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探析
2023-02-24王田甜李英林
王田甜,李英林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8)
红色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国家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由中国共产党、中国各界先进分子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实现人民幸福、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断探索国家前进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文化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大体以物质、精神和制度为表现载体,红色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主要是指红色文化将自身精神价值以现实物质形式为载体表现出来,包括纪念碑、红色基地等;红色文化的精神表现形式主要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指导下所形成的红色精神,例如南泥湾精神、西柏坡精神、新时期的抗疫精神等;红色文化的制度表现形式主要是指由国家以及各个机关所制定的法律法规以及各项制度,起着“上层建筑”的重要作用,例如党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党的各项纪律要求等。红色文化在精神层面、物质层面以及制度层面构成了红色文化的完整内容。
一、红色文化的特征
红色文化将革命战士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以物质、精神以及制度等形式进行阐释和挖掘,虽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红色文化都有其独特属性。
(一)政治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唯物史观提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作用与反作用的表现,任何一个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上层建筑的产生与发展都可以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的理论依据[1]。因此,在鲜明的阶级社会中,文化不仅仅是单纯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还可以是统治阶级进行思想文化统治的工具,因此具有明显的阶级属性和政治特征。十月革命的成功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带来了文化发展的曙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2]。红色文化的鲜明政治色彩就突出体现在它始终保持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信仰,在继承的同时又赋予本国的民族色彩。红色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文化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先进文化,要想促进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就要继续了解并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来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二)革命性——坚持革命和批判的精神
“对于同一事物肯定以及否定的理解同存在于事物之中,其次,对于任何事物都要从其暂时性的方面去理解,因此其具有鲜明的革命以及批判特性”[3]。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如此,因此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所形成的红色文化亦是这样。红色文化伴随着中国革命史而产生和发展起来,并随着中国共产党不断奋斗的历史进程逐渐走向成熟。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过程中,红色文化批判并摒弃了各种落后文化,例如买办文化、封建文化等,因此批判性是其与生俱来的特征。改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革命,中国只有历经了改革开放的发展与洗礼,才可以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甚至是中国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随着改革和发展的逐步深入,红色文化发展也经历了最初的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相结合的雏形时期、结合本民族文化特征进行发展时期、结合时代风气以及社会实践要求继承和创新时期。
(三)发展开放性——坚持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跟随时代的脚步,以时代及社会实际发展为根基,不断充实自身的内在,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特质。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红色文化不断吸收优秀文化成果,在主导文化发展的同时,不断丰富自身内容与形式以提升自身文化品质。在革命、改革以及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红色文化始终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追求内涵不断丰富、形式多样发展、主题始终鲜明的发展目标,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理论成果,如新四军精神、愚公移山精神以及抗疫精神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红色文化应继续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为我国文化建设工作提供坚实基础。
二、红色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一)对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分析
1.为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提供精神支柱
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红色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华民族在历经多重磨难之后所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产,是中国共产党永恒的财富。在革命战争年代,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懈奋斗才换来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改革开放和国家现代化建设时期,也正是因为共产党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最后迎来了国家逐渐开放、经济逐步发展和走向现代化的新局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攻坚的新时期,中华民族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才能逐步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领航人和中国梦的关键实践者,更加需要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才能为社会主义直至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奠定良好的基础。将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利用红色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以及无数可歌可泣的红色英雄事迹,来深化大学生对于理想信念的理解与领悟,并将理想信念转化为自身发展追求的动力,来推动社会的发展以及中国梦的实现。
2.为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基础
文化的发展促进着文化自信的提升,文化自信就其本质来说属于文化精神、价值观念上的自信,红色文化可以说是文化自信的根本基础和重要着力点。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不仅使中国政治经济一度衰败,同时也使得精神文化退入落后的局面。面对中华文化落后的面貌,陈独秀曾指出:“中华文化如此衰落与退化,即使不遭遇各种文化思潮的侵略与攻击,也没有任何颜面生存并发展于世界”。[4]将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以日常的学习来直观地感受红色文化所蕴含的英雄事迹、红色精神以及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能够促使学生真正地了解红色文化来提升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3.为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提供精神指引
高校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输送有用的知识性人才,更重要的是优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品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大学生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明德即明辨是非、追求高尚品德。在当今社会,道德沦丧现象的出现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否认的实事,曾经一度出现的“扶不扶”现象不仅引发我们对于当今道德的思考,也给迫在眉睫的道德教育敲响了警钟。中国发展到今天,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道德典范比比皆是,“立党为公,忠诚为民”、“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精神,这都是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生动鲜明的素材。将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实质融入道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中,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优化了道德涵养。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价值分析
1.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大学生思想修养、道德追求以及精神文化方面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实践活动,它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要求以及时代发展潮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课程以及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对于道德品质、历史以及马克思理论等方面的教育。红色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极大的育人价值以及丰富的民族情感,其所具有的理论价值与具体实际价值相结合孕育出了许多的红色作品。如此看来,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追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相契合,利用红色文化的众多表现形式以及生动灵活的教育素材,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以及教育感染性。以红色文化作为教育载体,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关于形势与内容的辩证关系中表明,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又具有反作用。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教育形式,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中,要改变以往陈旧的教育模式,对其进行拓展和创新,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常以课堂教育为主,其他校园文化活动为辅。应更多的在有限的基础课堂教学以外拓展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其一,举办红色文化活动,即以红色文化为主题,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实现其教育目标,例如红色主题演讲、红色故事再现等;其二,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好的形式便是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除了传统的红色影视作品外,还可以采取更加具有中国传统的文化形式,如戏曲、皮影戏等,在寓教于乐的同时有效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作用。
3.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德国人类学家阿道夫·巴斯蒂安在其著作《历史上的人》中初步揭示人类心理的发展对于文化环境的依赖性,中国的学者司马云杰在《文化价值论》中对于文化模式与价值意识定向的论述中也提出文化环境对人最终形成特定文化模式的关系,这都解释了特定的文化氛围对于人的特殊影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它对于学生教育价值的发挥通常是潜移默化的。红色文化以其先进性、政治性等鲜明特征易与其他形式相结合,被充分挖掘和利用,进一步参与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首先,可以借助学校的宣传栏以及横幅等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红色文化精神内容进行契合,以简约醒目为特征进行红色文化宣传;其次,可以有效借助校园文化广播站这一媒介,设立红色文化小广播专题,在特定时间内播放大学生有兴趣的红色小故事或者相关红色英雄事例。
(三)对红色文化继承和发展的价值分析
1.有利于红色文化的有效开发和保护
“新时期,高校在履行人才培养责任之中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以及实践要求,担负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5]红色文化以其丰富的资源而表现出不同的形式,红色文化具体的精神文化形式及其载体需要进行有效的传承和发扬。近年来,国家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视与开发,使红色基地、英雄纪念馆等一系列物质载体的红色文化得到充分的展现,但是时间的洗礼以及参观过程中一定的损耗,使得对于大量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的保护迫在眉睫。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精神素养,使得在红色教育实践教育活动中对红色物质文化可以进行较好的保护,并积极宣传保护思想。另外,在拓展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知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这对于红色文化人才以及文化传承人的培养也具有极大意义。
2.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对于拥有数千年文化历史传统的中华民族,其所继承的文化历史遗产以及价值,我们在其面前只不过是一个小学生。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实拥护者,应当贯通古今进行发展”。[6]当时,毛泽东同志就已经意识到了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红色文化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而逐渐演变而来,具有100多年的发展史,其包含着一大批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奉献精神等,对于新时代进行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以及现代化建设具有精神引领作用,因此更要对其进行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发展开放性,始终随着社会时代以及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而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发挥思政课教书育人作用的同时,还能有效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结语
对于红色文化内涵的解读、发展过程的追溯及其特征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内在特征与表现形式,并将其有效的转换成为教育资源。因此,在高校进行思政教育的同时加入红色文化教育,可发挥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育人作用,不仅能够有效抵制各种消极社会思潮的影响,还可以在总结历史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认同感。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发挥其个人价值、社会价值以及文化价值,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思政工作的热潮,同时其红色价值观念也将成为社会所共同遵循的核心价值观念。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在育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对于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目标以及我国伟大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精神引领,甚至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价值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