系、促进终身学习者的交互与协作、为终身学习者提供支持与服务、加强终身学习指导师资的培养和发展是数字技术赋能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具体路径。应通过数字技术与全民终身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坚持内容为本,加强顶层设计,逐步建设形成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让全民能够接受公平、高质量的教育,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新格局。

以高质量教育知识体系夯实教育强国基石(2)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重点课题(A类)“民族地区重塑乡村教师公共使命的路径研究”(2023A036)。

皇甫科杰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全面大发展的时代,既有社会各方面的繁荣兴盛,也将给知识生产、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广阔空间,同时本土、原创、自主的知识体系又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内在动力。以高质量教育知识体系夯实教育强国基石,既需要厘清高质量教育知识体系的强国价值,亦需要从体制机制和建构路径等方面破解高质量教育知识体系所面临的发展难题。

一、高质量教育知识体系的强国价值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本质要求之一,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亦是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教育强国”既意味着以教育“强”国,视教育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和支撑,也意味着中国成为教育“强国”,视教育发展水平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表征或指标。因此,高质量教育、高质量教育体系既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础,又是建成教育强国的核心内容。同时,“教育强国建设需要能够描述、解释和预测时代教育问题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3)参见郭丹丹:《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供给——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座谈会综述》,《教育研究》2023年第5期。,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在本质构成之一即是高质量教育知识体系。高质量教育知识体系以教育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锚点,回应中国教育发展的本土特质、全球视野、人民期望和时代要求。高质量教育知识体系基于本土研究而创生建构,体现了本土性、自主性、实践性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具有原创性学术理论的空间。(4)参见任晓:《本土知识的全球意义——论地区研究与21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的追求》,《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推进的理论创新,也不断引导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和中国教育学重建,最终实现教育强国建设。

二、高质量教育知识体系的发展难题

在知识生产方面,中国教育学知识体系存在着重“外”、重“新”、重“思”等情况。其一,中国教育学既依赖其他学科的理论、范式、方法论等作为自己知识生产的样板,又依赖外来教育思想理论作为自己的基础和示范,虽然早已被意识到并努力解决,但目前仍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其二,盲目追求对“新”知识的创制而忽视了基本问题、基础理论的研究沉淀,也忽视了对中国教育知识传统的传承赓续,肤浅地理解“知识创新”的学术追求,导致了中国教育学的基础羸弱(5)参见雷云:《简析教育知识生产的困境》,《教育科学研究》2016年第12期。以及被其他学科“占领”的现实。其三,“书斋式”是被长期诟病的教育研究方式,以逻辑演绎、自然类比、经验归纳等思辨方法对“文本”进行分析、提出观点,使教育理论与教育现实存在脱离的危机。

在知识属性方面,中国教育学知识体系表现出了本土性、自主性薄弱的问题。就前者而言,中国教育学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思想精髓的发掘深度、转化力度、创新程度还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来自中国教育实践经验凝练而成的教育思想理论还不够丰富和扎实,用外来理论、“非教育理论”(6)参见吴康宁:《何种教育理论? 如何联系教育实践?——“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践”问题再审思》,《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作为解释中国教育实践的标准和依据的问题仍然存在。就后者而言,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构还有极大的空间和潜力,其中许多重要的基本问题有待进一步澄清。同时,知识自主性很大程度上还体现在知识生产者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具有中国思维、中国价值、中国精神的教育研究者才能创制出中国自主性的教育知识体系。

在知识贡献方面,中国教育学知识体系尚存在速度与效率、数量与质量、个性与普适等维度的贡献程度、力度不匹配的状况。“知识增长的快慢,决定了学科对社会贡献的大小”(7)参见袁振国:《科学问题与教育学知识增长》,《教育研究》2019年第4期。,但知识增长的速度和数量并不必然意味着其效率和质量的同比程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亦是客观事实。教育学知识具有民族性和文化性,又有世界性和普适性,实现融通是高质量教育知识体系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中国教育学作出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贡献的基础。

三、高质量教育知识体系的破题路径

1.科学研究的组织性、自主性、自觉性相结合。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要已经成为当前科学研究发展的最大驱动力,分化细致又综合复杂成了现代知识体系的基本特征,以及科学研究职业化进一步推动了科研团队化、组织化等,都成了推进有组织科研的必要条件。有组织科研并不侵犯探究自主性和学者自觉性,相反,组织性能为学者的自主探究和自觉发展提供方向指引、组织架构和条件保障,形成包容性强的学术体制、公信力强的评价机制等,催生新时代中国学术发展的科研新范式。

2.学术研究的学科、论域、学派形态相辉映。学科是以知识逻辑为基础形成的学术分类或科学门类。论域是以研究论题为中心形成的一系列具有相当共识的多层次论题或问题组成的研究场域。学派则是以“学术性、群体性、关联性与独特性”(8)参见严清华:《何以称“学派”》,《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2月21日第1版。为基本特征,在学科或论域之内具有“个性”的学术流派。三种形态并不冲突亦不对抗,“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愿景意味着高质量教育知识体系在学术繁荣中三种形态的相互依存、交相辉映。

3.知识体系建构基本路径应遵循“古今中外法”。“古今中外法”就是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9)参见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0页。,这有助于克服学术研究中的片面和知识体系建构中的偏狭。中国教育学有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双源头,立足于新时代的高质量教育知识体系建构就需要处理好“古今”“中外”关系,“走出教育学独立行走的新路”(10)参见叶澜:《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教育研究》2004年第7期。,作出独属于中国的教育学贡献。

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王 枬

“高质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在研究和部署经济工作时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并做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战略判断。党的二十大报告将“高质量发展”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调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并将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教育强国的核心。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和着力点都在教师,是依靠教师并且通过教师去实现的。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坚强保障。

一、教师为何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育既具有个体功能,即为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提供帮助,满足个体发展的需求,促使其臻于完善;也具有社会功能,即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社会的繁荣进步。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教师正是以“教书育人”为本职,通过“传道授业解惑”,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

首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天下不可一日无教育,人类不可一日无教师。教师既是教育的核心要素,也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发展靠教师。在延绵数千年的社会发展史中,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开拓者和传承者,承担传衍文化、传播知识的任务,起着开启民智、培养人才的作用。

其次,教师是强教之基、优教之魂。有高质量的教师,才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师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高质量教育的根本力量,也是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保障。唯有一批又一批高素质“大国良师”的持续涌现,才能建设起高质量教育体系,从而为我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培养坚实的人才。

好教师会促使个人不断扩大发展的可能性。对于个体来说,有三个可能性是最主要的:健康长寿,获取知识,拥有体面生活所需的资源。教育的任务之一是使人类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尽早为每个人提供“生活通行证”,并从终身教育的角度,为每个人提供自由塑造自己的生活和参与社会发展的手段。而这又是国家富强文明、社会和谐进步的基础。

二、教师如何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征程中,教师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可以在以下方面提升自己。

第一,忠诚教育事业。对于教师来说,“忠诚”既是一种教育情怀,也是一种专业信念;即不仅把“教师”视为一种“安身”以解决谋生的职业,更将其看作是“立命”以展现个人生命价值的事业。唯此才有教育的持续改进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回归“关系导向”。教育意味着关系,师生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教师和知识构成了经典的教学三角。今天,特别需要在更广阔的世界里对这一教学三角进行重构,师生组成一个求知者和知识构建者的共同体。其次要秉持“关怀伦理”。和谐幸福生活的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来习得的。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和他人,关心自然和社会,关心知识和学问。教育关怀的本质是生命关怀。唯此,才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生。

第二,开展协作教学。未来教学应成为一项“协作的事业”。将教学视为发生在整个学校中,与其他教育者、与学生一同进行的工作。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建立教学共同体。教学共同体的特征是提供充分的自由与支持手段,支持教师的自主、发展和协作。其次要建构“协作性学习”。通过协作式、跨学科、跨代际、跨文化和问题探究式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与不同背景的人们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的机会,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包容、接纳与珍视多样性的品质。

第三,保持终身发展。终身教育社会要求教师终身学习,不断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培养多样的教学才能,以及情感同化、耐心和谦虚等人文品质。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强化发展的自觉意识。由于师生是教育活动最主要的构成要素,教师的发展与学生发展便密切相关。教师发展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其次要建立个人生活图书馆。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立足于个人教育生活合理性的基础上,对个人教育生活的不断发现和个体教育意识的全面觉知。而教师日常的教育实践和积淀的丰富经验就是教师的个人“生活图书馆”,是教师从事工作的基础。善于学习,教师才会积极推动教育的进步,并促进他人与自我的不断成长。

三、教师教育如何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上游体系,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理应成为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母机”。这就要求国家、社会、师范院校共同努力,推动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一是以创新精神造就新型教师。要把培养创新精神、创造思维的方法和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摆在教育的首位。二是以协同提质提升师范教育。2022年,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这是从根本上为“优师”的涌现奠定“优师范”的基础。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支持和吸引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三是以现代科技赋能教师教育。在智能时代的召唤下,原有的以知识为导向的教学范式已无法适应当下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教育突出信息素养、数字素养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其能有意义地运用数字技术。

猜你喜欢

强国高质量学习者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