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E 框架视域下职业院校技艺劳育的现实隐忧与实践指向
2023-02-23彭波王子成
彭波 王子成
一、前言
历史证明,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技艺劳育。技艺劳育是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切入点和落脚点。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陆续出台,对我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以及实施途径等核心环节均做出规范化设计。2021 年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劳动教育”首次被写入教育法,标志着“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将新时代劳动教育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作为与技术技能联结最为紧密的一类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天然与劳动密不可分,职业教育如何创造性设计劳动教育的最佳形式?也就是说,什么样的劳动教育能够避免职业教育与劳动的“脱嵌”和“缺场”?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既有研究秉持理论推演的叙事手法从理论、政策与实践三个角度阐释“技艺劳育”的概念命题,并提出“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技艺劳育”的学术判断,试图为释放技艺劳育价值和丰富劳动教育实践形式筑牢基础。这也得到部分职业院校在劳动教育体系建设和课程创新过程中的实践响应,如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将“技艺育人”与“劳动育人”有机融合,创新实施技艺劳育的课堂革命新模式,打造课堂“四重革命”新体系,取得较为显著的育人成效。
职业院校关于技艺劳育的实践响应和适应性延展为丰富完善技艺劳育理论提供了新的场域,同时也为我们洞悉技艺劳育实施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开辟了新的窗口。在实际走访调查中发现,部分职业院校虽然已经体察到技艺劳育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囿于传统思维的禁锢和认知局限,技艺劳育的应然赋能作用尚未得到充分释放和激活。当前,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成技能型社会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时代战略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新挑战和新要求。如何最大程度弥合技艺劳育与职业院校之间的巨大张力并形成持续稳定的教育聚合力,已然成为职业教育理论实践界理应迫切关照的实践议题。同时,职业院校技艺劳育的实施过程与实践设计是多因素聚合而非某一因素所决定的产物,这也启示我们应立足集合论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立体化”审视。为此,基于笔者所在研究团队长期对职业院校技艺劳育的跟踪调查和参与设计,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审视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技艺劳育的时代价值,并通过引入TOE 框架从组态视角剖析当前职业院校技艺劳育实践中存在的结构性“隐忧”并提出职业院校技艺劳育适应性发展的举措,以期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建成技能型社会提供理论借鉴。
二、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技艺劳育的价值意蕴
技艺劳育是“技艺育人”与“劳动育人”高度融合的教育产物,是职业院校通过营建“在技艺习得中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习得技艺”的育人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活动。进入新时代,职业院校技艺劳育在个体、介体和客体三个层面有着深刻的价值意蕴。
1.个体层面:有利于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全面发展。技艺劳育是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全面发展的主渠道。
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技艺劳育是一种“整体性赋能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劳技价值观的生成、劳动技能的习得以及劳技精神的繁荣。技艺劳育体现了劳技的工具理性层面和价值理性层面的有效融合与统一,充分发挥了劳技建德、劳技增智、劳技强身、劳技育美的教育功能。具体来说,技艺劳育能够促使在校学生通过理解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断规范自己的劳技价值取向并树立职业平等观和正确择业观。同时,结合现代经济社会人才的需求和个人职业兴趣爱好,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带动并营建全社会尊重劳技、崇敬劳技的良好氛围。
在习惯思维层面上,技艺劳育允许学生亲身参与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过程,如制订计划、选择方法、操作演练等。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养成问题意识,从而及时发现实践过程中工具使用的问题,同时也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不断熟悉各种劳动技艺的流程与规范,提升技术技能创新素养。
在实践能力层面上,强化技艺劳育可以全面锻炼学生的实际技能,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习者通过把专业基础知识运用到劳动实际中,了解行业企业经营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逐步形成赖以为生的劳动专业技能。第二,学习者在技艺劳育过程中可以实现对劳作环节和劳动方法的总体把握,并在处理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内化为正确的劳动观念,从而不断激励和培育学生具有劳动创造精神。第三,技艺劳育促使集体劳动成为学校劳动实践中的重要内容并具备重要的社会教育功能。学习者在生产实践导师团队的引导下积极组建劳动团队,参与生产劳动和社区服务型实践劳动,并在协同完成实践劳动过程中高效习得必备劳动技艺和技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2.介体层面:有利于促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技艺劳育是促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益路径。第一,技艺劳育以学习者为中心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从“教”转变为“学”,向“学习者”为核心的人才培育模式转移,是职业教育应对“受教者”多样化需求的必然之举。当前,深化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通过“课堂革命”更新教育观点、教学方法,以校企共建创造优良资源,促进人才从规范性向差异性、多样性、个性化发展。职业院校还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发扬匠人文化精神,强调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既要重视学生认真专注、敬业专业、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品格培养,也要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强化学生认知技能、协作意识、创新职业意识的养成。第二,技艺劳育以项目教学为中心改革教育教学手段。项目教学,意指通过专业任务指导教学的一种方式,其本质上是一个行为指导的实用性教学方式,其目标指向“为了行动的学习,在行动中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项目教学可以更真切地体现实践之于个人技能与素养的重要意义,更真切有效地照顾到学习者专业素质与服务社会能力的养成。具体来说,项目教学主要以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经典方法——“做中学”为核心手段,引导学生在模拟练习或实操下完成各种作业任务和习得技艺技能,充分关照技术技能和职业素质螺旋式耦合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价值。一是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将工作项目划分为若干个具体的小任务,并明确小任务所需的工作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以此建立工作任务知识的完整架构来破解职业院校传统教育教学中理实分离的问题。二是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精准寻找理论和实际知识的结合点,以此来确定情景实践需求和技能知识供给的精准匹配,促使学生从实际的行动学习中比较深入地内化职业标准、感悟职业文化和习得职业技能,进而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并有效回应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诉求。综上所述,技艺劳育通过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以项目教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手段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3.客体层面:有利于促进技能型社会高效建立。技艺劳育是促进技能型社会高效建立的战略保障。当前,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正面临技术劳动者“不愿”“不专”“不适”等问题。在我国7.5 亿多从业人才中,技术劳动者已达到2 亿多人,拥有的专业技能人员超过5800 万人,高技能人员仅占总技术人员的29%。要实现就业市场的供需平衡,促进劳动力结构的合理稳定,就必须坚持发展职业院校技艺劳育。
在人力结构视域下,“重道轻技”“重普轻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思维彼此交织,构成鄙薄职业技术的“传统文化惯性”,对社会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技艺劳育的生发以及在职业院校中的广泛实践能够突破“体能劳作和头脑劳作”的单一或两元类别界限,并通过训练提高劳技素质、塑造劳技核心价值观、培养劳动实践能力和厚植劳技情感等,有效促进技术技能人才体脑融合和知行一体。此外,技艺劳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教育活动具有良好的共融性和互动性,其所发挥的聚合作用能够提高学生对社会劳动科学知识和技术方法的了解,促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系统建立。换言之,技艺劳育通过与其他四种教育形式的互蕴互融,渗透到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各个方面,促进知情意行的统一,发挥综合育人价值。
在产业升级视角下,稳步发展职业院校技艺劳育能够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生产制造—销售流通—服务配送”全产业链的技能供给,有利于加快建立社会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一方面,职业院校通过技艺劳育向社会和产业市场输送大量适应产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生成与产业链相适应的“初级—中级—高级”全人才链,为技能型社会全面建立提供源源不断的技能人才供给。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可以充分将“绝技绝活”通过技艺劳育这一教育过程渗透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全链条,进而加快培养饱含“工匠精神”“精湛技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效响应高精尖产业和重点建设工程对技术技能的全方位需求。综上所述,技艺劳育通过打造和完善技能人才的培养链和发展链而助推技能型社会的高效建立。
三、TOE 框架视域下职业院校技艺劳育的现实隐忧
毋庸置疑,现代社会教育治理是一个动态系统工程,旨在透过社会内部单元主体的结构化内嵌和协调,共同达到整体社会管理效率的最大化。“技术—组织—环境”(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由Tornatizky 和Fleischer两位学者提出。该分析框架不仅聚焦于技术层面的考察,还将组织因素和环境因素纳入考量范围内,与技艺劳育高质量发展具有良好适配性。其中,技术层面强调技术本身的特征以及其他相关的技术因素;组织层面关注与技术相匹配的组织结构特征,如制度、机制、资金投入等因素;环境层面聚焦在会对技术能力产生影响的情境因素,如资源、需求、基础设施等因素。本文在TOE 框架下,从技术、组织和环境层面对我国职业院校技艺劳育的现实隐忧展开分析讨论。
1.技术层面:职业院校技艺劳育内容设计的“悬浮”。从技术层面体察职业院校技艺劳育的发展现状,发现依然存在课程形式僵化、专业内容窄化和系统机制虚化等问题。
从技艺劳育的课程形式看,职业院校技艺劳育停滞于表层劳动,割裂了学习者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行为之间原本具有的内部紧密联系,也无法把劳动价值观、劳动社会情感与心态等纳入学习者的劳动活动。同时,学校劳动实践教学的实践性经常被削弱,或在某些特殊的时间增设某些临时项目,如假期日或纪念日进行大清扫等;或在某些固定的赛事中加入劳技因素,形成某些“运动式”劳技教学。这一系列教学安排虽然积极响应了劳动育人的教育理念,但僵化了劳技教学的行为形态和开展模式,逐渐沦为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附带品或目标培养的“花瓶”,致使技艺劳育的育人功能或效果并未得到有力彰显。
从技艺劳育的专业内容看,技艺劳育和公共基础课教学之间具有一致或接近的教学属性,两者在融通过程中具有逻辑上的同一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技艺劳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互动融合依然面临较大的困难,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专业课程内容往往关注于对专业技能知识的灌输,偏重于“求真”;而劳动素质教育则更为关注于社会价值取向,偏重于“求善求美”。因此,如何把原本归属于职业教育专业课程领域的“求真”与技艺劳育范畴的“求善求美”加以有效融合是“学习劳技”所必须正视和处理的关键议题。第二,当前专业课程教材中各类公理或者定理的广泛使用,逐渐遮蔽了知识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追求,人们逐渐淡忘了掌握专业知识的宗旨、价值和意义,使得技艺劳育的开展出现片面、死板或狭隘的问题。
从技艺劳育的系统机制看,针对技艺劳育工作实施的顶层设计、详细计划、费用投入、奖惩考评等方面的体系机制还不够系统完备,总体上呈现出文件理论有余、实际执行不够的问题。例如,部分职业院校虽然利用“第二课堂成绩单”等创新性方式推进在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劳动活动,但在具体的行动过程中,劳动实践活动逐渐出现“娱乐化”“形式化”“无序化”“表面化”的问题。同时,部分学生团队把劳动实践项目看待为“观光旅游”“走马观花”,这一错误的认识观使得社会劳动实践的内涵和价值逐渐被狭窄化。
2.组织层面:职业院校技艺劳育组织供给的“失序”。技艺劳育是从“职业”出发的教育,旨在通过服务产业发展需求来促进职业人才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要求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应始终坚持职业需求导向,理顺产教关系,充分发挥技艺劳育的独特育人优势。从组织层面审视当前职业院校技艺劳育过程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无法满足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培养结构的需求。
就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的需求而言,工匠精神的内化与塑造是培养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内容。现代企业需求的人力资源不仅应该具备坚实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实际操作技能,更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职业奉献精神。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渠道,职业院校技艺劳育虽然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但由于各职业院校在资源禀赋和办学质量上参差不齐,导致当前所培养的部分产业工人缺乏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以及改革创新的能力,难以适应和满足发展新产业、新科技、新工艺的社会需求。因此,职业院校亟待重新检视技艺劳育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定位。
就人才培养规模与结构调整的需求而言,面临错综复杂的劳动力市场,技艺劳育很难对劳动者的需要种类、层级和总量、品质等进行快速和精确的评价和预估,同时职业院校专业构成、专业布局和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需要的关系也并非单纯地呈现线性关系。而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和数字经济高质量赋能发展的新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对职业学院技艺劳育的系统结构、规模结构与专业结构调整均产生强烈冲击。因此,迫切需要进行对应的人才培养层次的调适、人才培养结构的改变和人才培养形式的转变等,以缓解产教之间人力资源供需的结构性问题、人才培养结构的高移问题和人才培养形式的匹配性问题,如部分工程技术类专业要求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品质和档次,第三产业类专业要求面向社会大力加强对生活性服务业技术技能人员的教育与训练等。
3.环境层面:职业院校技艺劳育文化引领的“弱化”。随着《意见》的实施,技艺劳育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也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职业院校技艺劳育工作的实效性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技艺劳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问题。
从人类社会环境深层次考察,技艺劳育的实践困境折射出的精神与人文层次上的危机,也是技艺劳育最深层次的危机,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技艺劳育价值的矮化。“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技术轻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工作认识偏差以及“佛系文化”的蔓延,不仅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同时也引致部分学生对一线高素质劳动技术人才的角色和定位产生偏差,进而使得他们在被动心态的驱使下一味回避劳动实践项目。此外,伴随着全社会对专业教育、学科训练和应试教育的过分关注,导致代表乡土文化的传统体力劳动被逐渐边缘化。乡村本土优良的辛勤劳动的传统人文习俗与天然野生野趣,在“应试化”“城市化”的作用下被强行剥离了传统乡村的教学框架,导致现有教学内容普遍存在“都市材料多”“乡土材料少”的“错位”景象,这种“城市化取向”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劳动”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第二,技艺劳育价值的异化。一是部分职业院校和在校学生并没有进一步领悟技艺劳育的意义与精神,突出表现为技艺劳育实施过程中出现“因劳而劳”的问题,以及部分院校劳动育人方式单调和缺乏涵盖劳动文化或精神的思政教学元素,以致无法从思想根源上感染和激发学生对技术劳动教育的积极认知。此外,部分学校基于安全考量,往往只开展校内劳动课程教学而未进行校外劳动教学,这一固化的教学模式斩断了个人与社会间的联系,未能成功搭建“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的桥梁,造成技艺劳育的社会化与实用性不足。二是当前各职业院校虽然采用专业实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方式来积极开展技艺劳育,但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办学理念和教学条件等多重因素羁绊,并未从根本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反而使得部分学生仅仅是将“劳动”视为获取“经济”的重要工具而偏离了技艺劳育的本质。
四、TOE 框架视域下职业院校技艺劳育的实践指向
剖析职业院校技艺劳育运行过程中的现实隐忧有助于提出其未来发展的适应之策。作为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技艺劳育需要在技术、组织、环境等多方面共同着力。
1.完善“技术”布局与创新,助推技艺劳育整合性发展。职业院校开展技艺劳育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结合基础课程和打造专业特色,构建劳动教育的整体系统。第一,教学模式走向全面实践参与是实施技艺劳育的核心步骤。摒弃单纯的“你听我讲”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参加技艺劳育的关键环节,从而形成实际的技术课堂主体内容。例如,在介绍劳动文化时,应该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利用实际例子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在介绍劳动技术工具时,应该说明原理、交代规范以及进行标准演示,促使学生在实际接触工具时形成初步感受;在组织学生实际操作时,应该不断开展训练和演示活动,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完成技术劳动任务,并在此过程中渗透标准化和品质意识,以培育学生的科研品质和工匠精神。第二,课程设置走向有效融合是实施技艺劳育的关键举措。一是开设专业性的技艺劳育通识课程,如劳动科学技术概论、劳动历史文化学等公共必修或选修课程,让广大学生能够直接感受技艺劳育文化。二是做好职业院校技艺劳育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人文常识教学课程、体育运动课程等课程的整合,通过发掘技艺劳育和其他课程教育在教学目标、素材、方法等方面的相同基因,实现课程之间的合理渗透和发挥不同课程的共振作用。三是在校内及实际生活中深植技艺劳育意识,把校内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转变为技艺劳育资源,使学校形成活动、教学为一体的技艺劳育系统。四是整合校内及校外技艺劳育的教学资源,组织职业院校和企业进行技术劳动实验、科技创新实验、志愿服务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将技艺劳育融入真实的劳动场域中。第三,制度体系走向系统完善是实施技艺劳育的重要环节。一是完善技艺劳育的保障政策。出台有关技艺劳育的部门规章、专业技术教育管理文件、教育标准文件,形成技艺劳育教科研体系和项目发展建设体系,以保持技艺劳育的特色优势,促进技艺劳育工作步入正常发展轨道。二是打造技艺劳育专业师资。组建具有高技术劳育素质的教师队伍,重点培育技艺劳育专业师资,从根本上扭转传统的由德育教师、班主任、学生辅导员和团委学工等教师兼职开展劳育工作的局面。三是健全技艺劳育的评价体系。建立技艺劳育课程、师资、教材、评价与经费等标准化考核体系,以确保技艺劳育高效开展。
2.完善“组织”规划与经营,助力技艺劳育适应性发展。技艺劳育是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要素全方位融合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技艺劳育过程中必须厚植工匠精神,持续打造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进而提升现代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的能力。第一,职业院校技艺劳育应注重对工匠精神的内化和培育。一是营造良好氛围,夯实工匠精神培育土壤。职业院校应在校园内大力宣扬大国工匠精神和文化,使精益求精、崇尚技艺、爱岗敬业和追求卓越成为学生崇尚的文化内涵。发挥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制的资源优势,采取专业汇报、现场参观和学习实践的学习方式,使工匠文化实现由理念到实际、由宏观到微观的落地生根。二是发挥理念牵引作用,打造工匠精神践行平台。专业知识和职业实践的有机衔接和耦合是培育工匠精神的必要环节。对此,职业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可以与企业共同研究和制定专业规范、课程体系、职业标准以及劳动质量标准,不断将企业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优秀组织文化或生产文化引入学校之中,进而为形塑学生工匠精神提供丰富资源。同时,职业院校应积极开发实习实训基地和大力开展学徒制教育,通过“传帮带”的形式促使学生在“技术师傅”的带领下全方位感悟职业精神和习得技术技能,加快工匠精神培育和内化进程。第二,职业院校技艺劳育应注重提升人才培养结构的适应性。“技能中国行动”要求通过完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制度促进校企双方在产业链、技术创新链、人才培养链上的更深层次结合,以解决技术人才培养供需矛盾。因此,职业院校在开展技艺劳育过程中要构建专业技能人才协同培育体系,在有效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育人的基础上,引导技能劳动者按照不同职业或者产业需要获得专业技能知识等级证书,全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竞争能力,为开创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累积技能人才优势。目前各地各校也不乏优秀项目,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引入“课证共生共长”教学模式,与华为公司进行协商研讨,适时改变教学类型、教学内容与培训范围,教学内容随着现实发展而改变,华为的认证要求也随着学校的教育发展而改变,达到学员、高校、公司三赢。同时,职业院校实施技艺劳育可以充分利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等各类竞赛活动,在劳动实践和评比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激励学生自觉开展实践劳动来习得技艺技能。
3.完善“环境”制度与体系,推动技艺劳育内涵式发展。新时代职业院校技艺劳育的“环境”窘境是在认识层面把劳动教育等同于体力劳动,在实践层面把劳动教育等同于专业技能训练。因此,职业院校要将技艺劳育从被“矮化”的体力劳动、被“异化”的技能训练中解放出来,以培养具备适切的技艺劳育价值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第一,理顺技艺劳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一是始终紧紧围绕如何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这一命题来正确处理教育教学和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切实做到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和资源,促使校内教育教学与校外生产劳动之间实现有机协同,进而高效赋能技术技能人才全方位培育。二是正确认识劳动教育与日常生活教学、闲暇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确立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劳动观,并使劳动教育能够贯穿于学生、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全阶段,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真正内化于学生心中。三是正确认识身体劳作与头脑劳作之间的区别,即单纯劳作与重复劳作之间的联系,以培养学生平等的勤劳人生观、朴素的劳动创造精神,以及在虚拟生产中的劳动实践准则。四是正确处理劳务知识能力和劳动科学思维的联系,把知识能力和科学思维结合为一体,同时贯彻在人才培养计划、培训教学内容安排、人才培养考核目标制定的各个方面。第二,充分发挥环境的重要育人功能,通过优化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环境形成全方位环境育人的协同机制。一是积极塑造良好家风。父母要充分意识到技艺劳育在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端正技艺劳动观念对学生长大成才的重要意义,注重利用言传身教做好对劳动技术观念的正确教育,有效规避家庭劳动教育缺失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二是主动打造校园文化。在具体实践中,各职业院校挖掘特色校园文化,充分吸收其中与工匠精神相吻合的元素且主动将这些元素转为教学资源,并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悟到工匠精神。同时,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常态化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进课堂等宣讲活动。通过近距离的“匠人”故事分享和工匠精神宣讲,有利于充分发挥榜样引领和带动的作用,对学生感知和内化工匠精神大有裨益。另外,利用学校网络平台对劳模的先进事迹等信息加以广泛传播,让学生在崇尚劳动和技艺的校园文化陶冶中形塑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价值信念。三是有效营造社会风尚。网络时代语境下海量信息良莠不齐,处于人生观养成重要时期的青少年极易遭受负面消息的误导。所以,应加强对大众舆论的引导,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贪图享乐、追求暴富的不良文化观念的传播。另外,主流媒体也应积极加强对产业工人和技能人才先进事迹的大力宣传,通过讲好劳模故事、讲好劳模事迹等形式推动全社会树立奉献光荣、创新伟大的良好社会风尚,为劳动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