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角色审视与嵌入路径

2023-02-23田真平王志华

教育与职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农民职业

田真平 王志华

2021 年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当前我国农村存在人口总量大、收入整体不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薄弱等问题。由此可见,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不仅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扎实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和难点。

2021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的类型教育,如何扮演好时代赋予的角色,破解当前在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过程中的角色困境,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职业教育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角色逻辑

1.角色理论。角色理论是指个人或组织作为角色扮演主体,在社会关系结构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形成一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与其他社会角色进行互动,并依据角色期待和规范来修正行为。角色理论最初被用于社会学领域的研究,后被广泛用于管理、经济、教育等领域的研究。将角色理论引入职业教育的研究也同样具有明显的理论优势,职业教育在特定社会情境下角色的产生、扮演与转换,以及与其他社会角色的互动过程与影响因素,都可通过角色理论加以全面剖析。

2.职业教育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角色分析框架。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限定了特定的角色情境,政府部门、行业企业、职业教育等主体在此情境中占据一定的社会地位,认识到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形成互动的社会关系,最终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职业教育的角色扮演主要是满足政府与社会对其在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的角色期待,具体表现为在政府指导下,在行业企业配合下,从提升人力资本、增强职业技能、拓展创业空间等维度施加影响,并在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依据实践成效不断调适角色实践活动,以符合角色预期。

本文基于角色理论,将职业教育的角色扮演限定在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这一角色情境中,进而从角色扮演的期待与实践环节来考察职业教育,以洞察职业教育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角色困境,探索职业教育角色重塑的嵌入路径。

二、职业教育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角色审视

依据国家对扎实促进共同富裕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实践,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可分为三个阶段:脱贫攻坚阶段、乡村振兴阶段、共同富裕阶段。在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不同阶段,职业教育所扮演的角色有所区别,政府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角色期待也存在差异。在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不同阶段,职业教育的角色扮演过程是动态化且富有弹性的,这种弹性与动态的角色扮演过程也是职业教育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行动逻辑。

1.脱贫攻坚阶段: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扶智者。201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到2020 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攻坚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起步阶段,对职业教育的角色期待可以概括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扶智者。扶贫先扶智,在贫困地区普及中等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职业教育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夯实兜底保障措施、增设乡村教学点等方式保证每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职业教育,进而提升贫困人口的整体受教育水平,奠定脱贫的良好基础。与此同时,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活动辅导、典型案例示范等方式激发贫困人口脱贫的内生动力,形成贫困地区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

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阶段的角色实践活动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影响:第一,政府部门对职业教育作用效能发挥的预期及职业教育与各级政府部门的互动关系。政府部门对“三区三州”等贫困地区的县域职业教育所提供的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高中阶段普及教育的需求越高,则越容易提高政府部门对职业教育参与效能的预期,也更能发挥职业教育“扶智者”的作用。第二,职业教育在此阶段对自身的角色认知。自主性与积极性是职业教育为脱贫攻坚建言献策、提升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和职业技能、激发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内生动力的关键,也是扩大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参与程度及影响范围的社会资本。

2.乡村振兴阶段: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供给者。2020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阶段,对职业教育的角色期待可以概括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供给者。职业教育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主要提供三个方面的供给:第一,人才供给。《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村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职业院校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合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育体系,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相结合,培育高素质职业农民、种养殖能手、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领办人、农业企业经营者等乡村全面振兴所需的农村实用人才。第二,技术供给。职业教育通过涉农技术成果向乡村领域转移转化、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开发、驻村驻企专家教授技术指导等方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所需的技术支持。第三,文化供给。职业教育将自身的工匠文化与乡村领域的农耕文化、乡贤文化相融合,通过“校镇合作”“乡村学徒制”等方式,在乡村能人创业、职业农民就业、乡村产业融合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承积极向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强乡村全面振兴的韧性和活力。

在此阶段,政府部门对职业教育的角色预期主要是在构建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上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撑,提升乡村社会整体的振兴能力。职业教育的技术性及职业性优势为其服务能力奠定了基础。乡村全面振兴需要广大农民对政府政策的理解及支持,需要乡村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职业能力,需要乡村能人具有较强的创业能力与带动能力。此时职业教育可发挥其技能培训的优势,作为辅助基层政府、乡村工作的重要力量参与乡村振兴过程中,引导农民理解政策、参加培训、勇于创新,进而提升自身的创业就业能力。

3.共同富裕阶段: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协调者。2021 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首次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其中就包括了农民农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达成阶段,对职业教育的角色期待可以概括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协调者。职业教育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应做好两方面的协调:第一,“提低”,提高农民农村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一方面,职业教育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努力拓展需要大量低技能劳动者的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空间,为乡村低收入群体更多更好地就业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为乡村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其上岗或转岗就业提供保障。第二,“扩中”,扩大农民农村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乡村中等收入群体主要包括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领办人、农业企业经营者、农村电商经营者等新业态经营者、高技能劳动者。职业教育应加大对乡村中等收入群体的支持力度,通过长期培育、短期培训、校企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中等收入群体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创业资本和职业技能,并促成有条件的脱贫人口向中等收入群体的跃迁。

在此阶段,政府部门权力的渐进让渡及职业教育公益性的本色使政府预期职业教育主要承担共同富裕的协调工作,职业教育通过中西部协作和优质资源的合理调配,协助政府将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及低收入群体倾斜。与此同时,职业教育也可以充分利用其县域职业教育资源靠近乡村的优势,为农村弱势群体提供兜底保障服务,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农民农村的共同富裕。

三、职业教育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角色实践困境

职业教育在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总是符合政府与社会对其角色期待,在角色实践的不同阶段会出现目标设立、供需匹配、角色认知等方面的不适与偏差,主要表现为角色冲突、角色错位及角色不清等。

1.角色冲突:政府与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角色期待有所差异。脱贫攻坚过程中,当政府与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角色在同一时间内存在多重要求时,职业教育在时间、精力与资源的分配上有可能出现角色冲突。第一,政府对职业教育扶贫的角色预期主要是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增强农民职业技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公益性的特点,更强调全局性和持续性。全局性表现为政府统筹安排东西部职教协作,职教招生范围延伸至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安排多层次、大范围职业培训等;持续性表现为政府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科学规划一段时期内职业教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第二,企业对职业教育扶贫的角色预期主要是提供熟练劳动力资源、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经济性的特点,更强调局部性和即时性。局部性表现为企业更关注区域经济发展和扶贫成效,校企合作的着眼点是培养大批技术娴熟的产业工人,更有动力进行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化,“离农”倾向较为明显;即时性表现为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注重短期效益,没有长期规划,扶贫多采用外部“输血”方式,忽视营造自我“造血”功能,可持续性不强。

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既要执行国家的发展战略,又要适当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全局性与局部性、持续性与即时性之间出现目标差异,致使职业教育资源分配、行动策略难以统一,最终实际的服务力量与理想的多主体合力产生较大落差。

2.角色错位:乡村振兴需求与职业教育供给之间的供需错位。乡村振兴过程中如果职业教育对其所要承担的多重角色间权利与义务的认知程度较低或没有充分理解,发生权利与义务的错位行为,则会出现角色错位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才供给方面。职业教育所扮演的角色是为乡村振兴培养大批农村实用型人才,但现实情境下,职业教育更多为城市第二、三产业培养人才,针对乡村的人才供给严重匮乏。究其原因:一是受到传统城乡二元思维影响,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倾向于靠近城市布局,农村生源“进口”减少,必然导致农村就业“出口”不足。二是县域职业学校基于提升就业率的考虑,面向第三产业的专业发展快,面向第二产业专业发展慢,而面向农业生产第一线的第一产业专业发展基本停滞,农村人才供给不足。三是过多重复设置相同或相近专业,势必造成相同或相近专业人才供给过剩,使得劳动力市场与乡村产业领域现实人力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四是农业类专业结构不合理,具有当地特色、传统特色的产业知识不能进入职业学校课堂,影响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第二,技术供给方面。职业教育所扮演的角色是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但目前职业教育技术供给呈现出“三少”的特征。一是涉农技术研究“少”。职业院校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比例较低。二是涉农技术合作“少”。一方面,乡村产教融合型企业较少,校企合作更多发生在第二、三产业领域;另一方面,职业院校更多分布在城市,基于交通成本、时间成本考虑,教师也不愿意去乡村开展技术合作和技术指导。三是涉农技术转化“少”。目前大多数科技孵化器都聚集在城市,聚焦第二、三产业领域,很少关注涉农技术转化。另外,涉农技术转化的收益率相对较低,也影响了广大科技人员开展涉农技术转化的积极性。第三,文化供给方面。职业教育所扮演的角色是将工匠文化融入农耕文化和乡贤文化,为乡村振兴增添积极向上的精神属性,但在现实情境下职业教育文化供给比较薄弱。一方面,职业教育对文化供给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意识到在农村传播优秀文化可以增强克服困难的韧性,加快乡村振兴进程。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没有找到进行文化供给的合适抓手,农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更注重地缘、亲缘、血缘关系,优秀文化传播的接受度不高。与此同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缺乏传播优秀文化的有效工具和手段。

3.角色不清:职业教育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协调者的角色认知尚不清晰。扎实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将发挥重要的协调作用,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及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但目前我国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协调作用不显著,职业教育所承担的角色期望过多,超过了能够承受的能力范围,出现角色不清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功能不清。农村职业教育不但要承担社会功能、就业功能和育人功能,还要帮助乡村产业多元主体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尽量把乡村产业发展的增值部分留在农村、留给农民,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但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经费、设施设备、师资力量都相对比较薄弱,难以高质量地实现如此多的服务功能。第二,认知不清。职业教育作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协调者,在现有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发挥协调作用是以“提低”为主还是以“扩中”为主,角色认知尚不清晰,既想要兜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又想要尽快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容易导致顾此失彼、资源均分、效果欠佳的情况出现。

四、职业教育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嵌入路径

职业教育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实践路径的探索与创新成为其角色重塑的重要载体。以嵌入性理论为分析视角,探讨职业教育在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的嵌入路径是其角色重塑的有效实践手段。

1.差异化角色定位下的功能嵌入。职业教育在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所扮演的角色可以依据承担功能的不同进行划分,主要有学历教育型职业院校、社会培训型职业院校、科技服务型职业院校三种类型。差异化角色采取各具特色的行动策略来满足共同富裕的不同阶段、不同群体、不同区域的需求,进而完成功能嵌入。第一类,学历教育型职业院校。此类院校以国家级或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及国家级或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为引领,依托自身优质教学资源,主要承担学历教育的服务功能,通过长期培育的方式为农村培养青年农场主、青年农民合作社领办人、青年农民企业家等高层次创新人才,进而以“先富”带动“后富”,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此类院校嵌入学历教育功能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生源遴选。面向农村退役士兵、返乡农民工、入乡创业者、青年农民、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等,遴选具有较好创新素养和较强创业意愿、愿意投身乡村产业发展的年轻人作为长期培育的生源。二是产教融合。充分发挥自身优质教学资源优势,制订与乡村产业发展契合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开展与乡村产业的产教融合,可以让渡部分合作权益以吸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参与协同育人。三是跟踪服务。为每位毕业生建档立卡,建立推进共同富裕的信息网络系统。定期回访毕业生,了解他们的发展状况、发展瓶颈及服务需求,针对个性化需求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并对发展较好的个体总结成功经验,树立典型及宣传推广。第二类,社会培训型职业院校。此类院校主要包括县域职教中心、农村成人职业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培训机构,主要承担社会培训的服务功能,通过短期培训方式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种养殖大户、普通农户等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进而增强农民的就业能力,提升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此类院校嵌入社会培训功能应注重发挥两方面的优势:一是发挥教育组织形式比较灵活的优势,既可以在固定的教育机构施教,也可以灵活采用“现场教学”和“送教上门”的方式进行;既可以避开农忙时段组织集中连续教学,也可以在农忙时段组织碎片化间歇教学。二是发挥培训覆盖面比较广泛的优势,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广播电视教学与互联网教学相结合,利用好实体教学点靠近乡村的地理优势,覆盖最广大的农村群体,特别是为农村弱势群体巩固脱贫成果提供教育培训支持。第三类,科技服务型职业院校。此类院校主要包括农业高职院校、涉农高职院校等,主要承担科技服务功能,通过专家教授驻村、驻企进行技术指导,以及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等方式拓展乡村产业发展空间,增强乡村产业创新活力,进而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把共同富裕的蛋糕做大。此类院校嵌入科技服务功能应“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请进来”,职业院校依托丰富的科技资源和导师资源创建“农业众创空间”,吸引有潜力的乡村创业项目进入“农业众创空间”孵化,为其提供融资、生产、营销等一体化创业服务。另一方面要“走出去”,鼓励教师到乡村挂职、到乡村企业实践,推动科学研究与乡村实践相结合,在职称评审、课题申报、人才称号评定等方面向有农业科技服务经历的教师倾斜,提升教师开展乡村科技推广服务的积极性。

2.角色比较优势下的资源嵌入。应用性、公益性、草根性及多样性是职业教育的独特优势,也是在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实现资源嵌入的基础。职业教育在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的资源嵌入可从以下维度进行分解:第一,专业智力资源的嵌入。职业教育所拥有的专业智力资源包括课程教学资源、社会培训资源、专家智库资源、科技成果资源等。在课程教学资源方面,开发现代性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相融合的农村职业教育课程,凸显区域特色,培养具有本土意识、知识、态度、信念和生活能力的新型农村人才;在社会培训资源方面,以生产过程为导向,以产业标准为主线,将各产业的实用技能加以筛选、分类,开发相应的培训技能包,如蔬菜种植技能包、葡萄种植技能包、螃蟹养殖技能包、园林养护技能包、民宿经营技能包等,从而使培育对象获得真正务实的实践知识;在专家智库资源方面,通过激励政策吸引高校学者和企业专家加入农业农村类智库,以智库成果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数字乡村建设等领域;在科技成果资源方面,搭建政产学研协同的涉农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提升涉农科技成果转化率,盘活存量,鼓励增量,充分释放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红利,以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最终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第二,经济资源的嵌入。在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经济资源,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投入是不够的。职业教育可以发挥其应用性和多样性的优势,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镇合作等方式进行资金募集和资源筹集,引导工商资本有序进入乡村产业领域。以职业教育为媒介开展工商资本与乡村产业的融合,结合乡村资源禀赋特色开展“万企兴万村”等活动,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三,情感与道德资源的嵌入。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及草根性有利于拉近职业教育与农民之间的距离,可以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职业教育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引导农民正确理解职业教育的正向作用,促进共同富裕集体共识的形成。

3.良性角色互动下的关系嵌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需要多主体协同发力,需要汇聚政产学研的强大合力。职业教育与其他协同主体间良性互动关系的构建是其在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角色效能高效发挥的重要依托。职业教育与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持续进行角色互动行为,探索多方共赢的关系嵌入路径,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职业教育与政府的关系嵌入。政府在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职业技能培训、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依赖性,而职业教育对政府也存在政策激励与合法参与路径的依赖。基于此,构建职业教育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是职业教育要正确认识自身在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的地位作用,在政府指导下主动调整区域布局与专业布局,建设一批靠近乡村的职业院校或教学点,发展一批“亲农”“近农”的涉农专业,以满足乡村全面振兴的需要,减少角色错位的现象。二是职业教育要充当政府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帮助政府理解企业在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经济性的诉求,在促进农村共富目标一致的前提下,给企业参与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预留一定的利益空间,以消减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目标冲突。第二,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关系嵌入。行业企业在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发挥着重要辅助作用,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职业技能培训等存在依赖,而职业教育对行业企业也存在组织实习实训的依赖。基于此,构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良性互动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是职业教育要引导行业企业服从政府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全局性安排,理解长远规划,自觉协调公益性与经济性之间的目标差异。二是职业教育要与行业企业在合作办学、校企合作及构建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达成共识,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乡村全面振兴,分担职业教育育人、就业及社会功能,以破解职业教育的角色不清问题。第三,职业教育与科研院所的关系嵌入。科研院所在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也发挥着重要辅助作用,对职业教育的技术应用研究存在依赖,而职业教育对科研院所也存在基础科学研究的依赖。基于此,构建职业教育与科研院所的良性互动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是职业教育应依托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开展乡村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开发,进一步拓展新兴技术的应用场景,加快推进涉农科技成果转化。二是科研院所应与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技术联合开发等方面展开合作,畅通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上升通道,借助自身良好社会声誉帮助职业教育改善社会形象。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农民职业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饸饹面“贷”富农民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