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史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

2023-02-24聂真真许小石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

聂真真,许小石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视野的角度上,了解、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形成过程,在掌握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规律基础上,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对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1]。为了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持续性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力,就必须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要求,站在发展视野角度上思考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自身所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领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在形成与构建发展过程中基本要义、根本精神,促进马克思主义的长远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形成过程

(一)起点阶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思想转化的重要结果。早在18世纪中期,一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横空出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形成的关键起点,也是马克思首次对自己的理论体系有着完整的、系统性的阐述过程,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在这一刻开始正式孕育、诞生。马克思将黑格尔、费尔巴哈以及法国各种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学说进行了一系列批判性继承,并在此之间将哲学、共产主义学说以及政治经济学进行有效结合,不仅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同时正式创立了唯物主义辩证法,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建立与形成勾勒出了初步的轮廓,也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起点。在此之后,马克思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而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属于历史的必然选择。唯物主义辩证方法的提出与应用,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形成与发展建立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确立阶段

马克思在次年发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之后,又和恩格斯在1846年发表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篇著作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有着系统性的阐述过程,也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历史观与世界观打下了重要的基础。这不仅仅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在首次合作中的伟大发现,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得以真正确立、形成的重要前提。而在之后的《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在《资本论》发表以后,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得以真正开始确立。马克思在其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提出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有着科学的阐述过程,这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发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此之后,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自己的哲学与政治经济学成果有着更进一步的完善,并第一次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也是唯物辩证法与唯物主义历史观在工人运动中的首要集合成果,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重要纲要性文件,可以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形成开始走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最后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前提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彼此之间相辅相成,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资本论》的发表,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发展进程有着更进一步的发展速度。

(三)深化完善阶段

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正式形成。在之后的不断实践、研究与发展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也得以不断走向深化完善阶段。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以先破后立的方式,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与内在联系进行阐述与分析,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哲学以及政治经济学之间的重要内在联系,也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属于一种完整不可分割的科学体系,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深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条件。而在十八世纪后期,也就是1884年恩格斯所发表的《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当中,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中所未能得以进行深入研究的一部分进行完整的阐述与论证,这也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更加完善,为后人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源、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产生了极其重要的积极性作用[2]。

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意义

(一)有助于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中,实践观、唯物观以及价值观始终是一个内在的统一整体结构,不仅是对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实基本概括与阐述,更具有全面性、普遍性以及抽象性特点。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中实践观、唯物观与价值观之间的内在关系,就能从整体角度上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所以从这一方面来看,马克思主义是立场、观点与方法进行相互统一,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及理学以及社会科学主义进行结合,均能从中得到一定的解释说明,使人们在实践观、唯物观以及价值观的辩证统一视角上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避免受到某一方面的影响而对其他方面内容产生片面化认识与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称得上全面、完整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目前的学术界来看,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理解,各自具有不同的理解角度,然而单方面角度的认识,很难真正系统性、全面性地反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全部内容,导致在概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中,时常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甚至会因为过分强调实践地位而忽略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在知识真理性的理解方面可能存在缺乏自然感受力的作用结果,这也是一种空想主义的表现过程。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只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唯物观以及价值观的内在联系,从辩证统一的角度上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

(二)有助于掌握具体原理的内在联系过程

为了能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变得更加方便实用,通常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括成多条具象化原理,从实际出发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帮助人们更为深入地理解社会主义基本性质与建设过程,而为了能够正确把握这些具体的原理。就必须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了解原理与体系之间的联系、掌握每一条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也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在真理观、价值观上的统一结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而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必须全面把握、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马克思主义中所强调的实践观、唯物观以及价值观之间的相互统一[3],均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事实所形成,既是一种不可分割的整体,也是一项重要的活动过程,只有在实践活动中理解主客体、需求与对象、价值和真理之间的矛盾关系,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与价值观。比如从生产力角度上来看,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甚至对整个社会系统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这也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这种规律很难被人为所改变。随着人们价值诉求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条件在此之间随着人们的需求而不断提升,那些脱离人们需求的生产力发展必然不会过于持久。而满足人们的需求很难通过单纯的理论所实现,必须在实践活动中长期发展,所以要站在实践观、唯物观以及价值观相互统一的角度上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利于帮助人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具体原理的内在联系[1],避免在其中出现局面性、片面化的理解。

三、基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视野中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认识

(一)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唯物观与价值观方面的认识

第一,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中,实践观往往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具备独特性的重要原因。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实践属于一种关系性范畴,属于主体在结合自身需求的角度上对客体进行改造的一种过程,在缺乏主体和客体的情况下,实践活动的产生就不可能单独存在,在此之间,客观对象与主体需求属于实践观中的主要关系要素[4]。

第二,唯物观。唯物主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旧唯物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两种观点,两者之间对物质的理解存在不同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下的物质,代表着人们能够客观感知到的东西,但是它并不会因为人们的感觉而改变,它是一种客观实在、存在的状态,物质规律可以被人们进行深入理解与认识。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将马克思主义唯物观融入物质世界的发展,是人类从低级走向高级的重要过程,而在此之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唯物主义的实践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与价值。

第三,价值观。所谓价值观指的是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为了能够满足主体需求、实现主体目的所运用的手段方法,从中产生实践结果,而对象客体对主体之间的关系范畴即价值问题,能够满足主体需求的价值属于正向价值,否则就属于反向价值。人类不仅仅是价值的主体者,更是价值的创造者、实现者以及拥有者。而个人对社会的价值,普遍代表着个人对社会、他人的贡献价值,人属于价值主体者,在贡献价值的同时,社会也应当为人的存在和发展形成相应的保障条件,以保护人的生存权、发展权,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之一。

(二)从实践视域下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认识

在旧唯物主义中,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缺乏对人感性活动的主体性理解。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看来,外部世界并不会因为人们的意志所影响其存在,人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需要从外部世界中进行实践活动,而从这一点来看,外部世界是人实践活动的主体对象。在实践活动当中,需求可以被转化为目的,在各类工具、手段的应用中,结合对象内在规律以改变对象,能够满足人的主体需求,而承认对象世界的客观性,和承认自在物转化为我物之间的实际性,不存在矛盾关系,自在之物之间的存在,与人对自在之物的认识具有密切的联系。客观世界上所存在的任何事物,都需要进行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这也是人类在需求与发展、社会实践过程中,对世界不断完善认知的过程,因此从这方面来看,人类思维与认知能力往往不存在局限性。人在其中扮演着价值主体角色,也是价值产生的重要根据,事物价值并非由自在之物所决定,而是在人的内在需求角度上所决定的。真理和价值均从实践中所产生,因此既要遵循真理性原则,也要服从价值性原则,将求真与求善进行结合,将规律性与目的性进行结合,才能创造一个真正的和谐自然、追求真善美统一的美好世界,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创造无限可能,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增加更多的可能,对人类世界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新认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三分法”的出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被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等三大板块,导致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中存在着过于困难的现象,为了能够真正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认识,就必须从整体上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马克思主义。以往的“三分法”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出现了一系列弊端问题,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还原,我国现如今许多学者开始从本真意义上对马克思主义开展研究工作,即马克思主义具有一定的整体性,整体性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固有特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充分体现了开放性、发展性以及整体性等重要特征[5]。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体现在关注人类文明基础上,从人类文明发展成果上进行发展,在此之间不断汲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优秀发展成果,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点。尽管马克思主义生于19世纪,但是马克思主义从未停留在19世纪,它始终都在不断发展,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制度等形态的演变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也在不断突破自我、完善自我。

四、结语

总而言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新发展。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全面整合与梳理,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性意义与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其中并非一种绝对化理论,而是在结合时代与社会发展中,从解决实践问题中不断完善、充实理论的成熟理论体系,深入考察、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对确立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已步入小康社会后的发展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猜你喜欢

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
唯物主义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与“再生”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实践唯物主义不是方法
浅析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的基本原理
哲学唯物主义不必拥抱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
“新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