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视域下小学劳动教育研究
——以大连市小学劳动教育实践为例
2023-02-24刘梅雪栾树权
刘梅雪,栾树权
(1.大连教育学院艺体劳研训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2.大连市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辽宁 大连 116086)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总体思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回归新时代教育的初心,回答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问题。“五育融合”视域下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是教育工作者担起新时代使命的必由之路和重大命题。
一、构建课程体系,让劳动教育有“根”
“五育融合”本质是融合性教育,不是互相割裂的关系,而是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的融通关系[3],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意见》强调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小学劳动教育要以劳动教育为载体,结合其他“四育”,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要顺应时代需求,关注“五育融合”,更要结合学校自身情况,落实劳动课程理念;制定劳动课程目标(总目标、学段目标、年级目标);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即课堂(小课堂)—活动(实践报告册)—评价(双向评价)—延展(居家作业设计)。其中,“小课堂”是指一名教师负责5-7 名学生,目的是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小课堂”已悄然成为劳动教育有效落实其他“四育”的课堂结构。以《龙门山探秘黑松林》为例,思政教师介绍家乡文化,科学教师讲解自然科学知识,语文教师指导撰写研究报告等。学生在不同场域中完成综合性学习,在个性化的、灵活的、多元的环境中将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融为一体,落实劳动课程理念。
“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劳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通过落实劳动理念、确定劳动目标、构建课程体系,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
二、挖掘传统文化,让劳动教育有“魂”
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是劳动教育的可贵资源。挖掘传统文化,既能不断丰富劳动教育载体,拓宽教育渠道,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思想文化支撑,又能增强小学生民族自豪感,有效落实文化自信核心素养,弘扬传统文化。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育意义深远。学校可以将传统文化节日作为劳动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研究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通过创意制作、变废为宝、诗词歌赋等形式,追寻传统文化,学习节日习俗,传承传统美德。学生在卖汤圆、包饺子、品月饼、写对联的过程中,了解中华传统美食文化,体验劳动的快乐,感受父母日常劳动的辛苦,积累劳动技能,细细品味中华文明的魅力,实现文化润心、劳动修德的教育目标。学校开展“走近民间传统纸浆技艺”为主题的劳动周,帮助学生了解纸盆、纸笸箩的制作过程,感受传统工艺劳动的智慧,形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培养勤俭、奋斗、创新的劳动精神。学校要加强传统工艺制作与学科教学的联系,通过民间传统劳动实践与其他课程学习有机结合,达到劳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育人效果。学校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工匠精神、创新精神融入劳动教育中,彰显拼搏进取、无私奉献的劳动精神,培养锐意进取、创新发展的劳动观念。
从传统文化中吸收精华部分,找到劳动教育的着陆点,让优秀和经典赋能学生成长,是学校新时代劳动教育文化的传承,是学校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魂”,更是学校培育新时代接班人的制胜法宝。
三、打造特色活动,让劳动教育有“形”
劳动教育就是以劳动帮助学生回归真实生活、实现自我的正常生活状态,从而体现生命的价值。小学劳动教育要打造劳动教育特色主题活动,助力学生健康成长,让劳动有“形”可循。
在设置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为主的任务群基础上,学校应结合学校特色、资源,融合文化、艺术、科学等元素,通力打造劳动教育特色主题活动。例如“可爱的家乡”主题可设计四课时的秋收劳动课《收割玉米知识多》《采集植物种类多》《植物制作花样多》《体验分享乐趣多》,开展以劳动教育牵动的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
“劳动+文化”,培植劳动精神。了解家乡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掌握制作工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分享植物园劳动体会,感受生命内涵,提升语文素养。“劳动+文化”系列活动,能使学生领悟劳动创造价值、创造美好生活的人生哲理。
“劳动+艺术”,提升综合素养。例如,用植物的根、茎、核等材料,设计图样,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劳动教育融入劳动歌曲,提升快乐劳动意识;展示汇报成果,培养创意表达能力。
“劳动+创意”,培养劳动观念。学生要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从问题中来,到实践中去”,发展创造性思维,发明创造性工具,设计问题解决方案,反复制作修改模具,提高劳动的自主性。
劳动教育通过特色属性逐渐强化,横向拓宽,纵向延伸,深度和广度层层递进,实现“五育”融通,提炼适合学校内涵发展的劳动教育特色主题活动,确保劳动教育工作可操作、可复制、可借鉴。
四、创设多元评价,让劳动教育有“本”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教育评价要强化过程评价。[4]规范劳动教育,促进劳动教育健康发展,劳动教育评价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创设多元评价是劳动教育的“本”之所在。
劳动教育评价要真实反馈学生实际情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劳动教育倡导以发展为导向的多元评价。一是优化评价目标、内容。评价目标包含劳动态度、习惯和能力,评价内容包括课堂教学、主题活动、志愿服务劳动等。二是丰富评价主体。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即教师评、学生评(自评和互评)和家长评。三是创新评价方式。灵活使用评价方式实现不同学段评价多元化。例如,鼓励1-2 年级学生使用劳动绘本、粘贴红花、星级自评等方式体现劳动过程和劳动感受;3-4 年级学生采用劳动故事、劳动作品等方式记录劳动过程;5-6 年级学生采用档案袋、劳动测评等方式反馈劳动技能。劳动教育评价要与时俱进、坚持创新,改进评价方式,完善评价机制,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鼓励学生适时调整,使学有所得,学有所为。四是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教师要依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标准对评价结果进行解释,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劳动水平,提出改进措施和策略。
以发展为导向的多元评价应遵循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引导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等,提升教育教学质量,[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综合的劳动素养,树立“劳动最光荣”的信念,让劳动教育有“本”可依。
五、协同多方合作,让劳动教育有“源”
《意见》强调,加强政府统筹,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进一步强调家庭具有开展劳动教育的职责,明确国家、社会、学校的责任。为充分发挥劳动育人功能,强化劳动育人实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需要合作协同育人,做到思想上合心、内容上合力、行动上合拍,构建劳动教育协同机制,注入活水“源”泉,助推劳动最光荣之风,赋能少年成长。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1-2年级一般以家庭、班级、校园为主;3-4 年级可以到社区等校外场所;5-6 年级及以上可以走进农业、工业、现代化服务的真实社会场域,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适当考虑到高新技术企业体验现代化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的新形态、新方式。学校在实施劳动课程时要始终以开放多元姿态,积极与家庭和社区紧密合作,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劳动教育环境。条件成熟的学校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建立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系统合作机制,促进全社会劳动教育各方力量有效整合。劳动周活动主要在课外和校外。例如,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劳动周、劳动节等活动,给家长提供机会,了解欣赏学生的劳动作品,分享劳动成果;学校可以指导家长结合自己职业,让学生有机会观察体验父母的工作环境,组织学生开展“陪家长上一天班”等活动,了解家长职业特点的同时,感受父母工作的不易,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学校也可以根据社区情况,组织学生到社区参加劳动,开展清理广告、捡拾烟头、敬老孝老等活动。学校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提前做好预案,确保劳动安全;学校在评价活动中也可以不断融合家长力量,开展协同评价。学校可以开展“书香家庭”“示范好家长”等评选活动对接学校德育课程,在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中邀请家长以评委的身份参与评价过程,建立自评、组评、师评、家评等立体评价体系,发挥家校协同育人功能,让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向导。
为适应新时代发展,劳动教育应在“家校社”协同育人视域下,通过家庭劳动、学校课程、社会实践等关键环节,培养学生必备的劳动观念、能力、习惯品质和精神,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犯其难而图其致远”,构建新时代“五育融合”的教育体系,要以劳动教育为载体,找到合适的融合点,构建劳动课程体系,挖掘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活动,创设多元评价,建立组织管理体系。从多角度、多维度着手,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从而有效推进劳动教育向前向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