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教育塑造大学生国家认同的三维探析

2023-02-23袁树润孙晓晖

现代交际 2023年1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记忆民族

□袁树润 孙晓晖

(广东财经大学 广东 广州 510320)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学子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爱国主义的主题,而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就是国家认同。因此,当代大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便显得十分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1]这说明,历史教育在增进公民的国家认同感上有其特有的价值。本文将从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内涵及其与历史教育的关系、历史教育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作用以及通过历史教育增进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途径这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理论维度:历史教育塑造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理论逻辑

1.国家认同的内涵

“国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家是指一切治权独立的政治共同体,狭义的国家则专指近代以来才出现的民族国家(nation state)。民族国家是内含民族血缘、制度、文化三者的共同体。民族国家包括单一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等几种形式。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华大地上,经过历史上的数次民族融合,形成了由全体中国人所组成的中华民族。

“认同”最初是哲学概念,表示的是“同一、等同”的意思,这是“认同”的第一层含义。“认同”的第二层含义是“确认、归属”,即个体指认出自己的特色、确定自己归属于哪一种类属、不属于哪一种类属的活动。此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说“我认同你的观点”,这里的“认同”就是“赞同、同意”的意思。此为“认同”的第三层含义。与“认同”的三层含义相对应,“国家认同”也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国家的延续性和同一性。二是指公民个人将自己归属于某一国家的心理过程。三是指公民的国家认同意向,即公民个人对“我支持哪个国家?我认可哪个国家?”的回答。

学术界对国家认同已有不少研究。贺金瑞和燕继荣认为,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2]。暨爱民、彭永庆在谈论国家认同建构问题时指出“国家认同反映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人们对其所属国家的赞同、支持和忠诚的情感、态度与行为”[3],而建构国家认同的要素可分为“文化与民族要素”和“政治层面的制度性要素”两类。王卓君、何华玲将国家认同界定为“公民确认自己属于某个国家共同体的心理活动”,“除了政治制度的认同外,国家认同还表现为公民对于民族传统、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文化心理认同”。[4]18-19

从以上观点不难看出,学者们对于国家认同的表述虽然各有不同,但大都是从政治制度和民族、历史文化这三个方面来界定的。因此,根据国家认同的相关理论,国家认同即公民个人将自己归属于某一国家的心理活动,是对自己所属国家和民族的赞同、支持和归属感,表现为对本国的政治制度、历史文化、民族血缘的认同。

2.历史教育与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关系

要阐明历史教育与大学生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先从“记忆”说起。“记忆”作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是指“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5]。早期的心理学研究往往只将记忆视为个体的心理活动。随着心理学的发展,英国心理学家巴特莱特开始注意到社会文化对个体记忆的影响。在社会学研究领域,法国学者莫里斯·哈布瓦赫对记忆的研究有着巨大贡献。他提出了“集体记忆”这一概念,认为记忆是一种集体行为,是某一特定群体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是群体立足于当下对过去的一种重构,并非个体记忆的简单相加。而“历史记忆”则是集体记忆中的一种,指的是以历史形态呈现和流传的一种集体记忆,“是一个社会中多数成员脑海里留存的对过去事件的系统性再现”[6]。

首先,历史记忆是国家认同产生的前提。认同感的产生与过去的历史记忆有关,几乎是谈论认同问题时的常识。如前文所述,“认同”既有“同一、等同”的意思,也有“确认、归属”的意味。个体只有将自己与某一群体已有的特征相比较,才能“确认”自己是否与这一群体有“相同”的特质,并进一步判断自己是否“归属”于这一群体。通过回溯共同的历史记忆,一方面,可以形塑人们对于自己国家同一性的认识,即认识到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国家的疆域、人口数量是不断变化的,但最核心的要素从未改变;另一方面,可以让公民个人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一员,找到在国家发展中的位置,增强对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其次,历史教育是传递历史记忆的重要方式。在我国现行的高校教育体系中,历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内容。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本科生必修的公共课外,各校还必须结合实际,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内容开设本科及高等专科学校选择性必修课程,学生至少要选择一门“四史”课程。在历史教育中,历史教材作为一种易于操作的历史记忆的载体,为学生们建构了国家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以确保年轻一代不“失忆”。

最后,培育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是历史教育的目的。正如钱穆先生所言:“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欲其国民对国家当前有真实之改进,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既往历史有真实之了解。”为了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历史教育的内容都是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经过精心挑选的。让大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对新中国和中华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家国情怀。

二、价值维度:历史教育在塑造大学生国家认同中的作用

历史教育作为传递历史记忆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7]历史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国家认同感中的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增进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在国家认同层面,政治认同表现为人民对国家基本制度的认可,对社会发展道路的拥护,对国家方针政策的支持。”[8]如前文所述,历史记忆是认同产生的前提。当今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烈,大学生群体的生活阅历相对较浅,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容易被一些错误观点误导。因此,在对大学生的历史教育中,必须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历史材料进行适当的选择和编排,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逻辑,证明走中国道路的正当性和合法性,让学生明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国家观,提升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可度,自觉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增进政治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外国列强开始侵略中国,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各路仁人志士对国家的出路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探索。无论是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开展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推动的戊戌变法,还是由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并成功终结君主专制制度的辛亥革命,都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而没能使中华民族获得民族独立和解放。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人民有了前进的主心骨,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改革开放后,党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进行了探索。总而言之,特别是“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7]。

2.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增进大学生的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出了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源。1927年10月,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建立起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他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井冈山精神”。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优秀的核物理学家王淦昌和于敏与其他年轻同志一道,在青海金银滩草原上的艰苦环境中开展研究工作。由于缺乏研究所需的电子计算机,他们就人手一把计算尺,用纸和笔等最简陋的工具算出了振奋人心的结果。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于1964年和1967年相继试爆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也顺利升空。这便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体现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奋斗精神的“‘两弹一星’精神”。1976年,新一届中国女排国家队组建,主教练袁伟民带领队员们在竹棚馆里艰苦训练。女排姑娘们丝毫不畏惧艰苦的训练环境,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在20世纪80年代成就了五连冠的佳绩,向全世界展现了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的国家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团结精神。这就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女排精神”。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梦想精神。

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共同培育和传承下来的,体现着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优秀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者,其精神谱系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7]通过历史教育让当代青年学子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涵,有利于加深大学生群体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增进当代青年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3.以中国近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增进大学生的民族认同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第一个王朝国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后,从汉代到清朝,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国家统一和各民族间的交流、互动和融合始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到了近代,中国却四分五裂,民族危机深重。1840年6月,英军发动鸦片战争;1856年英法联军侵华,1860年火烧圆明园;1895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一次次侵略战争逼迫清政府签下多份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捍卫民族生存的权利,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复兴,中华儿女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自发地与英军展开激战。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太平军多次重创英法侵略者。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与总兵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共同抗击日本侵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义和团及部分清军与之展开殊死战斗。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面对日本侵略者,国共合作,共赴国难;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积极投入抗日洪流;马本斋等少数民族群众也参加抗战;台湾同胞李友邦等也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赶来大陆参战;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也以各种方式支援祖国抗日。经过十四年的艰苦抗战,中华民族最终击败了日本侵略者。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陷入深重危机到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在历史记忆的书写和叙事过程中,总是伴随着“我群”和“他者”的比较。中国近代史中中华民族不分阶级和种族,同仇敌忾、团结一心共同力抗侵略者的英勇形象,能让接受历史教育的大学生们辨识出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英勇顽强、自强不息的民族特色,同时也能让学生们在“我们”中华民族和“他们”侵略者的强烈对比中激发出一种同属一体、休戚与共的归属感,增强了学生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三、实践维度:历史教育塑造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途径

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是教育系统中的三个基本要素,“从内容上说,教育影响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学材料或教科书”[9]。因此,在针对大学生的历史教育中,上述三个基本要素分别对应的就是教师、大学生和教材。通过历史教育增进大学生的国家认同,需要历史书写者、历史讲述者和历史学习者的共同努力。

1.历史书写者:国家要编好历史教材

首先,国家作为历史记忆的书写者,要牢牢掌控好话语权。福柯认为“话语即权力”,两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历史记忆具有建构性,历史书写与历史叙事实际上是“话语权”的问题。在书写历史的过程中,究竟哪些历史事件可以以何种叙事方式被编入历史教科书、以激起读者什么样的情感、传递何种价值理念,这些都是国家必须慎重考虑的。为此,2017年7月,国务院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教育部设教材局以统筹教材相关事宜。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内的大学阶段思想政治必修课教材实行“一纲一本”,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会同教育部组织编写,按程序审核后报中央审定并适时推出。以上这些都充分显示了教材建设中的国家事权。

其次,以辉煌记忆激起学生内心的崇高感,增进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历史文化不曾中断的国家。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古代中国在科技上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布达拉宫等恢弘浩大的伟大工程;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四大发明”更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也丰富多彩,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神秘的石窟雕塑和精致的兵马俑;中国的儒家思想和汉字更是深深地影响了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以上这些无一不显示出中华民族的昔日荣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10]将国家的辉煌记忆写入历史教材,通过历史教材向生活在现代的年轻学子展现古代中国的辉煌记忆,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敬仰之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对国家的认同感;更可以激励青年学生努力学习,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最后,在历史书写过程中要慎重处理创伤记忆。我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既有许多辉煌记忆,也有不少创伤记忆。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屡次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饱受战争之苦;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缺乏经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曾经发生过严重曲折。与辉煌记忆相反,这些创伤记忆会伤害民族自尊心,动摇公民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和归属感,弱化国家认同。因此,创伤记忆是历史书写中难以回避、必须谨慎处理的敏感问题,考验着国家和民族的政治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就要了解近代中国所经历的屈辱历史,深刻汲取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受欺负的教训,增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10]在历史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正视国家和民族所经历过的创伤记忆,让学生们知道我们曾经受过的苦难,进而让学生们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当代青年人知耻而后勇、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的决心和勇气。

2.历史讲述者:教师要讲好历史故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党史、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11]。这样的内容安排,也就导致教材编者在叙事时必然采用“宏大叙事”的方式。宏大叙事是历史记忆的叙事方式之一,它为历史叙事提供了总体性的框架,使叙事时更有方向感,将中华民族近代蒙受屈辱,到新中国成立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新时代强起来的整个历史脉络十分清晰、明确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但宏大叙事也有其局限性:用总体性的、概括性的语言写出来的历史难免有些“官腔官调”,这样的话语使历史教材与大学生之间产生了一种距离感,特别是对有些本来就对历史不感兴趣的学生来说,难以激发阅读兴趣。因此,这也就要求作为历史讲述者的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加强“史纲”课程的亲和力。

微观叙事,是与宏观叙事相对的一种叙事方式,更加丰富细腻,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微观叙事的方式为学生讲述历史故事,可以起到增强思政课亲和力的效果。例如,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张澜的救国思想经历三次转变,最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故事,能够让学生体认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抗日英雄杨靖宇临危受命担任东北抗日联合军总指挥,英勇杀敌壮烈牺牲的故事,可以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中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讲述这些生动形象的故事,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教材的距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使学生心中燃起对革命英雄人物的崇高感,从而激励爱国心,增进国家认同。

此外,除历史文本本身枯燥之外,也有部分学生因不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造成教师教学效果不佳,使得思政课起不到强化大学生国家认同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课堂教育之外,要组织青少年学生瞻仰革命遗址,参观红色旅游景点、革命博物馆和纪念馆,学习革命英烈事迹,等等。这些都是对青少年进行党史教育的重要形式。”[10]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通过说理的方式逐步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另一方面则要创新历史教育的形式,在坚持灌输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同时,通过更多的隐形方式将历史记忆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去,形塑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3.历史学习者:大学生要学好历史知识

首先,要纠正错误观念,端正学习态度。从思政课堂上实地调研的结果来看,本科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思政课的认同度并不高。“可以肯定地讲,很多学生是抱着必须来上课、要考勤、要学分、没必要得罪老师的心态来上课”[12],但实际上,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对大学生来说是很有益处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有利于学生形塑其自身的同一性。一个人越是对自己所处的时空脉络有清楚的认识,就越能清楚地回答“我是谁?”这个简单而抽象的问题。我们作为生活在当代的中国大学生,唯有学习历史,才能知道我们自己的“根”在哪里,才能明白我们今天国力强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是如何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进而体会到自己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公民的一员,坚定“我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第二,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大学生有义务学习历史。唯有学习历史,我们才能明了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大势,明确自己作为青年学子在当下的历史使命,从而激励自己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三,学习历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绝非“职业技能培训所”,在大学里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理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通过历史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精神境界,在今后的人生路上能有更强大的精神力量抵抗挫折。

其次,积极学习历史知识,明辨是非,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在明确了大学生学习历史的意义之后,就应该自觉运用课内外各种方式积极学习历史知识。但是,在阅读历史文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甄别,慎防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潮,它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利用碎片化的历史叙事来刻意夸大国家历史上某些敏感事件的阴暗面,以“还原历史真相”为幌子扭曲历史事实;二是以“揭秘”“禁文”为噱头,丑化、诋毁我国的民族英雄人物;三是打着所谓“价值中立”“客观分析”的旗号,企图重新评价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中国人民通过不懈奋斗才得来的各种辉煌成就。历史虚无主义会削弱社会凝聚力、搞乱人心,消解人们的国家认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0]为了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冲击,当代年轻学子要利用好学校提供的各种正规资源,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学习,多读多看有证可查的权威书籍,对于网上或境外一些“大话”式的难以求证的历史故事则要高度警惕。

最后,要加强历史反思,做理智的爱国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10]多读权威书籍并不意味着就是要机械地接受书中的观点,而是应该在阅读的基础上对历史事实加以梳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将书中的内容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要在学习后加强反思,形成对国家和民族历史的理性认同。国家认同“兼备‘认同感’和‘认同行为’双重内涵”[4]16,同学们通过学习历史能够形成对中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更重要的是还要将这种认同感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出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7]我们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运用恰当的方式,以自身实际行动合法有序地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做理智的爱国者。

四、结语

正如戴维·米勒在《论民族性》一书中所言,国家认同是一种具有历史连续性的认同,这种历史连续性既指向过去,也昭示着未来。而历史连续性的形成必须依靠历史记忆,因此作为传递历史记忆的基本途径,历史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如果失去记忆,就会像失忆的个人一样,不知自己从哪来,也不知道自己将要走向何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7]大学生群体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必须理直气壮地向他们开展历史教育,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记忆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