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进路*
2023-02-23程慧敏
程慧敏,刘 康
(菏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菏泽 2740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理念。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我们党做好思想宣传工作的战略要求,也为有效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将中国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是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的必然要求。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意蕴
中国故事蕴涵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将中国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能够增强课程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
(一)课程之切:有助于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调研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近几年来,各高校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以提升思政课的育人实效。讲好中国故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拓新思路、新视角的体现,也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职责所在。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能够发挥价值导向功能。中国故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和国家形象,是以特有价值体系为支撑的故事原型,将中国故事合理的融入思政课中,其象征性的叙事话语具有强大的价值塑造能力,给学生稳定的归属感和价值认同感[2]。讲好中国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并使其对社会和国家形成感性认知和理性思考,以潜移默化的温润形式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强化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第二,讲好中国故事能够发挥思想纠偏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3]经济全球化以来,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持续渗透,企图从思想上消解和歪曲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制度的理论认识,动摇其政治立场。讲好中国故事可以引导学生科学、正确地分析客观事实,加强对西方文化的辨证认识,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善于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
第三,讲好中国故事能够发挥情感育人功能。在“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中,知、情、意、信、行这五个方面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4],情感传播在“知情意信行”的各环节之中发挥其唤醒、交往、共情等功能,实现着思政课的情感教育功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中不乏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一个感人的故事能够超越民族、国家、文化的边界引发普遍的情感认同,使他们从故事中获得情感共鸣并充分体会和感悟故事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和思想。
(二)时代之需:有助于培养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首先,讲好中国故事,有助于培养实现民族复兴大任的共产主义坚定信仰者。中国故事在宏观层面上有助于学生主体筑牢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这是当代大学生成为时代新人的核心标尺和精神追求。在微观层面上,可以鼓舞他们不惧挑战迎难而上,激发他们在摸爬滚打中实现青春自我。
其次,讲好中国故事,有助于培养实现民族复兴大任的爱国者。中华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脉络中,无数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故事都是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源泉。古有屈原的爱国气节、岳飞的精忠报国,现有黄文秀、黄大年的以身许国,通过中国故事中无数爱国人士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滋养大学生的心灵,培养大学生不怕吃苦、敢于扎根基层、服务人民、奉献国家的素质和涵养。
最后,讲好中国故事,有助于培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者。中国故事中承载着中华儿女共同的美好生活愿景,蕴含了中国各族人民不屈不挠、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这些中国故事的融入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追求,使他们意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靠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而是通过一代代奋斗者拼搏实现的。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使大学生以故事蕴含的奋斗精神为动力,始终保持奋斗的姿态,牢记使命,勇担重任,承担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三)实践之要:有助于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仅仅是“政治话语”,还是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的生活话语[5]。将中国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思政课教师针对学生对某一特定问题将会产生的疑惑把握故事内容的选择。中国故事的针对性为教材中的政治理论找到了现实依托,使学生在故事中找到归属感,将教材话语中晦涩难懂的“是什么”通过故事转换成有趣易懂的“为什么”。解决了学生的思想之惑,就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热情与兴趣。通过中国故事的有效融入,既有助于叙述出理论知识的科学性、逻辑性,又提升了思政课教材话语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政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6]在思政课中融入中国故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语境和心理需求。一个有效、完整的故事包含跌宕起伏的情节和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具体情节和情景将学生引入特定的空间和场域,营造出一种生动形象、真实可感的情绪氛围,使学生能够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中感知真理,在潜移默化中润泽心灵。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更重视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主体需求,使理论不再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学生从娓娓道来的故事中体悟承载的价值和思想,更容易理解和践行。
二、高校思政课与“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在关联
高校思政课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托,以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为目的课程。“讲好中国故事”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抓手,它保持其内容的政治性、价值性和引导性,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相契合、目标相统一,助推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一)“讲好中国故事”与思政课的内容相统一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遵循是教材,在教学实践中思政课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来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同时思政课的教材内容又是中国故事进行理论升华的最终逻辑归宿,二者相辅相成、互为统一。
中国故事内容的逻辑起点是思政课教材内容的理论基点,在教学实践中融入中国故事实现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的转化,以教材阐述的中心问题为导向融入中国故事,有效契合了思政课的逻辑理路。从统一的教材语言,到多样的教学语言,政治立场不能变得含混不清,学术观点不能变得模棱两可,逻辑推理不能变得无凭无据[7]。思政课在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中,依据教材语言的政治性和逻辑思路,无缝链接相应的鲜活的中国故事,在故事最终再回归到思政课教材倡导的价值和思想,使思政课由知识体系转化为个人信仰体系。
(二)“讲好中国故事”与思政课的方向并行
首先,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讲好中国故事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政课作为一门政治性学科存在,其主要任务就是宣传、解释和辩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以中国故事的融入也必然遵循思政课的政治方向[8]。中国故事的政治性就是要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需要在坚持社会主导的意识形态前提下来进行话语表达,融入中国故事的目的是丰富政治话语,但并不偏离政治方向。
其次,思政课重在价值引领,中国故事在一定的话语空间同样发挥着价值塑造和价值导向的功能。中国故事能发挥其构成要素和讲述环节的价值承载功能,在故事议题设置、内容筛选、情景选择等设计中都发挥了其承载的价值内涵,从而体现了思政课应有的价值属性。
最后,中国故事把握了时代方位。时代是话语的语境,立足于时代、直面时代变化是思政课把握语境的立足点。中国故事就是时代发展的故事,把握中国历史发展脉络,找到历史故事中的时代方位,可以找到历史的发展规律,不断推动理论的创新[9]。纵观中国故事叙事的历史发展脉络,我们发现每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中国故事都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也有鲜明的时代风格。用贴近时代、贴近大学生心理预期的讲述方式共建故事话语交往,能够把道理讲得鲜活生动,使思政课找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的现实依据。
(三)“讲好中国故事”与思政课目标一致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根本目标在于将知识性内容以生动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转化,从而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育人总目标。
从本质上看,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与思政课教学都是从思想政治的层面来教育学生,中国故事偏重利用鲜活的案例和生动的表现形式实现与学生的共鸣,以此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政课教学注重用中国特色的科学真理来折服学生,使其做一个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理论性是思政课的基本属性,坚守理论性是思政课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10]思政课和“讲好中国故事”具有互通的理论和实践渊源,中国故事是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渊源,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历史过程。中国故事是思政课知识和理论的直观呈现,思政课教学是对中国故事进行理论升华后的再现,但归根结底它们都是思政课的不同表现形态,都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实践中探索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智慧结晶。思政课融入中国故事所形成的合力会转化成实现高校思政课传递知识目标的动力,有利于更好地落实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进路
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就需要提高教师“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通过严格筛选中国故事内容来优化课程资源,提高讲“好故事”的能力。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教育实践中,调动多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是丰富课堂体验、提高讲好中国故事教育实效的重要方式。
(一)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中国故事的讲述能力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就需要思课教师具有对庞大的中国故事体系科学筛选、理性分析的能力,这种特殊性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课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第一,思政课教师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11]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是思政课教师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必要前提,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认真研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始终做到心中有概念,脑中有储备。思政课教师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以及所学、所思、所教的理论内化为高度的政治认同感,才能真正地将其融入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实践中。
第二,思政课教师要做好“讲好中国故事”的话语转换。大学生成长于物质充裕、知识信息蓬勃发展的网络时代,网络流行语言和流行文化深得他们的喜爱,并逐渐发展成为社会舆论和意识形态宣传的主要途径和载体。但在思政课实践中,为了保证所教授的理论知识政治方向不偏向、不走样,思政课教师一般采取比较谨慎的单向灌输方式进行逻辑严密的理论讲授,教学话语重意识形态宣传和主流价值观念灌输。这种干巴巴、冷冰冰的理论话语使学生很难汲取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价值性的传导效果也是微乎其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2]将中国故事作为教学素材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中,能够符合当代青年学生的精神需求和生活样态,从而实现教材话语和大众化的教学话语间的良性转化,有效推动教学话语和大众话语、网络话语的系统衔接和有机融合。
第三,思政课教师要增强课堂语言的表达能力。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综合运用肢体动作、语气神态和情感渲染等方式去辅助提高课堂语言的表达能力,使所讲的中国故事有效获取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高校思政课教学要通过亲和的教学方式和积极关注的情感态度表达人文关怀,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情感温度[13]。情感是故事的灵魂,用真挚的情感来讲述和解读故事,有利于让中国故事走入学生内心,使学生有感同身受的情感体悟。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他非常崇敬的共产党员焦裕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中学的一位政治老师在讲焦裕禄故事的时候曾几度哽咽,特别是听到焦裕禄为缓解肝癌的疼痛顶破藤椅时,内心所受到的触动至今让总书记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却。可见,思政课教师投入自己最真实的情感来讲述中国故事,是最能打动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
(二)优化高校思政课对于讲述中国故事的内容选择
中国故事根源于华夏大地,孕育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画卷中,讲述了历经五千多年数不胜数的中国故事,也为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在众多的中国故事中选择合适的故事素材,实现内容优化,是提高中国故事教育实效的重要前提。
第一,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筑牢精神之基。中华文明和历史传统的中国故事中蕴含着道德思想、核心理念、人文精神和教化思想,折射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4]。因此,高校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批判继承”为总原则,将中华优秀传统故事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使我国的传统文明得以创新发展与创造性转换,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
第二,讲好红色革命故事,坚守理想信念之源。红色革命故事作为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厚重的革命文化、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红色革命故事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挫折中奋起、在磨难中成长,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的精神品格;突出了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无数磨难却从没有被任何艰难困苦压垮,而是愈挫愈勇的精神密码;指明了革命胜利的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铸就了坚强的精神堡垒、理想信念指引了革命正确的行进方向。思政课通过讲好红色革命故事,引导大学生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对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讲好中国梦的故事,凝聚复兴伟力。思政课教师要从“历史范畴、国家范畴、个人范畴、世界范畴”立体全面的向学生讲明白中国梦核心内涵和本质。在历史范畴,通过讲好近代以来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而不懈探索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中国梦提出的历史逻辑;在国家范畴,通过讲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故事,讲清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个人范畴,注重树立典型人物,讲好新时代的追梦者如何将多彩的个人梦想融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中;在全球范畴,讲好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中国梦”不仅关注中国人民的幸福,也关切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三)丰富高校思政课讲述中国故事的体验形式
第一,凝聚多元主体的讲述合力。思政课教师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实践中要积极调动多元主体的参与,以不同层面、多种维度讲述中国故事,提升故事讲述的参与性,形成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合力。大学生作为中国故事接收者的同时也是中国故事的传播者。思政课教师要鼓励学生化身为中国故事的讲述主体,积极参与到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马克思认为交往的普遍发展与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一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一般地说,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14]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还可以邀请其他人士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可以邀请社会模范、党政干部、优秀校友等这些校外优秀群体充当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他们作为现实生活的实际经历者和见证者,可以为学生提供新颖的体察视角,丰富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多样性。
第二,运用新媒体,拓宽中国故事叙事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5]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从小就熟练运用新媒体进行沟通、学习和娱乐。新时代推动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要顺应大学生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善于把新媒体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拓宽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渠道。思政课教师应该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实践中要善于运用“互联网+”的新媒体技术,借助官方微博、微课堂、抖音、B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学生推送中国故事。学生可以在线对故事进行评论、转发,这些话语交往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满足学生网络化学习的需求,形成传统教学和新媒体相结合的良好局面。
最后,利用好社会资源,增强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体验。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不能只局限在思政课堂上,应该联合社会教育力量走出校园,走进博物馆、革命文化遗址、改革开放成就展等教育场所进行现场观摩,增强实践体验。讲好中国故事要注重课堂理论宣讲和现场观摩实践相融合,通过深入现场中的情景再现形成沉浸式体验,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就,激发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爱国热情,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对课堂所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还要通过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实践方式走进农村、走进企业、走进基层。用实践活动的亲身经历带入红色故事、道德模范故事中的可贵精神,打造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流动讲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奋斗精神。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时代新人以及提升课堂亲和力和感染力的必要途径。这一方法实现了思政课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创新,与思政课的具体要求同向同行,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高校思政课应该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和要求,实现思政课与中国故事的高质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