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笑治愈了我,也治愈了观众

2023-02-24

求学·理科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商演名气全职

职业小贴士

从业者:李不延

从业年限:大学兼职2年,毕业后兼职2年,全职半年

一句话感受:每个人都可以讲5分钟脱口秀

从业地点: 深圳

对口专业:不限

从业门槛:不限

能力要求:良好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幽默“细胞”云集的搞笑能力,非必要但加分的表演能力

晋升路径:观眾→开放麦→商演→主打秀→全国巡演

薪资水平:由出席场次数以及场次的水平级别决定,薪资构成没有清晰的界限,主要取决于名气

入职提醒:笑的背后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如果考虑全职讲脱口秀,得平衡好生存、生活以及职业之间的度

随着《脱口秀大会》的火爆播出,脱口秀这一较为新型且小众的职业逐渐闯进寻常百姓的视线。早在大学时期,我作为爱好者就一场不落地观看,一边看一边做笔记,蓄势待发,想从看客变成镁光灯聚焦于一身的演员。毕业后,我如愿以偿登台表演。兼职4年,全职半年,我与脱口秀相爱相杀的故事未完待续。

似乎大部分脱口秀演员的出发地,都始于普通观众。我为台上讲得精彩绝伦的卡司鼓掌,也为戳不中我笑点,结结巴巴忘词的掉链子演出而心生不满:讲的是什么鬼?我也可以。于是,我那颗蠢蠢欲动的心跃跃欲试,随即当场联系现场负责人,沟通报名上台事宜。

段子是重头戏

脱口秀新人的第一站便是开放麦,顾名思义就是开放给所有人的麦克风,不设置门槛,不限制年龄,不在乎身份,一切都以作品质量说话,怪不得《脱口秀大会》里那句文案“人人都能讲5分钟脱口秀”如此深入人心。

讲脱口秀前逃不开写稿,段子质量是重中之重,这门学问值得深入探究。它有别于我们从小到大所接触的作文,它需要引人发笑,一字一句都要细细斟酌有无出梗的效果,笑点铺设越密集就越容易受到喜爱,越多人青睐名气就越大,收入也就随之水涨船高。

如何收集素材呢?答案就是挖掘生活里的负面情绪,用文艺的说法便是“那些曾经让你泪流满面的负能量,总有一天,你会一笑了之,脱口而出,用秀的方式,逗他人笑”。情绪不会无缘无故自动产生,背后必不可少相对应的具体事例。作为初出茅庐的新人,我套用了基本公式:关于某个观点,我感到难/怪/怕/蠢的是……,举出事情作为例子,出梗。

伊始,我小心翼翼地按照公式稳扎稳打,入行久了便适当减去条条框框,结合自身条件自由发挥,只要在不违法,不违背道德,不涉及敏感低俗话题的前提条件下,将观众逗得开怀大笑即可。

如何逗笑观众?

据我观察,脱口秀的稿子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文本型,就是用三寸不烂之舌讲好段子;另一种则是表演型,结合肢体动作演绎一番。另外,脱口秀的稿子具备四要素:好笑、真实、原创、对话。前两个我不多费笔墨,说说原创,这意味着不能抄袭,否则声名狼藉,将招致整个行业封杀。在某种程度上,这也说明了入行越早,能选择的原创素材就越多。对话则是需要产生互动,段子要被演绎得如拉家常般活灵活现,让观众产生代入感。

脱口秀的稿子并不完全等同于笑话大全,考虑到演出需求,零零碎碎的笑话集锦无疑加大脱稿记词的工作量,忘词的可能性也就随之上升,不妨选定某个观点往下深挖,形成结构化文本,再配上夸张又搞怪的动作,“笑”果想必会事半功倍。

线上和线下的脱口秀大相径庭的一点,是线上的演员大都像唱独角戏,而线下的演出注重跟观众随机互动,面对面点人唠嗑,线下观众更具参与感和体验感。

再从受众角度探究观众为何哈哈大笑,四个词即可概括:意外感、优越感、宣泄感、熟悉感。换言之,便是违背预期,释放压力以及产生优越感。比如我有个同行的段子如下:“我妈很反对我讲脱口秀,因为‘段子’(适当停顿)绝孙。”这种出其不意的谐音梗可遇不可求,写太多容易撞梗,简单细碎又不好记词。

如何取悦自己?

在一场又一场没有收入的开放麦当中,我逐渐打磨了自己的一套段子,而后被通知能上商演。脱口秀可以一套段子讲很多次,怪不得演出现场的主持人一再强调不能录音录像,一旦泄露就失去了新鲜感和神秘感,传到网上免费播放,谁还会付费?

脱口秀段子确实可“一套永逸”,演员到不同城市演出,线下寻找还未被逗笑的有缘人;抑或积攒名气之后,受邀到一些公司企业商演。

当我的演出“炸”翻全场,观众捧腹大笑,甚至演出结束有热心粉丝给我献花,要我合影留念时,我当初写稿时抓耳挠腮、绞尽脑汁的一脸愁容,平日生活止不住的焦虑顿时烟消云散。笑治愈了我,也治愈了别人,架起一座连接他人的桥梁,我身在其中,幸福感溢于言表。

我刚讲脱口秀那会儿,会因反响平平而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反思为何掌声稀稀拉拉,也会为了掌声雷动而欢呼雀跃。后来发现同样的段子收获不同的反应是家常便饭,我开始转变心态不再患得患失。久而久之,我渐渐学会了宠辱不惊,心平气和地跟自己的得失心友好相处,这是脱口秀教会我很重要的一门功课。

从商业角度来讲,如果我一直在深圳演出,一套老段子翻来覆去地“炒冷饭”,同一批人顶多“吃”两三回就食之无味了,也就不再为我而来,那我将其作为本职工作,安全感岌岌可危。也难怪不少同行将它当成兼职,另寻出路谋生,既能多一份收入饱腹,又能收集素材。况且脱口秀不属于生活必需品,集中扎根生长在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繁华都市,较难向县城市场下沉,所以当有同行讲到“我从十八线小地方来到大城市,就是为了讲脱口秀”这话时,我也就不足为奇了。

行业回暖,春天将至

当演出从开放麦的5分钟,到拼盘演出的15—20分钟,再长到45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且“笑”果质量在线,厂牌就会考虑为之量身定做主打秀,这个演员的钱包就更鼓了;名气大振时,还会被其他城市的厂牌邀约,进行个人专场演出,收入就更可观了。这也是不少人参加《脱口秀大会》的原因之一——多露面打响知名度,线下票才能卖得更叫座。从坐在角落的普通观众,到在开放麦崭露头角,再到拼盘商演大显身手,最后迎来量身定做的主打专场,脱口秀演员的成长路径清晰明了。但头部流量大都聚集在你能叫得出名字的著名脱口秀演员身上,能否将其作为终身职业干到退休还不好说,毕竟这一新兴职业还未有前人之鉴。

这几年,由于疫情影响,不可预计的封控隔离让脱口秀行业的日子不太好过,出道时居高不下的热度有所衰退,这行演员时常处于“饿一场,饱一场”的不饱和演出状态,加之入行门槛不高,新人一批又一批,竞争力度加大,我也因此找了其他工作,夯实自己的经济基础。

但疫情政策如今已改变,人员流动出行更加自由,越来越多人走出家门,走进剧场,我相信脱口秀行业的春天会再度回暖。

猜你喜欢

商演名气全职
土耳其全职妈妈晒7岁女儿“高定”
论国有杂技院团“赛场+商演”演出模式优势
全职妈妈为什么更容易吼孩子
非全职工作在欧洲兴起
全职妈妈为什么更容易吼孩子
论梅兰芳对昆曲艺术的贡献
卖牙膏的西单女孩终于丢失了翅膀
老街名气
什么是名气
什么是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