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通识课保护生物学的路径探索
2023-02-24杨天友
杨天友
(铜仁学院 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出台了多部关于课程思政的方案。此外,各省的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为了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的工作,也陆续出台了课程思政有关的诸多文件,要求各高校在人才培养和课程大纲中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在实践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
与此同时,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等也得到了极广泛的探索和长足的发展[2-4]。虽然诸多的学者的研究发现,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境[5-7]。但是,在课程思政育人的大格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正在积极的探索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8-12]。
一、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元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13]。高校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增加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因此将我国的生态文明战略和生态文明的意识观念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体现了课程思政与时俱进的特点。
关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早期主要是生物及生态类专业教育的基础课程。近年来很多高校开设包含生态文明内容的通识教育课程,但是由于生态文明教育观念落后、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力量缺乏、生态文明教育专业教材缺失、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和选课的动机不足等原因,导致在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也有部分课程出于“思政”的需要,而将生态文明的内容生硬地加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没有做到自然流畅融入课堂教学,从而影响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二、保护生物学课程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关系
保护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除了最为重要的基础生物学、环境学科(环境保护、环境规划、环境工程)、应用生物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林学、草地学),还涉及农学、医学(公共卫生)、社会科学(法律、哲学、经济学、人类学、政治和历史)、教育学(环境教育)等各个学科领域,是一门复杂的交叉学科。
保护生物学作为高校通识课程,由于涉及的学科众多,教学的内容与多数专业开始的课程有关,使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定专业背景和关联度,因此只要教师稍加引导,便可以提升选课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教学实践活动。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与保护生物学的教学目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是如何使生态文明思想教育与保护生物学的课程内容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课程思政”的关键。保护生物学所讲述的主要内容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理念是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因此,保护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具有密切的联系。
三、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保护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策略
(一)学生的选课动机和生态文明现状调查及分析
通过问卷法对选课学生的选课动机进行调查。了解学生是基于学分需求、授课教师的授课风格,还是对课程内容的求知等原因而选择的该门课程。同时结合选课学生的专业背景,对调查的结果和成因进行分析,为后续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提供依据。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选修保护生物学课程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进行调查,并结合选课动机、专业背景等进行分析,为如何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保护生物学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二)提升教师自身生态文明知识和素养
要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首先高校教师必须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史、意义、根本要求和目的。这样的教师才有意识和能力在保护生物学课程中去挖掘可以与生态文明意识相融合的知识点,并进行思政元素的融合设计和课堂讲解。
(三)强化课程宣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选课的动机不足,以及对选修课程的不了解,是目前高校通识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14]。通过课程学习前的问卷调查,发现有一些学生是为了选修课的学分,而随机选择课程,导致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之时就缺乏学习的兴趣;学生认为该课程与自己专业的相关度不大,对提升自己综合素质没有多大帮助,而消极对待通识课程的学习。因此,有必要对保护生物学课程的进行详细的讲解和阐述,让学生知道保护生物学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作用和重要性。此外,还可以进一步讲解保护生物学与各学科的交叉融合情况,从而使选课学生充分了解该门课程与自己所学专业的相关性,从而提升学习的兴趣。
四、生态文明教育在保护生物学课程中的融入
(一)将生态文明热点问题融入课堂教学
信息化背景下,网络热点问题能够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关注。将生态文明方面的热点新闻和保护生物学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15-16]。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人类意识到了与自然相处的重要性。尽管现在还不能准确地确定新冠病毒在自然界的宿主,但是每次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发生,都与环境的破坏有着较大的关联[17]。因此,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将人类几次重大的传染病疫情(COVID-19、SARS、MERS-CoV、Ebola virus 等)发生的病原体、发病机制、传播途径等进行专题介绍,让学生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拓展介绍中国在抗击疫情中所取得的成绩,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
(二)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融入课堂教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相继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40 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安排。这些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中包含了众多的思政元素,首先要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探寻这些生态文明的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知识点的关系,寻找两者可以有机融合的内容,并基于前期学生的选课动机和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对保护生物学课程内容进行设计。
(三)将生态文明的机构改革融入课堂教学
在政府机构改革之前,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责、权职能不明确。如原来自然环境保护与管理的职能分散在发改委、水利部、国土自然资源部、农业部、住建部、林业部等多个部门[18]。这就会导致管理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权责脱节。为此,国家为了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能,重新组建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机构。这样可以在专业课程中将国家的机构改革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体制保证的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还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当地政府机构改革的案例,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构改革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贵州省铜仁市的梵净山,于2018 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其核心区是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单位为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缓冲区内有贵州印江洋溪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单位为印江县林业局)、石家岭县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单位为印江县林业局)、桃花源县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单位为松桃县林业局);同时还涉及太平河闵孝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单位为铜仁市渔政管理站)、贵州江口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单位为江口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此外还建设有梵净山太平河风景名胜区、木黄风景名胜区(管理单位为铜仁市旅游局)。由于自然保护地性质不一样,管理部门的要求自然也不一样,这就导致各管理部门在管理一些具体事务上存在较多矛盾和分歧。铜仁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成立了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局。从而通过机构改革来理顺我国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的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
(四)将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融入课堂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在多篇论述以及多个场合的讲话中,多次提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如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在《求是》杂志的文章中以中外多个古文明的实例,来论证生态与文明兴衰的关系: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文章还指出我国古代很早就把关于自然生态的观念上升为国家管理制度,专门设立掌管山林川泽的机构,制定政策法令。因此,生态文明教育是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的传承。可以将上述内容融入到保护生物学课程中有关中国及世界保护学的进程这一部分内容当中。
(五)将本土的生物资源融入课堂教学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同时明确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任。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土物种是中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障,多项研究表明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环境教育确实能提高环境教育的实效性[19-21]。利用学生熟悉的本地生物资源开展生物多样性教学。通过邀请专注于本土生物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授课,在专题课程中通过介绍当地特色珍稀生物资源,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同时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情怀、爱护环境生态价值观。
(六)将生态文明法制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2018 年5 月,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指出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法制的保障,对公民进行生态文明法制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法制教育,是高校三全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课堂的教学中不仅需要介绍我国《宪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与生态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还可以将“祁连山系列环境污染案”这一类全国关注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系列案件和“大学生掏鸟案”等热点环保案例,以及一些发生在学生周边的盗猎野生动物,毒鱼、电鱼等案例作为生态文明法制教育的素材,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法制意识。
(七)进行生态文明实践教育
保护生物学课程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了一系列的课外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如以班级为单位在校园开展本地特色动植物标本和摄影展活动,可以促进选课学生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了解和热爱,还可以通过活动向更多的学生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知识;开展“爱鸟周暨护鸟飞活动”,让学生在野外亲自观察鸟类,并介绍常见鸟类的识别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保护鸟类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通过举办“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日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自己在校园和社区去宣讲有关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同时可以促进当地公众环保意识;还可以通过兴趣小组在社区小学组织开展“大学生”带领“小学生”关爱本土野生动植物绘画、手工现场活动,培育孩子们亲近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树立维护生物多样性平衡的理念。
五、完善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需要设置综合性的评价指标,特别是需要增加课程思政的考核要求。但是由于课程思政是一个动态性的评价过程,因此对于整个课程来说,需要增加过程性的评价指标,即需要综合出勤率、课堂表现、课程作业、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和期末考试等多方面表现进行考核。
学生通过对保护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可以清晰回答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措施,明白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意义。而是否提高了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才是检验该门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但由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对课程思政进行教学成果评价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难[22-23]。但是亦可以在课程结束后再次对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与课程开始之前的问卷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对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效果进行初步评价和优化。
六、结束语
由于保护生物学课程和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通过对保护生物学的“课程”知识点和生态文明的“思政”元素进行梳理,探寻“思政”与“课程”的关系。寻找两者可以有机融合的内容,并基于前期学生的选课动机和生态文明素养的调查评估结果,对保护生物学课程内容进行设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增加生态实践环节,完善考评体系等,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生态环境保护的专业知识,加深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提高高校学生生态文明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