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023-02-24张奕樱霍英杰
张奕樱,霍英杰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 350600)
计算机教学优化和创新中需强化对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教学,实现教学方法的持续改进,有助于培养学习者应用能力和实操能力。故此,任务教学法应用时需遵循逐渐深入原则,基于学习者认知规律逐渐提升其学习能力,优化学习方案。学习者需在任务探究中发现问题,保持学习兴趣,才能在真实化任务中达成预期学习目标,深刻领会学习的重点及难点知识。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第一,激发学习者学习热情。学习者保持学习兴趣是激发其学习热情的核心手段,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教学时,需基于学生兴趣培养其创造力与创新力。寻求当前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使学生在学习参与中实现快速成长。不同学生个性特点不同,选择趣味性较高的任务,展开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教育工作者需在教学时吊足学习者胃口,基于企业发展需要以及学生未来发展规划,明确多元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案,借助鲜活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习者在问题分析时全方位掌握计算机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1]。以线上计算机教学为例,教育工作者基于互联网打破时空限制,拓展教学内容,是满足学生求知欲望的最佳手段。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使计算机教学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学习者既能加强知识掌握,又能了解行业发展前景,加强就业规划,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第二,培育学习者创造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展开时会提前明确教育目标,但给出的任务并不详细,可为学习者预留较大想象空间。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展开时不要求学生操作过程的统一,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能使学习者深刻掌握难点及重点知识,并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生有能力逐步推动行业优化与创新,并成为发展行业的中坚力量。计算机技术的不断优化对教材提出更高要求,计算机教材要快速更新知识,增加技术门类,这使计算机教学难度逐渐增加。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时可针对教育特点与学生发展需要设定相关任务,不同层次的学生可借助任务自主发挥想象,进而提升创造力与创新力。由此,可见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既是教学改革所需,也是学生发展所需。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第一,遵循实操性原则。计算机课程具备较强的复杂性与实践性,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课程难点及重点知识时,打破传统课堂授课模式,借助任务驱动教学法摆脱传统纸上谈兵的教学方法。教育者需遵循实操性原则,引导学习者实践操作,使其在实践练习中强化对计算机相关理论知识的全方位掌握。例如,教育工作者可在知识讲解后进行充分演示,引导学生逐步展开动手实践。实践出真知,遵循实操性原则展开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机课程的重点及难点知识[2]。教育工作者需保证任务的实操性,并基于学生层次设计难度不同的任务,满足学习者发展诉求,才能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价值与作用,实现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为人才培育质量优化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实现分散性原则。计算机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需在逐步积累后完善知识架构,提升实践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时需设计多元化任务,分散计算机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知识,综合考量任务的知识点含量,实现不同任务的相互关联。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同一个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宜精不宜多。分散知识重点和难点,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攻克相关知识,了解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联,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仔细推敲任务,要实现任务之间的有机关联,也要在知识叠加时基于学生层次构建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任务过难容易打击学生学习自信,过于简单不利于学生强化知识积累。以任务为手段分散相关知识点,助力学习者掌握实践性较强的知识,能使其在逐渐学习过程中完善知识架构,提升应用能力,成长为应用型人才。
第三,提升应用性原则。计算机教学优化与创新中应遵循应用性原则,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展开教学时,需提前明确任务设计,基于行业实际发展诉求及学生发展需要增强任务的实用性,才能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拓展思路,及时发现问题,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教育工作者在任务设计时需以学生为主体,增强任务的趣味性,使学习者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掌握计算机课程中的难点知识,实现学以致用。确保遵循应用性原则推动任务驱动教学法优化和创新时要保障任务的趣味性。基于学习者认知能力与个性特点设计的任务,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得到充分提高,并使其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复习与回忆已经学习的知识,以此感受计算机相关知识魅力,吸引学生自主参与任务实践。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策略
第一,基于教育诉求提出任务,培育学习者探究与协作能力。计算机教学中涉及的知识相对琐碎,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推动计算机教学优化和创新时需提前提出任务,基于教育诉求明确教育目标,积极强化对学习者探究能力与协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完成相关学习任务,才能使其在掌握理论知识后增强实践能力[3]。首先,构建激发学习者学习热情的任务。任务提出是推动任务驱动教学法发展的中坚环节,这对后续计算机教学优化和创新具有重要影响,任务的实操性与质量关乎教学发展。例如,教育者引导学生展开flash动画制作时,需创设新知识点激发学习者求知欲,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课本内容,强化对学习者的科学引导。教育者在动画演示时需暗示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也可完成相应动画制作效果,以此调动学习者动手欲望。教育者需在课堂教学中及时了解学生状态,依据学生个性特点调整教学方案,对知识点进行循序渐进的讲解,以此使学生由传统被动知识接受者转化为主动学习者,有效吸收相关知识。为确保任务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教育工作者需提前加强学习者调研,通过互联网打破时空限制,提升师生沟通频率,基于学生心理诉求与发展需要进行任务设计。不同学生知识熟知程度与学习能力不同,任务设置应与学习者水平相契合。保持任务的挑战性,使任务难度适中,能使学生在任务探索中了解计算机相关难点与重点知识。其次,培育学习者探究与协作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带来无限可能,学生在自主摸索过程中既能透彻了解新的知识点,也能加强旧知识点复习。教师在任务设计时应适当保留知识点,引导学习者强化自主挖掘,这对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教师需掌握教学力度,基于学生自学能力培育需要布置相关任务,不能保留太多知识点,也应引导学生在任务布置后展开自主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力,解决相应问题。为确保拓展学习者学习思路,教育工作者可引导其分小组强化任务探究,并由小组长进行意见发言,以此助力不同小组学生整合建设性意见,加强意见融合,拓展学生学习视野,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
第二,为学习者预留思考空间,助力师生基于任务展开讨论。首先,明确任务主题有利于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学习者吸收相关知识后,将其运用于实操过程,能实现自身创新力的快速提升,这符合计算机教学发展目标。任务设计旨在协助学生强化对新知识点的全方位理解与掌握。因此,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打破受限于任务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发挥。例如,教育工作者可提前规定任务主题,对任务内容适当预留一定弹性,学生可在自主探索中完成相关任务,并明确知识难点与重点。例如,引导学习者了解POWER POINT制作动态效果时,可为学生安排半开式命题“我最喜欢……”,打开任务限制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这种任务制定方式具备一定引导作用,可引导学生在思考时扩大探索范围。学生会基于个人特点加强自主探索,以此激发其学习欲望,助推学习者个性化成长。其次,助力师生展开讨论,教育者与学习者基于任务进行讨论时教育者需强化对学生任务的分析,基于学生任务完成情况与学习者进行交流,而学生也可与同学进行沟通与交流,对不同任务提出个人看法与见解,使学生在展示自我时学会分享。例如,学生分享制作的PPT时,教育工作者可适时打断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交流制作难点。一般PPT制作时图片的插入、背景的设置以及退出的效果都属于学习者交流的内容,领悟能力较强的学习者可以通过经验分享为其他学习者带来新的感悟,实现优势互补,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就能够产生思维碰撞。一旦交流过程中遇到棘手问题,教育工作者可及时介入进行引导,教师引导并非指手把手进行知识传输,而是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对问题展开深入思考,以此解决问题。教师在简单提出相关思路后,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以诱导学生不断完善知识架构与知识格局,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最后,强化任务设计后,需及时对任务进行综合评价,教育工作者可基于学习者的作品,了解学习者知识掌握情况,督促学习者加强反思,并引导其通过评价了解自身不足。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完成的每一项任务都需要进行及时评价,才能发现自身问题并迅速改正。教育者在评价时要积极表扬学习能力较强或进步较快的学生,也要积极鼓励学困生,加强基础知识积累。多元评价能避免打击学生学习热情,更能在评价时与学生交流心得感受,进而助力教育者加强反思,及时发现教育问题,强化针对性化解,以此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为计算机教学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多角度设计挑战性任务,实现教育工作者角色的转变。任务驱动教学法本身具备较强复杂性,教育工作者在设计挑战性任务时,需基于计算机课程发展需要,确保学习任务的实操性,才能激发学习者学习热情,提升学习者配合度,使学生自主在任务探究过程中提升成就感和获得感,树立学习自信,进一步增强其求知欲望。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任务引领职能,鼓励学生加强合作,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发展所需[4]。首先,设计挑战性学习任务时需基于计算机课程明确教学重点与难点,既要以学生为主体确保任务设置与课程内容的一致性,也应确保任务涵盖多元知识点,才能完善学习者知识框架,实现教学目标,助力计算机教学发展。虽然同一个任务中不宜涵盖较多知识点,但教育工作者仍需基于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任务设置,要强化对学生的科学化指导,设置相关任务情景加强任务优化,也应立足于学习者实际水平,围绕教学目标培养其合作热情,才能在任务设计时加强任务分解,引导学生逐步解决任务。为打破灌输式教育影响,教师可提前基于学习者学习目标,实现知识点的转换,将其转化为任务。学习者需要借助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任务,也需自主查找相关资料,从而提升任务完成速度。学习者认知能力有限,教育工作者可鼓励其自主通过互联网查阅计算机相关知识,以此及时化解任务中的难点与重点,提升学生学习水平与应用能力,为学生未来就业奠定良好基础。教育者应充分发挥引领职能,将学习总目标分化为不同小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育者会基于学习者发展诉求,构建多元化教学任务。学习者可以基于自身能力,自主选择相关任务,以此提升学习自信,增强学习能力。其次,实现教育工作者角色的转变。提升学习任务的开放性,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加强适当引导,对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学校应加强教育者的培养,引导教育者通过系统学习了解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价值与作用,进而生成新的教学理念,推动计算机教学发展,打破传统固有教学模式限制。教育工作者需妥善处理理论及实践教育间的关系,均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也应借助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切入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完成相关任务[5]。将教育者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知识引导者,提升师生交流频率,能使其在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后加强对学生的有效激励。例如,教育工作者需加强知识整合,借助课程整合设计多元化任务,满足不同学生发展诉求。计算机课程本身具备较强的复杂性,教师在任务设计时应将其与思政教育、德育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加强教育整合,依据学生不同学科的学习状况,全方位了解学生,也能在课程整合中实现计算机课程与相关学科的紧密相连,进而保证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的提升。任务驱动教学法依赖于多元化教学手段,依据学生需求针对性地制定教学任务可满足发展诉求,教育工作者既要加强任务剖析,也应在自主学习中了解不同任务背后的深层次含义,加强教学设计,才能实现计算机教学的有效优化。为实现教育工作者角色的快速转变,学校可选拔优秀教育工作者,引导其外出培训,使其借助培训机会与同行展开交流与沟通,拓展教育视野,实现计算机教学的创新发展,助推计算机教学迈向新的发展台阶。
四、结语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习者为主体,教育工作者可引导学习者通过实践操作,灵活运用课堂中掌握的理论知识,提升自学能力、实践能力与沟通能力。同时,也要加强适当引导与点拨,完善学习者知识架构,实现知识的延伸,培养具有自主性及实践精神的学习者。借由任务驱动教学法打破传统计算机教学限制,满足学生多元发展诉求,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问题,推动教学发展,实现教学革新,进而为教育力量增强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