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做好辐射防护?
2023-02-23韩扬眉
韩扬眉
据新华社报道,澳大利亚政府沿公路搜寻将近一周,终于在2月1日找回一枚直径和高度不足1厘米的微小放射性胶囊。
此前,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一粒用于采矿作业的放射性胶囊在运输途中丢失。据报道,这枚胶囊是用于检测铁矿石密度的仪器组件之一。它是一个微小的圆柱形容器,直径6毫米、高8毫米,内含放射性物质铯137,每小时辐射量为2毫希沃特(希沃特为辐射量的单位),相当于进行10次X射线检查的辐射量。
铯137的作用是什么?它对人体和环境有着怎样的影响?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不慎接触到放射性物质,该如何进行辐射防护?哪些技术手段可帮助搜寻微小放射物?就相关问题,笔者采访了清华大学教授、辐射防护专家桂立明。
“铯137是核素的一种,广泛应用在医疗、能源等各种核技术中,因为它释放出的伽马射线能量适中,且易储存。”桂立明说。
桂立明介绍,铯137“本性”活泼,当它被用作放射源时,通常先将其溶解在氯化物液体中,接着用陶瓷将其吸收,并在高温下煅烧成圆柱形固体“陶瓷”。为避免有人触摸“陶瓷”表面,致使粉末掉落,工作人员大多还会再加一层不锈钢套,尺寸则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制作。正常情况下,这样密封的放射源对环境不会产生显著影响。
目前,铯137普遍应用于工业、医学、农业及生物学等领域。比如,工业核仪表密度测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辐照育种等。
然而,人们对放射源常常“谈之色变”。在桂立明看来,放射源是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要看放射源的类型、接触剂量和接触时间。
国际原子能机构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可能的伤害程度,将其分为5个类别——极危险源、高危险源、中危险源、低危险源和极低危险源。桂立明认为,澳大利亚丢失的这一放射性物质属于第四类低危险源。
事实上,地球上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在被“辐射”着。“宇宙射线及空气和土壤中都存在放射性物质。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的报告指出,天然本底辐射每年对个人的平均辐射剂量约为2.4毫希沃特,这是无法避免的,但对人体没有危险。”桂立明举例说,到医院做一次CT,一般会产生8毫希沃特辐射量,也不会对人体产生重要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公众很难触碰到放射源。桂立明表示,原因是,不少放射源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它的使用与外界条件无关,在日晒雨淋等非常恶劣的条件下都可使用,所以常常被用于其他仪器无法发挥作用的野外矿山、油田等的探测。此外,近年来,国际原子能机构也提倡减少放射源的使用,我国开始越来越多地发展利用放射源替代技术,比如X光机和加速器。
“作为一种危险源,放射源的丢失的确令人恐慌,这是客观存在的。”桂立明说,当前全球各国对放射源的管理都非常严格,对于丢失事件,政府要对公众进行及时正确的知识科普,引起老百姓重視的同时,避免带来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