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扶贫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当代价值
2023-02-24刘国新王媛媛
刘国新,王媛媛
(吉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贫困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2015年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发展教育扶贫的措施,中央高度强调教育对于脱贫的作用,国家制定的教育政策和教育经费应该向贫困地区倾斜,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环境。新时代对教育和扶贫的关系进行了创新研究,重视二者的辩证统一。一是教育的脱贫,使教育摆脱贫困。如果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尚未得到解决,那么脱贫工作无疑是失败的。二是生活的脱贫,依靠教育使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现状。通过教育更新贫困人口的知识结构,他们具备了与现代生产力相适应的劳动技能,能够更好地从事生产实践[1]。
一、新时代教育扶贫思想的现实依据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现实需要
一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实施教育扶贫的前提条件。随着贫困地区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摆脱了愚昧思想的人们更多地是有了精神的追求。由于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较大,在偏远贫困地区,学校教学设备落后难以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教育扶贫的提出,不仅要改变当下城乡教育资源差异的问题,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发展。二是开展教育扶贫是缓解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需要。针对我国贫困地区的现状,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这些地区摆脱贫困,这种“输血式”的扶贫政策虽好,也易出现没有改变贫困地区落后的现状反而助长了懒汉风气的弊端,这就要求加强贫困群众的思想教育,充分依靠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独立自主的能力,实现“造血式”扶贫,以此来改变贫困地区落后的现状。
(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要求
一是教育扶贫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人才支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是人民群众,通过教育扶贫,给予贫困地区群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使全体人民都参与到国家发展的大局中来。二是教育扶贫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和谐有序的现实基础。贫困问题的代际传递势必会影响整个社会平稳运行。当前,打破贫困代际传递僵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教育,教育扶贫在维护社会平稳运行的过程中发挥重大的作用。三是教育扶贫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教育扶贫实施以来,群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新时代教育扶贫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教育扶贫的出发点:以人民为中心
第一,教育扶贫思想的主体力量是人民。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是教育扶贫的力量源泉,当前部分贫困地区的人民还存在“等要靠”的消极被动思想,只有充分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提高他们参与脱贫致富的主动性才能持续巩固现有的脱贫成果。除了增强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外,提高他们的主体能力同样重要[2]。通过教育扶贫提升群众的主体能力,他们就能拥有参与脱贫的现实基础。
第二,教育扶贫的效果评价取决于人民。教育扶贫实施的目的在于通过教育的普及,缩小贫困地区与城市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使社会全体成员共享教育发展的结果。人民群众是参与扶贫的主体,是扶贫最直接的受益者,是整个扶贫事业的监督者。因此,他们最具有话语权,能够实事求是地对我国的教育扶贫政策作出评价。这就要求当地的政府遵守实际情况,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发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
第三,教育扶贫的成果服务于人民。脱贫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维护人民的利益。教育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素质,为人民提供成才的机会。通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全方位教育体系的建立、教育环境的改善等举措为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贫困地区的群众也能够拥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二)教育扶贫的落脚点:大力发展生产力
第一,教育再生产科学文化知识,为生产力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当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作为国家建设的关键因素对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非常重要,通过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世界先进的文明成果。教育扶贫的实施使贫困地区群众和城市高层次人才可以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发展生产力首先要发展劳动力,劳动者通过自身劳动创造了社会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劳动力的解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对劳动力的流动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教育水平、缩小教育差距、改善教育状况对于提高我国劳动力整体受教育水平、减少地区之间劳动力水平差异、促进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起着关键性作用。
第三,研究新时代教育扶贫思想,对于巩固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有重要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水平的脑力劳动者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力,这就使经济活动越来越离不开教育的影响,终身学习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实施教育扶贫,在贫困地区发展教育,实现教育强国与经济的同步发展,从而为社会范围内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
(三)教育扶贫的发力点:“扶志”与“扶智”相结合
第一,扶贫之“志”,在于坚定意志,在思想上战胜贫困;扶贫之“智”,在于提升本领,在能力上战胜贫困[3]。
第二,扶贫先扶志,立脱贫之意志。扶贫的实现,不仅是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物质生活,其最终的目标在于充实他们的精神生活,物质脱贫容易,精神脱贫难。脱贫是一项长期工程,只有依靠坚定的意志,主动的态度,充分的信心才能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
第三,扶贫必扶智,学脱贫之知识。教育为贫困地区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实施教育优先战略,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知识文化水平,通过发展教育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水平,摆脱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束缚。
(四)教育扶贫的逻辑起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第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最直接的表现,教育地区差异存在造成的社会问题可以在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中得到解决。教育扶贫要从起点、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统筹兼顾[4],满足教育在追求社会公平正义过程中的价值作用。
第二,教育扶贫要做到起点公平。实施教育扶贫需要遵循差别正义原则,将优质的教育资源流向贫困落后地区,加大教育帮扶,使这些地区能够享受到和城市一样无差别的教育条件,以弥补贫困地区的教育短板,减轻城乡的起点差距。
第三,教育扶贫要做到过程公平。由于在扶贫落实工作中会出现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贫困群众的受教育权利就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完善的扶贫政策也没有充分发挥其价值,只有做到过程公平,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第四,教育扶贫要做到结果公平。教育扶贫要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感受到教育为他们带来的获得感,由于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所处的社会环境不相同,教育背景也存在差异,因此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要讲究针对性和实用性。只有充分保障群众在教育结果中的收益,才能体现教育扶贫的价值。
三、新时代教育扶贫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新时代教育扶贫思想的理论价值
第一,对马克思教育反贫困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首先,马克思说过教育可以生产劳动能力[5]。新时代的教育扶贫思想也同样重视教育在脱贫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在贫困地区开展教育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为劳动生产提供智力支持。其次,发展教育能够摆脱赤贫。通过发展教育学习脱贫致富的技能,他们有了逃离贫困代际传递的可能,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最终消灭贫困。最后,新时代教育扶贫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的目标。通过发展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弥补贫困地区发展动力不足的缺陷,为落后地区的发展增添活力。
第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一是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发展了教育公平思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新时代国家把普及教育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6],同扶贫工作相结合,改善贫困地区教学水平落后的现状,消除社会上一些不平等现象,实现每一个人自由而平等的发展。二是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社会要进步发展,科学技术是关键要素,教育可以随着群众的劳动实践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力量,获取生存和生活资料,改变落后的生存现状,隔绝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为彻底解决贫困问题提供现实可行的路径选择。三是丰富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重要力量,其道德修养、理论水平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发展。因此,新时代应更加关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提高乡村教师职业道德,建立起合理的奖惩机制。
第三,创造了党领导下脱贫道路上的新成果。一是开拓了扶贫新路径。把教育在解决贫困问题中的重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补齐农村教育的短板。充分认识到了脱贫工作的复杂性,树立长远发展的眼光,依靠教育的作用解决这个制约社会进步发展的顽疾。二是创新新时代扶贫策略。通过长期的实践,新时代对教育和扶贫开发的关系进行了新的分析研究,重视教育在扶贫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往对教育重要性的研究都蕴含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忽视了教育与扶贫开发的独立性研究。三是深化了对精准扶贫的认识。精准扶贫的提出是解决我国贫困问题的重大理论创新,教育扶贫的提出是精准扶贫的一项战略创新,通过对贫困地区群众知识技能的提升,培养其独立自主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深度贫困地区教育发展落后的问题。
(二)新时代教育扶贫思想的实践价值
第一,为世界贫困问题的解决提供中国经验。一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教育扶贫的提出给予了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脱贫的信心和勇气,随着贫困地区群众的努力与积极参与,不仅使他们摆脱了落后的生活环境,同时改变了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二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是教育扶贫取得成效的政治优势。面对人民的期待和新冠肺炎疫情对扶贫工作带来的冲击,各地党组织密切联系贫困群众,带领贫困群众探索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脱贫道路,给予贫困群众脱贫过程中的物质帮助和政策支持。三是坚持以创新推动持久脱贫。推进扶贫体制机制和扶贫模式的创新,不仅可以解决贫困落后问题,还可以预防返贫危机[7]。我国开创性地阐释了教育与扶贫二者之间的关系,教育扶贫不仅扶生活之贫,也着力于扶教育之贫,扶贫模式的创新旨在推动扶贫事业从“扶经济”到“扶能力”的转变。
第二,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是教育扶贫为乡村振兴奠定人才基础。教育扶贫的实施推动了乡村地区群体能力建设,不仅解决了当地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提升了群众的整体科学文化水平,依托教育为乡村振兴贡献人力资本,促进乡村振兴的繁荣发展。二是教育扶贫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保障。当下一些偏远地区贫困群体对脱贫信心不足,存在思想误区,不配合政府帮扶政策的落实实施,为脱贫以及乡村振兴的有效开展带来阻碍,有力的思想保障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三是教育扶贫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8]。乡村振兴能够取得成效,仅依靠教育单方面的作用是不能实现的,除了发挥教育部门的作用,把教育作为根基,还需协调中央、省、市、县、市场等多方面参与,在国家政策的统一指导下,多渠道、多途径共同发力,为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全面的组织保障。
第三,促进教育公平的快速实现。一是重点关注农村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是影响贫困地区教育公平最主要的因素,我国出台相应的政策来补贴这些特殊困难的家庭,从2019年开始,中央财政用来补贴他们的生活费已经在原有的基础上增长了50%;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对贫困地区进行建档立卡;发动社会力量,与学校、政府一起为留守儿童建立起全方位的关爱系统,提升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二是提升乡村教师的综合能力。乡村教师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水平的提升。首先要大量引进特岗教师,加大经济补助,提高社会保障方面的待遇;其次要改善乡村教师的教学条件,建立起合理的评价奖励机制;最后要提高教师的职业修养和政治素质,对于中小学教师的选拔要综合评价。三是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义务教育是由国家财政支持的公共产品,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历史性存在造成的贫困地区大量适龄儿童辍学在家,拉低了义务教育的完成率。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是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脱贫工作的关键点,对于促进城乡经济共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科学的理论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新时代教育扶贫思想同时兼顾了“扶贫观”和“教育观”,在教育扶贫思想的指导下,我国不仅在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上取得了进步,同时顺利完成了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在接下来的征程中,要继续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保持教育扶贫政策平稳运行,推动我国反贫困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