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事件下中小学在线教育的挑战与应对

2023-02-24耿灵书王泽云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育教师

耿灵书,王泽云

(1.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陕西 西安 710000;2.贵州财经大学 信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各级政府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为防止疫情扩散,确保学生与教师的生命健康安全,各地充分落实教育部关于延期开学和“停课不停学”的要求[1],学校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保证正常的教学活动。艾瑞咨询数据显示,这一特殊时期全国超1亿人次学生进行在线教育学习,中小学学生参与人数占七成以上;阿里巴巴网络中心披露数据显示疫情期间超过两万所中小学,1200万名学生通过钉钉直播的方式上课[2]。其实,在线教育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并非新鲜事,早在2013年,在线教育市场份额与受众人数便已呈现爆发式增长,行业报告显示,2020年参与在线教育的学生达到3.09亿人次,2021年参与在线教育人数预测为4.46亿人次[3]。在线教育在获得空前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学校教育生态带来诸多新挑战,精准识别中小学在线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选择科学的、系统的、可操作的规避策略是在线教育蓬勃发展的应有之义。

一、中小学在线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在“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本应作为学校辅助教学方式的在线教育上升为一种常态化教学模式,现实的课堂空间变为虚拟的网络空间,出现直播式教学、录播式教学等多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凸显出在线教育的便利性、多样性特点,但当前在线教育仍面临多重挑战。

(一)对在线教育硬件设施的挑战

1.庞大的负载量使网络学习平台“措手不及”

诚然,在线教育伴随着互联网及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早已走入现代教育的舞台,但因其长期作为辅助性教学的组成部分,大规模运用于中小学教育教学是存在一定局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容易使在线教育面临“措手不及”的局面。一方面,作为在线教育的载体,网络技术条件是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根本保障,目前在线教育容易出现因同步学习人数过多而导致的网络崩溃现象,从而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学生集中性使用学习平台或软件,因用户量激增而大幅超过平台的最大承载量,也必然会造成系统卡顿、网络异常等现象,这些因素都会制约大规模、大范围在线教学的有效开展。

2.高质量的设备要求使部分家庭“雪上加霜”

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相关电子产品等硬件设施的支持,在突发公共事件来临时,师生尚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大多数中小学生采用的是手机在线学习,但不可忽视的是,部分家庭未安装宽带,长时间的网络在线学习会为家庭带来一定的负担,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例如,内蒙古牧民为孩子上网课而四处游走寻找信号、河南女孩到村委会蹭网学习、西藏学生跋涉千里寻找网络等一则则艰辛的在线学习经历,让广大民众既感动又心疼。除此以外,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可能不具备随时利用智能手机进行在线学习的条件,硬件条件缺乏成为制约部分学生群体在线学习的重要障碍。

3.区域和城乡间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

从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来看,我国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财政投入均存在较大差距,西部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网络需求与实际供给存在较大鸿沟,并且城乡间“数字鸿沟”依然存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会将短板进一步放大,容易催生落后地区的“数字化贫困”问题。当前已进入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阶段,“后扶贫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不断加强教育扶贫的精准性,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在线教育硬件设备的匮乏应引起决策者关注。

(二)对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素养与角色的挑战

1.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有所欠缺

针对教师在线教学状况调研发现,目前有38%的教师不愿意开展网络教学,45%的教师认为自身并不具备在线教学实践能力,更是有近48%的老师从未在之前开展过在线教学[4]。在线教学依赖互联网技术而进行,但是目前由于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相对欠缺,对于新的在线教学系统以及教学方式的陌生,使得教学过程中“车祸”连连。同时,在线教育给教师的差异化教学也带来一定挑战,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要求教师采用个别化的教学,但在线教学难以满足个别化、个性化的学习要求。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成长极为重要,对于教师在线教学来说,即便是传统的知识内容传授都存在较大困难,更遑论如何利用情感教育来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2.教师对信息素养的认知水平不高

突发性公共事件使“面对面”的师生互动模式演变成“屏对屏”模式,教师的教学工具从“黑板+粉笔”转化为“屏幕+鼠标”,在线教学也是对教师信息素养的一大挑战。首先,教师在面对大量的网络资源以及平台时往往会产生无从选择的情况,对于目前线上教学资源参差不齐的状况,如何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源也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其次,部分教师对教育信息技术的认知程度不高,尚未形成科学的、系统的信息技术价值观,信息意识以及信息敏感度不高。

3.传统教师角色与新型教学模式的背离

基于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的在线教学方式使中小学教师从三尺讲堂移步于网络平台,瞬间转型为“网络主播”,而对于首次使用在线教学平台的教师,尤其是采用直播方式进行授课的教师,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和不适应情绪。透过表层来看,这些情绪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线教学对教师原有角色的冲击与挑战。第一,对“知识传授者”的挑战,即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引导者的转变,“网课时代”的学习主动性尤为关键,面对海量的学习资源,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第二,对“课堂管理者”的挑战,即教师要从“课堂管理者”转向“环境营造者”,传统课堂中教师必须扮演好课堂管理者的角色,但是在线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环境发生改变,老师要基于特定的学习情景和氛围,营造良好的网络学习空间,辅助学生建立自我学习管理机制,建设良好的师生合作教学体系。

(三)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挑战

1.师生互动不足,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师生互动教学程度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然而,中小学在线教育互动行为研究报告显示,互动不充分是目前在线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5]。在线教育往往会因师生的“空间分离”而无法达到在真实课堂学习环境中的互动效果。教学的衡量标准并非完全取决于老师是否清楚传授了知识,更主要的在于教师的“教”能否真正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学”。在线教育中师生互动性不足将直接导致教与学之间的共生效应减弱,影响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结果。

2.学生自控力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线上教育是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极大考验。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学习者来说,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较弱,部分地区学生出现了“在家学习=打卡挂机学习”的形式主义学习。虚拟的网络学习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同时在线教育中的学生也会缺乏“被关注感”,在缺乏外在约束的情况下,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往往会“趁机偷懒”,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如果家长不能充分担当传统“班主任”的角色,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令人堪忧。

3.千篇一律的在线授课难以满足不同学科的特性

目前的在线教学主要存在两种方式,一是教师通过直播方式进行授课,二是学生利用录播课教学资源进行学习。不论哪一种在线学习方式,都难以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在直播课程中,几乎每节课学生都是接受“灌输教育”。录播课的教学方式虽然在学习时间上较为灵活,但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学节奏与方式基本一致,难以符合不同学科的教学特性。例如,文科与理科的不同学科教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理应采取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但网络学习几乎千篇一律,过于僵化。因此,在线教学过程中,如何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科特性优化教学模式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提高中小学在线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一)技术之维:健全在线学习网络平台,促进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

1.升级网络学习平台,提高在线教育平台负载量。首先,作为在线教育的载体,相关技术部门应进行网络更新换代和信息技术升级,提高平台最大承载量。其次,政府也应该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工作,建立健全突发状况应急预案,力图保证网络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最后,考虑到单一教学形式的局限,在线教学平台应提高综合性教育教学服务水平,开展多板块、多模式教学方式的创新,例如开设云端讨论、交流会。

2.加大对弱势地区的扶持,促进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的均衡配置。必须遵循国家教育现代化的理念指引,积极创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实践模式,继续巩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成果,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推进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继续加大对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设施的财政投入,缩小区域间、城乡间教育硬件设施的鸿沟,促进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的均衡配置。

(二)师资之维: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与素养,实现教师角色转变

1.多方主体协同助力,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与信息素养。首先,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主动提升对教育信息技术的理解与认知水平,在国家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主动适应在线教育模式,更新传统教育观念,在实践中提升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力与认知力。其次,学校应建立综合性的信息资源服务平台,优化信息技术制度体系,使教师高效快速地获取在线教学资源,在合作交流与实践运用的过程中探索在线教学的新模式[6]。最后,政府应在教师培训项目中强调精细化的课程设计,既要构建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标准和课程体系,加大教育技术类课程在教师培训中的比例,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跟踪指导,建立教师网络学习交流平台,对教师返岗后的在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适时动态跟踪[7],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进行结合,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和信息素养。

2.推动教师角色向“学习引导者”和“环境营造者”的转型。首先,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向“学习引导者”,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学科知识逻辑特点、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心理成长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规避在线教学的固有弊端,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其次,教师要从“课堂管理者”转向“环境营造者”,在线学习资源良莠不齐,学习环境单一枯燥,教师要在线上教育的过程中学会情感交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环境,与学生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三)教学之维: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改进教学模式和师生互动状况

1.创新线上交流方式,提高教学交互性。一方面,建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头脑风暴,不定时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小游戏,增加师生互动频次;另一方面,拓宽师生沟通和生生沟通渠道,不仅仅局限于简单地发表评论或者连麦发言,更应根据不同学龄选取差异化的沟通工具。

2.以“生”为本,保障学生在线上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要求教师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和在线授课技能,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参与度,使得学习过程时刻处于“活性探索”的状态。同时,注重学生在线上学习中的交流和讨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学生的课堂感受及其相关建议,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科学评估教学质量,从而做出适时调整与改进[8]。

3.优化在线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在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科要求与属性,创设符合自身学科需求和学生发展特点的教学模式,注重创立线上课堂新模式,可采取课例反思、分享交流、阅读欣赏等多种教学手段。同时,教师也要定期参与经验分享和研讨,通过教师合作学习共同体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吸取经验,使在线教学模式逐渐适应当下教育发展需求和学生学习需求。

三、结语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在线教育成为风靡全球教育界的一股新潮流。突发性公共事件是教育变革的催化剂,开启了传统教育与未来教育之间的一场激烈对话。尽管特殊时期的中小学在线教育模式属于一种临时性的应对之策,在硬件设施设备、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与素养、教育教学质量方面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但更应充分把握由此而带来的发展契机,继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区域均衡、城乡均衡和校际均衡,以教育信息技术撬动学校教育的根本性变革,将特殊时期的应急性措施转化为提升中小学在线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次机遇。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